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为“现象”的送行诗——《续会稽掇英集》解读

2013-08-15刘秋彬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石家庄050024

名作欣赏 2013年12期

⊙刘秋彬[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石家庄 050024]

作 者:刘秋彬,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0级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地域文化与诗歌。

宋人黄康弼辑有《续会稽掇英集》五卷,收录程师孟熙宁十年(1077)赴任越州时同僚送行诗125首。送别是古代诗歌惯见题材,无非表达友朋间依依惜别之情及彼此良好的祝愿,若远行者年高位尊,送行诗数量定会不少。程师孟,字公辟,吴人(今江苏苏州),《宋史》及《姑苏志》①有传,景元年(1034)进士,历任地方官,熙宁九年(1076)由广州赴京任给事中充集贤殿修撰判都水监。熙宁十年(1077)十月,出知越州,“于是中外巨德、台省诸英各赋诗以赠行,合一百二十五篇”②。宋代官员由京师外任,同僚作诗宠行,蔚然成风,如咸平元年(998),杨亿出知处州“公卿巨儒,台阁髦士,寮之际,朋从之间,相率赠言以宠行迈者,凡三十八人”③。咸平四年(1001),钱若水出知大名府“学士承旨宋公而下,作者凡三十人,奇彩彪炳,清词藻缛”④。杨亿、钱若水身居馆阁清要之职,自有“人脉”,而程师孟久任地方,熙宁九年由广州赴京任给事中充集贤殿修撰判都水监,仅一年余便遭外放,应该说无论在政坛及文坛,均无重大影响,何以有如此众多的送行者?送行诗的艺术水准如何?

一、宰执的带动“效应”,识与不识皆参与

1.“较艺”“攫名”的“场”

这需对熙宁末的政局进行分析。王安石熙宁七年(1074)、九年(1076)两次罢相,最后落职闲居江宁,新党阵营内讧不断,吕惠卿、章先后外放。新法推行受阻,神宗变法决心有所动摇,用人策略秉持“异论相搅”,寻求权力制衡。如熙宁九年,吴充、王并相,吴充对新法持异议“,虽与安石连姻而心不善其所为,数为帝言政事不便“”充欲有所变革,乞召还司马光、吕公著、韩维、苏颂”⑤。王任参知政事期间曾佐助王安石,但立场并不坚定,如御史彭汝砺称其“向者王安石力行新法,王从而和之,今吴充变行新法,亦从而和之,若昨是则今非,今是则昨非矣”⑥。元绛、曾孝宽为王安石亲信,冯京、孙固则属强烈反对新法的旧党阵营。宰执不“强势”,新旧势力均衡,政局云谲波诡,人们需要一个舒缓内心的焦虑与惶恐的“场”,程师孟以近古稀之年出任越州,祖席饯别无疑是一个合适的“场”。

送行诗作者所在地可分开封与地方两类,前者包括宰执及中下京朝官,如王、吴充、元绛、冯京、沈括、宋敏求等,后者有落职闲居张方平、王安石及知扬州的陈升之、知杭州的赵等。与程师孟称得上旧识的是吴充、元绛、王安石、赵、陈升之等人,王安石以侄女妻师孟子,二人私交甚契。其他作者以中小京官居多,未必皆与师孟相识。王、吴充、元绛等宰执的参与,使得这个“场”更具诱惑与影响力,送行诗亦不再是友朋间情感维系的纽带,而是“较艺“”攫名”的载体。他们更多的是利用这个“场”揄扬风雅,演练应酬的技巧。

人的内心处有潜在的竞争意识,文学创作尤是如此。封建社会的“较艺”场合,主要是场屋竞技与宴席唱和,前者是淘汰赛,对大多数人而言是残酷的,战战兢兢生怕被淘汰出局;后者是友谊赛,即便技不如人,也无关紧要,还会因为傍上名人名作,使自己的作品流传后世。宴饮唱和是宋代官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初入政坛者而言,这种赶场式的操练显然是必不可少的。

2.“替代的满足”

熙宁九年,程师孟作为贺辽主生辰使至涿州,与辽方在座次朝向上发生争执⑦:

