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执政包容性思想的理论与实践溯源

2013-04-29张洪萍

理论导刊 2013年6期
关键词:溯源中国共产党实践

摘 要:中国共产党执政包容性思想之源,主要有两方面:从理论角度看,其发源于马克思晚年唯物史观的新发现,它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包容性思想的理论依据,为无产阶级执政党揭示了执政包容性的主题、主旨、基本原则以及历史和现实条件;从实践角度看,可以追寻到列宁探索俄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实践,它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包容性思想的现实源头。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实践,采取间接过渡的形式、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引入市场关系、利用资本主义等治国理政的方略,既促进了社会主义建设,也促使无产阶级执政党执政的方略、理念、路径、视野更加体现出包容性。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执政包容性思想;理论;实践;溯源

中图分类号:D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3)06-0043-0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致力推进执政党的执政理论建设和实践,形成了党的执政包容性思想理论体系,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中国共产党执政包容性思想是指,党在执政过程中,要承认社会存在着不同的利益集团,正确处理各阶级、阶层的关系,坚持固本包容的原则,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体现不同阶层集团的利益,充分发挥执政党发展整合社会利益的功能。这一思想已形成了理论体系,其内涵十分丰富,蕴含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社会建设等领域,成为我们党执政理论建设和实践的指导思想。胡锦涛同志提出,要“统筹兼顾,倡导包容性增长”,并强调“中国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倡导者,更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实践者”,[1]促进了许多专家学者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包容性思想研究的关注并进行理论探索。本文就我们党执政包容性思想的理论与实践溯源问题作一探讨。

一、 马克思晚年唯物史观的新发现是我们党执政包容性思想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对于人类的最大贡献是创立了唯物史观。唯物史观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社会形态理论。正是对人类社会形态及其更替规律的发现,马克思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唯物史观的创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马克思毕生倾心研究的问题。马克思对社会形态主要有四次论述。[2]其中第四次论述处于马克思的晚年。因此,理论界也称马克思第四次关于社会形态的论述为马克思晚年对唯物史观的新发现。马克思晚年对唯物史观的新发现的主要内容集中在《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以及那封信的初稿、二稿、三稿中,其主要观点:一是马克思强调《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产生过程的“历史必然性”描述,是建立在西欧各国的历史分析基础上的,不能引申为一般社会发展道路的理论;二是俄国这样的具有“东方特征”的国家[3]575 “不经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可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三是俄国建立社会主义应具备的条件有两条,即发生社会革命和吸收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积极成果;四是俄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必须打破和消除旧制度固有的封闭与孤立,融于世界的市场体系;五是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也包含历史活动主体选择的能动性。即革命者有可能通过革命在俄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原有统治者也可以使俄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但最终取决于谁能得到社会大众拥护与支持。

马克思晚年的唯物史观新发现,实际上是要解决东方落后国家“可不可以跨越”和“怎样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问题。这一基本问题,也是我们党执政包容性思想的理论基石,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提供了认识理解党的执政主题——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马克思晚年的唯物史观新发现的理论认为,社会形态的发展既具有多样性历史景观和不同路径, 又具有历史发展趋势上的共同性和必然性。因此,对待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问题,首先,既要考虑一般的社会发展规律,又一定要考虑本国的特殊发展规律;其次,要在遵从历史发展总体规律的前提下,从历史的多样性出发,来考虑问题。各个国家走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决于本国的国情,因此,社会主义的建设模式,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再次,社会发展是一个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必须坚持历史决定论和历史选择论的辩证统一;最后,马克思晚年的唯物史观新发现的理论,是建立在对历史的现实性和可能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科学设想,还必须通过人们的社会实践来进行验证。党领导人民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解决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走的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所指引的这样一条路径。

2.指明了党执政必须坚持包容开放策略的历史和现实条件。马克思晚年的唯物史观新发现的理论认为,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可以跨越,但是要具备一定的内外部的条件。在外部条件方面,尤其强调建立了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俄国,它不能脱离世界孤立存在,它和资本主义生产是属于同时代的,它必须和资本主义国家共处,与资本主义生产占统治地位的世界市场联系在一起。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尽管俄国生产力水平低下,也有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可能。同样,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它在跨越时又必须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联系在一起,吸收资本主义创造的一切“肯定成果”。还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作为人类社会的两种社会形态,它们之间是有继承关系的。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根本矛盾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高度发展的产物。现在的问题是,现实社会主义都是在落后的国家开始实行的,它们跨越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制度之后,必然要经历很长时期的两大制度并存的状况。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实际来说,与资本主义国家一样处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充分市场化的第二阶段。因此,双方都有可以相互借鉴的经验,双方都有必要吸收对方的先进的东西,并加强彼此协作,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发展问题。邓小平提出的“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4]64“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4]78的著名论断,正是基于马克思晚年唯物史观新发现的基本精神,这些也是我们党采取包容开放政策的原始和基础的动因。

