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阁“江苏占其二”之缘由探析

2013-08-15苏,俞

镇江高专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乾隆帝四库全书镇江

徐 苏,俞 鹏

(镇江市图书馆 a.馆长室;b.办公室,江苏 镇江 212001)

《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年间编纂的一部御敕、官修的特大丛书,也是中国古代图书史上卷帙最大的一部丛书。此书卷帙浩繁,内容丰富,称得上“海汇百川,纲举条贯,萃四千余年之文化,以成历代典籍之大观。”[1]被誉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甚至称为史无前例的世界文化伟业。它的编纂﹐无论在古籍整理方法上﹐还是在辑佚﹑校勘﹑目录学等方面﹐都给后来的学术界以巨大的影响。

为了满足收藏《四库全书》的需要,清代建成了历史上有名的七阁,即北京故宫的文渊阁、圆明园的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沈阳故宫的文溯阁、镇江金山寺的文宗阁、扬州大观堂的文汇阁、杭州圣因寺的文澜阁。后来人们依七阁分布的地理位置划分,习惯把北方的文渊阁、文源阁、文津阁、文溯阁称之“北四阁”;把南方的文宗阁、文汇阁、文澜阁称之“南三阁”。

七阁之中“江苏占其二”,说明了江苏是全国的藏书大省,点明了江苏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地位。然乾隆帝为什么选择江苏设立文宗阁和文汇阁,而在江苏又为什么选择镇江和扬州两地,这里面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和内涵,决不是乾隆帝心血来潮所为,也不是他谕旨中所说的“人文荟萃”那么简单。一方面,江苏和浙江财政实力雄厚,如两淮盐政和浙江盐政都是非常有钱的,能够保证南三阁建设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江苏和浙江两地的文人在《四库全书》编纂过程中的贡献很大,如两地为四库馆的捐书和从事编纂的人员最多,乾隆帝在形式上表示谢意。除此之外,江苏的人文环境需要和镇江、扬州两城的独特性因素也是我们探索乾隆皇帝此举的动因。

1 江苏优越的人文环境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二月,第一部《四库全书》抄录完成,在经过校对的程序和总校官的抽检后,装潢好进呈给了乾隆帝。乾隆帝观后颇为得意,他考虑到江苏、浙江一带是人文荟萃之地,读书人多,为了让读书人可以看到《四库全书》,提出了在南三阁中贮藏《四库全书》的要求。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七月八日,乾隆皇帝给内阁下达了“除北四阁的四分《四库全书》外,增抄三分藏于南三阁”的旨意:“因思江浙为人文渊薮,朕翠华临蒞,士子涵濡教泽,乐育渐摩,已非一日,其间力学好古之士、愿读中秘书者,自不乏人。兹《四库全书》允宜广布流传,以光文治。如扬州大观堂之文汇阁、镇江金山寺之文宗阁、杭州圣因寺行宫之文澜阁,皆有藏书之所,著交四库馆再缮写全书三分,安置各该处,俾江浙士子得以就近观摩誊录,用昭我国家藏书美富、教思无穷之盛轨”[2]1589。

为了事先做好南三阁藏书的准备,乾隆帝又给闽浙总督陈辉祖、两淮盐政尹龄阿等人提出了要求,要他们发动江浙一带的商人捐钱改建文澜阁,并增添文宗、文汇、文澜三阁的书格。上谕曰:“《四库全书》现在头分已经告竣,其二、三、四分,限于六年内按期蒇事,并特建文渊、文溯、文源、文津四阁以供藏庋。因思江浙为人文渊薮,允宜广布流传,以光文治,现特发内帑银两,雇觅书手,再行缮写全书三分,分贮扬州大观堂之文汇阁,镇江金山寺之文宗阁,杭州圣因寺内今拟改建文渊一阁,以昭美备。著传谕陈辉祖、伊龄阿、盛住等,所有大观堂、金山寺二处藏贮《图书集成》处所,其所空余书格甚多,即可收贮四库全书。若书格不敷,著伊龄阿酌量再行添补,至杭州圣因寺后之玉兰堂,著交陈辉祖、盛住改建文澜阁,并安设书格备用。伊龄阿、盛住于文渊等阁书格式样皆所素悉,自能仿照妥办。至修建书格等项工费无多,即著两淮、浙江商人捐办,伊等情殷桑梓,於此等嘉惠艺林之事,自必踊跃观成,欢欣从事也。”[2]1590

