APP下载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对铜陵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思考

2013-08-15

铜陵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铜陵市行政部门基础设施

柏 宏

(安徽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9)

铜陵的教育发展有着良好的基础和强大的支撑,“铜陵均衡教育”作为特色和亮点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铜陵进而提出“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工作目标,制定并通过了《铜陵市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要求2015年在全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具体目标。如何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其主要的突破点和着力点就是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

一、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带动作用

2010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首次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为贯彻落实《纲要》,2012年3月,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再次明确,“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变革与创新”,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宏伟目标不可或缺的动力与支撑”。教育信息化 “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大意义”,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应高度重视,要“把教育信息化摆在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的战略地位”,要“进一步增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

当前铜陵在实施教育现代化的工作进程中,强调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的支撑作用的同时,还要更加重视其带动作用,真正使信息技术进入教育的关键业务、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是转变思想观念。铜陵在实施教育现代化方案中,应进一步提升教育信息化的地位,将其由目前的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到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的战略地位,重点谋划,重点突破,重点发展,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的带动作用,以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的率先实现;二是转变发展思路。教育信息化体系不是一个单纯的基础设施的概念,不仅包括硬件基础设施,还包括教育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人才队伍、保障制度等,更为重要的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要抛弃以前的“建网络加配设备”以硬件建设为中心的思路,转变为“技术融合教学”以资源应用为核心的思路,[1]不能将教育信息化简单地等同于实现计算机化或网络化。要充分认识到教育信息化旨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超越时空的沟通交流机制和丰富教学资源的学习环境,实现一种全新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育方式。要认识到教育信息化不仅仅是教育手段的改变,它更关注通过教育手段的改变来促进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学习方式转变。

二、统筹建设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

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是发展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的物质保障。根据《铜陵市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和《教育现代化建设年度目标任务分解表》,2015年,实现“校校通”;全市所有校园网接入教育城域网,实现“班班通”;现代教学设备覆盖所有班级,实现“人人用”,师机比达到1:1。据铜陵市教育局2013年初的中小学信息化统计数据显示,全市“班班通”设备拥有率仅达44%,其中铜官山区一支独秀,拥有率达100%。铜陵市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实际情况与发展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特别是县区间差距巨大。

在打造和完善铜陵教育城域网的建设过程中,关键要做好顶层设计,重视统筹规划,在增加投入,确保指标数量达标的同时,更应注重科学发展,制定更为详细更具有指导性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引导和规范实际建设工作。特别要注重三个统筹:一是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在努力缩小县区之间、城乡之间和学校之间的数字化差距的基础上,适度向薄弱县区和学校倾斜,以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信息化对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作用,[2]通过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铜陵市均衡教育更上一个台阶,实现优质均衡发展;二是统筹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协调发展。建立城市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框架,搭建教育城域网,统一标准,互联互通,防止重复建设,为教育数字资源和教育管理信息的流转架起通畅的网络通道。同时,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要齐头并进,教学应用与教育管理协调发展,发挥信息化更大的整体效益。三是统筹利用现有设备和超前部署先进技术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从2000年以来,特别是“校校通”工程的实施,不少学校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信息化基础,目前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应依据现有设施装备,制定信息化资产管理制度,建立淘汰、更新机制,通过技术改造释放新的作用;另一方面,《规划》指出,要“建设教育云平台”、教育网络平台要“支持IPv6协议,与IPv6互联网和现有IPv4互联网实现互联互通”等,提出先进技术超前部署的要求,这要求在建设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时要有发展的眼光,着眼新技术和新应用,紧跟国家的整体规划设计。

三、实现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教育信息资源是教育信息化的宝贵财富,是信息化基础设施产生效益的资源保障。近几年,铜陵市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已经逐步由重硬件建设转向重资源开发与应用。但目前的教育信息资源建设还比较分散,不少学校自行建设,甚至由教师个人独自开发和收集,重复开发、重复引进现象还时有发生,阻碍了教育信息化向深层次的发展。

应尽快形成市级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整体推进铜陵市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工作,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的数字资源日趋丰富并得到广泛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逐步建立,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资源建设机制不断完善”的目标。一是建设覆盖全市的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服务平台。依托教育城域网,由市级教育行政部门主导,各级各类学校共建共享;二是制定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接口标准,引导学校打破校际壁垒,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最优化;三是制定资源分步建设规划,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教育资源建设专家、有经验的学科教师、教研员、信息技术人员等分类集中开发本地资源,集中采集引进急需的优质资源,鼓励各校自建特色资源;四是按学科分类实现资源的统一管理,制定资源评价和淘汰更新机制,实现资源动态更新;五是推广教育信息资源的应用,扩大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的覆盖面,形成网络资源的整体优势,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四、促进信息化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

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开发教育信息资源,其目的是要促进信息化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这是发挥教育信息化作用、提高教育质量、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所在。而目前就课题的调研情况来看,以信息化环境为依托的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还没有实现,没能完全发挥出信息技术环境下支持的情境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更多的还停留在传统课堂教学的替代手段上。

目前推进铜陵市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重中之重是促进信息化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一是要进一步培养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教师不仅要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学会使用常用的工具性软件,更重要的是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培养和强化信息意识,能够创设信息化的学习环境,能够组织引导学生使用信息化手段,全方位地感知、学习,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二是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等方面进行探索。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以市实验小学获选教育部信息化试点单位为契机,集中力量做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创新探索”这一试点课题,发挥实验小学示范作用,辐射带动各校信息化技术与教学融合创新;三是各级学校应建立激励机制,教育行政部门出台鼓励政策,调动教育工作者开展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入融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整合教育信息化与“智慧城市”建设

教育管理服务平台是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规划》,它应该包括三个层次:一是面向学校的学校管理服务平台;二是面向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电子政务服务平台;三是面向师生和社会的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规划》明确指出:“推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建设云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基于云服务模式,为本地区相关教育机构和各级各类学校提供管理信息系统等业务应用服务”;“推动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基于云服务的信息化管理”。进一步明确了以省为单位统一建设教育管理服务平台的思路,市级以下教育行政部门和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经省级主管部门授权使用。

2013年1月,铜陵市入选国家首批试点智慧城市。针对铜陵市目前的情况,根据《规划》的要求,一是及时调整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信息化建设部署;二是将教育城域网纳入“智慧城市”网络统一建设之中,教育城域网上连省级教育信息网络,实现网络互通;三是铜陵市“智慧城市”与安徽省教育信息网络协调,在安全机制保障下互相开放数据接口和服务功能,实现数据共享。在此基础上整合教育信息化和“智慧城市”建设,让教育信息化与“智慧城市”建设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四是将覆盖全市统一的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服务平台纳入“智慧城市”整体建设,整体规划和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建设与区域教育现代化发展相同步、与学习型社会多样化教育需求相匹配的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

在铜陵实施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工程之际,我们要充分重视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的引领作用,以信息化基础设施统筹建设,保障教育均衡,以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促进教育公平,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提高教育质量,以信息化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现终身教育,率先实现人民满意的教育现代化。

[1]余胜泉.推进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J].山西电教,2012,(3).

[2]周春良.教育公平视角下的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与创新[J].中国电化教育,2012,(3).

[3]何克抗.学习“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J].中国电化教育,2012,(12).

猜你喜欢

铜陵市行政部门基础设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行政部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构建及实现研究
江苏:对虚假鉴定“零容忍”
铜陵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现状及对策建议
试论企业行政部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铜陵市商业地产市场研究
充分挖掘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