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课堂教学策略的认识与实践

2013-04-29杨会琼

新课程学习·上 2013年5期
关键词:困惑实践策略

杨会琼

摘 要:通识性培训,教材分析,思想洗礼,心灵净化;啃读教学用书,学习教育理论,实施实践过程。在实践过程中可采用以下策略,第一,课前导学以教材为主;第二,课中导学以教材为辅,以学校及学生实际为主;第三,课后内化形式多样,切忌布置机械的重复练习。随着实验的逐步深入,经过多次的对话、交流,发现实验中也有一些困惑。

关键词:通识性培训;课堂用语;实践策略;困惑

春去秋来,新课程已伴我走过了漫漫长路。

每天都在实践,每天都在错误,每天都在觉醒,每天都在回忆,每天都在成长……

实验伊始,通识性培训,教材分析,思想洗礼,心灵净化;啃读教学用书,学习教育理论,实施实践过程。课堂用语更多的是:数一数、说一说、摆一摆、划一划、圈一圈、比一比、写一写;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你能写出哪些算式?你能把这些算式排队吗?怎样派车合理?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你能帮助他吗?你准备怎么办?“你”的自主,“你”的创造,“你”学得多么主动、活泼生动啊,“你”在自主合作交流中一天天成长,“你”已经上三年级了;老师为“你”建立了成长记录册、成长记录袋,并考查“你”的口语,这是课改的启迪和智慧。

一、实践过程中的策略

教材是学习的载体,教师是学习的媒体,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在于找准自己的角色,教材的落实在于课堂,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所以,找准学习的兴趣点是重中之重。在实践过程中,笔者的策略是:

第一,“课前导学”以教材为主(因为现在的教材力图体现为学生的学材),教材在学生的手里是学习的第一手资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教材的图画情景讲出来、摆出来、做出来(当然要争取家长的支持),课前收起来,反馈接收一些信息,起到局部的“导学”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不用老师教,你能行。)。

第二,课中导学以教材为辅,以学校及学生实际为主,捕捉生活现实情景,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课标明确提出“要学有价值的数学”,由于课程要兼顾农村及城市,而农村客观存在的硬件跟不上,教材图画情景的动态难以实现,所以,选择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是对老师的挑战,且现实情景比图画情景更能激起求知欲,课中质量的提高与活动设计密切相关。

二、实验中的困惑

随着实验的逐步深入,经过多次的对话、交流,发现实验中也有一些困惑。

第一,客观现实与主观意识的差异。观念的改变与实践的反差较大,教师“应试”“灌输”的比例仍大,有些班级中午留学生,下午6点才放学,这是因为担忧评估而造成的,而这些班的考试成绩也相对较好,教师也能顺利评优,但这样做学生会不会产生厌学的情绪?对学生的发展是否有利?

第二,学会学习与学会做人间的差异。在“三维一体”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得以贯彻落实,但部分家庭教育成了负数”,如:礼貌用语、家长不会用、宽厚待人、家长做不到(这只是局部问题),所以,课改从娃娃抓起,更重要的是社会对教师、学生的过程评估的机制。

第三,重视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与学生个体实践间的差异。

教材提倡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是挖掘学生的潜能,弘扬学生的个性,但实践过程中,学生却不易接受或接受较难,他们只选择自己的方法完成,而教师选择最优化方法,是不是又在“灌输”?而且引导使用最优方法后,部分学生仍用自己的方法,特别要求表达解题过程时,学生困难相当大,这与考查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估发生了冲突,所以对学生的评价是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第四,问题意识的建立与强化。一册教材的应用题是图画情景,数量小,与生活较接近,学生较熟悉,他们口述结果时充满自信,但让他们提出问题时眼里却充满困惑(我都知道结果了,你却老让我提问题,这是什么意思),笔者认为问题意识的建立还是需要强化训练,特别是二册以后,仍以应用题出现较妥当。

第五,合作意识的培养与大班额授课制的差异。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需在指定条件下进行。

在错误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不急功近利,不心浮气躁。新课程,我们实践着。

(作者单位 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兴胜乡中心校)

猜你喜欢

困惑实践策略
探讨通用技术有效教学的实践
浅谈提高初中生牢记英语单词的实践教学策略
中学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浅议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幼儿园艺术整合活动的实践策略研究
小学国学教育之我见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
诸事结网,人如困兽
试分析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用心管理的实践
达赖的“困惑”与解惑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