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湾明代海防遗迹考论
2013-08-15俞海华
俞海华
(三门县博物馆,浙江 三门 317100)
一、概 况
三门湾位于台州湾和象山港之间,东临东海,南为临海,北为象山,居全国海岸之中心,为浙中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三门湾三面环山,口外有许多岛屿为屏障,口内港汊纷陈,以石浦港、健跳港为翘楚。三门县因三门湾口三山鼎峙,砥柱中流,气势雄伟,中分三航道,远望俨若“三门”而得名。三门湾不但位置冲要,港湾优良,且物产丰饶,素称“一年之耕,三年之食,山多林木,海富鱼盐”。
自唐朝以来,三门湾已成为国家海防建设要地,历代所留遗迹甚多。莆西巡检司唐代始设墩煌防营,为南北会防之所,是三门最早的驻军单位。宋绍兴年间在南田岛设临门寨,嘉定年间设东门寨,元设东门巡检司。至明初,因倭寇时常侵袭,三门湾沿海遍置卫、所等海防设施,规模空前,修筑了昌国卫城、石浦、健跳所城,并在当时的宁海县长亭、越溪、铁场、曼岙、窦岙等地先后设立巡检司。明代海防设施犹如一条翻山越岭、蜿蜒起伏于丛山峻岭中的巨龙,在三门湾这片富饶土地上时隐时现,孤寂的城墙、烽火台耸立于群峰之间,一路敌楼相望,烽墩相连,曲折跌宕几百里,是明代海防工程中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凝结着劳动人民的血汗与智慧。
二、历史背景
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国后,不少倭寇出没于沿海岛屿,而且越演越烈,为防御倭寇,朱元璋下诏征询抗倭方略,并接受了黄岩人方国珍的侄子方鸣谦的提议:“倭海上来,则海上御之耳。请量地远近,置卫所,陆聚步兵,水具战舰,则倭不得入,人亦不傅岸。”[1]乃派信国公汤和巡视东南沿海,构筑城防,在沿海各省建立卫所防御倭寇。
明朝海防及军制,“自京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外统之都司,内统于五军都督府。大率以五千六百为卫,千一百二十人为千户所,百十有二人为百户所。所设总旗二,小旗十,大小联比以成军。”[2]明代卫所制,是朱元璋统一全国后建立的一种新的军事制度,它既是明代军队的基本组织形式,又是按规定数额屯驻军队的据点。立军卫法,建卫所以控扼要地,卫军、边兵和民兵,均为明朝军队的地方军,卫军配置于内地各军事重镇和东南海防要地。都指挥使司(都司)和都指挥使是省一级的军事机构和统兵长官,都司之下,置卫或所,通常卫由卫指挥使率领,辖前、后、左、右、中五个千户所。
明代倭患“惟浙江为最”,而浙江又以台州为最。台州由于“地滨东海,实为倭邻,故设卫所特密”。[3]卫所是以防守为主的军事设施,建筑位置都在要扼之处,这些卫所、巡检和烽火台,布局完整、缜密,当时对抗击倭寇起到了重要作用。
浙江东面濒海,水陆交织,地形险峻,海岸曲折漫长,海岛众多,“北接苏松,南连闽峤”,从嘉兴之平湖,至温州之苍南,“凡一千三百余里”,其间设置11个卫,31个千户所。据《两浙海防类考续编》记载,浙江沿海卫、所下辖有巡检司48、寨33、台44、烽堠234等。这些卫、所、巡检司、兵寨等都离海不远,近者一里、三里,远者五里、八里,多数建于港湾、河口,可以监控锚泊舟船,以及陆路驿道等。自洪武十七年(1348年)开始,至洪武二十年(1387年)的四年当中,信国公汤和为防倭寇入侵,循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的旨意,当时在台州所修筑的就有海门卫、松门卫、前所、桃渚、健跳、新河、隘顽、楚门八座卫所城,其中在三门湾境内建筑了昌国、石浦、爵溪、钱仓、健跳五个千户所,筑城防守,下设八个巡检司,在三门境内的就有莆西、吴都、曼岙、关头、窦岙等五座巡检司城,环三门湾卫、所、巡检司林立,沿海遍置烽火台。可见三门湾在当时是明朝政府主要的海防重地。
