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介苗多糖核酸针治疗慢性荨麻疹80例
2013-05-25卢忠明
卢忠明
浙江省嵊州市人民医院皮肤科 嵊州 312400
卡介苗多糖核酸针治疗慢性荨麻疹80例
卢忠明
浙江省嵊州市人民医院皮肤科 嵊州 312400
慢性荨麻疹 卡介苗多糖核酸针左西替利嗪片
慢性荨麻疹为临床常见病,其病程较长,可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虽然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均不甚理想。近年来有学者认为其发病机理与患者体内辅助性T细胞亚类失调有关[1]。2007年9月—2011年6月,笔者采用左西替利嗪(商品名:迪皿)与免疫调节剂卡介苗多糖核酸针(商品名:迪苏)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8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5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均来自本科门诊,有荨麻疹典型临床表现,病程均超过6周,符合慢性荨麻疹诊断[2]。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治疗组80例,男44例,女36例,年龄20~46岁,平均(26.4±6.3)岁;病程5个月~5年,平均(2.4±1.3)年。对照组72例,男40例,女32例,年龄22~48岁,平均(25.3±6.5)岁;病程7个月~6年,平均(2.1±1.5)年。两组年龄、性别及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治疗前2周停用其他药物,行常规生化检查后未发现严重系统性疾病,无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口服左西替利嗪5mg,1天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卡介苗多糖核酸针2mL,隔天1次肌肉注射。疗程2个月。分别于治疗1个月、2个月后评估疗效,比较两组间总有效率。治疗全部结束后1个月比较两组间复发率。
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根据症状和体征(瘙痒程度、风团数量和大小)按四级评分法评分[3]。积分下降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临床治愈:症状和体征基本消退,积分下降指数≥90%。显效:积分下降指数60%~89%。好转:积分下降指数20%~59%。无效:积分下降指数<20%。临床治愈+显效为有效率,治疗结束1个月后新出现的好转和无效患者均视为复发患者。
3.2 结 果 两组治疗1个月,治疗组有效率47.5%,对照组为36.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1,P>0.05)。治疗2个月时治疗组有效率65.0%,对照组为41.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χ2= 8.30,P<0.05),见表1。素,部分患者在进行过敏源测定后,过敏源不易去除。一些患者在停用抗组胺药物后症状即复发,部分特殊治疗方法也因其不良反应或经济因素受到限制。慢性荨麻疹发病无明显规律,病因复杂,与感染、药物、内分泌紊乱及不良环境等均可有关系,难以鉴别。研究表明,慢性荨麻疹患者体内存在Th1/Th2细胞比例失调,Th1细胞反应亢进,可通过产生IL-4等细胞因子引起变态反应的病理生理改变[4]。对此类患者,单纯抗过敏治疗疗效欠佳,可联合采用免疫调节方法治疗。
卡介苗多糖核酸针的主要成分为多糖、核酸等多种具有免疫活性的物质。可调节机体内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刺激网状内皮系统,激活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功能,竞争性抑制肥大细胞膜上的IgE受体,抑制肥大调节和恢复体内辅助性T细胞亚群的平衡[5],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增强抗过敏能力,纠正患者“过敏状态[6]”。卡介苗多糖核酸针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左西替利嗪,复发率明显下降。卡介苗多糖核酸治疗起效时间较慢,明显起效时间应在使用后2个月左右,故治疗前即应告知患者坚持使用至少2个月,以取得患者理解,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才能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3.3 随 访 治疗结束1个月后电话随访,治疗组复发5例,复发率6.3%;对照组复发14例,复发率19.4%,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χ2=6.032,P<0.05)。
4 讨论
目前,临床针对慢性荨麻疹主要是避免过敏源,给予抗组胺药物治疗,也有采用血浆置换、环孢素、静脉滴注人免疫球蛋白等特殊方法治疗,一般不提倡使用激素治疗。但多数患者难以找到确切过敏因
[1]Parronchi P,Brugnolo F,Sampognaro S,et al.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onset of allergic disorders[J].Int Arch Allergy Immunol,2000,121(1):2-9.
[2]吴志华.皮肤性病学[M].第3版.广州:广东科学科技出版社,1997:198.
[3]Vena GA,Gassano N,Filieri M,et al.Fexofenadine in chronic idiopathic urticaria:a clinical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evaluation[J].Int J Immunopathol Pharmacol,2002,15:217-224.
[4]吴依旋,沈惠风.慢性荨麻疹部分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8,37(2):136.
[5]顾文涛,穆华.咪唑斯汀联合卡介苗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6(1):21.
[6]金永男,徐高中,吕占法.卡介苗多糖核酸联合咪唑斯丁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19(6):382-383.
201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