贺契丹生辰,至涿州,契丹命席,迎者正南向,涿州官西向,宋使介东向。师孟曰:“是卑我也。”不就列。自日昃争至暮,从者失色,师孟辞气益厉,叱傧者易之,于是更与迎者东西向。

辽使南向,宋使东向则处于臣下地位,关乎国体,不可不争,争而能胜算是为孱弱的朝廷找回了“面子”。这种“滋事”行为显然与最高统治者在对辽关系上委曲求全的态度相抵牾,师孟也因此旋遭外放。然而在中小官吏看来,这场纷争无疑是一次外交上的“胜利”,是心理上的安慰与补偿,他们仿佛目睹甚至参与了这场争执,“事件”在追记中放大和张扬:“劲气晚节开胡沙(沈绅)”“独能持节屈戎人(郎淑)”“慑伏幽燕旧节旄(张徽)”“气压胡天国自强(滕甫)”“持节气凌沙漠使(冯京)”“尊君抗礼屈单于(程嗣弼)”“虏庭上座衣冠壮(范百禄)”“威名尝使虏人惊,杖节还朝欲请缨。(张炎民)”“驰驱中礼戎心服,顾眄生威虏使猜。(崔公度)”“一言不为戎人屈,万里能全汉节还。(孔平仲)”

年轻的诗人们想象程师孟的“壮举”,看他们使用的字眼:“开胡沙”“屈戎人”“慑伏幽燕”“气压胡天”“请缨”,这在北宋诗歌中颇为少见。北宋在对辽关系中处于弱势,熙宁间,宋朝在河东疆界之争上的“失地”于辽的屈辱使士人们压抑而无奈⑧,而王韶经营西陲,开疆扩土,通过一系列战役击破吐蕃诸部,史称“熙河之役”,又使人们感到恢复幽燕故土,似乎并非梦想。

二、送行诗的写法

就体裁而言,125首有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七绝众体,七律占绝对优势,达93首。下就这93首七律做简要分析:

1.结构

首联:远行者前后职位的变化或移出、移入场。如:

才臣新命辍卿联,漕挽于今委重官(张师颜)

青琐初辞佩守符,过家衣锦耀乡闾(谢景温)

贺老溪山久寂寥,辍从青琐去班条(何琬)

清班经岁侍凝旒,宠寄稽山第一州(王诲)

给事才名不记春,又麾双旆越江滨(沈季长)

晓色光华去玉京,画船新指会稽行(王说)

鸾台倦直出黄扉,鱼浦双旌入翠微(沈括)

大抵如此,且多以“夕郎”指代给事一职,“青琐”指代宫廷,不一一枚举。

颔联、颈联:远行者的治绩或赴任地的风物。

程师孟先后知楚州、提点夔路刑狱、知洪州、广州,治绩卓越,送行诗大多犹如开具出的履历表;师孟本吴人,以地方大员仕宦毗邻的越州,自有“衣锦还乡”的荣耀,这些诗中出现“衣锦”“锦衣”“昼锦”达15次。程师孟将赴任的越州治所会稽,是山水幽胜、人文荟萃之地,“鉴湖”“蓬莱阁”“禹穴”“若耶溪”“剡溪”自是入诗之料。

尾联:祝愿及艳羡之情。

宋代馆阁之职最为清要,师孟任集贤殿修撰仅一年余,在中小官吏看来甚是惋惜,因此诗中多表达程师孟不久还会重返京师的愿景。如:

此行定奉丁宁诏,更老归来侍冕旒。(石牧之)

宸眷许来应暮召,不须久计恋东吴。(程嗣弼)

第恐急贤严召节,不容选胜遍江城。(吕嘉问)

莫恋湖山经岁住,早归黄阁亮天功。(沈希颜)

促诏归来如汉典,出分千里入三公。(锺浚)

试看紫府骖鸾去,又见长安驷马催。(周谌)

2.用韵、用典

九十三首七律用韵情况如下⑨:

尤韵15首;真韵11首;东、冬韵10首;庚、青韵9首;阳韵8首;微韵7首;删、寒韵7首;灰韵6首;鱼韵4首;先韵4首;虞2首;萧韵2首;豪韵2首;歌韵2首;支韵2首;侵韵1首;麻韵1首。