这些卫、所城堡多数依山傍水,既易守难攻,又便于望远。因为是依山筑城,所以城内近半为山地,如健跳所城背依凤山山势而筑城,濒临健跳港而立城,扼在水、陆交通要隘。
健跳所城,依山而筑城,三面阻山,东面距海,非兵船预伏探哨,贼卒很难靠岸。城南有健跳港,港阔四百余丈,接海直通三门湾猫头洋,上接蛇蟠诸岛,下接青屿与牛头洋,是海防哨卡。健跳所城初属台州卫,继属海门卫,正统间隶属宁海县,“辖千户等官十一员,旗军二百四十一名,辖台一,曰高湾。烽台五,曰茅(猫)头,赤头、后沙、小渔西、大渔西,巡检司五,曰曼岙,窦岙、越溪、长亭、铁场。”[4]健跳所置正副千户三员,操兵一千名,并在沿海隘水口置兵,承担着防守健跳港并统辖整个海湾防务。
巡检司为中国元朝、明朝与清代县级衙门底下的基层组织,归当地州县管辖,通常为管辖人烟稀少地方的非常设组织,除了无行政裁量权之外,也没有常设主官,其功能以军事为主。明代巡检司具有军事武装性质,却属于地方行政辖管,并无正规的军队,巡检所统领的不过是从当地农民中佥点的弓兵,每个巡检司各置弓兵一百名,囚兵二百五十名。弓兵乃地方性武装力量,巡检司则是地方性军事机构,巡检统领相应数量的弓兵,负责稽查往来行人,打击走私,缉捕盗贼。洪武十七年十月,改巡检司巡检品级为从九品。弘治之后,各地巡检司大量裁革。
汤国公一边广筑防卫城寨,置司派兵,巡逻戍边,一边在沿海百姓中实行四丁抽一,以充戍边兵力不足。沿海百姓既遭倭寇之灾,又受兵役之苦,生计艰难,百姓苦不堪言。一些寨所一时未建成营房,官兵寄食于民,扰其业而匮其财,这在许多古籍宗谱中都有记载。
除卫、所、巡检司外,还在关口要隘处设寨汛、烽堠等海防设施,自洪武以来,三门湾沿海遍布卫、所、巡检司、寨汛、烽堠,形成了一条以卫、所为点,巡检司、寨汛、烽堠为线的雄伟壮观的江南长城,肩负着防御倭寇的重任。
三、主要海防设施
《台州府志》载:“明洪武二十年,信国公汤和奏请在健跳设千户,尚膺筑城,形马蹄,城高二丈三尺,周回三里二十七步。城门四,两门有记载,西登‘明门’,北曰‘崇武’,明正统年间指挥王谦重建,弘治八年(1495年)副使文贵檄千户徐信复建。”“健跳所孤悬于重山外,恃舟楫为命,守港之师不可暂撤是也。”[3]
健跳所城是现属三门唯一的千户所,城内主要建筑有所署、校场、营房、城隍庙、戚公祠、 台、寺庙等。明代朝鲜人崔溥(1454-1504年)在《漂海录》中曾详细记述了健跳所城:“门皆重城,鼓角、铳冲声震海岳……城中人物、第宅视桃渚所尤丰盛”。[5]
明代卫、所之间还设置巡检司,据《明会典》兵部七:“凡天下要冲去处,设立巡检司,专一盘诘往来奸细及贩卖私盐、犯人、逃军、逃囚、无引面生可疑之人。”[6]根据卫、所之间的空间距离,选择设置,所谓“卫之隙置所、所之隙置巡检司”,“莫不因山堑谷、崇其垣墉,陈列兵士,以御非常”。
明朝设置巡检司始于何时?据万历《大明会典》记载,是在洪武二十六年,而《明史·职官志》依据《明太祖实录》确定为洪武二年。据崇祯《宁海县志》记载,三门湾沿海巡检司最早设置时间是在洪武三年,宁海长亭、越溪、铁场、曼岙、窦岙等地先后设立了巡检司。
莆西巡检司古城位于六敖镇小莆村东北2公里,北濒大海,南连群山,地处水陆交通咽喉,俯视三门湾,为三门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城墙依山势而筑城,城围500多米,四门,城高三丈,宽6-8米,以蛇盘石垒彻而成,异常坚固。据《三门年鉴》载:“巡检司古城,为唐代南北会防之所,明设巡检司防倭寇,城内有城隍庙、社稷祠、秦伯庙,更有唐代建墩煌,明万历所凿石鸣。”[7]民国初年,爱国华侨曾倡议在此设埠开市,开发三门湾。
