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位吸氧联合肺康复治疗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2013-07-16张帆晓伟湘华丹阳许珊
张帆 曹 晓伟 张 湘华 邓 丹阳 许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可以预防和可以治疗的常见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伴有气道和肺对有害颗粒和气体所致慢性炎性反应的增加[1]。近年来,COPD患病率、病死率呈上升趋势,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由于支气管黏膜炎症水肿加重,痰液堵塞支气管腔,潮气量减低,导致总的肺泡通气量不足,表现为明显的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氧疗可以防止动脉血氧的急剧变化,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研究显示,俯卧位通气可改善通气血流比,减少分流,和改善膈肌运动,从而显著改善患者的氧合状况[2-4]。在患者改为仰卧位后,这种改善作用仍持续存在,且随着俯卧位治疗次数的增加而越加明显[5]。肺康复已在欧美国家广泛应用与COPD的综合治疗中,缩唇呼吸和吹气球为我科常用的COPD肺功能康复锻炼的方法。本研究主要观察COPD患者稳定期俯卧位吸氧联合肺康复治疗的疗效,为COPD患者的治疗提供有效的治疗途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7年9月至2011年12月治疗的COPD患者42例,其中男39例,女3例;年龄52~68岁。随机分为半卧位组与俯卧位组,每组21例,俯卧位组男20例、女1例,半卧位组男19例、女2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COPD诊治指南诊断标准,且除外:(1)有心、肝、肾功能衰竭者,(2)有脑血管疾病及癫痫者,(3)有头部及脊髓损伤者,(4)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5)合并有哮喘者、肺性脑病,(6)有肺间质疾病、肺结核、自发性气胸及其他肺疾病。2组一般资料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具体措施:①俯卧位组:鼻导管持续吸氧,流量2 L/min。俯卧位的摆放头部用软枕垫高15°~30°,双手向上,放于头的两侧,在髓、膝、跺关节处垫软垫。每日俯卧位吸氧时间为上午1 h,下午1 h,其余时间自由体位吸氧,连续1个月。②半卧位组:每日半卧位鼻导管持续吸氧,流量2 L/min,吸氧时间为上午1 h,下午1 h,其余时间自由体位吸氧,连续1个月。2组均进行缩唇呼吸和吹气球肺康复锻炼。
1.2.2 缩唇呼吸:鼻子吸气,呼气时缩唇轻闭(嘴巴成鱼嘴状),慢慢轻轻呼出气体,呼气和吸气的比例在 1∶2 ~ 1∶4[10]。重复上述步骤,30 min/次,2次/d。
1.2.3 吹气球训练:将气球开口套在直径1 cm的熟料管,然后用胶布固定,患者口含熟料管吹气,吹不动为止,然后放掉气体。重复上述步骤,30 min/次,2次/d。
1.3 观察指标 检查治疗前后的肺功能[1 s用力呼气量(FEV1)、1 s用力呼气量/用呼气量(FEV1/FVC)、残气量(RV)]及6 min行走距离(6MWD)。
1.4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FEV1、FEVI/FVC、RV及6MWD,俯卧位组俯卧位前与半卧位组半卧位前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卧位组半卧位前与半卧位后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俯卧位组俯卧位后FEV1、FEVI/FVC、RV和及6MWD与俯卧位前、半卧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表1 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及6MWD指标变化n=21,±s
表1 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及6MWD指标变化n=21,±s
注:与俯卧位前比较,*P <0.05;与半卧位组比较,#P <0.05
项目 俯卧位组 半卧位组俯卧位前 俯卧位后FEV1(%) 63.9 ±1.5 76.8 ±1.3*#俯卧位前 俯卧位后64.2 ±1.3 67.9 ±1.2 FEVI/FVC(%) 54.6 ±1.3 73.0 ±1.4*# 5.1 ±1.3 64.3 ±1.2 RV(%) 124±12 109±13*# 124±12 116±12 6MWD(m) 309±86 360±77*#312±83 330±80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随着病程延长出现呼吸肌萎缩、气道结构重塑、阻塞性肺气肿,进而致使肺通气功能下降,PaO2下降,PaCO2升高,出现呼吸困难。改善患者肺通气功能及血气指标,可改善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温贤秀等[6]的研究显示,俯卧位吸氧对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氧合状态有明显的改善,SPO2值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随俯卧时间的延长,SPO2值改善愈明显。李明川等[7]研究显示,俯卧位通气可以增加肺内分泌物引流,复张萎陷的肺泡,增加FRC提高PaO2。Fridrich等[5]得出相似的结论,俯卧位时气体交换改善。Mentzelopoulos等[8]还证实俯卧位可以减少气道阻力和肺过度膨胀充气。其原因是由于俯卧位使肺部的功能性容积增加,横隔肌的运动得到改善,肺内分泌物易于清除以及血流灌注的重新分布,使得通气得到改善[9]。肺康复作为稳定期COPD的治疗手段,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生存质量。缩唇呼气法可增加气道内压,防止外周小气道过早陷闭,便于肺泡内气体的排空,从而使每次通气量上升,呼气频率和每分通气量降低,调节呼吸频率[10]。吹气球锻炼可以增强呼气肌的力量,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
本研究显示,俯卧位前与俯卧位后FEV1、FEV1/FVC通气功能改善,RV减少,肺气肿有一定改善,6MWD距离明显延长。俯卧位吸氧联合缩唇呼气法和吹气球锻炼,对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氧合状态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缓解活动后气短,对改善肺功能及提高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减轻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延缓疾病的进程,改善生活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治疗过程中患者安全,无不良反应,操作简便。但类似的研究文献报道尚少,需要做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以进一步明确俯卧位吸氧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低氧血症的患者创造治疗条件。
1 柳涛,蔡柏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略(2011年修订版介绍).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2,11:1-12.
2 Lamm WJ,Graham MM,ALBert RK,et al.Mechanism by which the prone position improves oxygenation in acute lung injury.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1994,150:184-193.
3 Rappert D,Rossaint R,Slama K,et al.Influence of positioning on ventilation-perfusion relationships in severe adul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Chest,1994,106:1511-1516.
4 Krayer S,Rheder K.Position and motion of the human diaphragm during anesthesia paralysis.Anesthesiology,1989,70:889-891.
5 Fridrich P,Kraff P,Hochlent H,et al.The effects of longterm prone positioning in patients with trauma–induced adul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nedth Analg,1996,83:1206-1211.
6 温贤秀,吴海燕.俯卧吸氧时间与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氧合改善程度关系的研究.护士进修杂志,2005,20:968-970.
7 李明川,田阿勇.短时俯卧位机械通气对急性肺损伤患者呼吸功能及血液动力学的影响.中华麻醉学杂志,2005,25:111-113.
8 Mentzelopoulos SD,Roussos C.Prone position improves expiratory airway mechanics in severe chronic bronchitis.Eur Respir J,2006,28:165-174.
9 张水英.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采取俯卧位的方法及研究进展.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1:159-161.
10 孟申主编.肺康复.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