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8032例产妇分娩方式的分析

2013-06-28叶和义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9期
关键词:臀位妇幼保健指征

叶和义

(安庆市妇幼保健所,安徽 安庆 246003)

18032例产妇分娩方式的分析

叶和义

(安庆市妇幼保健所,安徽 安庆 246003)

目的 总结分析18032例产妇分娩方式:剖宫产、阴道自然分娩、阴道手术产(胎吸及产钳)和臀位经阴道助产的情况,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方法,提高产科医师阴道助产技术服务水平。方法 对2001年~2012年在我市某二甲医院住院分娩的18032例产妇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该院剖宫产率自2001年起呈逐年上升趋势,2001年剖宫产率为45.13%,近3年剖宫产率分别为78.01%、76.50%、76.92%;②阴道手术产及臀位助产率的变化趋势:2001年该院阴道手术产及臀位助产率均较高,分别为5.08%、0.76%,以后呈逐年降低趋势,至2006年下降显著,2008~2010年达到最低点,近几年仍在低位徘徊。结论 避免因医源性因素导致的剖宫产,进一步提高产科医师阴道助产技术服务水平,是降低剖宫产率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

剖宫产率;阴道手术产(产钳术、胎吸术);臀位助产术

产科的目标是母婴安全,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的进步,人们观念的变化及医疗行为中诸多社会因素的介入,使得剖宫产率呈非理性增高,胡慧、庞艳等[1-2]研究发现社会因素是导致剖宫产率升高的重要原因,而适宜的阴道助产技术服务逐渐萎缩。然而,剖宫产带来的远期问题诸多,已引起广大产科医师的深思。该文对2001年~2012年我市某二甲医院18032例产妇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降低社会因素中医源性因素导致的剖宫产,进一步提高产科医师阴道助产技术服务水平,保障母婴安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1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在我市某医院住院分娩的产妇18032例。详细资料见表1。

1.2 统计方法

对18032例产妇逐年的剖宫产率、阴道手术产率、臀位助产率进行卡方检验,结果剖宫产率:χ2=1178.167,P<0.001,有统计学意义;阴道手术产率:χ2=340.944,P<0.001,有统计学意义;臀位助产率:χ2=24.158,P=0.012,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剖宫产率的变化趋势

2001年该院剖宫产率为45.13%,2012达到76.92%,增长了1.70倍。2001年~2012年剖宫产平均为61.518%(11093/18032)。剖宫产率逐年分布情况见图1。

图1 2001年~2012年剖宫产率分布图

2.2 阴道手术产及臀位助产率的变化趋势

2001年该院阴道手术产及臀位助产率均较高,分别为5.08%、0.76%,以后呈逐年降低趋势,至2006年下降显著,2008~2010年达到最低点,近几年仍在低位徘徊,见图2。

图2 阴道手术产及臀位助产率的变化趋势

3 讨 论

剖宫产在处理难产和严重的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降低母儿病死率和发病率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近十年来,剖宫产率逐年增加[3],2010年,WHO对亚洲的母儿健康调查显示,我国的剖宫产率高达46.2%,其中无指征的剖宫产占11.7%[4],成为世界之最。世界卫生组织在80年代初就提出把剖宫产率限制在15%以内,北欧等国家剖宫产率目前均在15%以下,日本仅为10%左右[5]。2011年,北京妇产医院承担卫生部公益项目课题对全国14个省、市39家医院112138例产妇进行调查[6],结果显示,剖宫产分娩61084例(54.472%);阴道自然分娩49734例(44.351%);阴道手术产1163例(1.037%)及臀位助产157例(0.140%)。本组资料与其比较,可以看出剖宫产率明显高于课题组,见表2。

表2 18032例产妇分娩情况与课题组比较

表1 18032例产妇分娩方式一览表

剖宫产干扰了孕妇正常的分娩过程,给妇女和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带来了危害,尤其是剖宫产术后的远期并发症更是多发多见,如剖宫产切口瘢痕处妊娠、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7]、月经不调等;对新生儿有研究表明,择期剖宫产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者[8]。因此,只有提高对剖宫产的正确认识,才能降低剖宫产率,促进阴道分娩。

降低以社会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势在必行。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妇女儿童中心通过:①加强培训力度,提高产科医师尤其是年轻大夫阴道助产技术,熟练掌握低位产钳、臀助产等适宜技术;②规范剖宫产指征和产妇临产处理指南;③加强和完善孕妇的健康教育等综合措施。该中心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2011年较2009年剖宫产率有72.6%下降至41.6%,下降了31个百分点。同时剖宫产指征的构成比随着剖宫产率的下降发生明显变化,社会因素所占比例由2009年的42.7%逐步减少直至为2011年的4.1%[9],效果显著。

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医源性剖宫产率已成为围产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需要我们每一个产科医师不懈努力!

[1] 胡慧.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2013,8(5):134-136.

[2] 庞艳,张拓红.湖北省某二级医院剖宫产原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10,1(5):254-257.

[3] 郑金意,郑元回,林素云.2005年和2010年某二级医院剖宫产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学报,2012,19(10):39-41.

[4] Lumbiganon P Laopaiboon M, Gulmezoglu AM, et al.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lobal Survey on Maternal and Perinatal Health Research Group: Method of delivery and pregnancy outcomes in Asia: the WHO global survey on maternal and perinatal health 2007-2008[J]. Lancet,2010,375(9173):490-498.

[5] 寇相韶,张晓梅.2519例剖宫产原因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9,20(3):178-179.

[6] 张为远.产科领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3,48(4):261-263.

[7] 王马列,梁润彩.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治疗进展[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3,29(5):390-392.

[8] 杨东梅,王义.择期剖宫产与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的关系[J].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13,28(14):2332-2333.

[9] 王国荣.2009~2011年剖宫产率及指征变化分析[J].中华妇幼保健杂志,2013,28(14):2209-2210.

R719.8

B

1671-8194(2013)19-0209-02

猜你喜欢

臀位妇幼保健指征
孕晚期臀位孕妇外倒转术失败的影响因素分析
体位指导联合艾灸在纠正臀位妊娠中的应用效果
肩关节结核诊断进展与关节镜治疗指征
探讨异常分娩中臀位助产术的临床应用效果
妇幼保健机构发展机遇来了
臀位助产术在异常分娩中的应用价值
新医改下提升妇幼保健院财务管理工作探析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指征的多因素分析
晚期胃癌切除治疗的手术指征和效果分析
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