桃峙巡检司位于三门县城东南32公里的小雄镇桃峙村炮台山,由原蛟湖巡检司移驻,城址尚存。《民国临海县志·叙山》记载:“蛟湖山,在县一百一十五里,旁有桃峙故城,即旧志蛟湖巡检司城。”[8]
曼岙巡检司位于三门县城东北10公里的沙柳镇大周村笔架山,城垣已毁。
关头巡检司位于三门县城东南23公里,占地5000平方米,曾关卡于埠头,大小船只进出均要在此靠埠接受检查。部分城墙尚存。
窦岙巡检司位于三门县城东面8公里,据《光绪宁海县志》记载:“窦岙巡检司城,在南八十里,明洪武三年汤和奏设。”[9]
明代卫、所、巡检司之下设寨、烽台等海防设施,“皆屯兵置舰,以为防守”。[10]明代关多为水关,也有陆上关隘,所谓“津陆要冲,置为关隘”,[10]水关则设置兵船,加以巡查,“盘诘舟航,以防奸细”。[10]
海游寨位于海游镇东木杓山,珠游溪自山脚下流过。木杓山因形似木杓,而得名。木杓山自古为海游门户,明洪武为防倭寇始建海游汛,设左营千总一员,下辖头岙台、枫坑台、老鼠山台烽台等;清延设,旧建有烟墩女墙,清同治年间建有城隍庙和关帝庙,今已圮。
北沙壁垒位于三门县城35公里小岭下村北沙。明洪武二十年,为防倭寇而筑,北起大官山,南至山塘山,环山傍海,长约500米,原高3米多,块石结构,上世纪60年代因围海造田拆除。
牛头门哨,在沿赤乡。哨官一员,部领大小战船六只,兵一百二十妨、九名。泊牛头门汛地,南哨至北泽、技人沙奥等处海洋,与主山官兵会哨,东北哨至渔西、沙堰等处海洋,与静寇门官兵会哨。
汛地,明代为抗击倭寇入侵,防备严密,在海口或险要关隘处设立水师汛地并墩台、塘铺以备防务,在三门县境内曾设汛地13处,墩台34处。
石桥汛左营把总一名,兵额9名,辖田岙台;西郭汛左营把总一名,兵额9名,辖白岩、咽喉山台;海游汛左营千总一名,兵额44名,辖窦岙山台、枫坑山台、老鼠山台。
烽火台,又称墩堠、烽燧、狼烟台、烟墩、炮台,用于传递军情。如遇敌情,昼燃烟,夜举火。明代为防倭寇,在沿海山头一带建烽堠,形制较多,多为方形、长方形,也有圆形、多边形(如六角形)等,有的一字排列两三座烟墩,皆以石块砌筑,多位于山顶,高3米至4米,底径4米至10米不等,块石包砌,中夯泥土,有的前为了望台,一侧为烟墩。烽台驻有军士,还建有营房等设施。有燧攻1至数名,燧卒中必须经常有1人轮流守望,其余从事防务活动如积薪,炊事等杂务。现存明代烽台主要有猫头山墩台、 高山台、高湾台、满山台、田岙山台、石岩台等。
猫头山烽台在三门县城东24公里,健跳镇猫头村西,旧标双岩山,据《光绪宁海县志·山脉》记载:“双岩山。可设 台,登巅望之内地诸港口及外洋,皆在目前。”[11]
高山烽台在三门县城东26公里,又称凤山,健跳东北。《光绪宁海县志·山脉》记载:“凤山,如凤张翼,明洪武间,设备以控制海道,城其山为健跳所。”[11]
石岩烽台位于三门县城南3公里,石岩村西,又名烟墩山。据《光绪宁海县志·山脉》记载:“石岩山,下有石岩村。”[11]
烟墩山在三门县城东南20公里,健跳镇梅山村东南,据《光绪宁海县志·山脉》记载:“梅岙山旧置墩台,今圮。”[11]故又称烟墩山。
卫所是以防守为主的军事设施,建筑位置都在要扼之处,这些卫所、巡检司和烽火台,布局完整、缜密,当时对抗击倭寇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海防设施的功能和价值
