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盲校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研究
——基于缺陷补偿理论

2013-06-28郭翠翠

四川体育科学 2013年4期
关键词:盲生盲校课程内容

郭翠翠

盲校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研究
——基于缺陷补偿理论

郭翠翠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行动研究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探索目前盲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缺陷补偿的方式开发出一系列满足盲生体育需求、补偿盲生身心缺陷的体育教学内容资源,开发过程力求理论联系实际,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和新课标理念确保了开发内容的适用性、科学性、趣味性,同时将课程内容适度延伸,让学生潜能得到开发。

盲校;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缺陷补偿

1 问题的提出

中国盲聋教育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历程,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以盲聋等残疾学生为教育对象的特殊教育学校,肩负着用教育改变残疾孩子命运的重任。教育部颁布的《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指出:“特殊教育学校要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和实际需要实施教育”,要使残疾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初步掌握补偿身心缺陷的基本方法,身心缺陷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偿。”盲校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发展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弥补他们身心发展方面的缺陷,开发他们潜在能力的任务。对生活比较孤独、封闭的盲校学生来说,接受适合其身心特点的体育教育,意义更为深远。

体育教材是保证学校体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然而,目前盲校的体育教学目标仍在沿用普通学校的教学目标,教材也是选用普通学校体育教材,由于身体缺陷,盲生能学习到的体育项目屈指可数,更没有统一的体育盲教材,在体育教学中一般性体育教学内容偏多,而矫正盲生身体缺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有关的体育教学内容偏少。盲生由于身体上的缺陷,体育(与健康)教育对身体的要求使得它的特殊性较其他学科更为迫切。

2 开发行动的研究构想

本研究致力于开发出适合盲生的体育课程内容,最终形成一本适合盲校学生的校本教材,使他们通过参加体育活动补偿身心缺陷,(1)丰富盲校体育课程内容,(2)也是和谐社会下关注残疾人,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综合所提出的问题,我们假设通过提高盲生听觉的敏锐性、平衡能力、定向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四个维度的能力,可以改善盲生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的身体灵活性、方位能力、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差、性格或过分自信或自卑、孤僻等缺陷。

由于种种研究条件的不足,经课题组讨论决定,对于四个维度的补偿需求各开发三项课程内容,具体行动方案见下表:

表1 盲生的体育课程内容方案表

3 实施过程

3.1 提高听觉能力的行动

听觉与视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用到的最为重要的两种感官功能,对于盲人来说,失去了视觉某些活动可以通过听觉来代偿。因此要求盲人的听觉较常人更加敏锐,本课题旨在提高盲校学生对于声音大小、距离远近以及来源的判断能力,由此,针对声音的类别分别开发出“听声音猜分”、“听铃判方向”、“听铃砸铃”3项课程内容,在实施的过程中将“听声音猜分”确定为行动1,“听铃判方向”确定为行动2,“听铃砸铃”确定为行动3。具体的行动过程如下:

行动1:按照初步计划实施行动(反思再行动)增加难度,将间隔距离加长或学生站位逐渐变远。

行动2:按照初步计划实施行动(反思再行动)增加铃的数量(反思再行动)增加干扰铃。

行动3:按照初步计划实施行动(反思再行动)加大距离、变化投掷物大小。

这三项内容的初步计划非常一般,但是经过实践,研究者和行动者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研究决定可以将难度逐渐加大,这样可以更进一步的锻炼盲生对于声音的判断能力从而提高听觉的敏锐性.将这三项内容放入到校本教材中,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身能力、缺陷程度等灵活安排课时和课程难度。

3.2 提高平衡能力的行动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讲,人的平衡能力与小脑有着密切的联系,小脑半球的功能主要是调节肌张力和协调随意运动,因此当小脑发生病变时,表现为站立时摇晃不稳。而对于小脑没有损伤的人来说,平衡与眼睛是相关的,睁眼时双眼可以衡量周围的一切,因此我们有平衡感,很容易可以单脚站立。但是闭眼的是有因为我们不能感觉到周围的食物,只能靠意识维持平衡,所以盲人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平衡能力较差的现象。但是,由眼睛导致的平衡能力差是可以通过后天锻炼进行补偿的,本课题就尝试通过开发一些体育课程内容来改善盲生的平衡能力。

