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考代数推理试题例析

2013-04-29黄玉华

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一元二次方程实数象限

代数推理题往往由数与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等知识组合而成,解题的思想方法也是各类方法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因而各题型之间也相互交叉,作归类只是便于评析有所侧重.

1数与式有关的推理题

这类问题解决的思维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合情推理.通过图1从特殊到一般的观察、分析、归纳,作出猜想.另一种是演绎推理.即利用代数知识及变形技巧直接求解,这对学生的运算技能及思维能力是一个考验.

例1(2013自贡)如图1,在函数y=81x(x>0)的图象上有点P1、P2、P3、…、Pn、Pn+1,点P1的横坐标为2,且后面每个点的横坐标与它前面相邻点的横坐标的差都是2,过点P1、P2、P3、…、Pn、Pn+1分别作x轴、y轴的垂线段,构成若干个矩形,如图所示,将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从左至右依次记为S1、S2、S3、…、Sn,则S1=,Sn=.(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分析S1=2(yP1-yP2)=2(812-814)=2×2=4,Sn=2(yPn-yPn+1)=2(812n-812n+2)=81n(n+1).

点评本题是一道探究式子变化规律的试题,结合图形可将阴影部分的面积直接用代数式表示出来,体现的是一种演绎推理的方法.

例2(2013南京)计算(1-112-113-114-115)(112+113+114+115+116)-(1-112-113-114-115-116)(112+113+114+115)的结果是.

分析设112+113+114+115=m,则原式=(1-m)(m+116)-(1-m-116)m=m+116-m2-m16-m+m2+m16=116.

点评本题是一道繁杂的计算题,观察式子可以发现四个括号中都有112+113+114+115,可采用换元法将数的运算转化为式的化简.使用字母符号进行一般性的运算和推理,从而方便快捷地解决问题.这里体现了“符号意识”和整体思想,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

2 与方程有关的推理题

例3(2013乐山)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2k+1)x+k2+k=0 .求证: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分析欲证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即证根的判别式Δ>0.

错解因为Δ=(2k+1)2-4×1×(k2+k)>0,所以4k2+4k+1-4k2-4k>0.因为1>0,所以原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错因把欲证明的结论当已知条件用,犯了逻辑错误.

正解因为Δ=(2k+1)2-4×1×(k2+k)=4k2+4k+1-4k2-4k=1>0,所以原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点评代数推理方法的寻找,既要顾及条件与结论中“形式化”蕴函的数学意义,又要顾及信息之间的联系与差异,每一步推理都需要定理、法则支撑,在书写上又要严谨规范,由于细节过多,学生极易失去最终推理目标.因此,平时解题中要理清思路、认清证明方向、节约思维容量,使整个推理环环相扣,符合逻辑.

例4(2013连云港)小林准备进行如下操作实验:把一根长为40 cm的铁丝剪成两段,并把每段各围成一个正方形.

(1) 要使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等于58 cm2,小林该怎么剪?

(2) 小峰对小林说:“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不可能等于48 cm2.”他的说法对吗?请说明理由.

解(1)设其中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则另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0-x) cm.由题意得:x2+(10-x)2=58.解之得x=3或7,所以4×3=12,4×7=28.所以小林应把绳子剪成12 cm和28 cm的两段.

(2)假设能围成.由(1)得,x2+(10-x)2=48.化简得x2-10x+26=0.因为Δ=b2-4ac=(-10)2-4×1×26=-4<0,所以此方程没有实数根.所以小峰的说法是对的.

点评本题的第(2)问采用了“优化假设”的策略,在处理此类“等不等关系”问题时,优化假设等于给题目增加了一个已知条件,从而打开思路入口的大门,并降低问题的抽象度与复杂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3与不等式有关的推理题

例5(2013遂宁市)四川省第十二届运动会将于2014年8月18日在我市隆重开幕,根据大会组委会安排,某校接受了开幕式大型团体操表演任务.为此,学校需要采购一批演出服装,A、B两家制衣公司都愿成为这批服装的供应商.经了解:两家公司生产的这款演出服装的质量和单价都相同,即男装每套120元,女装每套100元.经洽谈协商:A公司给出的优惠条件是,全部服装按单价打七折,但校方需承担2200元的运费;B公司的优惠条件是男女装均按每套100元打八折,公司承担运费.另外根据大会组委会要求,参加演出的女生人数应是男生人数的2倍少100人,如果设参加演出的男生有x人.

(1)分别写出学校购买A、B两公司服装所付的总费用y1(元)和y2(元)与参演男生人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问:该学校购买哪家制衣公司的服装比较合算?请说明理由.

解:⑴总费用y1(元)和y2(元)与参演男生人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分别是:

y1=07[120x+100(2x-100)]+2200=224x-4800 ,

y2=08[100(3x-100)]=240x-8000.

⑵当y1>y2时,即224x-4800>240x-8000,解得:x<200;

当y1=y2时,即224x-4800=240x-8000,解得:x=200;

当y1200.