近体诗押平声韵,根据30个平声韵部各包括的字数多少,分为宽韵、中韵、窄韵、险韵四类。⑩作诗用宽韵,有较多的韵脚可供选择;用次韵,有次多的韵脚可供选择;用窄韵,可供选择的较少;用险韵,可供选择的很少。有创新和探索精神的诗人往往在诗中用窄韵、险韵,如宋代苏轼、黄庭坚喜用险韵,他们腹笥丰富、才华横溢,常能化奇险为平妥,造成生新、奇崛的艺术效果。与苏、黄等人唱和诗在押韵上求难求险,句法上求生求新不同,这些诗作多押宽韵、中韵,且罕见因难见巧的次韵之作。

诗中用典较频的是严助出守会稽、朱买臣衣锦还乡、贺知章晚居乡郡,皆为世人熟知且诗中惯见。这些诗歌大都缺少真挚情感,在艺术上亦无可取之处,结构程式僵化,用典俗套,流于平庸的应酬。

3.送行诗的写法

元人杨载在《诗法家数》中总结送行诗的写法时说⑪:

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第一联叙题意起。第二联合说人事,或叙别,或议论。第三联合说景,或带思慕之情,或说事。第四联合说何时再会,或嘱付,或期望。于中二联,或倒乱前说亦可,但不可重复,须要次第。末句要有规警,意味渊永为佳。

杨载此说指五七言律诗而言。理论永远滞后于创作,任何文体的写作都有一个由个性化向模式化趋向,对典范作家的典范作品归纳总结便形成规则。严羽在《沧浪诗话》:“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别离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好诗的标准是什么?一是情真,是诗人灵心善感的产物,是诗人的情感文献;二是意象的圆融浑照,文学意象是作家情感的物化,浮云、孤帆、鸿雁、芳草、柳树是送别诗惯见的离别意象,如何免于俗套,确需诗人苦心孤诣经营;三是表现手法与艺术技巧的翻新出奇,诸如语言的锤炼,句法的曲折变化等。

即以《唐诗三百首》所选送行诗中的五七言律诗为例,其情或豪迈豁达,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或感伤凄切,如“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李颀《送魏万之京》),皆出自肺腑。意象的运用也有独造之处,如“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刘长卿《送严士元》)。

以此方之,同题《送程师孟知越州》125首诗中难觅佳作,究其原因:一、诗歌创作不是“群众运动”,送行、远行之人应是是一一对应关系,他们彼此关切,惺惺相惜,群体创作改变了这种对应关系,作者关注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如何通过参与彰显自我的存在,情感淡化虚化,渐成一种自娱自乐的游戏;二、缺少高手的参与。同题共作,比较中最能体现作家的个性与才情,然而诚如叶嘉莹先生所说,“在文学创作中,一般寻常的作者都只是追随风气,在风气所趋的情势下,群行并效”⑫。百余位作者中能称上“高手”是王安石,而王此时退居江宁,未参与京师的酬唱。情既不真,艺亦不精,这场诗歌竞赛就成了没有主角只有群众演员的集体狂欢。宋代这种群体酬唱活动频仍,如君臣赏花钓鱼之会上的奉和应制和馆阁翰苑间的聚合游从,但佳作甚少,原因也在于此。

① 王鏊:《姑苏志》,四库全书本,卷四十九。

② 李定:《续会籍掇英集序》,见黄康弼辑:《续会籍掇英集》卷首,浙江图书馆影印清抄本。

③ 杨亿:《武夷新集》四库全书本,卷七,《群公赠行集序》《群公饯集贤钱侍郎知大名府诗序》。

④⑤⑥⑦ 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卷三百一十二,卷三百三十一。

⑧ 陈均:《皇朝编年纲目备要》,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78页。

⑨ 据《宋本广韵》,北京市中华书店1982年版。

⑩ 王力:《汉语诗律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版,第44页。

⑪ 何文焕:《历代诗话》,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34页。

⑫ 叶嘉莹:《杜甫秋兴八首集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