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记者“走基层”的现实实践意义

2014-06-06王环

记者摇篮 2014年6期
关键词:文风真实性新闻记者

王环

“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才缩短了心与心的距离;住在农家的炕头上,收获的才不只是建议。我的脚下沾有多少泥土,我的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走近你、读懂你、为了你、依靠你。”这句中央电视台《走基层》栏目的开卷语,也成为一段时间以来,广大新闻记者在“走基层”活动过程中的真实写照。

“走基层”才能采写出使受众信服的“信”闻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的力量所在。而身处新媒体时代,新闻记者的采访方式正发着剧烈的变化:电话、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网络即时聊天工具、微博、微信等都成了记者手中的“生产工具”。而过度依赖电话、网络,则会成为影响报道客观性,甚至无意识制造“假新闻”的客观原因之一。

“新闻是跑出来的”,这是每一位新闻记者都要牢记的从业“铁律”。记者“走基层”,是坚守新闻客观性、真实性原则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只有通过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扎实采访,才能写出令群众信服的“信闻”,也才能捍卫真实性这条新闻的生命线。

“走基层”才能采写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欣”闻

当前,两种现象在媒体中广泛存在:一是记者依赖网络信息源,甚至直接引用网络文章,而不加以求证;二是稿件“千人一面”:要么是观点加例子,要么是概念加数据,一堆材料一通电话就写成了稿子。殊不知,现如今,读者的水平在不断提高,专家型、学者型的受众日益增多,如果媒体依然“故步自封”,报道索然无趣,靠什么来打动我们的受众?

真实性是新闻的基础,鲜活则是新闻的写作要求。与新媒体的特质相比,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介如何实现“改文风”?何种新闻才是鲜活的,才是受众喜闻乐见的呢?笔者认为,最鲜活的新闻来自基层,最生动的新闻语言也来自基层。基层是新闻工作者的情感之根、报道之根。“贴近再贴近”,记者的笔下才会出现群众喜闻乐见的“欣”闻,才能使新闻报道更具吸引力、感染力和公信力。只有深入基层“接地气”、“抓活鱼”,让版面语言和荧屏画面生动起来,才能使自己成为受众不可或缺的“悦读”报纸、“悦目”频道。

“走基层”更能发挥全媒体记者的优势

记者走基层,走到群众中去,才能生产出新媒体适用的新闻。传播介质的转变,记者手中握有的已远不止纸和笔,全媒体记者包里还有录音笔、照相机、摄像机、手机、笔记本电脑。以往在办公室采访写作的方式并不能满足全媒体记者的工作要求,“到现场去”不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实际行动。

全媒体时代,记者可以快速到达新闻现场,第一时间将最鲜活、最生动的新闻呈现在受众面前,快速反应借助新媒体技术平台的应用,实现了传统媒体即时、滚动播报的梦想。

“走基层”有利于转变记者作风和文风

工作作风问题既关系到工作质量,也关系到媒体和个人的形象。基层是一座新闻的“富矿”,等待着记者去开采和挖掘,无论经济社会发展到什么阶段、采访写作手段多么先进便利,都代替不了亲身感知和直接体验。那些“盛气凌人走基层、蜻蜓点水一阵风、走马观花应付事、不顾基层啥心情”的“漂浮式”记者,永远无法体会到被采访者的真实感受和心理活动。只有身子扑下去了,脚踩在坚实的大地上,思想感情才能有变化,作风文风才能转变。正如一位著名战地摄影记者所说“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炮火不够近”。

转变作风和文风,以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才能找到源源不断、取之不尽的素材,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新闻更加生动鲜活,节目更加喜闻乐听,才能写出生动、真切、感人的好新闻。

(作者单位:本溪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文风真实性新闻记者
河下:文风厚重的“进士之乡”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广告的真实性
普枞公路的文风和文脉
对电视新闻节目“改文风”的几点思考
从悬疑报道谈新闻的真实性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