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山东会展的发展趋势

2013-04-29耿建功

中外会展 2013年5期
关键词:基本功能会展经济现状分析

耿建功

摘要:会展经济是国内近十几年来高速发展的新兴产业,国内正式提出会展经济的时间大概是1998-1999年期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会展经济也得到了长足进步的发展。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会展经济作为一种无烟产业受到了各级政府、协会、企业,甚至老百姓的欢迎。在此大环境下,山东会展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关键词:会展经济;基本功能;现状分析;发展趋势

会展是指会议、展览、大型活动或集体性活动的总称,展览会、博览会、交易会、展销会、展示会、会议等是会展活动的基本形式。会展业是指有展会相关服务企业、机构、部门形成的产业体系。展会经济是指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展览和会议,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

会展经济是国内近十几年来高速发展的新兴产业,国内正式提出会展经济的时间大概是1998-1999年期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会展经济也得到了长足进步的发展。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会展经济作为一种无烟产业受到了各级政府、协会、企业,甚至老百姓的欢迎。在此大环境下,山东会展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据山东省会展业协会统计,2011年全省共举办展览会571个,节庆活动440个,会议433个。现有主要会展场馆36个,总建筑面积282.2万平方米,室内可供展览面积100.5万平方米,室外展览面积129.8万平方米,国际标准展位4.6万个。

一、会展的基本功能:

会展的功能是指会展活动对经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效应或效能,在西方被称为“财富平台”和“城市经济的助推器”。会展的功能和作用是全面的、综合的,除产生直接经济效益外还产生间接效益。具体如下:

联系、交流和交易功能展览的最直接功能体现就是联系与交易,大量参展企业在展会现场进行产品的展示,信息的交流,相互增加了联系,合理的调配资源。同时企业在展览会上通过产品尤其是新产品展示,可以诱导甚至创造消费者的需求机会。

促进经济贸易合作会展经济能够加速经济一体化的功能,优化配置资源,增强综合竞争力。据统计表明,会展业发达国家的会展经济拉动效应为1:9,甚至更高。山东省会展带动约在1:7到1:9之间,它对提高山东经济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据山东省贸促会和统计局统计,2011年山东会展业直接收入达42.48亿元,拉动相关产业收入383亿元。

信息传播展会就是以信息交流为主导的集体活动,展会是信息交流和传播的无形的载体,是各种信息的传播的平台,其特点是各种信息的高度密集的集中体现。现代会展往往借助现代化信息设施,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传播信息,借助媒体,广告等信息传播手段,宣传强化信息展示成果。

人文体验功能和提高城市知名度会展经济的发展促使城市基础环境的人性化建设改造、会展设计的人性化、服务的人性化等无不体现出以“人文”为中心思想理念。会展经济能够促进城市的发展,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办展数量和规模是衡量城市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像巴黎,一年重要的国际会展多达300多个,享有“国际会议之都”的美誉。

二、当前山东会展:

作为经济的“晴雨表”、行业的“风向标”的会展经济来说,近几年来我省会展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据统计2011年山东省共举办展览会571个,1万平方米以上的199个,展览总面积694.3万平方米。

(一)山东会展业的现状

会展环境明显改善随着世界经济发展与变化,会展业发展格局也在发生变化,在不断地向新兴市场国家转移。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国家战略的推进实施,区域联动发展格局加快形成,山东会展业的发展处于有利的政策环境。

会展场馆日益增多,办展环境不断优化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山东展馆的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新建场馆不断增加,会展设施不断提高。据统计,山东省现有综合类现代化会展场馆36个,各类科技馆、博物馆近200个。

展览区域化不断加强,质量不断提升山东各市依托自己的产业特点和优势培育了一批知名展会。如:寿光菜博会、威海渔具展、淄博陶瓷博览会等。在创知名展会的同时,展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2011年山东会展总面积较2010年增长25%,1万平方米以上展览会数量增长36%,说明山东展览会发展方式上由数量不断增长到规模不断扩大,会展结构优化,质量进一步提升。

