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剂量尿激酶泵入治疗长期血透导管功能不良的疗效比较

2013-07-07殷雪平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4期
关键词:泵入血透尿激酶

殷雪平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镇江 212001)

不同剂量尿激酶泵入治疗长期血透导管功能不良的疗效比较

殷雪平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镇江 212001)

目的 探讨长期血液透析导管功能不良后应用不同剂量尿激酶泵入治疗导管功能不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长期血液透析导管功能不良者40例,随机进入尿激酶10万组、25万组,使用微量泵泵入治疗导管功能不良。结果 尿激酶25万组,20例置管患者使用微量泵泵入尿激酶溶栓,平均1.45次成功,尿激酶10万组20例置管患者使用微量泵泵入尿激酶溶栓,平均2.05次成功。两组患者治疗后凝血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采用尿激酶泵入剂量为25万对血液透析患者长期血液透析导管功能不良者成功率高,且不增加出血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尿激酶;长期血液透析;导管功能不良

随着社会老龄化,糖尿病、肥胖、慢性肾脏病发病率的上升,血透患者数量快速增加。血管通路是保证血透患者透析安全、有效的基本条件。临床上选择血管替代通路-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的患者越来越多,然而导管堵塞是严重影响其使用寿命的重要并发症之一,血栓及纤维蛋白鞘形成是引起堵塞的主要因素。导管内尿激酶溶栓是目前较为常用的导管再通手段,国内尿激酶泵入剂量为2~10万[1],国外较多应用尿激酶25万泵入[2,3],时间均为4h。我们对两种剂量的溶栓方法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科从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留置长期导管患者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68.9±12.1)岁。留置导管时间为:6~15个月,每周透析次数2~3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原发病、导管留置部位、时间和透析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凝血功能异常及近期有外伤、出血、手术等情况。

1.2 导管功能不良的判断指征:血液透析时动脉端血流量<200 mL/ min为动脉端功能不良,静脉压>100 mmHg为静脉端功能不良。

1.3 溶栓方法:对照组:将尿激酶10万单位溶于100mL生理盐水中,配制成1000U/mL的尿激酶溶液,导管动静脉端分别取50mL溶液,接上延长管,调节微泵12.5mL/h的速度向导管内泵入尿激酶溶液,持续4h,泵完后尿激酶5万单位与含肝素100mg的生理盐水稀释液4mL,按照导管管腔容量分别注入导管动静脉端,推注完毕立即夹闭导管,保持正压封管,防止血液返流,一次性肝素帽封口,保留至下次血透前。如下次血液透析时动脉端血流量<200 mL/min和(或)静脉压>100 mmHg为溶栓失败,可给予同样的方法重复溶栓,直至导管再通,记录溶栓的次数,但对于反复栓塞或溶栓效果不佳者给予拔管处理,重新更换导管。观察组:配制2500U/mL的尿激酶溶液,同法泵入,同法封管。注意事项:①溶栓前做好充分的解释工作,告知使用尿激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②严格无菌操作,预防导管感染;③尿激酶要置于冰箱内保存,现配现用,准确给药剂量,确保药效。

1.4 观察指标:比较溶栓成功后两组患者APTT、PT、纤维蛋白原的差异;比较两组平均溶栓次数的差异。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值<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APTT、PT、Fbg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APTT、PT、TT、Fbg比较

2.2 对照组平均溶栓次数2.05±0.69,观察组为1.45±0.61;两组间比较P=0.006,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随着血液透析长期置管患者的增多,导管功能不良的发生机会也在逐渐增多。常见原因有:导管内血栓形成,导管周围血栓形成,附壁血栓形成,纤维蛋白鞘形成等。Hilleman等[4]认为,导管功能不良是影响透析患者生存率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深静脉留置导管最主要的并发症。血液透析中,血流通过导管口长时间冲击血管内膜,导致内皮细胞裸露,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释放,进入导管口致血栓堵塞管腔。此外,导管作为异物长期留置于静脉内,纤维蛋白沉积于其周围形成包裹的袖套样纤维蛋白鞘,纤维鞘充当了阀门,在血泵抽吸作用下,吸附于动脉孔处,从而影响了血液的引出[5],使血透难以顺利进行,影响患者的透析效果和导管的使用时间。

当前主要处理导管功能不良的方法有四种:经导管溶栓剂灌注技术、经皮股静脉纤维蛋白鞘剥除术、管路置换技术和管路内圈套器技术[6-8]。而这4种方法中,目前还没有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证明哪种方法效果更好。依据国内现状,经导管溶栓剂灌注技术是最经济简便的方法,且患者痛苦较小。尿激酶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是人体内两种纤溶酶原激活剂,直接作用于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催化纤溶酶原裂解成纤溶酶,能降解纤维蛋白凝决,也能降解血液循环中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Ⅴ、Ⅷ,从而发挥溶栓作用。对新生血栓起效快,并能提高血管ADP酶的活性,抑制ADP对血小板的诱导聚集,从而达到预防血栓的目的。

目前国内尿激酶泵入剂量为2万-10万单位不等,本研究依据国外尿激酶泵入剂量25万单位,探讨了两种不同剂量尿激酶治疗导管功能不良的安全性和疗效。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溶栓成功的周期明显缩短,保证透析效果,且没有发现有增加患者出血风险的不良事件,进而延长了导管使用寿命,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减少手术痛苦,提高了透析治疗质量和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1] 杨萍,张云霞,王丽敏,等.不同尿激酶给药方法对半永久性透析导管影响的回顾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4):349-350.

[2] Schon D,Mishier R.Salvage of occluded autologous arteriovenous fisuiae[J].Am J Kideny Dis,2000,36(4):804-810.

[3] Gray RJ,Levitin A,Buck D,et al.Parcutaneous Fibrin sheath strippingversus transcatheter urokinase infusion for malfunctioning well positioned tunneled central venous dialysis catheters: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trial[J].J Vasc Inter Radiol,2000,11(9):1121-1129.

[4] Hilleman DE,Dunlay RW,Packard KA.Reteplase for dysfunctional hemodialysis catheter[J].Pharmacothera-py,2003,23(2):137-141.

[5] 钱丽萍.长期血液透析双腔导管堵塞后应用尿激酶溶栓的护理体会[J].哈尔滨医药,2011,31(5):397.

[6] Alomari AI,Falk A.The natural history of tunneled hemodialysis catheters removed or exchanged: A single-institution experience[J].J Vasc Interv Radiol,2007,18(2):227-235.

[7] d’Othee BJ,Tham JC,Sheiman RG.Restoration of patency in failing tunneled hemodialysis catheters:A comparision of catheter exchange, exchange and balloon disruption of the fibrin sheath, and femoral stripping[J].J Vasc Interv Radiol,2006,17(6):1011-1015.

[8] Reddy AS,Lang EV,Cutts J,et al.Fibrin sheath removal from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An internal snare manoeuvre[J].Nephrol Dial Transplant,2007,22(6):1762-1765.

R692.5

B

1671-8194(2013)34-0165-02

猜你喜欢

泵入血透尿激酶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超声针联合微泡干预尿激酶溶解体外血凝块
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预防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观察思维导图护理干预在老年血透患者中的应用
集束化护理策略对维持性血透患者高磷血症的影响与分析
血压正常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微量泵入的疗效
脑血栓患者尿激酶溶栓疗法治疗的效果分析
米力农联用呋塞米和多巴胺静脉泵入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机械溶栓结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