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组织和实施

2013-08-15金爱国温丽萍

镇江高专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教学大纲理论课政治

金爱国,温丽萍

(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研部,江苏泰州 225300)

为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简称“05”方案),2012年1月,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财政部等七部门共同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文件中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1]的要求。

各级院校以多种途径和方式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如积极建立校外实践基地、编订实践教学手册、打造实践平台等。但这些做法并没有真正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究其原因,是一些院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涵定位不清,没有明确实践教学的特性,实践教学形式化。要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问题,首先要对实践教学的内涵予以分析、定位,明确其特性,研讨具体组织和实施,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

1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涵

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目前教育界有多种观点:如教学场所标准说、教学方法标准说、教学内容标准说[2]、独立课程说、扩展深化说、教学模式说等等。这些观点,始终没有厘清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和外延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

为了厘清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有必要先明确实践的概念。实践是人的根本生存方式,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人类活动,是具体的、历史的对象性活动[3]。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该是在思想政治理论的指引下,学生积极参与的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而改造世界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包括物质改造和精神层面改造。这活动必须要有教师和学生两大主体,有完整必要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考评方式、特定的学时学分及稳定的实践基地。可见,广义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就是教师以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为依据,以形式多样的学生校内外活动为载体,依托稳定的实践基地,围绕学生物质层面改造和精神层面改造所展开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实践活动[4]。由此概念可知,实践教学必须要有教师、学生以及实践教学平台三要素,实践教学的依据是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实践教学的目标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改造世界。

当厘清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后,我们有必要区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专业课实践教学。专业课的实践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能力,对于职业技术学院来讲,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可检测的具体技术才能。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强调的不是某项具体的技能,而是培养健全人格及对人内心的改造,为人才培养指明正确的培养目标和方向,贯穿于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必须考虑学生所学专业,与专业相结合制定合理的实践教学环节。

2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特性分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专业课实践教学最大的区别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主体是人,客体还是人自身。我们无法用单一方式对自身的思想状况进行测算与衡量。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客体,即人的思想状况是一个能动、变化着的过程,具备与生俱来的实践性、时代性、社会性。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必须结合社会环境、时代状况,也要结合学生专业状况、个人特点等。

1)实践性。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注重理论的传授,教学方法死板呆滞,最终的效果可想而知。为了改变这一局面,“05”方案明确提出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目的就是要实现学生由被动学到主动实践的转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开展,一定要具有实践性。

2)思想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专业课实践教学相比更注重实践的思想性。不论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还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了更好地配合教学大纲,完成教学计划,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选择教学方式、教学基地时,都必须考虑到教育的思想性。

3)时代性。时代是在不断发展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真正体现其实效性,必须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在对学生进行引导时必须做到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现实进行阐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强调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否则将失去其应有的价值。目前,国内外各种思潮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学生感到现实世界与教师所传授的价值体系发生了冲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顺应时代的发展,针对热点问题、有争议问题、社会现状,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实践教学。

4)融汇性。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和服务第一线的专业技术性人才,实践能力强,并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型人才[5]。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决定了教学过程要强调其实践性。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学生必修的公共课程之一,也必须服务于这一目标,也必须体现其实践性。为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实践教学的开展应尽量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达到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的互相融通。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以专业课程为依托,如食品专业的学生可以进行与《食品安全法》相关的实践项目,一方面加深专业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也加强了法律知识的学习。学生在实践中也会感受到实践教学的意义所在,最终让学生由被动的实践转为自发的实践。

3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组织和实施

根据其内涵与特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组织和实施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 明确的指导——独立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同一层次的概念,理论教学的正常进行必须是在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指引下进行的,那么要使实践教学完整也必须有完备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也必须要有独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值得我们借鉴的是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为了更好地开展实践教学制定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实践直通车》[6],其对实践教学的认识提高到规范化的高度,也为其学院的实践教学开展提供了具体的指导。目前笔者所在学院编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手册》,初步探索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但其内容、形式、方法还有待提升,还不能作为一本指导实践教学的大纲式的手册,仅仅是一本具体开展实践教学的手册,尚需继续探索。

