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基于“语言文字运用”的语文课程教学体系
2013-04-29荣维东
荣维东
新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稿),一个极其重要的亮点就是——充分重视了“语言文字运用”。据统计,此次修订稿中“语言文字运用”出现10次之多。其中:导言中4次;“课程性质”中2次;“课程基本理念”中3次;“课程设计思路”中1次。而相关的“语言”一词就出现了43次之多。
本次语文新课标如此高频次、高力度、全方位地聚焦“语言文字运用”,意义重大。在这个课标中,首次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是——“语言文字运用”;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语文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实施路径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样一来,长期困扰语文教育的几个重大问题,都有可能因此找到新的突破口,并有望得到好的解决。
2012年度包括《人民教育》《课程·教材·教法》《语文教学通讯》《小学语文教学》以及一些省的教育杂志纷纷刊文探讨这一亮点。基于这一问题的探讨将持续升温。我们摘选三篇论文予以述评。
一、确立“语言文字运用”的性质观
【评议文章】巢宗祺、施久铭《语文:聚焦“语言文字运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热点问题访谈》,《人民教育》,2012年第6期。
【内容提要】本文是记者对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巢宗祺的访谈。巢老师针对新修订语文课标就语文课程性质、识字教学、阅读积累、教学偏失等问题对记者做了深入浅出的解答。
在文章中,巢宗祺老师着重指出: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须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突出“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根据这一精神,语文教学必须紧扣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在谈话中他指出,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一些不良现象。比如,注重作者思想感情的讨论分析,忽视语言文字的运用;注重内容讲深讲透,忽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注重语言知识的落实,但对语言材料的感悟不够。这些观察和分析都是比较切中当前语文课堂教学实际的。
然后,针对教师应该如何把握语文课程性质问题,他指出了一些具体路径,比如:从具体语言文字运用现象入手,通过对课文语言的品味、咀嚼,来探索文本的意蕴;也可以从整体阅读的感悟出发,到语言文字中找出依据;学生学习语文,还应该多下工夫积累词语,学会运用词语进行表达。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生学习如何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实践性课程。学习语文的第一步,工夫应该下在对具体语言材料的积累、品味、感悟上,在对语言材料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再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可能,帮助学生体会、认识语文运用的规律。课程的目标不是落在关于语言、文字的知识系统和学科规律的理论体系上,而是要让学生通过语文的实践学会“运用”或者说“驾驭”语言文字这种工具。
“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十分广泛的,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也包括文学活动。例如,除了日常的交流——听报告或演讲,阅读产品说明,提要求建议等等,还包括实用的语文,文学的阅读、创作和评论等方面。
他的这个谈话,紧密结合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危害,提出对策。既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也有着较强的实践指导作用。
我们知道,《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稿)将语文学习的对象定位于“语言文字”,并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种表述将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目标和特点,表述得十分清晰。确定了“语言文字”这一学科本体,回答了“语文是什么”“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明确了语文学科“所独当其任”那个“任”。
