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佐辛超前镇痛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效果评估
2013-06-14田文友扈家强王建波
魏 玮,张 庆,田文友,扈家强,王建波
(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天津300052)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但二氧化碳气腹造成的全身酸痛及术后切口疼痛给患者带来不适。术后静脉镇痛可缓解疼痛并减少术后并发症,但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以至于部分患者不愿使用止痛泵。超前镇痛是指在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之前采用一定措施,防止神经中枢敏化,减少或消除伤害引起的疼痛[1]。超前镇痛可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量。本研究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应用地佐辛超前镇痛,观察其镇痛效果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12月~2012年2月在我院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自愿不使用术后静脉镇痛的患者50例,年龄19~41岁,体质量46~73 kg,ASA分级Ⅰ~Ⅱ级。其中宫外孕22例,卵巢囊肿14例,黏膜下子宫肌瘤14例。排除肝、肺、肾等重要脏器损害及凝血功能异常者。将患者随机分为
A、B两组各25例,两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麻醉方法 两组均禁食水8 h,术前30 min肌注阿托品0.5 mg,入手术室后常规开放静脉,行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和间断无创血压监测。A组于麻醉诱导前5 min静脉缓慢注射地佐辛0.1 m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 mL),B组于麻醉诱导前5 min静脉缓慢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麻醉诱导使用咪达唑仑 0.03 ~0.04 mg/kg、舒芬太尼 0.4 μg/kg、顺式阿曲库铵0.2 mg/kg和丙泊酚2 mg/kg。术中配合微量泵持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1~0.2 μg/(kg·min)、丙泊酚 4 ~5 mg/(kg·h)维持,间断静注顺式阿曲库铵0.06~0.1 mg/kg保持肌肉松弛。两组均于缝皮时停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手术结束患者清醒后拔管。
1.2.2 观察指标 分别记录两组术后 30 min(T1)、1 h(T2)、2 h(T3)、4 h(T4)和 8 h(T5)的镇痛评分、舒适度评分、镇静评分。镇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2]:<3分为镇痛良好;3~4分为基本满意;>5分为效果差。舒适度评分(BCS):0级为持续疼痛,4级为咳嗽时亦无痛,级数越高舒适效果越佳。镇静评分采用RAMSAY评分[3]:<2分为效果差;2~4分为镇静满意;>4分为镇静过度。观察术后各时间点恶心呕吐、头晕、躁动、嗜睡的发生情况及术后哌替啶的使用情况。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VAS评分、BCS评分和RAMSAY评分比较 A组T1~T5时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P均<0.05);BCS评分和RAMSAY评分在T1~T4时均明显高于B组(P均<0.05),T5时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VAS评分、BCS评分、RAMSAY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VAS评分、BCS评分、RAMSAY评分比较(分±s)
注:与B组相同时间点比较,△P<0.05
组别 n T1 T2 T3 T4 T5 A组25 VAS评分 1.58 ±0.54△ 1.76 ±0.49△ 1.98 ±0.70△ 2.39 ±0.37△ 2.47 ±0.51△BCS评分 2.63 ±0.11△ 2.54 ±0.81△ 2.33 ±0.47△ 2.18 ±0.64△ 1.83 ±0.43 RAMSAY 评分 3.43 ±0.11△ 2.94 ±0.81△ 2.83 ±0.47△ 2.32 ±0.64△ 1.93 ±0.43 B组 25 VAS 评分 4.29 ±0.61 4.39 ±0.57 4.75 ±0.18 5.03 ±0.74 4.11 ±0.89 BCS 评分 1.23 ±0.68 1.18 ±0.55 1.07 ±0.41 0.93 ±0.61 1.63 ±0.21 RAMSAY 评分 1.63 ±0.68 1.38 ±0.55 1.21 ±0.41 1.13 ±0.61 1.73 ±0.91
2.2 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及哌替啶使用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及哌替啶使用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创伤小,属中等疼痛,但二氧化碳气腹导致的局部疼痛、神经传入性疼痛以及炎症反应性疼痛可引发心脑血管意外等多种并发症,进而影响手术预后。术后应用静脉镇痛有利于患者平稳度过术后恢复期[4],但部分患者因经济原因拒绝使用术后止痛泵。研究表明[5],术后疼痛分为两个阶段,起始阶段由手术创伤直接引起,后一阶段则是由于脊髓传导伤害性刺激的感觉传递变化,使脊髓背角神经元增强,即所谓中枢敏感化。本研究所采用的超前镇痛,正是通过预先干预来预防中枢敏感化,从而减轻术后疼痛。目前,临床采用的镇痛药物多为吗啡、芬太尼等传统阿片类止痛药,由于它们是通过兴奋μ受体起效,因此不良反应较多。地佐辛是苯吗啡烷类衍生物,是新型强效阿片类镇痛药,其镇痛效果较吗啡更强[6],用于术中镇痛效果良好。地佐辛通过选择性完全激动κ受体,产生镇静、较强的脊髓镇痛和轻度的呼吸抑制[7],对μ受体有激动—拮抗双重作用,且无μ受体依赖作用。因此,地佐辛具有不产生药物依赖、松弛胃肠道平滑肌、减少恶心呕吐发生率[8]、降低术后躁动发生率、减少术后止痛药物使用等优点。据报道,应用地佐辛超前镇痛可减少术后麻醉性镇痛药量的50%,减少了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9]。本研究中,两组均未行术后静脉持续镇痛治疗,避免了相应止痛因素的干扰,结果显示,A组在T1~T5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且B组术后12例因不能忍受疼痛而使用哌替啶,说明地佐辛有良好的超前镇痛作用;A组在T1~T4各时间点的BCS评分和RAMSAY评分均明显高于B组,且B组出现9例术后躁动,提示地佐辛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及对手术的满意度,明显降低术后躁动的发生率。而两组T5时的BCS评分和RAMSAY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可能与B组部分患者术后4~8 h使用哌替啶镇痛有关。此外,A组术后仅1例出现恶心呕吐,明显少于B组。证实地佐辛对胃肠道平滑肌的松弛作用可明显抑制胃肠道功能紊乱,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手术质量。
综上所述,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地佐辛超前镇痛安全经济、疗效确切。地佐辛不仅有较强的镇痛作用,还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可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利于患者平稳度过手术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Sandhu T,Paiboonworachat S,Kolam W.Effects of preemptive analgesia in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Surg Endosc,2011,25(1):23-27.
[2]徐建国,沈晓凤,唐跃.不同浓度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对硬膜外罗哌卡因分娩效应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7,27(7):599.
[3]吴新民,许幸,王俊科.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辅助全身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7,27(9):773.
[4]Gagliese L,Weizblit N,Ellis W,et al.The measurement of postoperative pain:a comparison of intensity scales in younger and older surgical patients[J].Pain,2005,117(3):412-420.
[5] Trabulsi EJ,Patel J,Viscusi ER,et al.Preemptive multimodal pain regimen reduces opioid Analgesia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robotic-assisted 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J].Urology,2010,76(5):1122-1124.
[6]段砺瑕,李晓玲.地佐辛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中国新药杂志,2004,13(9):851-852.
[7]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14-532.
[6]Hansen EG,Duedahl TH,Romsing J,et al.Intraoperative remifentanil might influence pain levels in the immediate postoperative period after major abdominal surgery[J].Acta Anaesthesiol Scand,2005,49(10):1464-1470.
[8]岳修勤.地佐辛与芬太尼应用于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比较学[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0,16(4):255.
[9]祝继洪,何非方,钟泰迪.多模式超前镇痛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后镇痛效果观察[J].浙江医学,2009,28(10):833-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