3.2 灵活的形式——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相结合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包括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两个部分。校内和校外实践教学在组织、实施以及所达到的教学目标上都是有差异的。

校内实践教学,是在校园内完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比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笔者所在学院采取学生义务劳动的实践方式。具体要求是让学生自行在学校选择教室、办公室、道路等进行义务劳动,并需得到劳动区域主管部门的盖章和评价。这让“90后”的独生子女既感受到劳动的艰辛,又让他们学会与人相处的基本技巧。

校外实践教学,其组织难度、所应达到效果都较校内实践教学难。比如在“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笔者所在学院结合泰州市情,在梅兰芳纪念馆、中国人民海军诞生地纪念馆等建立了实践基地。在平台初步建立的情况下,后续的运行、操作却遇到一些困难。首先是经费问题,到底由学生所在系、课程所在系还是学院统一负责经费落实,一直难以达成共识;其次是安全问题,学生的安全应是第一位的,但突发性和偶然性因素太多,谁都无法保证绝安全;最后是组织问题,即使有了经费,假设也是绝对安全的,但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实践教学中来,同样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3.3 合理的评价机制——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开展后,必须要对其进行评价,只有在评价中才能发现问题,通过努力解决问题,促进实践教学不断完善。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不仅要有任课教师的评价,还要有相关教师的评价。比如在义务劳动这一实践教学项目中,所服务部门的教师要对学生的劳动态度、劳动质量等进行恰当的评价;校外实践中,无论是参观新农村建设,还是参观各类纪念馆,都应由带队教师以及实践基地的负责人予以客观的评价。最后还应由学生自评,让学生自己评价在本次活动中的表现及得失。这是评价的主体。

评价的客体,也就是评价学生什么的问题。比如在义务劳动这一环节,可以对学生的劳动态度是否积极、劳动质量是否满意、在劳动中与所服务部门的沟通是否良好等进行评价。在校外实践教学中可以评价学生参观之前的准备是否充分、是否能有秩序有组织地参观、是否认真完成布置的任务等。因此不同的实践教学评价侧重点应是不同的,但都应该有客观的、详细的监督标准和评价标准,对应实践教学手册还应附有实践教学评价手册。

3.4 可靠的保障——多方面资源的整合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面对全院大一新生开展的,仅仅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是不现实的。校内实践教学相对简单,但也因实践项目的不同,涉及到不同的院系(部)。校外更为复杂,不是某个任课教师、某个部门单独可以完成的。所以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时,所涉及的部门要分工明确、积极配合。笔者所在学院的做法是以“大思政”理念为指导,成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由院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院领导、有关部门领导任成员。学院统筹安排,有效协调各党政部门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之间的关系。各部门在工作中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形成了各部门通力合作的“大思政”工作机制,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提供了良好的运行机制,保障了政策和措施的贯彻与落实,提升了教学实效,促进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

[1]李源潮.通过10年努力使我国高技能人才达到3900万人[EB/OL].(2011-12-22)[2012-03-20].http:∥wldj.yn.gov.cn/html/2011/quanguodangjiandongtai_1222/4804.html.

[2]黄振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涵的再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17):161-162.

[3]肖前.实践唯物主义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146.

[4]康得利.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内涵和特征[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22):88-89.

[5]陈月婷.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新模式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9(23):144-145.

[6]蔡丹阳.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规范化研究与实践[J].思想教育研究,2006(3):52-53.

猜你喜欢

教学大纲理论课政治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以纲为要,创新课程体系建设
——上海老年大学教学大纲建设实践探索
以人为本 以纲为纲
——老年大学教学大纲实践与探索
互动式教学大纲在本科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以《工程制图与识图》为例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试论高等教育教学大纲在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