乾隆帝为什么要这么做?从其谕旨表达的意思看,好像是江浙两地的“人文渊薮”现象,导致了乾隆帝要在南三阁藏《四库全书》的事,但事实上并非这么简单,一道道的谕旨只表达了乾隆帝的表层“公心”意思,而隐于其中的“私心”他并没有说出来。

2 江苏是清代推广文治的重点区域

增藏《四库全书》于南三阁,固然有乾隆帝的“公心”意思,考虑了江浙的“人文渊薮”,但更重要的还是出于清朝推广教化,实行文治的需要。在编《四库全书》的过程中,乾隆帝看到了江浙一带给四库馆进呈的书最多,江浙一带的藏书家最多,江浙文人对整个《四库全书》的编纂作出的贡献也最大等现象,而他也看到了江浙一带的禁书多如牛毛,江浙文人中对清朝的抵触情绪也很强烈的现象,认为有必要在两地重点推广教化,巩固清朝统治。他出于“寓禁于征”的私心,对江浙一带实施的禁毁政策最严,针对文人的处罚也最重。可以说,在四库全书馆开馆后的兴起的“文字狱”中,绝大多数都是针对江浙文人的,江浙一带禁毁书的数量也是最多的。其中震惊全国的文字狱“《一柱楼诗集》案”就是乾隆帝对江苏文人采取的镇压手段之一。

清乾隆四十三年初,时任江苏学政的刘墉劾举东台举人徐述夔著作悖逆,要求按律惩办。乾隆帝接到刘墉的奏折和上呈的徐述夔诗集后,对徐述夔的诗集内容和沈德潜为徐述夔作传事非常不满,认为徐述夔身系举人,在其《一柱楼诗集》中有“大明天子重相见,且把壶儿(与“胡儿”谐音)搁半边”;“清风不识字,何须乱翻书?”等句,显然这些是“叛逆之词”,说“壶儿”是讽刺满人;“清风”一句是指满人没文化。这些诗句散布了对朝廷的不满情绪,应当重治其罪。就这样一场文字大狱拉开了序幕,乾隆将已死的徐述夔及其子,开棺戮尸,枭首示众;徐述夔的两个孙子虽携书自首,仍以收藏“逆诗”罪论斩。凡涉及到一柱楼诗案的人员,都要清查一遍,分别严处,多名在任官员受到处分,甚至有掉了脑袋的。原礼部侍郎加尚书衔的沈德潜生前曾多次获得乾隆帝的特别恩宠,也因撰文说徐述夔“人与文章皆可为法”,被追夺了一切谥典官职,乾隆帝还撤出了他在乡贤祠内供奉的牌位,除去了当年御赐的碑文,把他从棺材里挖出来鞭尸,百般污辱。不仅如此,乾隆帝又向各地总督、巡抚、都统发出了搜查徐述夔诗文的上谕,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查禁徐述夔“逆书”的浪潮。

在频兴文字狱以立威严,以达到消灭异端、钳制思想的同时,清朝廷又采取了一系列的高压措施,制定了严厉的“寓禁于征”政策,防范和抑制江浙文人自由言说的空间,企图通过大规模征集图书的举动,来达到禁毁不利于清朝统治书籍的目的。当时清廷担心学者著书立说,传播反清复明思想,于是一方面采取了讲学之禁,严禁士子会盟结社,另一方面又下令凡是含有反清民族思想妨害清朝统治权的遗老著作;关于明末清初史实记载不利于清朝统治的著作;曾与清帝室对立或为乾隆帝不喜欢的人的著作;小说、戏曲、唱本等被认为是有伤风化的著作,都在禁毁之列。

但在如此的高压态势下,许多江浙文人并没有屈服,正如《四库全书》研究学者杨家骆指出的那样:“清初逸民多抱种族思想,志在匡复明室。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孙奇逢诸人,皆两朝递嬗之际气节之士,往往奋其孤忠,号召胜国遗民国而忘家,存死灰复燃之心,为博浪孤注之举,其志可以光日月而贯乾坤,其气足以幸山河而抗朝廷。为人君者怀之以德而不来,畏之以威而不惧,赏罚无以施。”[3]在这种情况下,乾隆皇帝认识到江浙一带文人的独特和倔强的个性,认识到要消除隐患为其所用,还必须软硬兼施,恩威并举,要采取一些笼络和抚慰人心的策略,于是他决定在南三阁中贮藏《四库全书》,以“用昭我朝文治之盛”(《乾隆三十九年七月二十五日奉上谕》,作为对江浙文人的回报和应对。希望通过“文治”,使天下人,尤其是“人文渊薮”之地那些清朝廷最难对付的江浙文人,能够响应朝廷的召唤,归心于朝廷,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

