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基层”:如何创新手段讲好故事

2014-05-05蒋维

中国记者 2014年3期
关键词:中央电视台基层

蒋维

提要:采写新闻说到底就是“采访说故事”。讲故事,已成为新闻报道创新探索的方向。现在的媒体环境已经发生巨变,这就要求以传播核心价值观为己任的主流媒体敢于变革,贴近受众,缩短距离,积极引导舆论的有效实现形式。

关键词:电视走基层讲故事

自2011年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转改”活动以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挂标“走基层”播出的内容,几乎都是故事化的新闻报道。广西电视台从2011年至2013年播出的322条“走基层”重点报道,也全都强调故事性。

怎样讲好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在“8·19”讲话中用了一句很群众性的语言:“要有两把刷子”。我们的“刷子”是什么?综合宏观视野和微观视角,电视可以通过以下创新路径,讲好独具个性生动真实的好故事。

一、做好顶层设计

规划故事化报道,要将顶层设计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增强报道的系统性,避免因“碎片化”影响宣传效果。如中央电视台的“走基层”报道既有着眼中国最边远地区一个小村庄现状的,也有关注中国中心首都北当下医患关系的。广西电视台更是依托接近基层的天然优势,对“走基层”报道从参与采访的人员、写作的思路、推出的时机、时段的安排到后续报道等,都制定详细的方案,充分调动各种宣传手段,推出了一批具备各种故事元素的报道,如《爱在大山深处交融》《秦兴国:三尺讲台单脚站立19年》《再见,绿皮车》等,形成了规模化立体化报道。

讲好故事做好顶层设计的另一个核心及要义是要舍得投入,这包括人力的投入,机制的投入,时段版面的投入等。呈现一个好的故事,要做到长期跟踪,要用到纪录片的手法。如中央电视台2012年播出的《走基层为人民服务新观察头号难题》,从发现选题到实景去浙江嘉善跟踪拍摄,累计时间超过六个月,跨越了三年多,拍下了海量的素材,写下了几万字的采访笔记,播出第一集时就用了13分钟。只有这样全面的投入,才能做出非常出色的故事化报道。

二、更加注重情感因素

故事化报道的情感“温度”与新闻的速度、新闻的深度、新闻的高度、新闻的力度同等重要,甚至更甚之。只有设身处地去感知报道对象日常生活工作中的苦与乐,与报道对象同悲同喜,同甘共苦,用心体味其平凡普通中的艰辛与困惑,才能用真实、质朴、自然的情感打动观众。我们强调记者“走基层”,不是“走到基层”的形式,而是要从“贴近群众”走向“融入群众”,培养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使报道对象成为“熟悉的陌生人”,做合格的倾听者,分享他们的酸甜苦辣。

2012年底至2013年,广西电视台持续追踪报道了一位“最美路人”:最早在网络出现的一组照片上,一位大姐路遇一位艰难行走的拾荒老人,她停了下来,用电动自行车搭载老人回家。照片上的路人大姐并没有清晰地呈现。广西电视台就此展开包括动用直播手段在内的新闻行动,进行全城寻找,最终这位善良友爱的路人大姐被找到。这次报道,使一位普通人的道德光辉感动了全城百姓,所体现的精神力量紧扣住了广大受众的心弦,让人动情并难以忘怀。

三、改变视角

下决心走基层不难,心怀诚意也不难,难的是怎样从旁观者变为“融入者”。如果我们所要报道的对象是了解熟悉的人,而不是孤立陌生的个体,故事性就完全不一样了。

视角向下,镜头朝下,通过真心诚意的采访,就能使最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观念得以呈现,丰富而立体地还原了人们的日常状态,报道带来的一定是“触碰人心的真实感”。而微视角、小切口,往往才能发现更多的故事,讲述更精彩的故事。

任何新闻的衍生都出自于特定的时代背景,必然融合了社会、政治、经济乃至人文、地理、历史众多背景。寻找大时代背景下的个体故事,进而用小视角、小意象折射大观照,见人所未见,察人所未察,道人所未道,这样的故事化报道不仅仅是为了呈现,更有可能富于启迪,有力,进而推动时代的进步及改变。小处着眼,彰显大问题;微观着力,期冀宏观嬗变。实现思想性与新闻性统一的报道,就是时代的“力作”。

四、敢于碰触痛点难点

新闻报道要反映当代现实,讲好故事,就不能回避这些人心的痛点、社会的难点。可以说,一篇报道最能打动人心的,或者说最该着力的,并不是得结论划句号,而是在求索过程中同步地实时记录。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杨立学讨薪记》讲述了“讨薪背后的角力”,报道关注了杨立学、工友、西安市劳动监察支队队长等十几个人,在故事情节的组织中,选取了20多个感动点、冲突点、转折点,通过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从多个侧面真实还原了农民工讨薪的艰难和基层干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作出的种种努力。这一报道用问题意识、建设心态和专业精神去诠释社会敏感话题,使这样一个看似负面的话题得到非常正面的传播效果。同时,正是因为敢于碰触痛点难点,这一报道在应用叙事技巧方面也取得巨大成功。矛盾越集中,冲突越激烈,人物形象就越鲜明,加上事件发展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种种悬念,报道的精彩程度格外引人入胜,凸显了报道的张力。

