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转、改”让新闻工作者知冷暖、解民情、接地气

2013-04-29张皎

中国外资·下半月 2013年5期
关键词:走基层

张皎

摘要:2011年夏季,在中宣部等部门的倡导下,全国各地广大新闻工作者开展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通过走下去,融入基层当中,与老百姓进行灵魂的相互碰撞、面对面的相互交流,使记者的心灵得到了一次彻底的涤荡,因而更能捧出鲜活生动具有震撼力的优秀作品。

关键词:走基层 蹲点日记 边疆行

从2011年8月份开始,中央、各省市区媒体掀起了一场盛大活动,那就是记者扎根基层,汲取养分,察民情、访民生,将一些新鲜、生动的新闻事件呈现出来,让受众尽情享受了一顿又一顿的视觉盛宴。

先让我们回顾一下那些记忆深刻的场景吧:陡峭狭窄的悬崖,波涛汹涌的江水,大人护着孩子,行走时亦步亦趋,稍有疏忽,就会葬身万丈深渊。尽管如此,在恐惧声、安慰声以及各种惊险中,每年的寒假暑假至少四次都要重复这条路,因为这是当地孩子去学校、回家的必由之路-----

这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2011年9月17日播出的《走基层·皮里村的蹲点日记》之——《500米大悬崖步步惊心》中记录的一个真实场景。从9月17日到9月23日,中央电视台连续播出了七集《走基层·皮里村的蹲点日记》,让观众如临其境的体验了偏远地区孩子上学的艰辛。

从2011年8月底开始,中央电视台记者来到新疆喀什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马尔洋乡皮里村进行蹲点采访,这个村在距离喀什300公里的帕米尔高原上,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由于生活在偏僻的大山里,当地人出入很不方便。此时,正是全国各地大中小学开学的日子,记者将采访视角锁定在孩子的身上,通过镜头真实记载了上学路上的每一个细节,让广大观众切身体会到皮里村孩子的艰辛求学路。而采访途中的险象环生,也让观众看到了与以往不同的新闻记者——他们真正的“沉”了下去,与走在上学路上的孩子一起体验艰辛,正如记者在采访手记中谈到的:当我问孩子们最想要什么礼物时,他们的回答是:一双鞋和一条好走的路。还有什么比这更有血有肉,震撼心灵呢?一部好作品与记者的敬业精神可以说是息息相关。

央视评论员杨禹在题为《真诚面对最真实的中国》的评论中写到:“我跟所有观众一样,看到这七天的《皮里村蹲点日记》,第一个感受就是感动,感动于皮里村的孩子们,感动于郭玉琨这样的基层干部,当然,也感动于敬业、尽责的记者。”

杨禹谈到,新闻工作者历来倡导“一头汗两脚泥”,这样才能真正写出好作品。今天的新闻从业人员物质条件丰富了,却越来越多的出现了“文件记者”、“电脑记者”,腿懒脑不勤,对着材料组织稿件、上上网攒条新闻比比皆是,作品空洞无力、不接地气,久而久之,难免沾上浮躁、骄奢之气。走基层的报道过程,其实是广大新闻工作者补课的过程,充实大脑、洗涤心灵,是完成基本职责的过程。只有重拾“两脚泥”的好传统,才能采访报道出反映真实国情的好新闻。

“在这个过程当中,要真诚面对一个真实的中国,只有走近群众真实生活,才能去感受他们的所思所想,只有去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把握群众的诉求。”

杨禹说,走基层的报道,其实是帮助大家增进共识,凝聚力量。就皮里村而言,要通过一点一滴的努力,来逐渐地去改变他们的面貌。

让我们在回顾一下“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由来。2011年8月10日,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五部门召开视频会议,对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进行部署。至此,源头有“活鱼”,基层天地阔,全国几十万新闻工作者“走、转、改”活动正式开始。