3.提出了党执政的主旨是发展和整合社会利益的观点。马克思晚年的唯物史观新发现的理论认为,像俄国这样落后国家实现对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跨越,还必须消除旧公社“与世隔绝”的孤立性。因为,俄国的农村公社彼此几乎是孤立和与世隔绝的,社会就像一潭死水,对外的交换和交往贫乏,也缺少发展和变化的内在动力。马克思还认为,这种状况是比较容易解决的,“也许只要用各公社自己选出的农民代表会议代替乡这一政府机关就行了,这种会议将成为维护他们利益的经济机关和行政机关。”[3]575在这里,马克思实质上提出了两项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一是关心人们的经济社会利益,二是要有一个社会机构来发展和整合社会的利益。目前,在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里,这个任务是由执政党来承担的,这样马克思也就从实质上明确了执政党的执政主旨是发展和整合社会利益。在我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其他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因而,这也就意味着各个利益主体很大程度上‘共享一个政治代表,各个阶级、阶层、群体利益、愿望和要求都基本通过执政党来实现。”[5]在这种情况下,党必须承担起发展和整合社会利益的职责,党执政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也势必要求具有包容性,发展和整合好社会不同方面的利益,尽量减少社会的矛盾,以便形成一个和谐的局面,求得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4.指出了党执政应秉承“固本包容”基本原则的社会缘由。马克思晚年的唯物史观新发现的理论认为,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也包含有人们能动的选择性。现实社会中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们选择的倾向是不同的,其主要的原因是人们的实际生活决定了他们选择的意识。就当时俄国而言有两种可能,革命民主主义者有可能根据当时的社会条件因势利导,通过革命的方式,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的崇拜者也可能选择资本主义,使俄国继续走它在1861年所走的道路。但谁能获胜,关键还是取决于谁的主张能代表社会大众的利益,从而赢得支持和拥护。马克思的上述理论在他身后都被历史从正反两个方面予以了验证。1917年十月革命,俄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又放弃了社会主义的道路。几乎是同样一个地区的大众做出前后截然相反的选择,主要基于人们的实际生活体验,同时,也说明了执政党在执政过程中,顾及社会大众的根本利益以及对实际生活的体验是何等的重要。这一点,也是执政党坚持“固本包容”原则的社会缘由。执政党“固本包容”的目的是,通过顾及社会大众的根本利益和对实际生活的体验,使他们真正认同和选择社会现行基本制度。事实上,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改革开放这场新的革命,探索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开辟了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也是执政党坚持“固本包容”原则的成功实践典范。