3 镇扬两地特殊的环境

为什么镇江、扬州两地得到收藏《四库全书》殊荣,成为七阁“江苏占其二”的代表?从表面上看,确实符合“人文渊薮”的因素,两城市都是历史文化名城。但仔细分析以后,又觉得并不那么简单,因为在江苏区域内,两城虽是文化名城无疑,但并不代表着这一地区最具“人文渊薮”的极致地,无论是科举进士的数量和民间私人藏书的数量,两城都不如苏州,对全省文化的影响力也不如两江总督所在地的江宁那么明显,南巡中乾隆帝在镇扬两地停留的时间也不算最长,却得到赐藏《四库全书》的“殊荣”,这是一件值得研究的事。

若仔细考量之,扬州和镇江两城市近在咫尺,隔江不过数十里,却比江苏一带的其他城市得到乾隆帝的更多“关注”是有理由的。

3.1 特殊的人文背景

从维护清朝统治考虑,两城战略位置的重要性和当地文人的倔强态度引起了乾隆帝的高度关注,觉得有必要恩威并用。清政府一方面在镇江建立旗营,重兵布防,血腥镇压反清人士的反抗之举。另一方面,通过在扬州和镇江庋藏《四库全书》,来重点推广文治和教化,统一当地文人的思想,显示出清廷对两城的高度关注。

镇江的“清初逸民”尤多,以冷士嵋为代表的一批当地博学之士具有浓厚的反清复明思想,采取了不与清廷合作的态度。冷士嵋,布衣诗人,世居丹徒,明末考中秀才。其兄冷之曦先后从史可法、高杰抗清,失败被杀。冷士嵋身受国亡家破之痛,绝意仕进。他整天戴笠帽,着木屐,意谓“头不戴清天,足不履清地”。清朝官吏登门拜访,他闭门不纳。早年曾与张九徵为友,明亡后,两人相约不再应考。后张九徵赴考,他与之断交。清廷后数次相邀,也被拒绝。冷士嵋在当地文人中的影响很大,许多文人追随前后,效仿他隐逸于山林之中,不肯出面为清廷效力。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郑成功、张煌言从海上乘舟攻克镇江时,得到了镇江文人的呼应,地方官府没有抵抗就投降了,这也引起清廷的高度警惕,反攻过来后,马上在镇江境内进行了大规模的镇压和清洗,掀起了“镇江失机”和“金坛叛逆”的大狱,杀了不少文人,镇江有83家,金坛有63家,并在当地强行推广教化。

同时,在《四库全书》编纂期间发生的殷宝山案,也是一起内外震惊的文字狱案,惊动了乾隆帝,引起了他对镇江地方的关注。殷宝山是镇江府丹徒县东乡的一个秀才,在泰兴县朱嘉琳家里坐馆。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江苏学政刘墉到金坛办理考试时,他向刘墉递上了《刍荛之献》,反映江南吏治、学风的种种弊端,直言时弊,被抓了起来,卷入了文字狱。

刘墉给乾隆帝上奏说:“臣在金坛办理试务,有丹徒县生员殷宝山,当堂投递一纸,题曰:‘刍荛之献’。极言江南省风俗、人心、官常、学校之坏,甚属狂悖。当即拿交府县收禁。即其家中搜出诗文两本,除鄙俚不通外,内有《记梦》一篇,语句荒唐,心事暧昧,应行究讯。现在移知督抚办理。并将作序加批之人究出,一并讯办。”[2]870-872乾隆帝听到逆耳直言,显然不能忍受。他是这样批奏的:“殷宝山所呈‘刍荛之献’,深诋士习、民风、吏弊,竟以为耳闻目见,无一而可,其人必非安分守法之徒。”于是乎殷宝山的罪案便坐实了。

在乾隆帝的批奏中,还指出殷宝山所作《岫亭草》里一篇《记梦》有问题,里面的“若姓氏物之红色者,是夫色之红,非即姓之红也,红乃朱也。等语。显系指称胜国之姓,故为翁子徽国之语以混之,尤属狡诡。该犯自高曾以来即为本朝臣民,食毛践土,乃敢系怀故国,其心实属叛逆,罪不容诛”。提到朱字,就成了“指称胜国之姓”,就会是“系怀故国”,这实在批得离奇。