即当参演男生少于200人时,购买B公司的服装比较合算;当参演男生等于200人时,购买两家公司的服装总费用相同,可任选一家公司购买;当参演男生多于200人时,购买A公司的服装比较合算.

点评本题把函数、方程、不等式结合起来综合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鉴于不等式在初中数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对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抽象性要求较高,能起到选拔功能,不等式在中考中所占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4与函数图象有关的推理题

例6(2013南京)已知二次函数y=a(x-m)2-a(x-m)(a、m为常数,且a≠0).

求证:不论a与m为何值,该函数的图象与x轴总有两个公共点.

分析欲证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公共点,即证当函数值y=0时对应的关于x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

证明令y=0,得a(x-m)2-a(x-m)=0,因为a≠0,所以(x-m)2-(x-m)=0,所以x2-(2m+1)x+m2+m=0.

因为Δ=(2m+1)2-4×1×(m2+m)=4m2+4m+1-4m2-4m=1>0,所以此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所以不论a与m为何值,该函数的图象与x轴总有两个公共点.

例7(2013泰州)已知:关于x的二次函数y=-x2+ax(a>0),点A(n,y1),B(n+1,y2),C(n+2,y3)都在这个二次函数的图象上,其中n为正整数.

(1)若y1=y2,请说明a必为奇数;

(2)设a=11,求使y1≤y2≤y3成立的所有n的值;

(3)对于给定的正实数a,是否存在n,使△ABC是以AC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如果存在,求n的值(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 )若y1=y2,则-n2+an=-(n+1)2+a(n+1),即:a=2n+1.因为n为正整数,所以2n+1必为奇数,即a必为奇数.

(2) 当a=11时,因为y1≤y2≤y3,所以-n2+11n≤-(n+1)2+11(n+1)≤-(n+2)2+11(n+2).

化简得:0≤-2n+10≤-4n+18.解得:n≤4,因为n为正整数,所以n=1,2,3,4.

(3)假设存在,则AB=BC.所以[(n+1)-n]2+[-(n+1)2+a(n+1)-(-n2+an)]2

=[(n+2)-(n+1)]2+[-(n+2)2+a(n+2)+(n+1)2-a(n+1)]2

两边平方化简得,n=112a-1.

所以当a为大于2的偶数时,n=112a-1为正整数,符合题意;当a为其它正实数时,n=112a-1不是正整数,不符合题意.

所以对于给定的正实数a,如果a为大于2的偶数,那么存在n=112a-1,使△ABC是以AC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其它情况都不存在.

点评(1)上述两题都以函数作背景的数形结合的综合性试题,例6与例7中的第(3)问表面上是几何问题,但证明的工具却均为代数知识,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考命题注重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考查特点;

(2)例7中的第(3)问是探究性问题,采用了“优化假设”的策略和分类讨论的方法,这对思维的全面性、严密性和批判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5与函数性质有关的推理题

例8(2013潍坊)设点A(x1,y1)和B(x2,y2)是反比例函数y=k1x图象上的两个点,当x1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分析由x1

图2例9(2013宜宾)某棵果树前x年的总产量y与x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从目前记录的结果看,前x年的年平均产量最高,则x的值为( )

A.3B.5

C.7D.9

分析设果树前x年的总产量y与x在图中对应点P(x,y).因为前x年的年平均产量为y1x,其几何意义为直线OP与x轴所夹锐角α正切值(即为直线OP的斜率),根据锐角三角形函数的性质:“锐角正切值随着锐角的增大而增大”,所以锐角α最大,其正切值也最大,对应的前x年的年平均产量y1x也就最大.结合图象可得前7年的年平均产量最高,x=7.故选C.

点评上述两例都是以函数图象作背景,但推理的工具却用到了几何知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这从一个侧面反映,拓宽几何解释的广度,可以使抽象的代数推理直观化、具体化、借助几何直观为代数推理指明方向.

人的数学思维有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上,数学思维乃是生动活泼的策略创造,其中包括直觉归纳、类比联想等诸多方面;从微观上,要求数学思维步步为营、言必有据,进行严谨的逻辑演绎.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才是数学思维的特征.代数推理的解答最终展示在人们面前的往往是后者,但生动的思维创造却往往在前面.求解代数推理题除了平时注重思维训练外,还应注重心理的训练,尤其在解题的目标与条件之间跨度较大、较隐蔽时,必须作多次尝试、探索,才能找到并实现解题目标,因此解题的自信心显得很重要.相信通过科学训练,一定能揭开代数推理题神秘的面纱!

作者简介黄玉华,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教师,本科学历,研究生课程班结业,中学高级教师,泰兴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泰兴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泰州市数学学科带头人,泰州市 “311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泰州市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成员,发表论文百余篇.

猜你喜欢

一元二次方程实数象限
“实数”实战操练
攻克“一元二次方程”易错点
复数知识核心考点综合演练
“一元二次方程”易错题
基于四象限零电压转换PWM软开关斩波器的磁悬浮列车
认识实数
2.2 一元二次方程
1.1 实数
分分钟,帮你梳理一元二次方程
平面直角坐标系典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