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顾内容形式 凸显教学效益
2013-04-29崔文华
崔文华
摘要:语文是一门内涵十分丰富的人文学科。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我们教师也在进行着教学方式、思想观念上的改进。笔者现从自身实践出发,借鉴各位同仁的经验,谈一谈自己对高中语文新课改的一些看法与体会。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内容;兴趣;方式
语文是一门内涵十分丰富的人文学科。语文之所以充满魅力,就在于其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以及解读语文的灵活性与不确定性。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课改热火朝天地进行着,各种形式的课堂设计走进了我们的课堂。但在新课改中,不少工作者对于层出不穷的教学手段,百花齐放的课堂手法感觉到眼花缭乱,有一些只重形式而忽视课堂效率,也有的课程改革偏离预定计划等。那什么样的课程改革才是成功的课改呢,笔者从以下几点进行了思索与探究。
一、内容
1.课堂的内容必须符合高考目标。我们的课改是在现有高考制度下的课改,所以,每节课教学目标的设置都应与高考目标相符合。否则,脱离了高考目标的教学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比如,有的教师想以人为本,就把文言文的教学目标定位在对人物或故事的分析上,每篇文言文都成了人物传记与情节品析。虽然课堂热闹非凡,没有枯燥的文言学习,学生学得很轻松,但是却使得学生的文言基础很差,不能达到高考的要求,长此以往,这样的课改只能被淘汰。
2.课堂的内容必须符合学生的思维层次发展。高中学生处于智力飞速发展期,对其进行稍深层次的思维训练是很必要的。而有的教师为了达到高考课改的形式要求,就过度地降低了问题的难度。课堂上学生开心异常,因为教师问的知识他们都会,都能掌握,而课下一想,却是收获不多。如果一堂课分不出初中还是高中的内容,那么,无论它的内容多么完美,从内容上来讲都是一堂失败的课。不过,反过来把课堂内容设置得太深,以至于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学生都不能答出也是不对的。教师在内容难度的设置上一定要深浅有度,层次鲜明。学生的思维有深浅,顾深不顾浅,固然太急功近利,但顾浅不顾深也是对学生智慧的抹杀。所以,教师在设置内容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思维层次,多角度多层次地设置问题,方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3.课堂的内容除去知识层面的设定外还要有一定层面的能力训练。教师在课改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能力的培养。听、说、读、写是最基本的语文能力,除此以外,心理承受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感知能力等也都属于我们课堂的训练范畴。我们可以在对抗中锻炼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在小组活动中锻炼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在课文自读中培养感知能力。教师也可以设置特别的活动课,促进学生各方面发展。比如,辩论课、课题研讨课、阅读课等。
4.课堂内容要求紧凑、容量大,实效性强。现在很多课改以后的课只流于表面,形式虽多样,内容却松散,没有整体规划,效率也不高。尤其高中课程,学生的接受能力已经很强,松散、容量小的课远远达不到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但是这里所说的容量大并不是习题的容量有多大,而是说学生思考的空间、掌握的知识与能力的多少。如果教师只加大习题的容量,只能让学生感到更枯燥,并且又走入了题海战术的怪圈,事倍功半。如何做到内容紧凑、容量大、实效性强,则是一门高深的学问,需要教师多总结、多探索,方能找到理想的解决办法。
二、形式
一堂成功的课离不开一个成功的形式包装,但形式并不是越花哨越好,我对形式有以下几点看法。
1.形式不能冲淡主题内容。现在多媒体教学比较普遍,幻灯片、投影仪等多运用到了教学当中,可以说省了教师很多力气,也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形式一旦冲淡了主题只能是事倍功半。有的课,一节课下来,漂亮的幻灯片频频放映,学生仿佛置身电影院中,却忘了最主要的任务——学习和思考。我们学习的是语文,语言文字的东西最终还是要从语言文字中体悟情感,而放弃文字将其诉诸感官的刺激,收到的效果只能是微之又微。
2.课改的形式要能真正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发挥与施展。当前,小组合作探究是新课改一个比较普遍的形式,但是真正运用起来却是问题重重。有的小组形同虚设,一说讨论乱哄哄一片,一说回答鸦雀无声;有的小组总是一个人在说,其他组员只是在听;有的小组成员内部矛盾重重,长期得不到解决;还有的在小组运作过程中分数设置不合理,评价机制也不完善……这些都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发挥。要想真正让学生能力得到施展,从小组组建那一刻起就要用尽心思,小组成员的性格、学习成绩、解决问题能力、积极程度等方面都要照顾到,而不能单纯地就近分组或者按成绩排组。另外,教师在运行过程中还要让组内所有成员都动起来,设置问题要让每个组员配合完成,或者分层设问,分层回答。每组的优等生有深层次的问题,后进生有浅层次的问题。只有这样,形式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3.课改形式还要动静结合。以前的课堂,只有教师一个人在讲,现在的课堂,热闹得听不见谁在说话。而在这种热闹当中,我们好像缺失了什么,学生的讨论也是无根无据。一节课要想真正让学生动起来,动起来有收获,必须做到动静结合、动静有序。教师在学生讨论或者回答问题之前一定要让学生有一个思考沉淀的过程,让学生的回答必须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是有一定含金量的,惟其如此,长期的训练才能够收到成效。
综上,教师在课程改革中一定要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内容与形式是相辅相成的,既不能离开内容谈形式,也不能只有形式没内容。没有内容,形式只是空架子,没有形式,内容便失去了吸引人的光彩,变得枯燥乏味。所以,只有践行了内容与形式完美的结合,语文教学才显得有生机和活力,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语文学习活动过程中,体现出主体作用,才能更好地把语文学习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
【责编 张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