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问题学生”的教育
2013-04-29于连香
于连香
所谓问题学生,就是指那些与同年龄段学生相比,由于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等不良因素的影响及自身存在的有待改进的因素,从而导致在思想、认识、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
那么,如何教育问题学生,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对这些孩子的教育摸索出一些门路,下面简单谈一下我的看法与做法。
1. 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学生的积极因素,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并适时教育学生扬长避短。每名学生都有闪光点,即使是问题学生也不例外。我班有一名汤同学,他的问题是不完成家庭作业。我曾教育过多次,但都不起作用。于是我就利用他声音好听、朗读好的优点,给他机会让他当全校诵读比赛的主持人,由于他喜欢表现自己,再加上我的鼓励,他成功了,老师们都夸奖他。他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学习有了劲头,从此以后,他的家庭作业很少有完不成的时候,在校的表现越来越好。
2. 树立问题学生的自信心。“信心是命运的主宰。”这是海伦·凯勒的至理名言。如何树立自信,我认为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给他们一个眼前的目标,不能是遥不可及的目标,要是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高度,让他们得到成功的喜悦。这很重要,因为每个人都渴望获得成功。曾经教过一个多动症的孩子,由于多动,他懒得写字,也无心听课,但他并不笨,于是父母要求孩子每科只要得80分就可以,这对于他来说,难于登天。我知道后,和他父母谈了许多,我给孩子下的目标是两科都及格就可以。这个目标对于这个孩子来说,只要认真答卷就能实现。一个学期过去了,这个孩子不但及格了,而且还得到了70多分,父母高兴极了,对我是感恩戴德,孩子有了自信,不但喜欢学习了,而且违规犯纪的时候也少了,问题变少了。
3. 关爱学生,经常家访。“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当问题学生亲近、信赖老师时,教师的要求就会很容易转化为他们的需要,使其感到亲切与善意而乐于接受教育。我班有几个留守生,不但学习不好,而且性格孤僻,不喜欢与其他学生合作与交流,总是独来独往,时间长了,他们几乎成了班级中被遗忘、被忽视的群体。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老师,我们要给问题学生以亲子之情、平等的友人之情,学生应该能感知出来,这样就会在情感上产生沟通,就能激发学生对教师亲近、理解和仰慕心理,进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他们喜欢你了,什么事情都愿意听你的,把你视为榜样的力量来激励自己,他们也就不是问题生了。
印象最深的是徐同学,他是单亲家庭的孩子。有一段时间,我发现他有些不对劲,经常逃课,来到学校总是满身酒气,同学都避而远之。一个四年级的孩子怎么能这样呢?于是我把他叫到办公室,严厉地训斥了他一顿,清晰地记得我说了这样一句话:“就你现在这样和社会上的小流氓有什么区别?”他一听就火了:“小流氓咋了?你管不着!”然后就气冲冲地跑出了学校。我当时气得心蹦蹦乱跳,眼冒金星,哪遇到过这样的学生呀!可静下心来一想,自己的话对这样的小孩子讲是有些过重了。于是我在同学的帮助下,终于在游戏厅找到了他。见到他后,我的第一句话就是:“徐同学,老师不应该说你是流氓,老师错了,你能原谅老师吗?”他愣住了,突然间抱住了我,埋头痛哭起来。过了一会,他向我讲述了他的家境,父母离异了,母亲离他而去,父亲借酒消愁,醉了就打他出气,他吓得不敢回家。家庭无温暖,使他觉得生活没意思,活着也没意思。了解了这些,我感到后怕。我马上随他到他家,和他爷俩谈了三个多小时,爷俩都哭了。他父亲当时就表示戒酒,不再打孩子了,他也表示以后刻苦学习,不再让父亲为他担心。我的努力没有白费,该生明显地转变了,父亲也变好了,不久,母亲也回到了他们身边。他们一家对我千恩万谢。我用无私的爱温暖了学生冰冷失落的心。这是家访带来的效果。如果不经常家访,不走进他们的家庭,就不能完全了解学生,也就不能对症下药,像这样的问题学生也就永远是问题了。
总之,问题学生及其错误行为是学校及班级教育管理中不可避免的客观现象,我们要针对他们的身心特点、个性、觉悟和各种形成诱因采取有效的措施、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充分发挥教育功能,促进问题学生由量到质的飞跃,成为名副其实的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