这一活动徐迅速得到广大新闻工作者的积极响应、广泛参与,《人民日报》建立150个基层联系点,派出80多名编辑记者,采写报道百余篇;新华社建立380个基层联系点,派出150多路编辑记者;中央电视台派出88路268名编辑记者,在重要频道、名牌栏目连续推出相关报道。大量来自基层一线的鲜活报道,给新闻媒体带来清新之风,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好评。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的《走基层》系列报道,完全是以民生为着眼点,小视角、大关注,一个人、一个村、一个特定群体,他们的命运与社会、与国家紧密相连,因而也更加引人关注。值得欣慰的是,通过媒体的力量,部分报道中反映的问题、难题已经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或解决,这或许是所有参与《走基层》活动的媒体人最为自豪的,而这也应当是 “走、转、改”活动的最终目的。

2011年10月19日下午,中央电视台举办了《讲述CCTV:让边疆告诉你》——“走转改”实践交流会,中文国际频道《远方的家》栏目纪实节目《边疆行》7名参与制作的编导、出镜记者结合自身的采访经历,讲述“走转改”带给节目和自身的变化。在半年时间里,栏目组跨越9个省区、100多个市县、500多个乡镇,采访了30多个民族的基层群众3000多人,播出节目时长达4500分钟。节目中,广大观众跟随记者饱览祖国秀美河山,感受风土人情,感受着他们的感受。而在节目之外,记者们想说的太多了。

出镜记者彭祖,曾是一名娱乐节目的主持人,他一直认为主持人就是光鲜的出现在观众的面前,用华丽的辞藻吸引大家。这一次,他跟随摄制组,一次次的采访使他的心灵一次又一次的受到撞击。在云南省德钦县拍摄时,一个叫谷扎的小村庄因为澜沧江的阻隔,190多位村民和外界交流的通道就是一条跨江的溜索,村里的经济作物、生活物资也都靠溜索来运输,很多孩子因为害怕滔滔的江水,平日里只能坐在江边,畅想外面的世界。面对200多米长,离江面60多米高的溜索,彭祖起勇敢的滑了过去,看着奔涌的澜沧江,看着醇厚、朴实的村民每天用这溜索往返于汹涌的江面上,他抑制不住潸然而下的泪水:“有些事情等你真正做到时,可能才会了解它到底有多辛苦。过这个滑索我可能今天就是一次,但是这里的村民每天都得走这条路----我的手现在很疼,但是我特别高兴,因为我在人生之中有了这份特别的体验,让我特别的感动。”

在滇藏公路沿线采访时,彭祖偶遇一位埋头清理塌方路面的藏族老阿妈,这位已经连续清理11年的67岁的老人,双手长满老茧,手骨节已经变形,她回答记者“您做这一切到底是为什么?”时就一句话:“我什么都不为,只是不想来到这里的车出事。”

“走的路越来越多,接触的人越来越多,心灵的撞击越来越多。在《边疆行》,我不需要做作,不需要设计,不需要夸张。只要将当地人最原始的生活状态、生活态度用最真实的镜头语言呈现出来,就是最美的。”彭祖这样道出了自己的感受。

《边疆行》第55集《边城普兰》这一集里,记者蔡丽娜来到丁嘎执勤点,亲身体验战士们吃、住、学习、训练等情况,其中一个细节,是晚上睡觉之前,帐篷外有战士打着手电在洗脚,当她走到旁边,借着手电光,发现他的洗脚水没有热气,于是就伸手去试了一下水温,才知道他用的是冷水。这个细节让观众很震撼,一个女孩子,心那么细致,手伸进洗脚盆时是那么自然,而这个细节恰恰印证了边防哨所环境的艰苦。在讲述幕后感想时,蔡丽娜说:“洗脚的战士告诉我,这里条件有限热水很少,大部分都用冷水。他说得轻描淡写,但是我的心里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对他们既敬佩又多了一些心疼。”

蔡丽娜说:以前对新闻纪实类节目没有那么清晰的认识,对祖国边疆的认知也只是停留在书本上,在拍摄《边疆行》广西段的时候没有很好的进入状态,直到自己参与了西藏阿里地区的拍摄,克服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在执勤点深入到战士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才慢慢地找回状态,在那儿跟他們同吃同住同聊天,真切感受到跟自己年纪相仿的他们毅然肩负起了保家卫国的使命,“祖国的形象在我的心目当中更加的清晰,让我对记者的职责和使命也有了新的认识。就像去试洗脚水的温度,我觉得我的改变就是在这些经历当中不知不觉发生的。”

