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课程教法初探

2013-08-12华旦

关键词:分组合作好奇心导语

华旦

【摘 要】传统的初中历史课程教学方法僵化死板,课堂结构千篇一律,强调教师的灌输,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教学缺少互动,学生感到被动压抑。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应转变教学思想,寻求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初中历史 分组合作 导语 好奇心

传统的历史课程教学方法只强调教师的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结构千篇一律,难以创设生机。用这种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必然会思路闭塞、视野狭窄,成为不谙世事的“书呆子”。这种人面对现代开放社会的种种复杂变化将会束手无策、难以适应。当今的课程改革,注重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是要改变这种现状。课堂上,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时间是有限的。过分强调让他们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只能引起他们思维疲劳,产生厌烦心理。课堂上强制性地对学生进行“满堂灌”,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为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本人尝试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 分组合作,探究质疑

分组合作学习方法很有效。几个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交流学习方法,互相质疑问难,不但能增加学习动力与乐趣,而且也能有助于快乐记忆。如有人看了电视剧《康熙王朝》后就在小组讨论康熙帝中年时期的两个重臣明珠和索额图分别被称为“明相”和“索相”,可是明朝时就已经废除了“宰相”,又何来“明相”与“索相”?有人猜测明珠、索额图因功绩显赫,可能是被康熙赐予了“宰相”的称号;有人认为不对,明珠,索额图应是康熙帝的军机大臣;但马上又有人纠正道军机处在雍正帝时才设立的,明珠和索额图的真实身份应是辅政大臣,所以称“明相”与“索相”是错误的。

二 观察释疑,启发引导

精讲是指教师在讲授时要突出“精”字。教师精讲,其主要目的是要用精练的语言讲清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把书本上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有时会出现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既能接受,也不厌烦,但是,由于对教师的教法摸得很透,就会产生“他一定会用老一套方法来教”的想法。而教师应当采取学生感兴趣的方法打破这种平静状态,使学生活跃起来。如在讲述秦汉文化时,学生对张衡的地动仪结构精妙无双难以理解,本人就采用组合媒体演示地球仪测定地震方位的过程,让学生观察。当地动仪上小龙嘴里的下面铜球落入一只蛤蟆的嘴里时,“叮当”一声,学生不禁拍手称奇。在这种情境交融的状态中,学生对地动仪的精妙一目了然,教师只需稍加点明它是世界上公认最早的地动仪即可。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对地动仪的认识不但深刻,而且完成了从兴奋状态向理性的升华,同时形成了持久的学习动力。

三 优化导语设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初中生的心理尚未成熟,他们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心。作为历史教师,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能引发学生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的导语导入新课。如在讲“西安事变”一节时,考虑到学生喜欢看电影、电视这一特点,本人便在课堂上让学生先看“西安事变”录像中“华清池捉蒋”的片段,并且让学生简要复述情节,然后指出:这就是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中扣押蒋介石的生动写照,那么张、杨为什么要扣押蒋介石,发动西安事变呢?“西安事变”的结果怎样,影响如何?中国共产党对这一事变又持什么态度?为什么?一系列问题紧扣学生的心弦,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此时再进入新课的讲授,学生便很容易接受了。根据教材内容,导语可以有多种形式,或利用谜语、成语导入,或利用名言诗词导入,或利用乡土历史导入,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

四 师生互动与人机交互

初中生可塑性很大,中学阶段又是独立见解的形成时期,历史课跨度大、头绪多,若能进行恰当的情感引导,不仅可以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能使学生更加热爱这门学科。 例如,在讲解我国古代文化时,教师要带着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激情洋溢的民族自豪感,这样学生就能更加深切地了解到我们的祖先曾创造了光耀千古的优秀文化,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也会使学生振奋起来,坚定地为中华崛起与腾飞而读书。学生获得了新知识、新概念,为了巩固这些知识,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题,要求学生及时完成。一般以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为宜。通过这些练习,一方面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克服求同思维定势,突破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界限,创造出新办法、新概念和新观点;另一方面,为了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过程,课堂上师生可以一起分析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开放性的例题,让学生从多个层面寻找问题的答案,为学生的课后练习扫除障碍,并且希望通过“练”来发现并及时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当堂掌握、巩固和理解知识的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历史课后帮助学生掌握记忆规律、巩固所学知识,也有许多“快乐”方式,这里不再赘述。

人机交互式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增强自信心、克服畏难心理,从而培养和提高各种能力。学生能通过各种交互练习,激活思维,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树立更高的学习目标,从而使学习的效果和质量更高。但是在使用这种方法时,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时机,把握好教学媒体的作用点和作用时机,即解决好教育媒体的最佳作用点和最佳作用时机的有机结合问题。否则就会出现期望用一张投影片将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的错误意识。

总之,要让学生逐渐把学习历史当作一种愉快的求知增能活动,这不仅可以减轻学生负担,而且会使他们终身受益。

猜你喜欢

分组合作好奇心导语
阳光
如何写读后感
浅谈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
谈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席成金
浅谈如何做设计
阔腿裤的小秘密
浅析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