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知识迁移,优化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2013-04-29黄丹

新课程学习·下 2013年5期
关键词:知识迁移多样化教学初中信息技术

黄丹

摘 要:“知识迁移”在学习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运用知识迁移、提高教学效率进行了一些分析。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知识迁移;多样化教学

在教学中知识迁移已经被广大教育者所重视,在教学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有利于学生建构知识体系,主要在于知识迁移能促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并运用这种知识迁移去解决问题,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一、知识迁移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要求学生对知识有效地掌握,更要学生拥有能够进行实际操作的技能,而且学科内的一些知识点具有很多相似点。尤其初中时期的学生抽象思维已经得到一定的发展,重视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有效链接新旧知识,提高学生在面对新的学习情境中感知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等,通过知识迁移有助于帮助学生进行理解性的学习,一方面可以避免学生机械式的记忆,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学生知识点的互动、迁移,有助于学生形成知识网络,系统、整体地掌握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因此,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运用知识迁移,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促使学生能学、会学是广大教师必须重视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运用知识迁移,优化课堂教学的途径

虽然知识迁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但是这种迁移往往是以隐形的形式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中,很少能够自主地进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能够进行主动迁移的条件,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能够主动迁移,能够对知识进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1.创设知识迁移的条件,促使学生迁移

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条件,是诱发学生进行主动迁移的重要前提。教师要能够针对具体情况创设条件,激发学生迁移的心理。具体方法介绍:

(1)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注重与原有知识的链接

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景,引导学生进行迁移,通过新旧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学生能够进行新旧知识的互相渗透,不仅为学生进行新的学习埋下一个伏笔,也让学生能够对新旧知识进行有效的辨别,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比如学习Excel软件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点拨学生同前面学过的Word软件的操作进行对比,发现共同点,实现新旧知识的迁移,这样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是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一个重要条件

教师要在教学中对知识进行“不断分化”和“综合贯通”,引导和帮助学生提高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深化对知识的认识,让学生在繁杂的知识点之间建立知识网络,促使学生对知识点进行主动迁移。

(3)提高学生知识概括能力也是进行知识迁移的一个重要条件

在教学中,要注重基本概念的有效学习和掌握。概念具有极强的抽象性,而这种抽象的潜在应用是十分广泛的,能够进行迁移的方面也是极为广泛的,因此,培养学生的知识概括能力是促使学生能够进行迁移的有效保障。

(4)打破思维定势,促使学生有效迁移

知识迁移包括正迁移和负迁移,如何进行正迁移促使学生有效学习是教师要格外重视的。因此,在教学中要促使学生打破思维定势,进行积极的迁移,提高学生的迁移效果。

2.实施多样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进行迁移

(1)教学生活化

概念是高度抽象下的知识,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难免出现困难,如果教师仅仅是照本宣科地传授,会使学生学起来感到枯燥,又不利于理解,长久下去,会让学生留下很多盲点,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影响学生的正常发展。因此,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信息技术中的一些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要能把这些模型化的生活知识进行分解、挖掘,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巧设问题,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对知识共同特点进行操作,对知识共性进行迁移

操作性是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环节,没有操作犹如纸上谈兵,毫无意义。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对知识的共同点进行操作,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掌握,促使学生进行再创造,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讲解第三章“Word目录超链接的制作”;教师要求学生制作自动生成目录页,那么怎样能方便快捷地浏览目录中的文章呢?提出问题后,带领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那就是制作超链接。教师只需要讲授文字超链接的方法,由学生自己探索出艺术字、图片等超链接制作,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的迁移能力,实现知识的横向迁移,以提高学习效率。

三、结合课内外,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做好课外拓展,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知识的运用趣味,让学生主动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沟通,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促使学生进行知识迁移。我们每周一节的社团课是学生课外拓展的乐园,每次上课我都会布置各种任务,有Word卡片的设计,班级成绩的统计,甚至教师上课课件的设计制作都会拿出来共同探讨,不同年级的学生,完成不同的任务,让学生能学以致用,并且兴趣盎然,更让学生在挑战困难、增强自信与创造能力等方面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总之,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运用知识迁移既符合了学生发展的特点,也满足了学生的发展需要,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创设一定的条件让学生能够进行知识迁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迁移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促使学生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艳萍.浅议知识迁移及促进知识迁移的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10).

[2]夏芳.增强知识迁移和运用能力的途径[J].中国考试:高考版,2007(2).

猜你喜欢

知识迁移多样化教学初中信息技术
在素质教育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多样化教学方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关于新课改下小学语文多样化教学研究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微课”
游戏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游戏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中职声乐教学中多样化教学方式的运用分析
开展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研究
由一道物理题引发的对绳子张力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