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如风,伴心飞翔
2013-04-29黄微娟
黄微娟
摘 要: 当今社会,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高中生在还没有走出社会前,就已经承担了来自于家庭、学校、社会的各种压力。应试教育的弊端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等普遍现状造成多数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少数学生出现或多或少的心理障碍,如孤僻、自卑、精神压抑、情绪不稳定等问题。音乐教师应该结合音乐对人心理素质的影响做一些积极的努力和探索,通过音乐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音乐教育 音乐欣赏 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社会阅历的丰富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性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和困惑,而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心理学家麦灵格尔(K.Menniger)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仅是要有效率,也不仅是要能有满足之感,或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而是需要三者具备。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音乐教师应该根据音乐对感知、心理方面的各种影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做一些积极的努力和探索。
一、音乐与心理健康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除了具有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和促进个性发展等功能外,还具有独特的心理治疗功能。
1.音乐能使人放松,从而促进心理健康。
能使人放松的音乐是小于心跳的节奏、音乐节律变化较小的,音乐中包含弦乐、长笛、吉他等乐器,最好是旋律优美的协奏曲。音乐还可以促使个体分泌有益于放松的物质促进心理健康。音乐的旋律、速度、节奏不同,对人体可产生不同程度的镇静、兴奋和降压等作用,且能使人感到神清气爽。如萨克斯曲的《回家》、舒伯特的《小夜曲》、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等音乐作品意境深远,让人从感伤中解脱出来,变得心情舒畅且充满自信。
2.音乐可以通过表达和释放被压抑的情绪促进心理健康。
音乐起源于抒发情感、发泄情绪的需要。心理学家们认为,音乐提供的刺激使“本我”得到满足。当“本我”的需要得到满足时,能够消除个体的紧张状态,使人产生快乐的情绪。
3.音乐可以通过促进人际关系维持心理健康。
我国心理学家佐斌(1994)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观》一文中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健康标准之一就是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并指出:“心理健康的人总是能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正确认识和了解他人和社会的。”音乐以沟通交流的方式起到聚合作用,推动人际关系趋向和谐。例如:大家耳熟能详的《祝福》、《祝你一路顺风》等歌曲,经常出现在毕业的联欢会或朋友饯行的告别会上。这些旋律,既能感动我们的内心,又能促进朋友之间的友情。
二、音乐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在音乐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主要有团结协作、自信心、表现力和创造力等三个方面。
1.团结协作。
歌曲合唱或器乐合奏的训练,不仅要求学生有严格规范的节奏、和谐的和声,用统一的状态(包括音色、音量、呼吸等)进行演唱和演奏,而且要表达出整齐、优美的音乐内涵。这就要求学生向着同样的目标积极探索,并最终达成一致做法,从而完美展现音乐所需要表达的深层内容。所以合唱、合奏的教学实践能促进学生相互合作、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任务的能力的发展,这是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心理素质的最佳方式。
2.自信心。
自信心是音乐心理素质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音乐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缺乏自信而不敢大胆表现自我的学生。音乐教师需要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共同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中,并且让学生充分获得情感体验,在各种互动中,使学生充分认识自身能力,心理素质就能得到提高,也会更加自信。再如,当学生在歌唱比赛中失利后,他(她)就会灰心丧气、难过流泪,对自己失去信心。这时,音乐教师要引导他们正确地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在逆境中积累经验,重拾自信,促进健康心理的形成。
3.表现力和创造力。
当学生学会演唱或演奏一首音乐作品时,让他们更准确、生动地表达音乐作品的情感,应从音乐的记忆力、动作模仿的观察力、音乐形象的想象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音乐发散性思维的启发教学,让学生获得“二度创作”的表现心理素质。
此外,课外活动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外界的各种事物,扩大知识领域,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和正确的审美观点,还使学生生活愉快,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积极地、有计划地组织和开展音乐课外活动,使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
三、在音乐欣赏中有效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欣赏经典的中国民乐,摆脱不良情绪。
音乐心理学家认为,从心理能量疏导的理论来看,先听心理情绪相同的音乐比先听心理情绪相反的音乐好一些。假如你心情沉重,则伤感的音乐能帮你化解心中的忧郁,因为心情的沉重或抑郁本质上都是一种心理能量的积郁,必须把它疏导和化解才好,所以和心理情绪相同的音乐是最有利于达到此目的的。当疏导完成之后,应该转而听一些轻松愉悦的音乐,以免形成消极的心理定势。
下面列举一些与心理健康有关的民族音乐作品,如:失眠时,可以欣赏《平湖秋月》、《二泉映月》等;躁狂时可听一听《梅花三弄》、《平沙落雁》等;心绪不定时听《春江花月夜》、《塞上曲》等;精神忧郁时欣赏《步步高》、《喜洋洋》等;神经衰弱可用《喜洋洋》、《瑶族舞曲》等音乐缓解;食欲不佳时,《欢乐舞曲》、《花好月圆》有助开胃;《娱乐升平》、《金蛇狂舞曲》等音乐可以振奋精神;《浏阳河》、《茉莉花》等歌曲则对老年人具有康复作用。除此之外,《雨打芭蕉》、《姑苏行》、《江南好》等音乐还可以降血压。
2.欣赏严谨的古典音乐,培养坚定的意志。
学生的内心往往都有崇拜的偶像,或崇拜其学、慕其才能,或敬佩其意志。在欣赏古典音乐的教学中,笔者有意识地充分挖掘音乐家的优秀品质,进行心理教育渗透。在介绍贝多芬的作品时,不仅用他的音乐感染学生,而且用他伟大的人格和高尚的灵魂激励学生。可以说,象征着力量、意志、壮美、崇高精神的贝多芬音乐至今仍震撼人心。欣赏贝多芬的音乐,学生从《第三交响曲》中感受到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从《第五交响曲》中获得在困境中站起来的勇气。
3.欣赏优秀的流行音乐,培养健康的情感。
优秀的流行音乐可以培养高中生健康情感的原因有三点:第一,流行音乐本身就是情感性的音乐,绝大多数的流行音乐都是以抒发情感为主要内容的。这是流行音乐能够和高中生产生心灵共振的根本原因,也是流行音乐有助于培养高中生健康情感的前提条件。第二,流行音乐的题材贴近生活,特别是有些校园民谣,如《同桌的你》、《青春》等,这些音乐作品使学生感到亲切,能够与他们的心灵相通,释放他们的情感。第三,流行音乐形式丰富多样且朗朗上口。有些学生出于自尊或自信等原因,羞于用语言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流行音乐则成了他们表情达意的方式。基于这三种原因,笔者认为流行音乐有助于培养高中生的健康情感。
音乐本身具有娱乐性、趣味性及审美和艺术欣赏的价值。它可以把深刻的思想内容通过通俗易懂、赏心悦目的方式表达出来;它可以促进人际关系,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它可以影响人的情绪,让不良的情绪得到调节;它还可以帮助自我实现,促进人格的完善。音乐如同绵绵春雨,滋润着人们干涸的心田,让荒芜变成美丽的花园;音乐如同徐徐清风,抚摸心灵的翅膀,伴随着心灵一路飞翔。让我们保持高度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音乐教学中,以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形式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使学生的心理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使学生的人格和个性日趋完善。
参考文献:
[1]佐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观.1994.
[2]曹理等.音乐学科教育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第1版.
[3]周世斌,宫正.国外音乐教育文献选读和分析.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4]时敏,于惠敏.音乐活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0(04).
[5]詹薇.音乐欣赏与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