结果殷宝山全家8口,以及为殷宝山诗文做序和批点的赵学礼、尹发莘、殷一桂等文人都被逮捕,解京严讯。后又牵连到其已故的堂叔殷怀璞一家。地方官们也惶惶不可终日,乾隆大骂总督、巡抚等“所司何事,应得何罪”,责问“该地方官平日竟置若罔闻”,并将江苏布政使、按察使及有关的道、府、州、县、教谕、训导等24人参处,殷宝山被发配塞外充军。甚至在殷宝山充军塞外后,乾隆帝还不放心,还向进京觐见的当地巡抚打听他的情况。

扬州的情况和镇江也差不多,清初遗民志士的抗清意识强烈。在著名的抗清英雄史可法宁死不屈精神的感召下,扬州人民坚守孤城,抗御强虏,在清军进犯时进行了英勇的抵抗,城破后,展开激烈的巷战,抵抗的场景悲壮而惨烈。为了报复扬州人民的抵抗,清军占领城池后“屠城十日”以立威,激起了扬州人民更大的愤怒,许多知识分子不是参与新的抗清行列继续战斗,就是隐遁不出,不与清廷合作,遗民志士多不胜数。如扬州的徐石麟隐居北湖,以著书自娱,地方政府招之为官,决不赴召,表现了高度的民族气节。瓜洲诗人蒋前民身怀家国之恨,不与清廷来往,寄情于诗歌吟咏,淡泊终老,其《乱后过瓜洲旧居》云:“鸟散瓜州渡,书归杨仆船。荒城无马迹,广夏几人烟。晴日江光凛,秋星杀气缠。蓬蒿原自满,此别更萧然。”反映了郑成功瓜镇之役以后,瓜州遭受清兵屠戮的情景。兴化的王仲孺入清后不参加科举,以诗名,其诗文被乾隆查禁,死后还被从棺材里挖出来鞭尸。

3.2 特殊的地理环境

镇江和扬州优越的地理环境让乾隆帝觉得这里值得庋藏《四库全书》。清代镇江是江南最繁华和美丽的城市之一,整个城市依山临水,山水相映,城在山中,山在城中,看上去错落有致,富有层次感,是一座典型的山水城市。这里的生态环境优雅、历史遗存丰厚、文化脉络清晰,都对乾隆皇帝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影响着这位帝王的决策。而扬州自古即有楚尾吴头、江淮名邑之称。这里是交通枢纽与商贸重镇,擅舟楫之便,又得人文之胜,以风光明媚,物产富饶,文教昌盛,地灵人杰著称,历史文化积淀十分丰厚。

尤其镇江和扬州一样,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两地都处于长江和运河的交汇处。镇江是大运河的南入口,而扬州是大运河的北入口,都通过与长江的交汇而对接,又都兼有“以水喻文”的特征,同是乾隆皇帝南巡的必经之地,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是江苏的其他城市无法相比的。

浙江的杭州也是如此,它是运河的终点,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地西湖的娟秀,人文的荟萃又均是其他浙江城市无法比拟的,所以乾隆帝决定在那里建文澜阁藏《四库全书》。可见三座城市的运河特征是乾隆皇帝决定在江浙一带庋藏《四库全书》的重要原因。

同时三座城市又都具备不错的寺观园林,拥有著名的古寺和乾隆皇帝的行宫,也迎合了古代寺院重视藏书的风气,如文宗阁所在的金山寺和文汇阁所在的天宁寺,都是东南名刹,又都是乾隆下榻的行宫之一,两阁藏书也便于乾隆皇帝在南巡时想看《四库全书》的需要。更何况书藏名山也是古代藏书的一贯风格。所以乾隆皇帝在选择城市放置《四库全书》时,把镇江、扬州、杭州三地视为最佳地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1]郭伯恭.四库全书纂修考之顾颉刚序[M]∥民国丛书编辑委员会.民国丛书:第四编第41册.上海:上海书店,1992:1.

[2]中国第一档案馆.纂修四库全书档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3]杨家骆.文献,编纂[M]∥杨家骆.四库大辞典.南京:词典馆,1935:概1-1-12.

猜你喜欢

乾隆帝四库全书镇江
《四库全书考证》新近出版
赛珍珠:我在镇江有个家
我的镇江寻根之旅
《四库全书总目》“章如愚”小传史源考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辨证五则
于敏中与《四库全书荟要》纂修
皇帝偷枣
清代西苑三海楹联研究
乾隆帝在热河文庙的祭祀
浅析清乾隆帝汉装系列行乐图的表现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