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2013-06-26孙立娟侯石柱

科学导报·学术论坛 2013年4期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结构对策建议

孙立娟 侯石柱

【摘要】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和特征,分析廊坊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廊坊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建议,为促进廊坊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协调快速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结构;对策建议

目前,廊坊市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但资源加工型、高耗能产业的比重偏大,造成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规模扩张与资源、环境等方面的严重压力,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迫切需要转变。为此,加快培育和发展廊坊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由数量型、消耗型经济增长方式向质量型、效率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注重经济增长中质量和效益的均衡提高以及产业结构的协调,成为实现廊坊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及特征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在新兴技术驱动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拉动共同作用下,以培育区域新的先导产业、支柱产业等战略产业为目的,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作用,潜在市场大、带动能力强、吸收就业多、综合效益好的新兴产业。它代表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方向,对产业发展方式的调整及国家竞争力的提升具有根本性影响。

战略性新兴产业涵盖了战略产业和新兴产业两方面的特征,既具有战略产业的全局性、长远性和技术性的特征,又具有新兴产业的新技术和新作用的特征。归结起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导向性和动态性四个主要特征。

二、廊坊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廊坊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

(1)产业基础

到目前为止,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河北廊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群。主要有依托新奥太阳能光伏、新奥煤基清洁能源等的清洁能源产业,2012年9月最新一代光伏产业集群和新能源产业基地落户廊坊,主要进行物理法太阳能级多晶硅以及相关新能源产品的研发生产,项目的技术方案主要采用方城物理法进行多晶硅提纯,该方法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以福尔生物、量子高科等项目推动的生物医药产业;依托富士、康华为项目发展的通信设备制造、新一代宽带及网络接入产品。

(2)政府扶持力度

2011年7月18日出台了《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从具体角度分析了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基于此,廊坊同时抓紧制定和落实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和配套措施。

廊坊于2010年9月启动新兴产业示范区,该区以新兴产业集聚、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和低碳经济引领为功能定位,自建区以来,河北廊坊新兴产业示范区作为新秀,已吸引美、英、丹麦、港澳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诸多省市的客商来区考察投资,项目涉及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新兴服务业等多个领域。这是河北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全省第一家以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的省级示范园区,将着力建成“京津冀新兴产业明珠、河北省经济动力先锋、廊坊市生态智能新城”。

(3)发展目标

廊坊市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加快传统优势产业的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基本建成金字塔型现代产业体系。到201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值占GDP比重要由7%提升到20%,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比重要达到4 0%,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比重达到10%以上,年均增速达到25%以上,力争把新能源、新一代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成为后续支柱产业,新材料、海洋经济成为先导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取得突破性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廊坊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虽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成绩,但仍处于起步阶段,整体规模相对较小,在政策、体制和技术等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1)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最近几年提出的,在国内国际上并没有特别多的经验可以借鉴。发展的重点是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廊坊市的大部分企业缺少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比如富士康、华为、京东方等高新技术企业在廊坊以设备加工为主,其研发中心、核心技术等高端部位尚未落户廊坊,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对技术的改造主要来源于引进吸收,这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来说是行不通的,不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廊坊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就不可能处在领先水平。

(2)政府资金投入不足

虽然政府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但是对发展的资金投入力度仍然不够,重点支持产业不明确。2012年,廊坊市约占GDP比重的0.82%。全国R&D;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GDP的1.84%,连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都打不到,更与经济发达地区相差甚远。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技术型的产业,研发投入不到位会迫使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许多关键性的研发无法有效开展。

(3)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科研院所未能紧密结合

廊坊市内有师院、华航、河北工大廊坊分校等多所高校,这些高校内聚集着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各高校以服务廊坊为目标,培养了大量拥有专业技术知识的大学生,这些专业技术人才,对廊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但当前,廊坊示范园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仍然主要集中于制造环节,研发等核心技术涉及的不多,因此不能很好的发挥科技人才的推动作用。近年来,高校等科研研发能力有了一定提高,由于地区科技资源综合利用效率较低,大量科技成果没有成功转化为生产力。总之,科技、科技人才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脱节的问题比较突出。

(4)产业链条不完善

产业链条的完善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常规快速发展的关键。我省目前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不能很好的实现产业的上下游对接,这就限制了产业之间的相互合作,不能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不建立完善的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廊坊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就不能产生规模效应,发展必将缓慢。

三、廊坊市促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技术含量高,技术创新是实现其突破发展的关键因素。长期以来,国内很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多采用“引用一消化吸收一再引用”的模式。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由于技术路线尚未完善,廊坊市与全国甚至世界的先进水平差距并不大,因此,廊坊市应该抓住这一机遇,通过自主创新培育一批先导企业和龙头企业,形成具有较强技术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发挥龙头企业对行业的技术辐射能力,占领科技制高点,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区位优势。

(二)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

在整合现有政策资源和资金渠道的基础上,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项资金,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支持重大技术研发、重要成果转化,在税收、信贷等政策上提供一定优惠的条件,出台相应的科技成果流通、专利保护政策。

(三)加强对产业链的延伸

战略性新兴产业一般是产业关联性比较高的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上下游对接,有助于实现知识和技术的转移和扩散,形成廊坊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例如,新能源产业和新能源汽车是一脉相承的,只有实现产业链的对接,才能建立起稳定的产业竞争优势,实现共同发展。另外,只有实现产业链条的延伸,战略性新兴产业,才能真正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促进经济的全面进步。

(四)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

人才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根本保证,是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环节,完善人才培育和引进机制显得尤为重要。首先积极鼓励廊坊市各大高校积极开设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课程,加强专业人才的培育。其次,由于廊坊市特殊的区位条件,紧挨京津,无形中造成了许多人才的外流,为此,如何留住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廊坊市政府应该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努力留住本地区优秀创新人才。再次,在培育本地区人才的基础上,还有加强对外来人才的引进,通过在岗待遇、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一定的优惠措施,吸引大量的高端人才来廊坊就业发展。

猜你喜欢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结构对策建议
私募股权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西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
城镇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十二五”回顾与“十三五”建议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间接融资支持研究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位培育模式、机制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