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阅读方法例谈
2013-04-29胡礼仁
胡礼仁
当前,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普遍下降,反映了我们的阅读教学效率不高的现状,这一点已引起社会诸多方面的关注,说明了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究其实,是阅读教学的不得法造成的。
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程度不够的原因,阅读太少是一个,阅读不得法,尤其是重要的一个。”他还说:“唯有特别注重方法,才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读多作固然重要,但尤其重要的是怎样读,怎样写。对于这个‘怎样如果不能切实解答,就算不得注重了方法。”《语文课程标准》也十分重视阅读方法的教学,要求学生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这些都说明阅读方法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此,笔者结合语文教材,谈谈几种最常用、最有效、最便捷的阅读方法。
一、疑读法
所谓疑读法,就是用怀疑的精神,在可疑之处存疑,以求得对文本的真实全面理解的一种阅读方法。
我国古代大学者张载曾说过:“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著名语文学家曾祥芹先生认为:“在阅读的时候,如果仅仅把自己当作一只‘空筐,只是一味地装,那是不深入的。”古今大师们都认为阅读是一项高智能的心智活动,需要存疑,存疑是这项活动的基础。
那么,在阅读过程中,怎样才能从文本中存疑而发现问题呢?
首先,在阅读中注意发现文中的异常之处。
如阅读《劝学》,其中有这样两句:①“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两句中分别含有“至”和“致”两个字,如不留心存疑,仔细辨析,就搞不清楚这两个字的真正含义。“至”在《说文解字》中释义为“鸟飞从高下至地也”,引申为“及,达到”。①句强调指出自身积累“跬步”达到的结果,用“至”突出了第四段所要表达的中心。“致”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送诣也,送而必至其处也。”含有“使……到达”的意思。②句强调“善假于物”的重要作用,用“致”恰当地表达了句子的语意。
其次,在阅读中注意文中的矛盾现象。
以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为例。恩格斯说:“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等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前后两个“睡着”的意思完全一样,像正常人睡着一样,说马克思在生命停止时没有痛苦,安详地离开了人世,但是,中间却用了个转折连词“但”,岂不是前后矛盾?仔细读后发现,它所表达的正是作者希望马克思还活着,能和自己一起,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而战斗,而客观现实却是无情的,马克思毕竟已经辞世。
第三,在阅读中注意抓住发人深省的细节。
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的基础,“于细微处见精神”。细节虽细微,却蕴含着无限的艺术魅力。它是刻画人物性格、烘托人物心情的重要手段,对推动作品情节发展,深化作品主题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中的细节描写就非常丰富、细致,这些细节描写充分表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透露出人物的心理活动,为情节的发生发展做了必要的铺垫。
如开头描写陆谦等人鬼鬼祟祟的言谈举止,先是“只见一个人闪将进来”,“随后又一人闪入来”,接着只听得“差拨口里讷出一句高太尉三个字”等内容,暗示他们是在密谋害人,而且和林冲有关系。这些细节描写,引出下文李小二报信,林冲寻敌复仇的情节,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又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对山神庙的描写,可谓是意味深长。 林冲沽酒时于路边“看见一所古庙”,便跪拜,拜道:“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这为下文草厅倒塌后林冲来庙中投宿埋下了伏笔,起到了推动故事情节的作用。同时也表现了林冲此时极度孤苦凄冷的心情。身为八十万禁军教头的堂堂英雄,被人陷害,孤身一人,挣扎在暴风雪中,于现实世界之外寻求山神的保佑,是对黑暗现实世界的深刻批判。再如林冲进山神庙之后的细节描写,“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为下文陆谦等人“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埋下了伏笔,因此陆谦等人只好站在庙外边看火边说话,林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为“逼”林冲奋起反抗,手刃仇敌提供了行动上的准备。
二、 巧读法
巧读法就是要求读者打破常规,不囿于经验,用超常规的角度或思路巧读文本的方法。
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曾说过:“一个教师如果能够巧读课文,就应该在别人已经品出味道的地方再品出更有味的东西,要在别人略有所悟的地方品出新意,更要在别人没有想到要探究的地方提出别有新意的见解。如此便有教学设计中活‘活水,如此便可以将课文中的‘一瓢水变为‘一桶水。”
鲁迅先生在《祝福》中,对雪景进行了多处描写,并贯穿作品的始终,其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下面从“巧品”“巧悟”“巧疑”“巧联”四个方面作分析。
巧品,即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求细嚼慢咽,思考理解,仔细品味。《祝福》开头写鲁镇“年终大典”之后,出现了下面一段雪景描写:“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这段侧重表现现实悲剧的雪景描写,这种悲冷色调,为悲剧主人公的出现,创造肃杀气氛。人物的悲剧命运和自然环境的悲剧效果和谐地熔铸在现实社会之悲中了。因此,作品所表现的社会意义更深刻,悲剧色彩更鲜明,艺术感染力更强烈。