二、列宁俄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探索是我们党执政包容性思想的实践先导

“十月革命”后,俄国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受到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联合进攻。为了巩固胜利的成果,苏俄决定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该政策是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不得已而采取的应急措施,主要内容有:实行余粮收集制,由国家垄断,禁止私人买卖;对大、小企业进行没收,实行工业国有化;取消商品货币关系,实行商业国有化;不劳者不得食,实行义务劳动制等。这是一项战时政策,它近似严厉,没有包容性,是情理之中。但苏俄在取得新生政权保卫战争胜利后,这一政策并没有收缩,反而得以强化,而且把它作为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一条捷径,来进行社会主义的过渡,结果出了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列宁结合苏俄的实际,进行改革,用新经济政策代替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列宁曾说过,同战时共产主义比较,新经济政策是一种应持续较长时间的战略退却。我国学术界对“停止退却”的含义及其影响有各种不同看法。笔者认为,列宁所说的“战略退却”,是从执政党的执政包容性角度来说的。他把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较,认为是一种“战略退却”,主要是说新经济政策比战时僵硬的政策更具有弹性,更具有包容性。后来,列宁又说,我们可以停止退却,够了。这也是针对执政的包容性说的,不过是从固本的角度来强调的。列宁在新经济政策的有关论著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出执政包容性概念,但他的新经济思想以及在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都充满了执政包容性思想的智慧,给予后人重要的启迪。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4]139列宁在落后国家“怎样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方面进行了可贵探索,是我们党执政包容性思想的实践先导。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推行新经济政策,采取间接过渡的模式,使党执政的方略更加包容。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从资本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一个过渡期。实现社会主义过渡,其实质就是要实现将生产资料私有化为公有,即生产资料社会化。实现生产资料社会化的途径有两条:一种是经济上的社会化,即生产资料的公有化是生产力发展、成熟的结果; 一种是政治上的社会化,即依靠行政手段强迫实行的生产资料公有化。针对西方发达国家发生社会主义革命,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经济上的社会化问题已经解决。因此,可以采取直接过渡的方式解决剩下政治上的社会化问题。苏俄在粉碎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后,布尔什维克党人想继续坚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套用“直接过渡”的形式,进行社会主义的过渡,结果出现了政治危机。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决定采取“退却”,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间接过渡”,结果取得了成功。列宁认为新经济政策是一种“退却”,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放弃了“直接过渡”的形式,采用“间接过渡”的形式;二是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前者更富有包容性,后者过于生硬和强势。苏俄布尔什维克党人采用新经济政策,实行“间接过渡”,扩大执政方略的包容性,从根本上改变战时的过火做法,缓和社会矛盾,注重发展整合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它不仅表现在关键时期拯救了苏维埃政权,探索了落后国家实现社会主义间接过渡的新模式;还表现在共产党通过暴力革命取得政权后,如何实现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角色转变,使党的政策和执政的方式具有社会的包容性和亲和力,它开了先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列宁的思想尤其是新经济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建国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的改造中,结合中国的实际,创造性地运用列宁的新经济思想,采取国家资本主义方式来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和逐步完成社会主义过渡,还成功实现了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我们党的政策和执政的方式更加彰显出包容性。但是,由于后来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实践中,出现了阶级斗争扩大化和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极“左”错误,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没有得到应有重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理论界深入研究了列宁新经济政策等一系列思想。这些研究成果,受到中央领导集体的关注,为我国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启迪和历史借鉴。

2.实现工作重心转移,发展社会生产力,使党执政的理念更加包容。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十分重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的问题。主要原因有:一是经济十分落后的俄国要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其发展生产力的任务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和迫切;二是刚夺取政权,成为了执政党的布尔什维克党的多数人,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没有回过神来,以为执政的任务就是搞阶级斗争,剥夺、没收剥削阶级的财产。因此,列宁想通过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教育全党尽快认识到现实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执政党的首要任务也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围绕这一中心,党的主要精力要放在经济建设,放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党的执政观念也不能继续停留在革命战争时期,而应该进行转变,尊重经济建设的规律,更富有包容精神。从列宁作出的关于发展生产力的几项主要决策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思想的脉络。例如:第一,适时调整经济政策和体制。在经济上,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新经济政策。苏俄采取的经济政策,注重切合实际,大胆探索,十分包容,允许多种所有制存在。比如:鼓励农民发展个体经济,将中小工业企业出租给企业主经营,部分工矿企业、森林资源向外国资本家出租,国家集中经营关系国计民生的国有企业等,注意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改革分配机制。第二,坚持物质利益原则,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为了贯彻这一原则,列宁在劳动、分配、管理等方面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比如,实行工人计件工资制和劳动奖励制、企业自负盈亏制,给企业以用工、定劳定酬权等,改变了战时仅靠政治动员和军事斗争的做法。第三,网罗社会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列宁主张大胆利用旧社会培养的各方面的专业人才,提出要像爱护我们自己的眼珠一样爱护从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具有真才实学的科技专家。既汇集了人才,又强化了执政的社会基础。第四,加强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率。列宁强调“要毫不犹豫地进行管理,要比以前资本家管得更严”,[6]他这方面的思想主要是:加强劳动组织和纪律管理;管理者必须是内行;一长制和责任制等,彻底改变战时那种粗放和游击式的管理方式。历史就有这样惊人的相似,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摒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开创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党的执政包容性思想的建设发展也随之进入一个新时期。其中,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邓小平结合中国实际,科学地借鉴和运用列宁的思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到,真理标准讨论,平反冤假错案,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为党的执政包容夯实了思想和社会基础;“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的确定,为党的执政包容性的恢复和发展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的“本质论”、“根本任务论”和“三个有利于”的“评价标准论”,极大地丰富了党的执政包容性理念。