明洪武元年以后,全国各地普遍、大量设置卫所、巡检司。当然,不仅有设置,亦有裁撤迁置。洪武十三年十月,吏部裁汰大量巡检司,“凡非要地者悉罢之”,[12]这一次就裁撤了354司(《明太祖实录》)。由此可以看出,根据地方社会、经济、治安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数量、分布,乃明代巡检司制度的一大特点。明初,由于国势强大,兵力雄厚,倭寇的侵扰仅限于沿海岛屿,时间短,规模小,未成大乱。嘉靖以后,明朝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日本国内进入战国时期,在内外因的作用下,逐渐形成了倭寇海盗集团。因温、台一带海岸曲折,便于倭寇伺机行动,成为受害重灾区,尤以嘉靖年间最为惨烈。这也正吻合窦岙巡检司、关头巡检司多次迁置的史实,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巡检司迁置的原因。
巡检司一般设于关津要道重地,背倚山冈、前临港湾。有些位于河口,是河、海交界处,舟船可以沿河而上,地理位置最为重要。如六敖镇莆西巡检司东接大海,背倚众山,孤悬海外,乃三门湾之门户,海游港之咽喉。
巡检司的主要职能是盘查过往行人,缉拿奸细、截获脱逃军人及囚犯,打击走私,维护正常的商旅往来,所在地方的盗贼缉捕、治安巡防、震慑甚至镇压寇乱等,也是巡检司的重要任务。
明代的巡检司尽管品秩不高,在地方事务中却占有重要地位,是明太祖朱元璋加强基层社会控制的制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基层社会的控制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巡检司制度亦与卫所制度相关联,是卫所制度的重要补充。军事力量对维护国家安全、社会治安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可是,正规军队的数量毕竟有限,卫所不可能遍布广大乡村。巡检司制度弥补了卫所制度之不及,成为国家发挥暴力作用的重要补充,更何况巡检司置撤灵活,巡检司弓兵又无需国家财政供养。
据史书记载,15世纪初,倭寇屡犯东南沿海,江浙首当其冲,受害最甚。倭寇到处攻城劫寨、抢掠财物、杀人放火、奸淫掳掠,闹得三门湾畔民不聊生,给沿海民众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倭寇多次进犯三门湾骚扰,激起了三门军民的强烈反抗,明朝政府派重兵征剿倭寇,并筑海防设施防御,名将俞大猷、戚继光,谭纶等先后在三门湾驻守抗倭,并屡与倭寇鏖战于三门湾畔,威震海疆,留下许多先辈可歌可泣的英雄事绩。
三门湾地处海防前沿,特别是明代倭害成灾,健跳地处海防前沿,历来受外国侵略者的垂诞和掠抢,明景泰六年(1455年)倭寇进犯健跳所。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倭寇进犯三门湾,嘉靖三十一年(1152年),倭寇连岁入侵娄坑、海游、沙柳等地,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倭寇盘踞石马林,抗倭名将、台州知府谭纶会同牛天赐剿灭之。嘉靖四十年(1561年)四月,倭寇犯 浦,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大败倭寇于龙山,四月二十八日,倭船18艘2000余人在宁海圻头登陆(属健跳所,今越溪乡岐头自然村东)。五月八日,倭寇后继部队二千余人,分乘船舰7艘从健跳上岸。五月十三日登岸的另一支倭寇二千多人,自烧其船,作垂死挣扎,企图南犯台州府城。戚继光挥师迎敌,在当地群众积极配合支援下,大败倭寇。为纪念戚继光,健跳人民修建了戚公祠,并立《大都督南塘戚令公去思碑》,详细记载这段抗倭史实。
三门湾儿女为抗击外侮,不畏强暴,自强不息,主动走上了抗倭斗争的第一线,涌现了许许多多抗倭英雄,写下了民族战争史上光辉的篇章。
