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民生发展进程综合分析——基于因子分析法
2013-08-10王静敏朱丽娟
○王静敏 朱丽娟
(吉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吉林 长春 130117)
一、引言
随着民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党和政府把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到了尤为重要的位置。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坚持民生优先。坚定不移地把以发展保障民生改善作为加快发展、转变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显然,政府已经清楚地认识到民生困难则难以安康,民生不稳则难以安定,民生思定才能构建和谐。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吉林省近年民生发展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吉林省民生发展水平一直保持平稳增长趋势,但民生改善程度低于经济增长速度等结论。
二、吉林省民生发展进程实证分析
1、评价指标的选择
基于相关民生理论,将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生存民生、安全民生、发展民生和公共服务民生四个方面,选择51个评价指标对吉林省1996—2010年民生发展状况进行综合分析。
2、数据无量纲化处理
由于各项指标数据的量纲各有不同,如果要对这些指标综合分析,所有的指标数据必须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无量纲化的方法有很多种,本文选取的方法是运用标准分数将其无量纲化,具体的计算公式是X'=(X-X)/S。其中,X 为每一个指标的均值,S为每一个指标的标准差。
3、计算过程及结果
对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后,采用因子分析法,分别对生存民生、安全民生、发展民生和公共服务民生四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分别用因子分析法求出生存民生、安全民生、发展民生和公共服务民生得分及排名,由各二级指标的得分,可以通过赋权的方法计算综合得分,最终得到民生综合得分,考虑到各个方面对民生的影响程度,本文对生存民生、安全民生、发展民生和公共服务民生分别赋以30%、25%、25%和20%的权重,用各个方面的得分分别乘以其相应的权重,就可以计算出吉林省民生综合得分,如表1所示。
4、综合分析
由表1民生综合得分可见,2008年以前,吉林省民生发展水平一直保持平稳快速的增长,2009年突然下降,2010年又有所回升,但并没有达到下降之前的水平。主要原因是2009年每万人拥有社会福利院床位数突然由2008年的34.4张降为3.7张,从而影响了生存民生得分,进而影响了民生综合得分。2007年以后民生综合得分增长幅度较大。
(1)生存民生得分大体呈W型趋势发展。在2004—2008年呈明显上升趋势,说明居民的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有很大的提高,但2009年突然下降,2010年又恢复到了正常水平,主要是2009年每万人拥有社会福利院床位数突然由2008年的34.4张降为3.7张,从而影响了生存民生得分,2010年又恢复到正常水平。2007年以后,生存民生综合得分增加幅度较大,主要是医疗卫生状况和居民生活压力等方面改善幅度较大,特别卫生机构床位数、社会福利院床位数等加大投入比较明显。
表1 1996—2010年各年单项得分和民生综合得分排序表
(2)安全民生得分基本上保持直线平稳上升趋势,主要是社会保障和环境安全的方差贡献率为53%,占安全民生指数的比重达一半以上,且社会保障指数一直处于递增状态,其他交通、环境以及食品安全所占比重较少,所以安全民生综合得分整体呈递增趋势。
(3)发展民生呈曲线上升趋势,且近年较为平稳,2009年和2010年有所下降。其原因是由于收入分配公平这两年下降较明显,说明不同人群间的收入差距又有加大迹象。
(4)公共服务民生得分整体呈递增趋势。特别是2007年以后,公共服务民生得分增加幅度较大,体现在公共基础设施等建设增加幅度较大,特别是城市燃气普及、公共图书馆藏书量、广播电视节目覆盖面和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等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大投入比较明显。由于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前后,政府加大了改善民生的力度,特别是党的十七大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就是以人为本的最好体现。之后政府相继出台了各项政策措施,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图1 民生发展情况与经济发展对比
为了将民生发展情况与经济发展进行对比,将人均GDP标准化,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见,1996年至2010年,民生综合指数平均增长10.8%,而标准化人均GDP平均增长22.5%,表明民生改善程度远低于经济增长速度。
三、几点结论
吉林省民生发展水平一直保持平稳增长趋势,特别是2007年民生发展增长幅度较大,但民生改善程度远低于经济增长速度。
吉林省居民生活质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00年以后居民收入增加幅度较为明显,居民储蓄水平和消费能力进一步增强。同时,居民住房和交通状况改善也很大,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均已达到小康水平,进入相对富裕状态。2007年以后,生活质量改善幅度较大。
收入分配方面,贫富差距、城乡差距还比较大。反映不同人群间的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波动较大,说明不同人群收入差距拉大趋势较为明显,特别是2002年和2003年达到最大值,2004年以后虽然收入差距有所减小,但改善幅度较小。
房价收入比先呈逐步缩小,2003年达到最小之后又逐步拉大,但变动幅度不大,2010年为7.42,与世界银行提出的发展中国家合理的房价收入比3—6之间尚有差距,说明居民家庭对住房的支付能力还较低。。
吉林省医疗卫生状况呈U型发展态势,在2000—2007年吉林省医疗卫生状况问题较大,看病难较为明显,但近两年有所改善。医疗卫生状况方面改善幅度较大,特别卫生机构床位数、社会福利院床位数等加大投入比较明显。
教育发展呈波动上升趋势,说明人们文化素质逐步提高,2010年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84年相当于初中毕业水平,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接近百分之百。科教文卫建设投入方面,虽然从科教文卫支出这一绝对量上看由1996年的40.4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50.2亿元,但从科教文卫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这一相对量上看,1996年为27.82%,2010年为14%,降低幅度较大。
吉林省社会保障建设快速发展,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投入逐年加大,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2010年已达86.22%,城镇基本养老保险2010年已达95%,失业保险覆盖率2010年已达93.9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2010年达99.7%,覆盖率100%,但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发展较为缓慢,2010年仅为14.4%。
公共安全方面,吉林省交通安全状况呈V型发展态势。近年有所改善,但改善程度不明显。药品安全较为稳定,食品安全状况令人堪忧,2010年食品抽检合格率指标值仅为69%。
环境保护不断加强,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断提高,环保建设上,虽然从环保支出这一绝对量上看由1996年的69719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715473万元,体现出环保投入在增加,但从环保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这一相对量上看,1996年为4.79%,2010年为4%,有所降低。万元GDP综合能耗降低率波动幅度较大,2003年该指标为-13.18%、2005年该指标为-3.4%。
公共民生建设一直处于递增状态,特别是2007年以后,公共服务民生指数增加幅度较大,主要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幅度较大,特别是城市燃气普及、公共图书馆藏书量、广播电视节目覆盖面和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绿化覆盖面积等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大投入比较明显。说明通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给居民的生活提供了优越的环境保障。
[1]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N].吉林日报,2011-03-03.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人民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