记者深入基层捕捉新鲜事件,本应是新闻工作者的职责。只有沉下去,才能挖掘出好作品。记得在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有一篇叫《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长篇通讯获得一等奖,文章讲述的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的事迹,他一个人、一匹马、一条路在大山里一走就是20年。作者新华社记者张严平跟着这位乡邮员经历了白天、黑夜,寒冷、酷暑,高山反应、极度疲劳以及种种惊恐和危险,他被自己从未体验过的另一种人生深深震撼。

采访途中进入小凉山,这里一天经历四个季节,海拔落差以3000多米的幅度变化,这对记者是第一次;在苍茫的原始森林覆盖下的荒无人烟的深山里风餐露宿、艰苦跋涉三天两夜,这对记者也是第一次;在崎岖险峻的山路上骑马行进,对记者同样是第一次,而这些对于乡邮员王顺友来讲,已经走了20多年。同样,记者跟随王顺友前行的路,是盘旋于悬崖峭壁之间被来往的骡马踩出的一溜脚印,是雨水和雪水在山梁中冲刷出的一道道沟壑。徒步行走,竟不能平稳的落下一只脚;骑在马上,更像是悬于崖壁之间的惊险游戏,这些却是王顺友一年要走330天的路。“当又一天的清晨,我终于站在了这次采访的终点——海拔1000米、气温40℃的雅砻江边,我感觉再也走不动了,可我知道,过了江,王顺友的路还很远很远……”

正是有了这样深刻的体验,有了发自内心的感悟,高原上圣洁的索玛花一点点的在记者心中盛开,一个真实的王顺友被从大山里捧了出来,同时也把记者最真实的感动传递给了读者:“采访王顺友和他的马班邮路,让我体味到了一个人、一颗心、一个灵魂的相互碰撞、相互交流。从这位大山里面的乡邮员身上所传达出的关于生命的价值、人生的幸福种种,都将不断的启发我:怎样做一个记者,怎样做一个人?这次采访让我深刻的体会到:生活永远是记者心灵的源泉,真实的,才是具有震撼力的。”

基层和群众,是每个新闻工作者的情感之根、报道之源。走进基层,向群众学习,一直是我们党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说:“基层一线是新闻工作的源头活水,蕴藏着最鲜活、最丰富的新闻资源。接地气才能有底气、长灵气,深入实践才能富有生活气息,扎根群众才能产生真情实感,我们的新闻报道才会有现场的温度、才会有清新朴实的文风、才会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长期的新闻实践证明,真正有价值的新闻是记者用脚在基层走出来的。《人民日报》记者刘晓鹏直言,不到基层去,总隔着玻璃窗,眼睛就看不清楚;不到基层去,从材料到材料,思考就不够深入;不到基层去,通篇干巴话,表达就不够到位;不到基层去,冷暖不相知,感情就不够投入。“走转改”顺应了时代要求,遵循了新闻工作的基本规律,是编辑记者成材的必由之路,要使其成为新闻工作的一种理念、一种常态、一种机制。一方面,全面、准确、科学地领会中央精神,同时要了解、体察、熟悉基层民情。

实践证明,“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应该是我们新闻工作者的自觉行动和永恒的职业追求。只有走进基层,才能把握观众的思想脉搏,养成回应观众关切的创作风格。只有深入基层,才能知道老百姓衣食住行生活百味,也才能找到我们创作的着力点。

“走转改”活动启示我们:做一名优秀新闻工作者,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深刻理解新闻工作者的根基所在、价值所在,更好地肩负起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使命,新闻工作者的位置永远是“在路上、在基层、在现场”,在路上心里才会有时代,在基层心里才会有群众,在现场心里才会有感动。唯有此,新闻报道才会更加生动鲜活、富有感染力。

猜你喜欢

走基层
区县电视台宣传舆论阵地建设初探以万州电视台为例
“走转改”是播音员、主持人成长的必修课
宜宾市:聚焦工作重点持续“走基层”
对央视“走基层”系列报道的分析研究
城市台时政新闻“讲好故事”的四条路径
如何在“走基层”中走出新语态
深入基层采访的创新探索
浅析记者“走基层”的现实实践意义
“走基层”:如何创新手段讲好故事
电视媒体改文风 节目题材贴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