会展企业实力增强,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近几年山东成立了许多大型展览企业,为山东会展业的发展增加了活力。同时,也加剧了展览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少会展企业在立足省内会展市场的同时,也纷纷加大了赴省外甚至国外组展的力度,在增强自身实力的同时,提高了山东会展的知名度。也为全省会展行业的“转方式、调结构”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地区布局独具特色,展会结构趋向合理化在政府和市场双重机制的作用下,我省会展业向产业化发展的趋势,形成了东以青岛为中心,中以济南为中心的共同发展的形势。创建了一批符合市场发展需要的展会,如:房展、车展、现代生活方式展、食品展等等。会展结构的调整,有利促进经济的发展,形成了经济和会展之间的良好互动效果。

(二)山东会展业的问题及分析

近些年来,尽管山东的会展经济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无论与国际展览强国还是与国内展览强省相比,我们山东会展业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缺少行业管理,政府支配地位明显。

目前就山东会展业来说,政府在会展业的主导地位比较明显,弱化了会展经济在市场经济下的应有作用。政府对会展业发展缺少有效的会展管理和长远规划,导致大量的重复办展的现象,政府对业绩突出的企业和个人缺乏必要的奖励机制,最终导致我省的会展业无法实现突破;行业协会缺乏有效的组织与协调,没有形成一整套功能完备、核心突出、配套齐全的产业体系。

2 市场竞争力不强

截止到2011年底山东还没有一个会展项目获得国际展览联盟UFI认证,即使在商务部公布的内贸领域引导支持的90个展会中,山东也只有6个列入其中。就山东经济综合水平来说,山东会展业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急需进一步加强,以便适应山东经济的快速发展。

3 基础设施、配套服务不完善、展馆使用率低

由于近几年山东会展场馆设施发展速度过快,造成展馆实用面積过小、功能不全、配套设施落后等大量的问题。有些城市基础设施差,虽然有些地市建设了比较大的场馆,但使用率不高,加上配套的宾馆,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不能满足大型会展的落地需求。2010年度山东省会展业统计报告,在全省28个会展场馆中,年使用率在15%以上的有8个,仅占28.5%,而不少会展场馆每年甚至只举办1个展览会。据专家预测,21世纪我国的会展经济将步入成熟期,届时,不少国际专业展都将超过10万平方米甚至达到15万平方米的规模,将对展馆甚至整个城市的基础配套设施提出更高的要求。

4 会展人才缺乏

会展的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专业展览人才,就山东会展经济发展的潜力来说,会展人才将出现很大的缺口,远远达不到会展经济发展的需要。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山东省内开设有会展培训、会展研究方向或会展专业的机构和院校共19家,无论从规模还是数量来说都不能满足现在展览业发展的需要,况且现有的会展从业人员90%的都是“半路出家”,缺乏真正会展策划和会展设计的核心人才。

5 服务不到位

作为服务性行业,会展行业的服务是否专业化是反映一个展会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目前我省在会展服务方面的专业化程度还较低,需培养和提高大批会展策划、招展布展、技术支持、运输物流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专业会展服务人员,以提高在会展服务质量更好的适应我省会展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山东会展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未来我省会展业的发展可以依托经济快速发展下的背景趋势,在国家强有力的经济战略指导下,充分挖掘我们自身的优势,借助自然条件优势、区位优势、生产要素优势和先进生产服务中心,形成具有山东特色的会展经济。通过以上分析,我省会展业的发展有以下趋势:会展管理主体的明确;会展的全球化、专业化、品牌化、网络化;服务的品质化加强;人才的优秀化培养。

(一)会展管理将趋于合理化

1 政府在会展中的作用趋于合理化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支持、法律健全、产业导向和市场监督作用。政府应主要通过法律的、经济的、公共财政的方式和手段来对会展业进行宏观调节,对产业发展政策的扶持,土地使用、税收征管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和资金支持。加快法制化、规范化建设,制订、建立起覆盖会展业各个方面的规章制度,制订业界的行业准入条件,完善准入机制,以规范市场和阻止、避免重复办展和恶性竞争的发生。协调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促进会展的和谐发展。

2 会展协会管理的合理化首要是加大协会协助政府制定行业规范,资质的评定,维护办展秩序,从而实现行业自律。其次加大协会培养专业人才方面的力度,设立相应的专业考评体系,为会展业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同时加大对办展计划和办展项目的监督;对展会的统计数据进行公正审核,定期进行权威信息发布,对业内的分析、评价、观点交锋建立在真实、准确的数据基础之上,推动会展行业诚信建设,为国家统计部门、宏观管理部门和经济研究部门提供真实的数据统计等等。