千百年来,我国的语文教育一直纠结于“义理教育”“语言教育”的双重困境,一直想兼顾两者,但难免顾此失彼。1963年语文教学大纲提出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是我国语文学科本体的首次正式确认。在现代学校教育体制中,语文课程区别于其它所有课程的特质就在于它是以“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为根本宗旨。但从我国语文独立设科百年来的历史来看,语文教育的这一根本点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坚持。所谓的“文以载道”“语文思想教育”“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弘扬人文精神”“传承民族文化”“人文情怀”“生命教育”等,总是以各种面目出现并导致诸多问题出现。如今,语文再次找回“运用语言文字”这一学科本体的定位,实属不易。它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现代语文教育实践经验和教训的产物,也是半个世纪以来一度迷失的语文本体的再次确证与回归。
联系到新课改以来语文教育中出现的“泛语文”“非语文”“去语文”等不良倾向,语文新课程标准的修订稿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定性,无疑给飘飞不定的语文课程一根绳索。而这个课程性质的定性,必将对当今的语文教学中的“虚热肿胀症”起到好的治疗效果。
然而,这一定性也不能一下子根本扭转语文课程教学的现状。因为,目前的语文教材仍然是“人文话题组元”的,真正基于语言文字训练的语文教材还没有出现;我们的语文教师还沉醉于“诗意语文”“情智语文”“人文语文”上面;我们的阅读教学还是以“教课文”为主,一时还难于实现由“教课文”向“学语言”的转变;我们的语文课程知识中,语用知识还极其匮乏,几近于无;我们的考试评价中,真正基于语言水平的考试评价还没有出现。尽管如此,但我们已经有了一个新的起点——这就是基于“语言文字运用”的语文课程性质观。
二、树立“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观
【评议文章】曹明海《树立“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观——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2012年第5期。
【内容提要】文章从汉母语语言文化的视角,阐述了基于“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原则、策略、路径等问题。
曹明海教授是我国“语言文化”学派语文的代表人物。这篇文章也延续并坚持了他一贯的学术立场和理论观点。曹教授的这篇文章的字里行间仍洋溢着文化语文的浓重气息。文章提出了两条主路径——
第一是把握汉语言文字形象、含蓄性特征,用感受去拥抱汉语的精神。
作者指出:人对世界的认识建立在母语上。人的生活世界就是语言的世界。人要认识世界、发展自身必须借助于语言。接着,作者指出了汉语的“以形写意”的具象性特征。认为它和西方的逻辑思维不同,造就了中国人的具象思维特点。因此,语文教育需要采取直观体验和个人感受的方式拥抱汉语的精神。汉语的这一特征,体现在汉语识字教学上要采取直观教学的手段。汉语这一特征体现在文本中表现为文本的“意象性”和“灵活的主体意识”,因此,对汉语文本的把握,应该更多地依靠人的主观感觉、体验。其重要途径便是诵读,品味吟诵适合于把握汉语言文字的含蓄性特征。从语文教学的主体来看,学生以阅读者和体验者的身份浸润于语言文字构成的文本解读之中,必然可以激发想象、联想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培养独立思考、自我体验的精神,开发阅读潜能,同时拓展阅读心理图式和期待视野,提升体验能力。
第二是把握语言文字和文化融合同构的特征,用民族文化去哺育心灵。
他首先指出:语言文字与文化的融合“同构性”。语言文字有概念意义和深层意义,后者浸润着民族文化精神,语言学习积累过程就是其深层文化意念和民族传统思维方式潜移默化的陶冶和规范过程。文化精神的把握促进语言的深层次学习领悟。针对“非语文”,当务之急是“要重视汉语言文字所特有的文化特性,从汉语言文字构成的本体特征出发挖掘其文化特性,结合汉语言文字的文化特性来改革我们的汉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发挥汉语言文字的文化功能,更好地传递我们民族的文化精髓”。
我们说,语言的意义有三个不同的层面。其中包含:1.基于符号意义的上下文语境层面;2.基于实际应用语境场合的情景语境层面;3.基于社会历史、民族精神、民族文化习惯积淀形成的文化语境层面。曹教授的研究显然是从语言文化的视角,关照当今的语文教育的。这是语言教育所涉及的最高层面之一。从文化语境层面进行语文教学,理论宏阔,厚重深刻。但是,语文教育最终也不能离开情景语境和上下文语境做物质的和实际的凭借与支撑,这样的语文教育才不是凌空虚蹈,收获扎扎实实的语用能力和文化素养。
同时,不同语言有不同的特点,不同语言的学习方式也许应该有所不同。作者采用文化现象学的分析方法,以直觉经验的方式,来描述汉语言文字的特征和文化魅力,这与一般的逻辑思辨的研究不同,也许这是契合其研究论题和观点的最适合的方式。
曹文博大精深,风格独特,尤其是他注重从汉语言文字和文本的特征出发,烛照并挖掘出汉语言文化的精神品质,并基于此提出汉语文文字的学习方式。另外,这篇文章运用了大量的例子,写得深入浅出,具有一种文化散文的魅力,说服力和感染力都很强。
三、构建基于“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教学体系
【评议文章】刘仁增《“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价值与丰富内涵》,《福建教育:小学版》,2012年第5期