面对凶恶残忍出没无常的倭寇,腐败的明军却表现得软弱无力,往往一触即溃,无力战胜凶顽。为了抵御外侮,许多氏族筹集资金,购置衣甲,习武自卫。正德乙亥(1515年)年间,倭寇又犯临(临海)、黄(黄岩)、宁(宁海)、太(温岭)沿海,海门总戎招募沿海一带的青壮年以补充军队,三门湾乡民纷纷应征抗倭。如东屏人陈崇彩,应征入伍后,作战勇敢,富于谋略,屡建奇功,后任百户员。其子陈贵渠随父从戎,加入了抗击倭寇的行列。在临海涌泉的一次战斗中,陈贵渠迎战负伤,仍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壮烈牺牲于涌泉沿海之滨。其妻金氏收拾尸骸埋葬于海门迭杜山。陈贵渠抗击倭寇,抵御外侮为国捐躯,后朝庭追封他为骠骑将军,并在海门建祠纪念。
正是无数三门湾儿女浴血奋战、英勇抗击、抵御外侮,才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中华民族抗暴御侮、前赴后继、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沿着三门湾曲折的海岸线,众山叠嶂,港湾绵延,卫、所、巡检司、炮台、烽堠、随处可见。正如崔溥《漂海录》中记载:在牛头门外,“见山上多有烽遂台列峙”。这些海防军事设施要占浙江省的一半,留下了一笔丰富古代军事设施、军事文化的宝贵遗产,寻觅当年金戈铁马的防倭战场,依稀可觉当年边关将士浴血奋战的英雄气概。
明代海防设施是一道古代遗留下来的中华民族抗暴御侮见证,仿佛又让我们一睹明代抗倭时的烽火连营、刀光剑影的历史片断。这些海防遗存有的在明代就被撤销,有的到清代被废,有的由于地处海防前沿,一直到近代都驻有军兵。这些海防由于岁月沧桑,完整保存下来的不多,一些卫、所的所在地原本即是重要的集镇,经过以后的变迁、城镇建设等,多已遭破坏。如初建于明洪武二十年健跳千户所,城墙用不规则块石包砌,中间夯土,城西段已毁,为现代建筑所代替。南段城墙被拆。南门只剩一个缺口,北段城墙基本完好。
莆西巡检司城,城墙基本保存完好,是一处不可多得的明代海防遗址。目前我县烽堠由于地处荒僻的山岗高处,较少人为破坏,保存数量最多,保存状况也相对较好。
在飞速发展的今天,三门湾明代海防遗址正在迅速地消失,这些抗倭斗争中曾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明代抗寇海防设施,曾岿然屹立在三门湾畔的江南长城,许多在历史的烟云中湮灭,也有一些还保存完好,历史的硝烟已经褪尽,海防遗址已成一个远去的背影,但它的历史雄姿将永远驻留人心。
[1]明史·汤和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明史·兵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喻长霖.台州府志.台湾:成文出版社,1970.
[4]光绪宁海县志卷十八.刻本,清光绪28年(1902).
[5]葛振家.漂海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1992.
[6]明会典·兵部,卷七.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7]三门年鉴[R].台湾:成文出版社,1942.
[8]何奏簧,纂.民国临海县志·叙山[M].丁汲,点校.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
[9]光绪宁海县志卷二十.刻本,清光绪28年(1902).
[10]明·严从简著,殊域周咨录.北京:中华书局,2009.
[11]光绪宁海县志·山脉.刻本,清光绪28年(1902).
[12]明太祖实录,卷134.据广方言馆本补用嘉业堂本校,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