行动1:按照初步计划实施行动(反思再行动)盲生对于初步计划的学习有难度,降低难度:先将粗绳放于平坦的地面上让盲生走直线(反思再行动)逐渐增加独木桥的宽度、减少长度、降低高度(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行动2:按照初步计划实施行动(反思再行动) 降低难度:原地“金鸡独立”(反思再行动)“单脚跳”(反思再行动)实施初步计划。循序渐进,逐步增加难度。

行动3:按照初步计划实施行动(反思再行动)盲生初步学习复杂的方位操动作有难度(反思再行动)引入简单的形体动作(如:芭蕾的七位手)。

3.3 提高定向能力的行动

定向能力是指一个人自己对时间、地点、人物以及对自己本身状态的认识能力,本课题从体育学角度入手通过体育活动中的听觉、嗅觉、触觉、感觉等感官研究盲生对自身及地点、事物的认识能力。

行动1:按照初步计划实施行动(反思再行动)增强趣味性,编排数字游戏。

行动2:按照初步计划实施行动(反思再行动)增加难度,将球抛向空中,要求学生扑到球。

行动3:按照初步计划实施行动(反思再行动)增加难度,将筐放在学生所站的不同的方向(反思再行动)鼓励学生尝试将球投入筐中。

3.4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行动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人为了在社会更好生存而进行的心理上、生理上以及行为上的各种适应性的改变,与社会达到和谐状态的一种执行适应能力。笔者根据已有的研究和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将社会适应能力归为8个维度:独立生活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承受挫折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行为约束能力、合作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而体现到盲生的体育活动中来的是人际交往能力、合作能力、承受挫折能力差,根据这些表现各开发出一项课程内容,具体开发过程如下:

行动1:按照初步计划实施行动(反思再行动)学生首次使用器械行走困难大,因此降低难度,不使用器械,学生肩搭肩走(再行动)实施初步计划(反思再行动)增加难度,改变行走方向(如:侧向走、后退走等)。

行动2:按照初步计划实施行动(反思再行动)降低难度,让学生触摸画有房子的稿纸,根据摸到的房子图形分组建绳房(反思再行动)潜能开发,分组讨论建不同形状的房子或建其他物体。

行动3:按照初步计划实施行动(反思再行动)增加难度,将叶子逐步变小。

4 总结与评价

4.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确保了开发内容的适用性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联系实际”,本课题的研究过程就充分运用了这一理论,证明了所开发的课程内容不是从理论中凭空而来而是经过了实践验证的,对于盲校小学生是普遍适用的.在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构思阶段,所有的开发内容都是结合通过"缺陷补偿"理论由研究者和行动者共同探讨得出来的,而开发过程中,行动者在将初步开发方案运用于实际教学时,发现初步方案存在或大或小的问题,学生也对所学内容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和建议,研究者反思这些问题修改方案由行动者进一步实践,最终将研究方案不断完善,使之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达到研究的最终目的.这样严谨的研究态度保证了所开发的课程内容对于盲校小学生的体育需求和缺陷补偿是切实可行普遍适用的。

4.2 循序渐进,确保了开发过程的科学性

本课题对于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过程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在开发的构思阶段,由于研究者对于研究对象身心缺陷程度认识的欠缺和对于研究对象体育活动能力把握不强,在开发初步方案时,所开发的内容对于盲校小学生来说有的偏简单而有的又过于困难.针对这些问题,研究者和行动者在初步方案实践结束后经过反复的讨论和研究,对于开发内容在第一次实践时较难完成,设计将项目难度降低,如:由持械变为徒手或由集体行动变为双人、个人行动,等学生逐步掌握简单练习内容后再按照原计划实施,根据实施的情况再经过反思和讨论又可以增加难度,总结下来存在:“难-易-难-更难”循序渐进的规律。对于开发内容在第一次实践时大部分学生普遍感觉简单、较容易完成的,设计将项目难度逐渐加大,如:增加距离、增加干扰因素等,使得学生的某项能力随着课程内容难度的增大逐步得到提高,总结下来存在“易-难-更难”循序渐进的规律。

