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命题策略 彰显解题方法

2013-04-29陈慧颖

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三角板延长线正方形

引例(2013年山东东营市)(1)如图11,已知:在△ABC中,∠BAC=90°,AB=AC,直线m经过点A,BD⊥直线m, CE⊥直线m,垂足分别为点D、E.证明:DE=BD+CE.

(2) 如图12,将(1)中的条件改为:在△ABC中,AB=AC,D、A、E三点都在直线m上,并且有∠BDA=∠AEC=∠BAC=α,其中α为任意锐角或钝角.请问结论DE=BD+CE是否成立?如成立,请你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 拓展与应用:如图13,D、E是D、A、E三点所在直线m上的两动点(D、A、E三点互不重合),点F为∠BAC平分线上的一点,且△ABF和△ACF均为等边三角形,连接BD、CE,若∠BDA=∠AEC=∠BAC,试判断△DEF的形状.

图11图12图13解析问题(1)是以等腰直角△ABC为载体创设的特殊情况,两个直角三角形(△ADB≌△CEA)的全等. 进而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的性质,把BD、CE转化到线段DE上,获得问题的答案.

问题(2)实际上是问题(1)的拓广,是将等腰直角△ABC从特殊推广到一般等腰△ABC,来探究结论成立与否.从问题(1)的探究过程中,容易发现只要“△ADB≌△CEA”仍然成立,自然问题(1)的结论也会保持不变.仿问题(1)的思路,容易发现虽然证明全等的条件∠CAE=∠ABD时有所变化,但对△ADB≌△CEA没有什么影响,因此结论DE=BD+CE成立.

(3)由△ABF和△ACF均为等边三角形,这个条件实际上为我们解题提供的等价条件是:AB=AC,∠FBA=∠FAC=60°,这样结合已知条件由问题(2)的结论易知△ADB≌△CEA, 所以BD=AE,∠ABD=∠CAE,从而有∠FBD=∠ABD+60°=∠CAE+60°=∠FAE,根据SAS便有△DBF≌△EAF,所以DF=EF,∠BFD=∠AFE,所以∠DFE=∠DFA+∠AFE=∠DFA+∠BFD=60°,根据有一个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所以△DEF为等边三角形.

问题编拟策略与解法探索:此类问题常常先设置一个特殊位置或学生易于猜想结论的问题情景,发现问题的结论之后,然后再创设一个题设、图形结构变化的数学环境,进一步探究对结论的影响.解决此类问题我们要抓住图形变化过程中的“不变因素——全等关系(或相似关系)”,考察原来全等(或相似)的论证的思路和方法是否可行,沿着设置的“路标”按图索骥,拾级而上,方可获得问题的答案.

下面我们再来探究几个案例.

1.以正方形为载体,旋转为变换策略设计线段和差关系问题.

图21案例1(2013辽宁铁岭)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是边AD、AB的中点,连接EF.

(1)如图21,若点G是边BC的中点,连接FG,则EF与FG的关系为.

(2)如图22,若点P为线段BC延长线上一动点,连接FP,将线段FP以点F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FQ.连接EQ,请猜想EF、EQ、BP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若点P为线段CB延长线上一动点,按照(2)的做法,在图23中补全图形,并直接写出EF、EQ、BP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解析(1)易证△AEF≌△BGF(SAS),所以EF=FG,又∠EFG=180°-2×45°=90°,所以EF⊥FG.

(2)取线段BC的中点H,连接FH,则有FE=FH,FH⊥FE,由旋转的特征,易证△FHP≌△FEQ(SAS),所以HP=EQ,观察图22可以发现BP=BH+HP,所以BP=212FH+EQ 即 BP=212FE+EQ,变形可得EF=2(BP-EQ).

(3)补全图形如图23,仿(2)取线段BC的中点H,连接FH,易证△FHP≌△FEQ(SAS),所以HP=EQ,观察图23可以发现BP+BH=HP,所以BP+212FH=EQ 即 BP+212FE=EQ,变形可得EF=2(EQ-BP).

图22图23评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在抓住命题专家设计的问题(1)的特殊情形下,探究得到的EF与FG之间相等的数量关系,以及垂直的位置关系.它为第(2)(3)问添加辅助线——取线段BC的中点,构造全等三角形(△FHP≌△FEQ)埋下了伏笔,同时等腰直角△FBH斜边与直角边之间的关系为转移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沟通所探究的三条线段的和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上述过程的探究我们不难发现无论点P是在线段BC延长线上,还是在线段CB延长线上,构造△FHP≌△FEQ关系是不变的,这就是本题中隐藏的图形的本质特征.

2.三角形与菱形和谐共生,生成角度之间和差关系的探究

案例2(2012年天门市)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点D为直线BC上一动点(点D不与B、C重合).以AD为边作菱形ADEF,使∠DAF=60°,连接CF.