3.引入市场经济关系,建设社会主义,使党执政的路径更加包容。列宁引入市场经济关系,用于社会主义的建设,有一个认识的过程。列宁起初对市场经济关系是持否定态度,他认为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市场经济,消灭商品、货币,实行统一的计划经济。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便将此理论逐步地付诸实践,提出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产品交换”。随着爆发战争,俄国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加速取消商品货币、市场的步伐。战争结束后,想将战时政策延续下去,阻力很大,不得不有所松动,实行了粮食税。粮食税也只是允许农民生产的粮食在交完国家税收后,剩余的部分可以用来交换国家的工业品,或在地方进行流转。我们可以看到,起初,列宁是希望将商品的交换限定在地方范围内。当时,俄国的大部分工业品与农民粮食的交换不是经过市场,而是由国家粮食部门和农业合作社组织进行的,还停留在产品交换上。这时的列宁还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实质就是这种工农业之间的产品交换。但新经济政策的推行,马上就又带来了新情况。在经济规律的作用下,原来简单的、限于地方性的产品交换,演变成全国范围内的商品买卖,市场经济发展起来了。列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实事求是,提出了发展国家调节的商业和货币流通。1921年8月,苏俄人民委员会制定了《关于贯彻新经济政策的指令》,要求采取措施发展国营的和合作社的商品交换,不应当只限于地方流转范围,在可能和有利的地方应当转为货币交换方式。1923年4月俄共(布)的两个决议中在讲经济工作时均涉及市场问题,明确强调,经济工作必须遵循市场规律,掌握市场;国家对企业的管理,不能停留在行政手段上,还要学会运用经济手段,要学会给他们在市场上从事经济活动的自由。与此同时,列宁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也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以计划为主导,以市场关系为基础,将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引入市场经济关系来建设社会主义,不仅仅是一场经济手段的变革,也是关乎执政党执政手段和路径的变革。这是一个创举,既有经济上的意义,更富有政治上的意义,尤其在执政党执政路径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方面取得了史无前例的突破。第一,执政党找到了将社会主义与农民经济结合起来的一条新路。列宁认为在经济落后的条件下,工农关系只能通过商业建立起来。第二,执政党引入市场经济关系,做大了社会经济结构的盘子,能包容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经济,鼓励其发展,实际上也就壮大了苏俄的社会经济。第三,执政党在加强企业经济管理时,在过去的行政管理手段上,又增加了市场经济关系的手段。第四,执政党通过引入市场经济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来活跃全党的思想,转变执政的观念,拓宽执政的路径,不能只是懂军事,更要懂经济,懂管理。列宁提出的利用市场经济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至今仍充满生命的活力。邓小平将列宁这一思想与中国的实际结合,创造性地运用于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一步丰富发展了列宁的思想。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路径更加多样和富有包容性,党的执政包容性思想也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4.利用资本主义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使党执政的视野更加包容。列宁认为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充分利用资本主义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主要有两部分:在国内,利用资本主义,尤其是国家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服务和争取留住资产阶级专家,发挥他们的作用;面向国外,做到“乐于吸取外国的好东西”,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列宁的这一思想与马克思的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吸收“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思想是一致的。但是,马克思是一种理论上的预测,列宁则是从执政党的执政实践中得到的实际经验。列宁对这一问题的思考,除了考虑俄国是一个落后国家,搞社会主义必须学习、吸收资本主义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外,还考虑了执政党的执政视野包容性问题。在这方面:其一,列宁首先批判了对资本主义文化、资产阶级的专家采取全盘否定和关门主义“左”的错误,要求“必须取得资本主义遗留下来的全部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革创新,“并且用它来建设社会主义”。[7]48 他要求执政党应具有开明容纳的胸怀。其二,列宁认为“人类的整个经济、政治和精神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就已经愈来愈国际化了。社会主义会把这三方面的社会完全国际化”。[8]他要求执政党要尊重这一社会的发展规律,就社会形态属性来说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更高级,它的本质也更开放,因此,应具有开放包容的视野。其三,列宁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将与资本主义国家在一段时期内并存,这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由于各国彼此利益和世界共同经济的关系的发展,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不仅仅是对抗,因为利益的互补,共同的需要,也可以合作,而且和平共处。这也就要求执政党的执政视野更加开阔包容,具有世界的眼光。邓小平继承光大列宁的这一思想,要求我们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应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敢闯敢试。面向世界、未来和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视野越来越宽阔,达到了一个新境界。

参考文献:

[1]胡锦涛.深化交流合作 实现包容性增长——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的致辞[N].人民日报,2010-09-17(1) .

[2]庞卓恒.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四次论说及历史哲学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2011,(1) .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张洪萍.再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包容性[J].南京政治学 院学报,2010,(4).

[6]列宁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1987:191.

[7]列宁全集(第36卷)[M].人民出版社,1985:48.

[8]列宁全集(第23卷)[M].人民出版社,1990:332.

[责任编辑:闫生金]

猜你喜欢

溯源中国共产党实践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毛泽东与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确立
有机RFID标签在农产品食品溯源中的应用
“箪瓢陋巷”典故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