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为噫”,嗳气治心
2013-08-15王永炎王燕平于智敏
王永炎,王燕平,于智敏
(1.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700;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心为噫”出自《素问·宣明五气篇》之“五气为病”。文中的“噫”字,通常读作 yī,实际上,应读作ài。噫读作yī时为感叹词,意思为感叹声、悲痛或叹息声,有表示感慨悲叹以及惊异等意思。读作ài时为动词,意思是呼气、吹气。
“心为噫”实乃指饱食或积食后,胃里的气体从嘴里出来并发出声音,亦即中医所说的“嗳气”。“嗳气”俗称打嗝儿,属现代医学“呃逆”范畴,系指胃里的气从嘴里出来并发出声音。虽然“嗳”字尚有其他含义,但在表达中医胃气上逆的这种含义上,两者意思相同。
“噫”属于中医“五气为病”之一,包括嗳、哕、呃逆等。王肯堂《证治准绳·杂病》曰:“呃逆,即《内经》所谓哕也。”[1]《内经》以后中医论“哕”尚有其他含义。如《此事难知》曰:“哕属少阳,无物有声,乃气病也。”[2]《医林绳墨·卷四》曰:“盖哕者,有声无物之谓,乃干呕也。”[3]《医经溯洄集》以哕为干呕之剧者等。
笔者所论之“噫、嗳、呃逆”等,仅局限于俗称“打嗝”、“饱嗝”的病症,是指各种消化道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属临床上多见而难治的一类。中医认为,本病是胃气失和而上逆的一种表现,其发作多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辨证虽有寒、热、虚、实之异,但治疗总以和胃降逆、调畅气机为主。
考诸《黄帝内经》可知,“噫”属于中医“五气所病”的范畴。“五气所病”,五脏各有所主,治疗当各顺其性,各归其累。何谓五气所病?《素问·宣明五气篇》指出:“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4]
因何而为噫?《黄帝内经素问·脉解》中释为:“(太阴)所谓上走心为噫者,阴盛而上走于阳明,阳明络属心,故曰上走心为噫也。”[5]可见,心为噫,噫归心主,是因为太阴(脾经)阴气较盛而上走于阳明经(胃经),而阳明经通过络脉与心脏相连属使然。
由是观之,噫(嗳气)之治,当不仅仅有和胃降逆一途。在和胃降逆的同时,结合开心窍,补心气,温心阳,滋心阴等法,皆为治噫(嗳气)之良法,特别是临床上治疗顽固性嗳气以和胃降逆法治疗无效的,皆可从“心”治“噫”而每获良效,此亦为治“本”之道。
笔者临床治疗顽固性嗳气、呃逆诸证,大多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佐以开心气、通心窍、入心经、清心火之品如远志、石菖蒲、郁金、黄连等而每获良效。其他芳香开窍药如麝香、冰片、苏合香、樟脑、蟾酥等虽然亦有此功效,但由于其性味过于辛香燥烈走窜,且多入丸散之剂内应用,其中有些药物价格昂贵,对于嗳气的治疗,若非必须尽量不用。
具体到临床常用药物,远志、石菖蒲、郁金为临床常用药,且药性平和,药源广阔,价格低廉,其开心气、散郁滞、顺逆气、调气机之功效显著,治疗本病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酌情选用一二,以提高疗效。《得配本草》曰:“远志,辛、苦,温,入手足少阴经气分。开心气,去心邪,利九窍。”[6]《珍珠囊补遗药性赋》曰:“菖蒲开心气、散冷。”[7]《本草汇言》曰:“郁金,其性轻扬,能散郁滞,顺逆气,上达高巅,善行下焦,为心肺肝胃、气血火痰、郁遏不行者,最验。”[8]
具体到临床常用方剂,如胃中寒冷而噫(嗳气)者,予丁香散;胃气上逆而噫(嗳气)者,予竹叶石膏汤;气滞痰阻而噫(嗳气)者,予五磨饮子;脾肾阳虚而噫(嗳气)者,予附子理中汤;胃阴不足而噫(嗳气)者,与益胃汤等。临床治疗噫(嗳气),首先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进行立法处方,然后再加减化裁,其中以远志、石菖蒲、郁金为治呃逆之特效药与通用药,对顽固性呃逆、嗳气、噫气、甚至哕证都有较好疗效,临床不妨一试。
笔者以此理论为指导,临床以此法治疗多例顽固性呃逆患者,收效显著,验证了《内经》“心为噫”理论的正确性。
昔华元化曾说:“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9]意思是说人们担心世界上疾病很多,令人防不胜防;但医生忧虑的,是治疗疾病的方法太少。笔者体会,为医者当善于学习,体察物性,熟读经典,勤于临床,精于思考,时时积累,善于总结,大胆实践。只有把《内经》的指导思想应用于实践中并接受实践的检验,才能领会其微言大义。如此,读经典自然会味若甘饴,做临床自会有源头活水。
[1]王肯堂.证治准绳·王肯堂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109.
[2]王好古.此事难知[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38.
[3]方 隅.医林绳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81.
[4]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9.
[5]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7.
[6]严 洁.得配本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4.
[7]李东恒,李士材.珍珠囊补遗药性赋[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2.
[8]倪朱谟.本草汇言[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109.
[9]丹波元胤.聿修堂医书选·中国医籍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