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助推会展业发展 着力点要放在消费上
2013-04-29卢东
卢东
党中央明确将城镇化发展作为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今年“两会”上提出500多件中国城镇化建设问题,近百余县申请撤县设市,由此城镇建设将带来会展客观上的需求。据《经济观察报》透露,《全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將正式对外“亮相”,未来东部城镇化发展重点是,在优化城市群的基础上,打造一些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大城市,并更加注重服务业的发展。
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和城镇建设,已使我国二线、三线城市会展数量增多,会展的流动特点在向经济发展快、产业布局密集和服务成本低的地区转移,城镇化建设推动会展业发展显示着强大动力。业内专家预测,未来城乡会展场馆和酒店建设将出现较快增长,数据显示,2013年国家开发银行将有50%以上的新增贷款投向城镇化及配套建设。未来5-10年,由于基建、公共服务以及城市发展等,城镇在向城市转变过程中,会涌现出大量的展览场馆和会议中心,使会展场馆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这种产业发展模式值得思考是,借助城镇化建设之力,推动会展业发展的着力点,不能只注重投资场馆拉动作用,从我国会展产业的发展经验看,单靠投资拉动产业发展,往往容易出现后劲不足和市场调节机制发育不健全,转变增长方式先要解决生产决定消费,还是消费决定生产的问题。众所周知,目前我国大多数会展场馆利用率低下、闲置率高且经营困难、饥饱不均现象十分明显,会展场馆总体趋于过剩。中央八项规定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要求出台以来,高档酒店承接会议明显缩水,一些酒店会议场地出租率从90%直降到10%。所以,在新的城镇会展产业发展机遇中,兴建扩建会展场馆需科学规划谨慎投资。
这方面的好例子有很多。世界知名会议品牌《达沃斯国际论坛》,使一个“达沃斯”小城镇成为享誉盛名的城市,哪里至今没有过多的高楼大厦,仍保留着传统小城镇的风貌。应该说一个城市的发展状况,不能简单地看它投资兴建了多少楼堂馆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我国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未来我国城镇化建设更加凸显中国特色,无疑也决定了会展产业借城镇化发展之力,同样要结合各地地域环境特点,适应当地经济发展条件,融入民间传统文化等,抓住有利发展时机,要在扩大需求上加大投入,形成特色会展消费,才能有产业的特色发展。
事实上,投资消费比投资场馆设施建设的机遇更多。城镇化建设是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会展消费属于城市的服务消费,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的大环境下,对会展业的投资应该更多地是帮助企业参展,鼓励大众会议消费,在扩大会展需求上下大功夫。目前城镇化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在扩大会展消费需求的有利因素正不断增多。新一轮扩大内需的浪潮,使城镇化在未来10年新增4亿城镇人口,现“漂”城镇的农民工70%以上希望在家乡周边就业,为服务业聚集了劳动市场的同时提供了消费需求。围绕城镇化建设的消费迅速增长,城镇中小企业和居民的会议需求有望成为会议新的增长点。一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会议和展览是不可缺少的组织形式和宣传途径,它对统一思想认识,提高城镇居民和农业人口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二是,城乡居民旅游休闲消费水平大幅增长。从今年春节老百姓的旅游休闲需求情况看,旅游业已进入了大众化发展的新阶段。城镇旅游与会展互为依托,相互拉动形成城乡现代服务产业链条。三是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小企业实力增强,城镇群众的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解决了“有钱”问题后,企业参与会议获取信息或投资会展扩大影响的意向增多,最看好的企业会展是:展销会、表彰会、技术交流会、项目对接会、商务会议和会奖旅游等;而大众生活水平提高后,马上就要解决“休闲”“养生”“理财”等问题,“草根”消费文化形成,大众会展类型多数将集中在生活产品展销、文化教育、金融证券、保健养生、休闲娱乐、收藏保值等。会展城镇传统文化在和城镇工业化双重作用下,使我国中小城市会展出现新的增长势头。
另外,在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中,政府扩大内需的政策正向促销费上加大力度,重点是流通和服务业的税费、产业的服务配套、市场规范与信誉建设、鼓励消费和扩大需求等。从城镇化建设政府持续释放的信号上看,三、四线城市退税范围可能增加,对人才回流制定优惠条件,中小企业融资与户籍管理制度放宽、工资收入和社保制度改革等,这些政策信息都直接或间接地连接着消费,近期会议在中低端出现的消费潮,也说明严格控制“三公”消费的政策,同样助于会展向中小城市和中小酒店流动,中国的低端人口比重很大,会展的大众消费时代即将来临,投资消费前景十分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