媒体责任在于及时发现并且大胆回应社会关心、公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以理性的态度,通过故事化的表达反映民众的诉求和呼声,展示现实的复杂性,引发理性的公共讨论,促成公共政策完善,引领问题切实解决,这种直面现实的建设立场才能更好地树立主流媒体的权威性,也要比我们简单地让外界单方面了解各种成就或许更符合国家利益。

五、细节彰显呈现

报道中的细节来自于记者的现场观察。需要记者心到、神到、站在当事者角度,感同身受地观察事件的来龙去脉,深入新闻人物或事件的内核。故事化报道中什么样的报道对象才会引起关注?一定是其身上独特的内涵。而这份“与众不同”,往往是通过他们言行的一些细节表现出来的。

2012年广西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先后播发的《广西:女孩患病去世捐献器官救三人》报道,就是通过一系列细节展现了年仅13岁的女孩何玥因患脑瘤不幸离世前自己决定捐献器官的境界。这一报道感动了无数观众,称之为“天使的捐献”。何碉这位“最美女孩”的正能量从桂林传遍中国大地,并当选为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

细节,是对现实情景的直接“还原”,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感觉”,由此使报道拥有独特的亲和力和感染力。由于细节展示的是一些现实中的碎片,在碎片与碎片之间,就留出了观众理解新闻的空间,带来的不仅是多元化的认知效果,更是对受众个性需求的满足,这种满足就是对观众的尊重,是人文关怀的体现。

六、“连续剧化”模式

《走基层·塔县皮里村蹲点日记》是2011年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的代表作,其特点之一就是开创了走基层“电视连续剧化报道”的先河。此后,无论是中央电视台还是各省区市电视台,以“连续剧”形式全程关注人物命运的报道愈见勃兴而且影响巨火。

所谓“连续剧化”,就是把完整的新闻事件分为两集或两集以上,每天连续播出,注重对议题或人物发展过程的纪实与呈现,在对立冲突关系中设置悬念,延宕叙事过程。改变“点状”报道方式,以“连续剧化”进行报道,既有现象的扫描和观察,又有根源的探讨和思考;既给展示人物命运和细节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又从普通人的故事折射出全属性问题,这一方式将新闻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叠加、推进,更能引发观众的共鸣。尤其是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报道,只有以“连续剧化”这一模式,才能充分展现截然不同甚至对立的声音,使主流媒体既成了不同社会意见的表达平台,又不是以对抗的形态出现的,实现了对百姓关切的敏感话题的正面回应、正向引导,有效地统合了主流媒体舆论和民间舆论两个舆论场。由此也在公众中树立了敢于担当社会责任的主流媒体形象,提升了媒介自身的品牌形象。

七、语态更亲和

当今,新媒体也在不断解构传统新闻报道的传播语态和话语模式。记者编辑要转变长期形成的居高临下的作风与文风,改变新闻播报风格与语态语调,有意识打通各种媒体,借鉴长处,融合新闻报道不同的形态和特征,形成自己独有、富有亲和力的新报道语态,吸引人,打动人,影响人,增强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

八、借力新媒体

新媒体率先爆料,设置议题,传统媒体跟进,这已经成为新的媒体生态。故事化报道的来源及过程细节展现,确实需要自媒体时代现场者提供的第一千视频及资讯。但更重要的是,主流媒体的最终发声,应再通过新媒体进一步放大,实现传播的融合,打通不同的舆论场,使报道形成多形式、广覆盖、全媒体的影响力,从而掌握引导公众舆论的主动权,引发全社会的共鸣。

此外,还要借助新媒体,把报道做成开放式话题,吸引社会各界广泛主动参与,使观众成为报道的直接推动力。如2012年中央电视台、广西电视台播出“桂林四兄弟寻母”的报道后,据“人民网舆情观察室”统计,有多达5400万的网民参与了这场爱心接力,引发了全国网民的“孝心总动员”。这次新闻行动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人们由这次报道还对中国电视新闻的深化改革有了更高期待。

猜你喜欢

中央电视台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基层在线
我们就是中国(中央电视台《我们》栏目主题曲)
“基层减负年”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基层减负并非无度
我院“编钟古乐”登上中央电视台《国家宝藏》栏目
中央电视台《读书》与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的对比分析
走基层
央视官网从CNTV中剥离另立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