(二)会展的联动经营、全球化、专业化、品牌化、网络化趋势

联动效应将成为会展业未来发展的一个亮点。在传统的模式外,会展业越来越向其他经济方面拓展。越来越重视与其他机构的合作,如:会展业与旅游业的合作,为参展商提供服务的同时,还增加了收入。总之,联动经营模式,延伸会展业的价值链,将成为会展业一个新的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会展业的全球化发展趋势也愈加明显。品牌移植或新品牌的创建,呈现出在全球办展的趋势。据德国经济展览委员会(AUMA)统计,德国会展企业近几年出国办展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伴随着大批国际知名的品牌会展移植到我省,加大了竞争的同时也加速了我省会展业全球化的步伐。

同类产品同台竞争和交流,引领本行业的发展潮流,这种专业化的展会也是今后我省会展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主题的专业化将打破传统的综合化,专业分工将打破无序分工,专业观众将代替传统的非专业观众。

品牌展会能够代表行业的发展方向,推动会展业的快速发展。走品牌化的办展道路,培育品牌会展企业、打造品牌会展城市是我省会展业的发展目标。政府和协会对展会进行积极引导定位,力争获得国际展览联盟的认可,积极培育品牌展会。会展企业要从硬件和软件人手,及时地更新展会硬件设施,积极提高展会的专业服务水平,快速成长为品牌企业。另外,我省会展实现品牌化还需鼓励引导国外资金、技术、管理人员进入我省展览市场,同时也将我省一些优秀的展览会移植到国外举办,扩大经营范围,通过与国际接轨的方式实现品牌化发展。

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大力推动会展信息化建设,将信息化建设与各项会展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发挥网络传播优势,加大网络营销力度,创新网络营销方式,通过网上展览开展业务,避免因时间和地域的局限,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进而提高会展的效益。

(三)服务品质化趋势

会展作为第三产业的服务业来说,服务的好坏,决定了会展的成功与否。目前会展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一套成熟的运作模式,在整个会展中提供周到细致地服务,其中,美国最典型之处是进行了业态创新,德国提供“一站式服务”既包括展前的租赁、搭台、展品运输等专业服务,也包括餐饮、旅游、住宿、交通、运输等相关行业的配套服务,通过“一站式服务”解决了参展商的后顾之忧,得到了参展商的认可,从而树立了良好的会展品牌形象。

(四)人才培养优秀化趋势

会展业的竞争实质上是专业人才的竞争。拥有专业化的人才是会展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应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加大对高校人才的培养,有针对性的为会展业储备中高级专业人才。在统筹安排的情况下,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人才,避免数量的增多,而忽视了质量的提高,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在实践中不断的开拓国际视野,提高服务意识,加强理论创新,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结构,培养各类高端专业人才;

第二、加强社会培训。会展行业协会可以根据市场的需要建立一套会展人才培训机制,适时通过短期培训、资格认证的方式对会展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有针对性的提出培训的目标,提高目前展览从业人员水平的参差不齐的状况,全面提高现阶段从业人员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水平,这一方面可以借鉴会展业发达的国家,学习他们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培养出适合我们自己的会展专门人才。

第三、作为展览企业可以直接引进国外高端人才,通过带领作用,可以很好的学习国外的先进管理方式和先进的会展实践经验,有效的节约时间和成本,也是一种很好的间接培养模式。再者可以派遣企业人员提供短期国外培训机会,通过学习外国先进的会展管理和服务理念和方法来提高本企业会展人才素质。

参考文献:

1 马世俊;展会的作用及我国会展存在的问题,广西财经学院报,2008年8月

2 丰理炜;浅析会展经济的功能及其作用,法制与社会2008年1月

3 李智玲;德国会展业发展的新趋势及启示,城市问题2009年第5期

4 冯玮,杨文彬;美德会展业发展比较及其启示,旅游论坛第4期2009年8月

猜你喜欢

基本功能会展经济现状分析
会展经济发展现状与风险管理分析
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的协调互动初探
Analysis of Strategies and Procedures Employed in Translating Literary and Non—literary Tex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ist Theory
基于IPv6的互联网安全问题探析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对中外会展经济的比较分析
工信部打击预装App未能抓住要害
广西会展经济与东盟主题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