(1)如图31,当点D在边BC上时,

①求证:∠ADB=∠AFC;②请直接判断结论∠AFC=∠ACB+∠DAC是否成立;

(2)如图32,当点D在边BC的延长线上时,其他条件不变,结论∠AFC=∠ACB+∠DAC是否成立?请写出∠AFC、∠ACB、∠DAC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并写出证明过程;

(3)如图33,当点D在边CB的延长线上时,且点A、F分别在直线BC的异侧,其他条件不变,请补全图形,并直接写出∠AFC、∠ACB、∠DAC之间存在的等量关系.

图31 图32 图33解析(1)①利用SAS证明△ABD≌△ACF(这里的夹角是60°-∠CAD)即可. ② 结合①,利用三角形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直接得出.

(2)仍然是利用SAS证明△ABD≌△ACF(注意这里的夹角是60°+∠CAD),但这里从图形观察∠ACB是△ACD的外角,所以结论变为∠ACB=∠AFC+∠DAC(或∠AFC=∠ACB-∠DAC)

(3)仿(1) ①利用SAS证明△ABD≌△ACF,此时有∠ADB=∠AFC,在△ADC中,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AFC+∠DAC+∠ACB=180°或∠AFC=2∠ACB-∠DAC,以及这两个等式的正确变式).

评注本题以等边三角形和有一个角为60°的菱形为载体设计了一个以点D在直线BC(线段BC上及延长线上3种情形)上的不同位置,导致图形变化,结论随之变化的问题情境,但三种情形的解决方法都是利用“三角形的全等”(只不过是其中关于角的条件有所变化)这一不变的因素,进而转化角,然后再结合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三角形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便可获得问题结论.

3.以三角板为道具,矩形为载体,平移为变换策略创设的线段比值问题的探究

案例3(2012年临沂市)如图41,将三角板放在正方形ABCD上,使三角板的直角顶点E与正方形ABCD的顶点A重合,三角板的一边交CD于点F,另一边交CB的延长线于点G.

(1)求证:EF=EG;

(2)如图42,移动三角板,使顶点E始终在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其他条件不变,(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如图43,将(2)中的“正方形ABCD”改为“矩形ABCD”,且使三角板的一边经过点B,其他条件不变,若AB=a、BC=b,求EF1EG的值.

图41 图42 图43解析(1)由∠GEB+∠BEF=90°,∠DEF+∠BEF=90°,可得∠DEF=∠GEB,又由正方形的性质,可利用SAS证得Rt△FED≌Rt△GEB,则有EF=EG,问题得证;

(2)如图42,过点E分别作BC、CD的垂线,垂足分别为H、I,仿(1)利用SAS可以证明Rt△FEI≌Rt△GEH,所以有EF=EG,问题得证;

(3)如图43,过点E分别作BC、CD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N,易证得EM∥AB,EN∥AD,则可证得△CEN∽△CAD,△CEM∽△CAB,故有NE1AD=CE1CA,EM1AB=CE1CA,所以NE1AD=EM1AB,即NE1EM=AD1AB=b1a,又由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GEM=∠FEN、∠GME=∠FNE=90°),可得△GME∽△FNE,所以EF1EG=EN1EM,所以EF1EG=b1a.

评注本题思维方法,是以问题(1)思考方法及图41图形结构为基本框架,把问题(2)(3)通过作辅助线构造出类似全等三角形或相似三角形,然后“按图索骥”,思维拾级而上触及问题的本质,其中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及数形结合思想. 此题综合考查了正方形,矩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与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从引例与案例的探究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猜想“图形变化过程中结论变与不变”一类问题的命题策略为:问题(1)是根据特殊图形(图形的特殊位置)直接给出结论或证明的过程(或隐去解决问题的思路);问题(2)是考查学生由问题(1)搜索提取的有效信息,能否进行合理的类比归纳提出猜想,并对猜想选取有效解题策略进行逻辑推理与证明;问题(3)是问题(2)的拓展与延伸,当然是在原题条件的基础上弱化条件,变换图形(或让图形中的点、线、三角板动起来),继续探究问题结论的变与不变.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既有利于学生发现数学的结论,更让学生感悟了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的具体运用. 同时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层层深化推进的过程中,体验到合情推理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发现和猜想结论;演绎推理可用于验证结论的正确性.更重要的是给我们数学教学指明了航向,要求我们教师要突破传统习题教学——题海战术的瓶颈,发挥自己的教学智慧,积极挖掘课本中有效教学的素材,精心选编有典型性、可拓展性、迁移性的几何试题,对问题的条件、结论、背景进行创造性的改编,挖掘出问题的本质,通过变与不变,培养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层次构建的数学能力,强化学生思维探究的灵活性、深刻性、创造性.能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的本质中探索出“变”的规律,学会数学地思考,体验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题小”解题境界.

作者简介陈慧颖,女,1980年12月生,江苏丰县人,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课堂教学与中考试题解题研究,发表过多篇论文.

猜你喜欢

三角板延长线正方形
剪正方形
南京地铁二号线既有线与延长线的施工及转场组织研究
2020年本刊原创题(二)
剪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借助直尺和三角板解题
三角板“牵手”直尺
从游戏中得到的解题方法
未 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