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清心方对高血压大鼠降压及心脏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
2013-08-15郑偕扣赵英强虞东玲李艳芬孙兰军
郑偕扣,赵英强,虞东玲,李艳芬,孙兰军,汪 涛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 300150)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病,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的提高以及进入老年人口国家,高血压已经成为中国高发疾病谱中重要一员。心脏是高血压累及的靶器官之一,主要损害为左心室重构,即指高血压引起的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心肌肥大、间质纤维化、冠状微循环的改变。故提出高血压心室重构是心脏事件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治疗要在有效控制血压水平的同时,预防和逆转靶器官的不良重塑,是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病死率的关键。
中医对该病的治疗强调整体观念,综合辨证,以及多环节调理。符合高血压防治目标和特点。许多实验研究也已证明中药除具有可靠的降压作用外,亦可早期逆转高血压心室重构,而且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压清心方由天麻钩藤饮加减化裁而来,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内制剂,长期应用于临床,对于高血压有确切临床疗效,获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组方为天麻9 g,钩藤(后下)12 g,石决明(先煎)18 g,泽泻12 g,牛膝12 g。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以上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血压的作用。天麻液可增加离体豚鼠心脏的冠脉流量。钩藤碱可能是一种钙拮抗剂,具有较明显的降压作用。对家兔静脉注射怀牛膝煎液,使血压立即下降,之后又回升,但回升血压始终低于给药前水平。而降压清心方是在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思维下结合临床而制定针对高血压有效方,故本研究从动物实验的角度通过宏观和微观探讨降压清心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降压以及心脏心室重构的作用以及机制,为临床上应用中药治疗高血压以及靶器官损害保护提供实验依据。
本研究采用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通过与对照药雷米普利分别分组喂养4周,观察宏观指标血压、心脏结构、心功能指标,以及微观指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以及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心脏病理切片。结果降压清心方有降压、抑制心室肥厚、提高心功能作用,抑制AngⅡ、ALD和调控PⅢNP作用,病理改变轻的特点。笔者认为降压清心方可能通过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来发挥降低血压和改善心室重构的作用。
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的不同角度,提示中药降压清心方的降压以及心脏保护的作用机制,并初步揭示其作用机制,其血压、心脏保护可能通过RAAS起到保护作用。为临床应用中药治疗高血压靶器官保护作用提供新的依据,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