【内容提要】新课标旗帜鲜明地将“语言文字运用”作为语文课程性质的核心要素,这是以往任何一部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所没有的。针对“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内涵、价值功能以及对语文教学的影响,我们需从“为何”“是何”“如何”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这篇文章是从三个方面展开的:
其一,作者首先从“为何”的角度指出,将语文课程性质定位“语言文字运用”有三方面重要的课程价值:
1.回答了语文本体论问题。“语言文字运用”揭示了语文课程的本体特质,对语文课程进行重新定位,正面回答了语文课程的本职任务,深层次上揭示了语文教育的“本体规定”,正本清源,为语文教学导航指向。
2.“规定了语文教学的逻辑起点”。2011年版课标将“语文”改为“语言文字”,是对语文教学的逻辑起点进行的重新调整与规定。这样的逻辑起点,既彰显了语文课程的核心价值,又切合中小学语文学习的特殊需要,有着极强的针对性,有助于语文教师对学科任务的准确把握。
3.指明了语文课程改革的主攻方向。我国的语文教育受凯洛夫教育思想的影响,长久以来,把目标定位在“理解”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情感,把握中心主旨。从此,“潘多拉盒子”被打开了,内容分析型、内容理解型、情感体验型的教学遍地开花。而2011年版课标隐去“理解”单提“语言文字运用”,意在警示人们,语文教学不能再“纠缠”于内容、“缠绵”于“理解”、“沉迷”于意义了,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方为正道。
其二,从“是何”的角度,分别阐述“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三者的内涵。
关于“学习”的内涵,他从心理学、语用学、课程与教学的角度分析了学习的“内容、凭借、途径”问题。
1.“学习的内容”。有三个方面:①学习别人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的,包括语言文字的基本规律和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规律。②尝试用从别人那里学到的言语经验和语用方法。③学习运用语言文字,解决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2.“学习的凭借”。主要是教材。此外,诸如与人交谈、课外阅读、视频音频等也是很好的学习凭借,这是母语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鉴于母语得天独厚的环境,语文教学要坚持“学得”与“习得”双管齐下,重视校外、课外语言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
3.“学习的途径”。有以下三种。首先是感悟积累。他指出:“语言文字运用”其实就是一种默会知识,不能用解释、说明、说教来传授,而应该在迁移、运用、创造中感悟和内化。汉语学习并不是一个纯客观的认识过程,而是一种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感性与理性统一的感悟、体验过程。感悟积累是内化言语图式、习得言语规律的良方。其次是指导传授。言语经验虽然需要体验与感悟,但理性的把握和认知也在语言结构的形成和调整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的存在一方面使母语习得和学得的经验不断转化为较为稳固的认知图式,以促进和引导新的习得和学得,另一方面又能综合其它语料因素,唤醒大脑神经系统的语言感应功能,增加其灵敏度。因此,“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去进行指导和点拨”是有必要的,特别是对高年级学生。再次是实践亲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重在知识与经验的自我建构,每个学生都会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语言现象和规律的理解。因此,不能以单纯的静态语言结构的“传授”为主要形式,动态的语言功能学习必须得到更多的强化。
关于“语言文字”的基本内涵。他认为:①文学、文章、文化的学习不可漠视。高中生、大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语言现象,积累了比较成熟的语用技能,文学、文章、文化的学习比重当然要加大。而处于打基础阶段的小学、初中,“语言”与“文字”及其运用的学习自是重心所在,但也要有意识地将文章、文学、文化的学习融入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过程中,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②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不可偏废。由于几千年来汉字在中国人心中一直是神圣的,“文字中心主义”的观念根深蒂固,忽视口头语言训练成了语文教学的普遍现象,因而要彻底改变那种视口语交际教学为鸡肋,认为口头语言训练可有可无的错误倾向。③工具性与人文性要统一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根本点上。虽然不能简单地说学语文就是“学精神”,就是“学生活”,但是学母语,不能脱离民族精神和生活本身这一观点,却是正确的。语言文字及语言文字的“作品”—— 说话和文章,不可避免地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情感信息、精神信息、思想信息、审美信息。因此,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获得语言形式和感受人文内涵相结合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课程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实际上可以解读为语文课程对于工具价值最大化与人文价值最大化相统一的追求,而且必须统一在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的核心——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一根本点上。这应该是当下语文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和战略取向,也是语文教学的目标追求和实施原则。
