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在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便秘中的应用

2013-08-05韦海楼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24期
关键词:卧床循证脑出血

韦海楼

韦海楼:女,本科在读,副主任护师,护士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便秘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之一,无论是急性期或恢复期,均易发生便秘,发生率达50%以上[1]。高血压脑出血便秘患者,常因排便用力过度,导致腹腔压力明显增加,可使血压升高、颅内压升高、脑供血不足,甚至造成颅内再次出血,危及生命[2]。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便秘有重要意义。笔者对5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实施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1年1月~2012年6月我院住院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5例,男67例,女38例。年龄50~84 岁,中位数年龄71.2 岁。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循证组54例。对照组男32例,女19例。平均年龄(63.5 ±5.6)岁。循证组男34例,女20例。平均年龄(63.5 ±5.5)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护理,循证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具体如下:

1.2.1 循证护理途径 根据患者情况,提出下列问题:(1)为什么发生便秘。(2)便秘对脑出血有哪些危害。(3)如何预防便秘。

1.2.2 循证护理实践 (1)饮食因素。循证支持: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吞咽功能障碍,一般采用流质或鼻饲饮食,食物缺乏纤维素,经胃肠吸收后,剩余的食物残渣对结肠壁产生的压力过小,不能引起排便反射[3]。另外,部分家属认为生病就是体虚,为了使患者早日康复,给予高脂肪、高蛋白质、低纤维素饮食,致使患者大便干燥,易发生便秘[4]。护理干预:合理调节饮食,选择易消化、富营养和纤维素多的食物。昏迷者宜尽早留置胃管鼻饲,除禁食限制水份的患者外,每日饮水量700~1000 ml,包括果汁、汤汁。补足鼻饲水量,软化大便,避免脱水造成大便干结。也可以在鼻饲液中加入蜂蜜润滑肠道。有报道[5],每天进食2 次鲜梨汁,每次150 ml,连用14 d 效果好。梨汁中含有丰富的山梨醇和乳果糖,是不吸收的糖类,经结肠细菌降解成低分子酸类,从而增加粪便的渗透性和酸度,使液体摄入增加,刺激肠蠕动,可预防便秘的发生。(2)心理因素。循证支持: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多突然起病,患者紧张、焦虑,交感神经兴奋,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导致胃肠蠕动减慢,排便受抑制。夏瑾等[6]认为,抑郁症和焦虑患者常伴有胃肠功能障碍。有些活动障碍患者不愿意麻烦别人,而人为地控制排便,致使水份过度重吸收,而使粪便干结,久之易致便秘。还有些卧床患者床上排便,有害羞和不安情绪,致排便困难。护理干预:护士主动与患者沟通,关心体贴患者,帮助其解除因担心预后而产生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让患者及家属充分理解正常排便对于疾病及其预后的影响。同时,纠正患者怕麻烦或拖累别人的心理障碍,告知有便意时立即排便,不能刻意忍耐,防止肠道水分被过分吸收造成便秘,并给予环境支持,尊重隐私,营造相对隐蔽环境,减少患者心理负担。对不良心理及时给予疏导,指导患者床上正确使用便器。(3)卧床因素。循证支持: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必须绝对卧床休息,而长期的卧床使肠蠕动减弱,致使粪便在结肠内运行时间延长,水分被再吸收,容易引起便秘。护理干预:对长期卧床患者,护士协助患者床上活动四肢,勤翻身,病情允许时,尽早床上坐起,逐渐搀扶患者下床活动。活动可以维持肌肉的张力,刺激肠道蠕动。可略抬高床头,借重力作用增加腹内压力,以促进排便。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运动,可运动腹肌,增加腹肌力量,提高排便能力。(4)年龄因素。循证支持: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发病。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各系统功能减退,参与排便肌肉张力降低,致使排便推力不够,易引起便秘。老年人胃酸缺乏,消化酶分泌减少,小肠吸收能力差,食物经过胃肠时间长,水分被吸收过多,从而引起大便秘结。护理干预:嘱患者平卧床上,护士站在患者右侧,将手掌放在患者脐上方,用除拇指以外4指按顺时针方向按摩患者下腹部,每次3~5 min,每天3~5 次,有助于胃肠道的正常蠕动,也有机械地推动粪便前行的作用。另外左侧卧位,因重力关系,降结肠可受到腹内组织挤压,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5)麻醉与中枢抑制。循证支持:高血压脑出血后,脑功能受损,使正常排便反射破坏或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血肿清除术时,均采用全身麻醉。全身麻醉术后胃肠功能受抑制,胃肠功能障碍对直肠壁产生的压力减小,以致不能产生便意,易发生功能性便秘。护理干预:严密观察患者腹部有无膨隆,听肠鸣音每天2 次,必要时遵医嘱给予缓泻剂和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片、吗丁啉片口服或鼻饲。(6)药物因素。循证支持: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长期服用钙离子拮抗剂、抗癫痫药、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钙离子拮抗剂使肠壁肌松弛,抑制或减弱胃肠蠕动,可引起或加重便秘[7]。呋塞咪、甘露醇等脱水剂的使用,使组织脱水,致使肠壁细胞对肠道的水分吸收增加,以致大便干结。护理干预:避免使用引起便秘的药品,不滥用泻药。鼻饲一些具有润肠通便的食物(如蜂蜜),如果因为服药而引起了严重便秘,应停药调节用药方案,并加服一些治疗便秘的药物,如酚酞片。病情允许时,多摄入一些粗纤维。

1.3 评价标准 便秘的诊断可借鉴罗马Ⅲ标准:(1)排便费力,想排而排不出大便。干球状便或硬便,排便不尽感。(2)排便次数<3 次/周,排便量<35 g/d 或25%以上时间有排便费力。(3)全胃肠道或结肠传输时间延长。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 统计学软件,两组患者便秘发生率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表1)

表1 两组患者便秘发生率比较例(%)

3 讨 论

循证护理是护士在计划其护理过程中,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需求相结合,获取实证,作为临床护理决策的过程。它改变了护士凭经验感觉的工作习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潜在脑疝时,用力排便,有引起“便盆上死亡”的危险,因为并发便秘时,患者用力排便,易引起血压升高,颅内压升高,致病情加重,危及生命。在护理过程中,应善于发现问题,寻找证据,解决问题。对于本组病例,采用循证问题、循证支持、循证应用的连续过程,实施针对性护理方案,取得良好效果,能有效地解除和预防患者便秘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苏永静,张小燕,张振路,等.卒中后便秘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J].护理学报,2007,14(9):4-6.

[2] 林细容.脑卒中患者早期预防便秘护理干预[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5:19-20.

[3] 刘 彩.影响喉癌患者排便的相关因素及护理[J].实用肿瘤学杂志,2010,10(6):562-563.

[4] 周晓红,叶丽敏,吴远聪.脑卒中卧床患者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6):812-813.

[5] 胡秀文.健康教育对预防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效果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78.

[6] 夏 瑾,陈建永,潘 峰,等.功能性便秘患者社会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3):207-209.

[7] 杨冰霞,郑越瑜,唐丽平,等.前瞻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预防便秘的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7):88-89.

猜你喜欢

卧床循证脑出血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循证护理》稿约
位置大数据侦查循证研究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