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永远无法去除的“枷锁”
2013-08-12田庆武刘佳
田庆武 刘佳
【摘 要】影响译者主体性的制约因素在译者主体性的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译者主体性的制约因素主要有译者自身的翻译动机、双语水平、个性素养以及其自身所处的文化背景与时代背景等。译者在发挥能动作用的同时,又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 翻译活动 制约因素
随着文化转向的出现,翻译不再被看做是单纯语言层面的转换,而是融入了译者主观审美意象的艺术创造产物,译者的主体地位也逐渐得以彰显,译者主体性也摆脱了被忽视的遭遇并逐步得到认可。査明建认为“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主观能动性是译者主体性最为突出的特征,但其发挥并非没有任何制约,它必然会受到客体的制约以及客观环境和条件的制约。也就是说,主体性本身就包含着制约性,它既表现为人对客观对象的依赖性,又表现为客观对象对人的制约性。从哲学意义上讲,制约性是能动性的前提,是人发挥能动性的依据。离开了制约性,能动性的发展就盲目无依,就失去了改造客观事物的意义。
一 时代背景、文化因素的制约
美国翻译理论家Nida在他的《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一书中指出:“语言在文化中的作用以及文化对词义、习语含义的影响如此带有普遍性,以至于在不仔细考虑语言文化背景的情况下,任何文本都无法恰当地加以理解。”同一客观事物,在不同的文化里可以包含不同的价值,引起不同的联想,具有不同的内涵。如,龙(dragon),在中国文化中是富贵,好的象征;在外国文化中,则是邪恶的象征。现代阐释学认为,每一位译者受自身所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的影响总是携带着“一大堆熟悉的信仰和期望”去理解他所翻译的原文文本,一边置身于“一个熟悉的世界”,一边又面对着“陌生的世界”。解释者有其自身独特的视界,这也是由偏见构成的。而文本总是含有原作者原初的视界,这个原初的视界与读者现今的视界之间必然存在着各种差距。从这一角度出发,翻译过程亦可理解为原文作者视界与译者自身视界之间不断交融产生新视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译者必然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在前理解和偏见的作用下,在翻译过程和译文中体现出其主体性。
二 译者的翻译动机
所谓翻译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翻译活动并使之为某种目的,指向原文文本或原作者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还可称为内驱力。翻译动机决定翻译行为指向,即决定原文文本和译作读者的选择。也就是说,选择何种原文文本进行翻译,并期望所译出的译本对读者会造成何种影响。翻译目的影响着译者的翻译态度和具体操作方法。译者的目的可以有应用、审美、研究之分,目的不同,表达方式也会有所差异。翻译目的并不总是与原作的总体内容保持一致。同是一部作品,由于翻译目的不同,处理方法也会有很大差异。很好的一个例子就是近代严复的翻译,严复翻译的文章以及著作明显的带有政治色彩,包括《天演论》、《原富》、《群己权界论》、《群学肄言》、《社会通诠》、《法意》、《穆勒名学》以及《名学浅说》,其目的就是介绍西方“西学”的精髓,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三 译者的个人能力
要做好翻译,外语重要,母语同样重要。一是理解的需要,二是表达的需要。如果外语不精,那么就无法准确地理解原作的思想主旨,进而也无法传达作者的思想以及译作的神采;同样,如果本国语言不精,就无法用恰当的语言表述作者的思想,也就无法体现出原作的神韵。要成为一名称职的译者,既要博览本民族文史书籍,对本国文字有运用自如的能力,通晓两种语言,还必须熟谙两种文化,这样才能透彻地把握原作者的写作风格、用词习惯、行文心理等,才能意会“弦外之音”,把原作字里行间有意含蓄的内容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此外,译者还应了解原作创作的历史背景、作者及其作品的历史地位与文学影响。
四 结语
从以上分析可知,译者作为主体永远不能摆脱一些人为的枷锁,在原文中心论之下译者不能摆脱原语文本和原语文化的控制。进入译语文化,原语的制约相对减少,译者的主体性就有了很大的发挥空间,但有意无意之间,译者又会陷入目标语文化的制约。因此,译者主体性不是可以随便发挥的,而是要受到主客观因素制约。
参考文献
[1]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2003
[2]赵伟.浅析译者主体性的主观因素[M].读与写杂志,2008.
[3]Nida, E.A 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on[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4]屠国元、朱献珑.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J].中国翻译,2003
[5]张建佳.译者的翻译动机[J].赤峰学院学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