关于“运用”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①运用范围上,即课标“前言”中所说,“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为此,“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不能把教学的视野局限在语文课堂的听说读写训练上,应该向课外延伸,与生活链接,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舞台学语言、用语言,体现语文课程综合性、实践性的功能。②运用要求上,规范、熟练地运用语言文字是底线,出色、有创意地运用语言文字是提高,分别适用于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要求上。③运用时效上,有“显运用”和“潜运用”之别。有些知识在学生学习文本范例后,采取诸如句式迁移、文体转换、角色扮演、想象说写之类的语言训练形式,让学生当堂练习,即学即用,能够立竿见影。而有些知识可能就要经过一段时间、过了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表现出来。④运用与理解的关系上,不提“理解”并非不要“理解”。理解是运用的基础,运用是最好的理解。
其三,从“如何”的角度论述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体系构建问题。
从本质上看,语文教学不是一种知识体系,而是一种能力建构,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主要靠语言实践。
文章着重介绍了他们所实践的基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体系。主要包括四点:1.课前备准语言,语言学习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和核心;2.课中教足语言,是语文教学根本;3.检测考“活”语言;4.课外广用语言,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把课堂上学习到的语言,运用到生活实践的各个领域中。
这篇论文内容丰富,信息量极大,文章结构严密,逻辑性强,条分缕析,层次清楚,既有相当的理论水平,又有极其丰富的实践经验,显示出作者作为一个特级教师深厚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在阐释和理解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的文章之中,是一篇不可多得、少见的,厚重深刻的论文,这是作者深厚的学养和丰厚的实践相结合的结果。
我们目前的学术论文,要么理论色彩浓,概念名词多,不接地气;要么经验色彩重,而且经验也是很单薄的经验,浮光掠影,缺乏足够的学理的支撑,而这篇文章不同,可谓“顶天立地”,其学术追求、实践情怀、职业境界都堪称楷模。
上面我们针对新语文课标中“语言文字运用”这一热点问题所选择的三篇文章,堪称“三璧”:它们一出自于课标制定和修订权威专家,看得高;一出自于语文课程教学论的博导教授,看得深;一出自于一线特级教师,写得实。三者分别从宏观课程政策,中观的教学策略,以及微观的课标理解、实践方法与教学体系建构的角度,提供了全方位的解读和进行了阐释。从他们的研究中,我们不但可以感受到不同专家的视野独特,而且还会感受到不同的研究方法、思路的启迪。
笔者认为,我国对语文学科本体的理解,经历了从最初的“语言文字”,到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语言文字运用”,再到今天的“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三重飞跃。在三者之间,有一种明显的递进包容关系。“语言文字”是前提和基础;“语言文字运用”是发展;“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则是语文学科教育目标的新定位。这样定位比较好地解决了学习对象、学科本质和课程实施等问题。语文学科的对象不仅仅是“语言文字”本身,而主要是“语言文字运用”,语文课程的主要目标、内容和途径则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基于上述的研究和认识,我们可以说,立足“语言文字运用”的语文课程性质和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是语文课程寻求并最终确立课程本体的努力,是语文课程本体意识觉醒的表现,是语文学科独立设科以来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是我国语文教育走出千百年“综合教育”走向“语言专门化”教育的行动,它极有可能将我国的语文课程教学理论和实践引向正确的轨道上来,并走向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