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走基层”中走出新语态
2016-04-20许超群
许超群
2011年8月9号,全国新闻战线陆续开展“走转改”活动,中央电视台陆续在《新闻联播》、《新闻直播间》、《朝闻天下》等栏目开辟了“走基层”专栏,记者们开始奔赴田间地头、进社区、走企业,通过扎根基层采访,真切感受百姓生产生活新变化,真实反映基层群众心声与期盼,“蹲点”、“一线”、“民声”、“民情”、“体验”,这些“三贴近”特色鲜明的关键词频繁出现在新闻媒体新开设的栏目中,让人有如沐清风之感。为什么“走基层”的报道能得到百姓的认可和共鸣,这主要归结于新闻话语方式的转型。
一、传播语态亲切
传播效果主要是由传播语态来决定的,只有用百姓能够听得懂的、愿意听的传播话语来表达所要传播的内容,才能得到好的传播效果。走基层报道之所以让人感动,主要是记者用亲切、生动、质朴的语言,生动地说出了老百姓的心里话,改变了以往高高在上的、只是坐在办公室里遣词造句、苦思冥想的作风和文风。群众是语言大师,老百姓的话最生动、最活泼、最有生活气息。走进基层,同百姓“唠嗑”,才能拉近新闻报道和百姓之间的距离。比如在《走基层塔县皮里村蹲点日记》中,记者跟乡干部、塔吉克族老乡同吃同住同翻悬崖、用镜头记录下皮里村孩子们的艰难上学路,记录下基层干部的劝学过程。在整个系列报道中,记者的贴近性强的采访方式,接地气的语言,让观众除了记住了这条上学路,也记住了孩子们的乐观、热情、善良,记住了基层党员干部的奉献、担当、尽责,记住了支教老师的无私、爱心、坚守。同样在《绿皮车上的小夫妻》中,何斐和邬海燕这对小两口,用他们的热情幽默,诠释出了在艰苦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里,他们的纯真的爱情和相濡以沫,虽然没有什么华丽的新闻词汇,但是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仍然被他们的故事感动了。
与其他新闻不同,“走基层”报道的传播活动是一个“始于人,终于人”的过程,所以平实质朴的语态传播形式也最能感动人留住人。尤其是在新媒体不断涌现的今天,人们通过网络极大解放了话语权,从而越来越讨厌僵硬空洞、生硬灌输宣教的传播方式,因此,电视报道的语态要有温度、有情节、使受众易于从感情上融入、从认知上接受、从心理上呼应。改变新闻播报风格与语态语调,借鉴各种媒体的长处,融合新闻报道不同的形态和特征,形成自己独有、富有亲和力的新报道语态,会更有效地增强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使得它更加吸引人,打动人,影响人。
二、视角平民化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说事物本身都是多侧面的,不同的角度得到的是不同的认识价值。同理,新闻报道也是如此,角度的选择不同,所得到的宣传效果就不一样。
从报道对象来看,走基层报道第一次大规模的把新闻镜头对准了普通百姓、普通基层。在中央电视台以及各个地方台的走基层对象中,有坚守在各个战线的一线工人、乡村医生、留守儿童、基层干部、创业者、环卫工人等等,成为新闻报道的话语主体,一个个小人物的闪光点被凸显出来。比如《走基层·蹲点日记 开往春天的地铁》,报道选取北京最具代表性的地铁站点和线路,广泛采访拍摄地铁现场秩序维持者、调度中心工作人员、地铁司机和乘客,用细腻的镜头、感人的细节、生动的故事,真实反映北京地铁的运行状态,凸显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劳动者勤勉努力的精神面貌。只有“关注了百姓”,才能“为百姓所关注”,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重点新闻栏目推出《走基层·时间都去哪儿了》系列调查节目,记者用海采的方式,以“时间去哪儿了”的问题,街采普通群众、社会精英数千人,通过说时间、说青春、说价值、说年代、说信仰,节目播出后,在社会上取得了巨大反响,使得观众产生了巨大的共鸣。
坚持平民视角,必须彻底摒弃“俯视”心态。记者走基层,不应当有“下”基层的感觉,绝不能浮于表面、一走了之,要平等地与被采访者交流,真心诚意地和他们交朋友,这样采写出的新闻 稿件,往往更能打动人心,只有发现人物内心的真实和感动,才能在平凡中挖掘出闪闪发亮的金子,捞到真正需要的"干货,这样写出来的报道就像亲朋之间的聊天,就像叙述身边的故事,就像介绍自己的朋友,饱满鲜活,有血有肉,亲切自然,润物无声,更富于感染力。
三、挖掘好故事
新闻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反映,必须有许多生动活泼的故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采写新闻说到底就是:采访说故事。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故事当然是事实,但故事比事实又进了一步,故事更具有新闻性、可读性和传播性。走基层的报道就是讲述普通人的故事,要想挖掘好讲述好故事,需要记者站在当事人的立场、角度去思量,感同身受地观察事件的来龙去脉。2015年春节期间,央视新闻联播播发的《一条红丝巾 相聚6秒钟》,李佳妮为了让驻扎在铁路隧道的丈夫看到自己和儿子,在火车经过哨所的火车上,母子俩就把一条红围巾放到窗外,虽然只有短暂的六秒钟,但是千里探亲只为多看你一眼的这个故事,让无数观众感动。在整个拍摄过程中,记者分成几组,分别跟随李佳妮和她的丈夫拍摄,将这个故事的感动点、转折点、冲突点一一记录,最后达到了让观众潸然泪下的效果。为了讲好故事,走基层还呈现了“连续剧化”的模式,这种模式就是把完成的新闻事件分成两集或多集,每天连续播放,注重人物和时间发展的纪实呈现,在对立冲突中设置悬念,延宕叙事过程。“连续剧化”的模式给刻画人物命运提供的空间,又能折射出对问题的探讨和思考,让故事讲的更加牵动人心。
故事的精彩与否,主要取决于细节的刻画,走基层报道更是如此。细节的展现,让报道更加具有感染力和亲和力,由于细节是现实中碎片的展示,在碎片和碎片之间,留给了观众对于新闻更多的想象空间和认知,让报道的故事显得更加与众不同。但细节并不是鸡零狗碎、针头线脑,它需要记者用心揣摩采访者,融入事件中,才能抓住细节、展现好细节。
四、传播互动化
在走基层报道中,广大观众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得到了极大地调动,在主流媒体报道的同时,很多网站、微薄、微信朋友圈等社交互动平台全方位的对走基层报道重点推介,吸引了很多观众、网民参与到“走转改”中,这时候观众除了是旁观者外,还是参与者,甚至有的时候还是新闻报道的推动者和策划者。过去的新闻报道,观众只能聆听不能互动和参与,而“走转改”在新媒体的推动下,让观众在线上和线下直接产生了互动,既丰富了选题的内容,又提高了社会关注度。
在新媒体盛行的今天,传统媒体单向传播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受众的需求,开放性、互动性、参与性的传播形式日益成为主流。走基层报道的成功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播的一种有益结合,通过打通不同的舆论场,使报道形式多样化、覆盖面广,增加了报道的影响力,从而引发全社会的共鸣。(编辑/李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