巧悟,即在阅读过程中经过巧妙思索,领悟到作品中蕴含的深层含义。《祝福》中的“我”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我”是祥林嫂一生遭遇的见证人。“我”的所思所感,深化了作品主题,增强了作品感染力。“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到沉寂。”这段雪景描写,正是祥林嫂临死前询问人死后有无灵魂,“我”感到“诧异”和“不安”之后出现的,这无疑表达了“我”对祥林嫂的极大同情和对冷酷无情的社会的不满,具有以景传情的效果。“以雪示冤”是我国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的传统意象。“昭雪”不也就是“雪昭”的意思吗?“厚厚的积雪”显示了祥林嫂之死有如窦娥之死一般的冤情;“瑟瑟的雪声”更使读者在潜意识中感受到祥林嫂远在窦娥之上的难以倾吐的无限苦情。而作品中的“我”对祥林嫂之死的同情与对封建礼教和迷信的愤懑而无可奈何的心情,也包含在这似乎有声无声的雪的“沉寂”之中。
巧疑,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处处“设防”、置疑,遇事多问个为什么,最终解决阅读中发现的问题。《祝福》中第三次写雪是穿插在柳妈同祥林嫂的谈话之前,只有一句,点到为止:“微雪点点的下来了。”作者为什么要在人物的谈话之前写这句话呢?除了以景写心,情、景、物心灵化、情感化,用雪写出祥林嫂难以言表的内心感受外,更重要的是推进情节发展,暗示人物命运。高尔基说过:情节是性格发展的历史。祥林嫂第二次到鲁四老爷家中,祭祀沾不上手,处于沉寂与绝望之中,“坐着只看柳妈洗器皿,微雪点点的下来了”。这里通过对雪花的描写,衬托出她此时冷寂、麻木、空虚、悲凉的情怀,暗示她即将走向悲剧的深渊。此时的祥林嫂无所适从,只有到飘零的雪花那儿去寻找暂时的寄托。此时此刻,她已经开始绝望了。我们仿佛看到了祥林嫂在死亡的边缘上踽踽孤行。
巧联,即在阅读的过程中,将作品中的人物景等内容前后联系起来读,达到对作品内容更透彻、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祝福》结尾处,作品以雪花之冷冰写鲁镇年终大典之热闹,以祥林嫂身世之令人悲哀衬托祝福人家的欢快。“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年终大典,鲁镇热闹非凡,祝福的鞭炮声“联绵不断”。但是,与此完全相反的另一面是冷落悲凉,鲁镇越热闹,越使人觉得内心冰冷,祝福的人们越快乐,越使人有一种悲痛感。以致掩卷之后,我们竟忍不住要向那希冀在地狱里跟阿毛团聚的祥林嫂的孤魂送去一腔诚挚的祝福。因此,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对封建社会的强烈不满与神权意志的蔑视的主题得到了鲜明而深刻的表现。
《祝福》四次写雪,贯穿作品始终,使作品充满阴冷之气,成为作品的基调。同时,四次写雪,更具有丰富的审美意象,这又是鲁迅先生对中国古典小说写景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三、比较法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阅读就是把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章放在一起予以比较、分析,达到对作品更深刻的理解的一种非常重要的阅读方法。
比较阅读的方法,包括对比和类比两种基本方式。
1.对比阅读
对比阅读一般是将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作家或不同风格的文章放在一起比较阅读。
选自《史记》的课文《鸿门宴》,是一篇人物传记,课文情节三起三落,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课文一开始就渲染紧张气氛,揭示了刘邦与项羽的矛盾,全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历史人物,用对照手法烘托刘邦和项羽、张良和范增这些人物形象。清代小说家蒲松龄的小说《促织》,表面看起来毫无相似之处,但一经比较,不难看出小说的情节也是跌宕起伏,曲折离奇。小说也是用对照的手法来刻画、烘托人物形象。如成名将由儿子幻化成的促织与“蟹壳者”比试,两只小虫一大一小,一动一静,还有促织的主要人物一个是一笑再笑,一个是惭愧不己,这些都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促织》结尾有“异史氏曰”对事情进行评价,这是对司马迁写《史记》做法的仿效。由此可以看出《史记》对后世影响之深远。
2.类比阅读
类比阅读一般则是将同一国家、同一时代、同一作家或同一风格等有某些相似之处的文章放在一起加以比较阅读。
如鲁迅先生的《为了忘却的记念》和《记念刘和珍君》两篇文章,虽然所纪念的对象不同,创作缘起不同,但都是纪念革命烈士,都是以夹叙夹议的手法表达对死难烈士的哀痛、悼念,控诉反动统治者的暴行、揭露统治阶级的罪恶行径,抒发悲愤之情,鼓励革命者前仆后继,进行战斗。但将两文认真地分析比较一番便会发现,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感情是有差异的:“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从中可以看出,《记念刘和珍君》抒发的是在悲愤中透露出的压抑和苦闷。“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不难发现,《为了忘却的记念》抒发的则是在悲愤中显示出的昂扬、坚定,是对光明必然到来的坚信。同为纪念为革命献身的青年,感情却有如此大的差异。这是因为,两文写的时间相隔七年,而且,此时间鲁迅经历了“从进化论到阶级论,从绅士阶级的逆子贰臣进到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真正友人以至于战士”的伟大转变。
叶圣陶先生多次强调,阅读和写作不应视为知识,而应视为技能。“大凡传授技能技巧,讲说一遍,指点一番,只是一个开始,而不是终结。要待技能技巧在受教的人身上生根,习惯成自然,再不会离谱走样,那才是终结。”(《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可见阅读是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通过读者自身反复地、长期的历练,达到自动化的程度,才能真正养成阅读技巧。
[作者通联: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