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持续冷敷治疗72例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分析

2013-07-17何衍慈

中外医疗 2013年1期
关键词:短时间冷敷踝关节

何衍慈

丽江市人民医院急诊外科,云南丽江 674100

急性踝关节扭伤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骨骼肌肉软组织损伤病症,多发生于青少年身上,以外踝扭伤为主,约占85%。伤后及时治疗,可以有效减少后期疼痛,并避免踝关节失稳现象。扭伤后在急性期及时进行冷敷是临床验证的公认可行的早期治疗方式,但有关冷敷时间的长短问题,却一直未达成共识[1]。为了探讨早期持续冷敷治疗方式在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中的临床疗效,该院2007年10月—2011年10月共收治72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伤后分别进行了持续冷敷与短时间冷敷治疗,冷敷方式和时间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临床效果,该研究通过对比,主要回顾性分析早期持续冷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方式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72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0例,使用早期持续冷敷的治疗方式,对照组32人,使用早期短时间冷敷的治疗方式。其中,观察组男28例,占70.00%;女12例,占30.00%。年龄段在14~38岁,平均年龄26岁。对照组男22例,占68.75%;女10例,占31.25%。年龄段在12~37岁,平均年龄27岁。

1.2 损伤类型

Ⅰ度损伤:局部出现轻度疼痛症状,并伴有轻度肿胀,行动时疼痛明显加重,按压痛点有明显感觉,但未损伤踝关节的韧带。Ⅱ度损伤:踝关节韧带出现部分撕裂现象,撕裂位于韧带附着的骨膜部位,皮肤明显肿胀,且皮下出现淤血,疼痛剧烈,按压伤处疼痛感明显且加重。Ⅲ度损伤:韧带完全断裂,皮肤肿胀严重,疼痛感十分强烈。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使用弹力绷带进行外固定,在急性期过后,告知患者使用冰块、冰袋或者冷水进行冷敷。冷敷时,采用冷敷20 min,然后间隔10 min的方式,并按此方式反复进行。观察组患者持续冷敷6 h,对照组患者持续冷敷1 h。两组患者在冷敷后,均拆除绷带,并在局部擦用红花油,急性期过后使用手法按摩,逐步锻炼踝关节。

1.4 疗效评定

有效:症状得到一定程度改善,踝关节的活动强度和范围能达到正常状态的60%。显效:肿胀、疼痛以及淤血现象明显缓解,踝关节的活动强度和范围能达到常态的80%。治愈:肿胀、疼痛以及淤血现象完全消除,踝关节的活动强度和范围恢复到正常状态。无效:各种症状均无改善迹象[2]。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整体疗效对比

两组患者经随访,均在治疗1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据统计,观察组40例患者中,总体有效率为100%,治愈率72.50%,无效率0%;对照组总体有效率93.75%,治愈率34.37%,无效率6.25%。两组患者在整体疗效上比较,观察组较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整体疗效对比例[n(%)]

2.2 两组患者伤情类型与疗效情况对比

针对3种不同的病情类型,两组患者相比,在治愈率、无效率以及整体性治疗情况上,观察组较之对照组,优势较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急性踝关节扭伤后及早对损伤部位出血以及渗出现象进行控制,对于缓解疼痛和血瘀等症状有重要作用,并利于后期的有效治疗。踝关节扭伤后,局部小血管遭到破坏,并引发无菌性炎症,增加细胞膜的穿透性,中性粒细胞会在24 h内进入到受伤区,细胞内部及外部的水分以及物质的流动,很容易增加局部肿胀程度,并加重疼痛感,增加炎症程度[3]。如果在伤后立即进行冷敷,对于缓解肿胀、疼痛以及血瘀现象具有较明显的作用,临床上对于急性踝关节扭伤后进行冷敷的治疗办法已经达成了共识。

表2 两组患者病情类型与疗效情况对比例[n(%)]

急性踝关节扭伤最关键的治疗方式是尽快防止出现肿胀或者消除肿胀,及时予以冷敷,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收缩损伤的小血管,改善小血管的出血和渗出现象,并缓解局部炎症,减少肿胀和血瘀,降低疼痛感。同时借助加压包扎等方式,可以使渗出血液扩散到正常的周围组织中,由于接触面积增加,可减少相关病理性症状发生的几率[4]。

不过,冷敷方式虽得到公认,冷敷时间的长短在临床上并未形成统一定论。扭伤后即刻进行短时间冷敷,可以在受损伤的局部血管内形成血栓,减少出血,但对炎症反应性渗出的效果不太明显,冷敷时间结束过早,局部炎症可再次扩张已形成血栓的血管,导致二次出血,无法对软组织的出血、肿胀以及疼痛现象进行有效控制。如果将冷敷的时间延长,则不仅可以对出血、渗出现象进行较好控制,并通过对局部炎症予以缓和,减少疼痛、肿胀以及血瘀现象,使小血管的扩充出血受到限制,为后期的治疗提供很好的基础[5]。

由研究可看出,在急性踝关节受伤后,进行短时间1 h的冷敷,较之持续冷敷达6 h的效果,有着明显的不同。短时间冷敷虽然在有效率以及显效率上效果较为明显,但在总体有效率以及治愈率这两个关键方面,较之持续冷敷效果明显要低。统计结果显示,持续冷敷的总体有效率达到100%,治愈率达72.50%;而短时间冷敷总体有效率为93.75%,治愈率仅为34.37%,且无效率达6.25%。另外,将两组不同受伤类型的患者分别分为3组,并分别进行对比后,也可看出,在各组的治愈率以及总体有效率上,持续冷敷的治疗效果,较之短时间冷敷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Ⅰ类伤情中,持续冷敷的治愈率达85.71%,短时间冷敷仅为44.45%;Ⅱ类伤情中,持续冷敷治愈率达68.75%,短时间冷敷仅为25%;Ⅲ类伤情中,持续冷敷没有出现冷敷无效患者,而短时间冷敷的无效率达到了50%。以上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合观察该结果,急性踝关节受伤后进行早期持续冷敷治疗,较之短时间的冷敷,具有更为明显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但在具体应用中,也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予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不可将持续冷敷时间硬性定位,要根据伤情的严重程度,在坚持持续冷敷的原则下,对冷敷的具体时间作出相应的调整。并非冷敷时间越长越好,时间过长,对局部韧带的修复反而会起到反作用。因此,应在本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根据临床患者的实际损伤程度作出适宜的时间调整,适可而止,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1]贾会绒.踝关节扭伤冷敷治疗的临床分析[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8(4):213-215.

[2]李绍刚.早期持续冷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观察[J].广西医学,2008(7):146-148.

[3]张英全,丁焦明.早期持续冷敷治疗45例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分析[J].中华养生保健,2010(5):95-97.

[4]周志远,白青林.踝关节扭伤后早期冷敷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2011(10):178-180.

[5]黄美荣,龚金山.持续冷敷疗法对急性期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校医,2007(3):312-314.

猜你喜欢

短时间冷敷踝关节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爱眼有道系列之二十九 得了眼病,是热敷还是冷敷
鼻舒朗冷敷凝露
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能否负重的生物力学分析
浅述蒙医治疗踝关节骨折进展
基于短时间序列对帕金森患者步态规律的分析
消肿止痛酊结合冷敷在骨伤科中的应用
天才博美犬荣获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诱导时小剂量右美托咪定防治腹腔镜术后躁动
脖套式冷敷袋用于扁桃体切除术后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