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企业会计规范体系的变迁及面临的挑战

2013-07-23王景香崔永霞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3年3期
关键词:国营会计报表会计科目

王景香 崔永霞

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我国企业会计规范体系的建设也缓缓拉开序幕。自1950年开始,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并日臻完善。

一、我国企业会计规范体系的变迁

我国企业会计体系的发展可以分成以下四个阶段: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会计规范体系(1949—1977年)

这一时期是指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这一阶段的会计体系主要表现为适应以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企业会计制度。

新中国成立之时,各企业会计制度十分混乱,为了尽快形成全国统一的会计制度体系,财政部于1952年正式颁发了《国营企业统一会计科目》、《国营企业统一会计报表》和《国营企业决算报告编送暂行办法》。此外,还按工业、交通、铁路、邮电、贸易和农林制定了六大业别的会计制度。“一五时期”,财政部先后发布了《国营企业统一登记会计簿籍填制会计凭证办法》(这实际上是我国所发布的第一个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国营工业企业统一成本核算规程》、《国营企业材料会计处理办法》、《国营农业企业统一会计科目及会计报表格式》、《国营供销机构统一会计科目及会计报表格式》、《国营建筑包工企业施工单位会计处理办法》和《国营建筑包工企业统一会计科目及会计报表格式》、《国营工业企业统一会计科目及会计报表格式》、《国营工业企业统一简易会计科目及会计报表格式》、《国营建筑包工企业统一简易会计科目及会计报表格式》等财务会计制度,初步形成了全国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体系,这些制度适应了当时国民经济结构和计划经济体制要求。

从1958年到1977年,我国先后进入了“大跃进”、国民经济三年调整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的会计工作几乎停止不前甚至出现了倒退。

(二)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的会计规范体系(1978—1991年)

这一阶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到党的十四大召开前。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为了适应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建立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会计体系,我国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会计模式。

1980年财政部对涉及范围广、会计业务相对复杂的国营工业企业会计制度进行了全面恢复和修订,发布了《国营工业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从此拉开了我国企业会计制度改革的序幕。从1981年到1985年,财政部先后修订并颁布了《国营供销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国营施工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建设单位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中外合资经营工业企业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外币业务会计处理的补充规定》等。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自1985年5月1日起施行。《会计法》的颁布,确立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会计管理体制,创建了我国“政府主导型”会计管理体制的基本构架,标志着我国会计工作从此走上了法制化的道路。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地位越来越重要,我国开始探索与国际会计接轨。1988年10月,我国财政部成立了会计准则课题组,1989年3月8日财政部印发了《关于拟定我国会计准则的初步设想(讨论稿)》和《关于拟定我国会计准则需要研究的几个主要问题(讨论稿)》,从此拉开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研究与制定工作的序幕。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会计规范体系(1992至2008年)

这一阶段从党的十四大召开至2008年。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财政部于1992年底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企业财务通则》以及13个行业会计制度和10个行业财务制度(称为“两则”、“两制”),取代了过去分部门、分行业、分所有制一统到底的会计制度,确立了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等会计要素,废除了“资金占用=资金来源”的会计等式,基本上结束了我国长达40多年的计划经济会计模式。

此后,财政部启动了具体会计准则起草工作,1997年之后,先后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等13项具体会计准则。随着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布,是否还需要企业会计制度,是我国当时讨论的一个关键问题。2000年12月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制度》给予了正面回答,这也是中国特色会计规范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成果。之后,财政部于2001年7月、2004年5月、2004年8月和2004年12月制定颁布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至此,我国构建了比较完整的会计制度体系。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作为国际商业通用语言的会计国际化趋势明显。在此背景下,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由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以及应用指南构成的会计准则体系。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趋同,又适应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从此拉开了我国会计规范体系国际化的序幕。

(四)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展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二十国集团(G20)峰会、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倡议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着力提升会计信息透明度,将会计准则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此后为了响应号召,推进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全面趋同,2010年4月2日,财政部印发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表明中国在已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基础上将密切跟踪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相关会计准则的重大修订工作,在趋同互动原则下达到中国会计准则的持续国际趋同。

为了深入贯彻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实现中国会计准则的持续国际趋同,财政部分别于2010年7月14日和2012年11月5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对企业合并、融资融券业务、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等业务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解释说明。

为了规范小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促进小企业可持续发展,发挥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财政部于2011年10月18日发布了《小企业会计准则》,原《小企业会计制度》同时废止。

二、我国企业会计体系未来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根据《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的要求,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保持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持续趋同的时间安排与IASB的进度保持同步。但就目前来说,做到同步趋同,面临着如下问题与挑战:

(一)IASB发布的新准则和修订准则的实施效果有待检验

这些准则虽已发布,但准则的生效日期却在2015年1月1日以后或者是没有确定生效日期,因此,准则实施效果并未经过实践检验。如果我国盲目跟进,可能给我国尚不完善的市场经济尤其是虚拟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二)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资本市场组织方式还不够成熟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充分暴露了欧美发达国家虚拟经济中存在的问题,IASB和FASB充分研究这些问题后,制定和修订了相关准则。但我国与西方国家的经济环境不同,我国的市场经济不够完善,特别是虚拟经济发展还不成熟,资本市场、金融衍生品等的发展还不够,一些金融产品没有定价权。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如果我们盲目跟进的话,可能会打击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金融产品的开发。

(三)我国会计业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推行准则难度较大

目前,我国会计行业从业人员数量很大但高素质的会计人才还很短缺,素质参差不齐。加之2006年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尚未在所有企业推行,很多会计人员对这一准则尚未吃透,如果此时再进一步发布和修订准则,则会计人员很难有足够的时间消化和掌握这些新知识,反映在实务操作中将会影响到会计准则的执行效果。

以上这些问题是影响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保障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能否持续国际趋同的重要条件,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将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1]樊琳.建国60年企业会计制度的变迁与启迪[J],财务会计研究,2010(5):83-87.

[2]李蕊爱.我国会计制度的变迁及前景展望[J],中国国情国力,2010(3):25-27.

[3]刘玉廷.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走向纵深发展阶段——《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解读[J].国际商务财会,2010(6):9-14.

[4]郭岚.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问题研究[F].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4-48.

猜你喜欢

国营会计报表会计科目
Manipulating vector solitons with super-sech pulse shapes
国营第八九一厂
河南禹州:20世纪80年代国营钧瓷厂作品欣赏
春节·老照片
关于国有企业合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的探究
论会计报表附注及其披露事项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基于会计科目演变的银行同业业务发展模式与风险分析
事业单位会讣报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轻松编制现金流量表
新旧高校会计制度科目对比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