通过以上两种循序渐进的行动方式对开发内容的不断实践,充分佐证了所开发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同时试验结束后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和调查后发现学生的听觉能力、平衡能力、定向能力在循序渐进的稳步提高,达到了课题的研究初衷。

4.3 遵循新课标理念,确保开发内容充满趣味性

新课标理念所提倡的: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在盲校体育教学中不但应有所体现,而且应过之不及,加之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小学生,基于这些考虑在课程内容开发时尽量考虑到所开发内容的趣味性,以游戏的形式为主。例如“盲人摸号”就是由游戏改编,在初步设计课程内容时,教师一直强调关注声音的来源,让学生按照1-10的顺序排列成一路纵队,队伍要整齐等等。学生表现的很紧张,反复练习几次后,几个男生表现出了厌烦的情绪,动作变得懒散起来,而且学习态度非常不认真.后经过反思和讨论决定采用学生阅读手机号码的形式,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这种兴趣一直保持到下课的时间.由此可见,课程内容的趣味性对于学生情绪的保持和学习效率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类似的课程内容在本课题所开发的课程内容资源中几乎都有所体现。

4.4 适度延伸,开发学生潜能

“适度延伸”在本课题所开发的课程内容中都有所体现,每一项课程内容都包含2-3个课时,考虑到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新内容,一般第一课时是相对简单的教学内容,也是为第2课做好铺垫,随着课时的深入,课程内容难度逐渐加深,教师在课中启发引导学生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开动脑筋,各抒已见,提出不同意见,举例说明:“建绳房”在第2课时后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在课后思考除了用绳子建房子外,还可以做些其他的什么东西,看看谁做的有创意,在第3课时进行展示.这些措施促使了教学目标更好的达成,使学生某方面的能力得到切实、显著的提高。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Z].2001.

[2] 王华倬.论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发展演变及其历史经验[D].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9~10.

[3] 吕 达.关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的思考[A].见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秘书处.21 世纪中国课程研究与改革[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33~70.

[4] 何敏学,全海英.论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缺陷补偿功能[J]. 体育学刊,2010.5.

[5] 鲍永清,陈婷.从缺陷补偿到全面发展——对现代聋儿早期教育的认识和思考[J].现代特殊教育,2004.10.

[7] 黄汝倩.视力障碍儿童学前教育课程设置探索[J].中国特殊教育,2001(4).

[8] 周柳琴.缺陷补偿在视障学生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1(5).

For the Primary School P.E. Curriculum Content Resources Development Research——Based on the defect compensation theory

GUO Cui-cui

This article uses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law,Action research method,Interview method and so on research methods. Exploration of present problems i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schools for the blind. Through defect compensation way to development of a series sports teaching resources to meet their physical needs and compensation for mental and physical defect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to integrate theory with practice, And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gradual and the concept of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to ensure that the content of development application, scientific, Interested. At the same time, The course content measurable and outspread, Let the students potential to development.

School for the blind; P.E. curriculum resource; Development; Defect compensation

G807.2

A

1007―6891(2013)04―0134―03

2013-01-05

2011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宁波市聋哑学校,浙江 宁波,315000。Ningbo School for deaf-mute, Zhejiang Ningbo, 315000, China.

猜你喜欢

盲生盲校课程内容
网络时代盲生德育工作策略探究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六个维度提升盲校德育一体化工作实效——以山东省潍坊盲童学校为例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基于盲校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质疑意识培养
盲校语文综合性学习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直观教学法在盲校词语教学中的运用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
富阳“五老”文艺团关爱盲校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