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伤的临床特点及合理选用胸腔镜治疗研究
2013-07-17黄涛
黄 涛
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重庆 408300
胸外伤患者病因主要有车祸伤或锐器刺伤以及跌伤等,且主要为闭合胸外伤类型;可能造成伤者肋骨骨折或者血气胸以及肺挫裂伤等临床症状。对于上着的检查目前广泛应用的是胸腔镜。因为胸腔镜手术属于微创手术,不用将肋骨撑开或者切除,也不会破坏患者呼吸肌,而术中的出血量也随之减少,在临床上应用较多。为了观察胸外伤患者予以胸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该研究对该院2006年11月—2011年11月期间胸腔镜在检查胸外伤的应用情况进行介绍,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该院共收治的174例胸外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有男性患者144例,有女性患者30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8.5岁。其中有60例为交通车祸伤,有36例为跌伤,有14例为坠落伤,有38例为锐器伤,有6例为重物砸伤,有20例为爆炸伤;其中共60例为开放性损伤,共114例为闭合性损伤[1-2]。有88例肋骨骨折,有78例多根多处的肋骨骨折;有110例并发血气胸,有58例合并肺挫裂伤,有54例合并脊柱与四肢的骨折,有6例合并胸骨骨折,有6例合并胸椎骨折,有16例合并颅脑的损伤,有16例合并膈肌损伤,有18例合并腹部损伤,有2例合并支气管断裂,有2例合并心外伤,有2例合并大血管损伤[3-4]。
1.2 治疗方法
在该组中,共154例患者予以胸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另20例予以开胸手术治疗,其中有14例开胸前行剖腹手术,有6例予以胸腹的联合切口,采用胸腔镜治疗的患者均予以双腔管进行气管插管,在全身麻醉后,呈健侧卧位。自腋中线的第7肋间或者腋前线的第4肋间以及腋后线的第6肋间做1.5个cm的切口为胸腔镜孔(在术前已予以胸腔引流的患者,则拔出胸管后自原切口将胸腔镜置入),将套管针置入后,依据镜下的探查结果来选定操作孔,一般先取患者腋前线的第4肋间行长约7个cm的切口为操作孔,将胸内积血先予吸尽后,查找出血源并电凝,达到视野清洁后,详细探查创伤并拟定术式,通过电凝以及缝扎止血,和胸腔镜的切割器以及直接的褥式缝合对肺挫裂伤与隔肌的裂口等进行修补,并观察记录患者手术的时间和术后的胸引量,以及胸引管的拔除时间等。
1.3 统计方法
2 结果
胸外伤患者的主要病因为车祸伤(34.5%)与锐器刺伤(21.8%)以及跌伤(20.7%),并且以闭合胸外伤为主要的类型;其中车祸伤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为肋骨骨折与血气胸,而跌伤患者主要的表现为血气胸,其中坠落伤患者表现为肋骨骨折与血气胸以及肺挫裂伤,而锐器伤患者表现为血气胸,其中重物砸伤患者主要表现为肋骨骨折与肺挫裂伤,而爆炸伤患者主要表现为肺挫裂伤;174例患者均顺利的完成手术,共68例予以肋骨骨折的固定术,共66例予以肋间血管的破裂止血,共52例予以肺破裂修补,共20例予以胸壁的损伤修补,共20例予以辅助的小切口手术,共6例予以中转开胸术,共6例予以肺段切除,共4例予以心包积血的开窗引流术,共14例予以膈肌的破裂修补,共14例予以肝膈面被膜的破裂修补。经6个月~3年的随访,全部患者均恢复良好,未出现明显的临床并发症,见表1。
表1 胸部创伤的原因分类[n(%)]
表2 由不同致病因素导致的临床表现[n(%)]
表3 患者术中与术后的临床资料(±s)
表3 患者术中与术后的临床资料(±s)
项目数值手术胸引量(mL)术后胸引量(mL)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术后并发症(例)住院时间(min)152.6±35.82.1±0.570.5±16.276.5±32.807.1±2.8
3 讨论
目前胸腔镜于胸外伤的治疗中已经具备了较多的优势。从胸部外伤的临床表现来看,主要为肋骨骨折、血气胸、肺挫裂伤及脊柱四肢骨折等,采取胸腔镜手术治疗方法,患者在手术中的胸引流量为(15.2±35.8)mL,术后胸引量为(2.1±0.5)mL,术中出血量(76.5±32.8)mL,平均手术时间(70.5±16.2)min,住院时间(7.1±2.8)d没有发生术后并发症问题,可见,胸外伤采用胸腔镜治疗,患者痛苦少、住院时间少,并发症发生可能性低,具有临床价值。首先胸腔镜手术为微创手术,可以不用将肋骨撑开或者切除,同时也不会破坏患者呼吸肌,而术中的出血量也随之减少[5-6]。患者胸部切口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也减少,并且能够减轻患者术后伤口的疼痛,对咳嗽排痰等也基本不会影响,患者术后恢复的速度较快,能够早日出院,从而减少其治疗的成本。
综上所述,应用胸腔镜手术对胸外伤患者进行治疗,不仅具有微创与临床并发症少,以及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如能够合理掌握患者胸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适应症,更有利于胸外伤患者诊治水平的提高,应予推广。
[1]王峻峰,陈淑章,袁挺,等.电视胸腔镜在胸部外伤中的应用[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11,21(3):451-453.
[2]曹洋,宗声,杨其伟等.传统开胸术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胸外伤的疗效对比[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11下旬刊):120.
[3]江俊伟,李国鹏,张耀森,等.胸外伤胸腔镜术后IL-2、WBC/Hb的临床观察[J].现代医院,2010,10(4):58-60.
[4]谢志宁,黄思光,覃流珠,等.电视胸腔镜技术在胸外伤中的应用价值[J].微创医学,2011(6):547-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