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公责及其抗争话语的图谱

2013-04-29汪磊

理论导刊 2013年6期
关键词:环境保护

汪磊

摘 要:环境议题的存在及讨论由来已久,且环境保护的观念和共识也已深入人心,特别是近年来,持续的雾霾天气,使得公众蓄积的环境情绪大范围显化,生成了高涨的环境治理诉求。但在一个仍然以“发展”为主导范式的现实语境下,环境问题还呈现出另外两个面相,一是环境公责面临着责任离散的尴尬处境,二是频发的环境抗争事件也逐步形成了自身的抗争话语图谱。化解这种困境,一味地埋怨指责无济于事,它是一个系统性的社会工程,需要社会多元化的合作共治。

关键词:环境保护;环境公责;环境抗争;资源动员;多元合作

中图分类号:X-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3)06-0011-04

一、前言

1962年美国学者雷切尔·卡逊的环境启蒙著作《寂静的春天》强烈地震撼了沉睡在经济大繁荣梦境当中的社会公众,也播下了新行动主义的种子,并预示着西方现代环保运动的滥觞,此后,环境保护在西方日渐摆脱纯粹的利益谋划的窠臼,成为社会普遍追求的一种“后物质主义价值”,环境运动由此也蔚然成观,并成为“新社会运动”的典型代表。[1]作为“后发—外生”型的现代化国家,中国社会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二元命题,这是因为当前中国社会的效率、公正、福利等一系列社会命题需要一定的经济存量和增量作为支撑,因此,在多元治理目标交织的境况下,要使得各治理要素达致良性的均衡并非易事。

一个紧迫且严峻的事实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车道行驶以及消费社会的来临,经济增长所产生的负外部性也日益突显。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正面临着被透支的风险。现在的境况是,环境污染正从空气、土壤、河流、地下水立体式地铺展开来,全方位地包围、渗透进我们的生存空间。而在另一个向度,生态环境危机也形成了一股倒逼之势,让我们重新审视发展的理念,并要求每个人在生活方式的基础层面作出反思和回应。公众的环境意识在觉醒,其对环境污染表现出越来越低的容忍度。环保意识的觉醒所呈现出的温和面相,表现为公共领域内的环保吁求和在私人领域的自觉性环保行动,而其呈现出的激烈面相则表现为频发的环境抗争行动。本文以近年来环境抗争事件多发的态势和公众日益高涨的环保诉求为讨论契机,尝试去厘清环境抗争事件的生成理路,并探索一些可能有益的治理路径。

二、环境保护的高涨诉求与责任离散

“霾”是指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其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气象学上称为气溶胶颗粒。2013年春节前后,雾霾天气在我国人口聚集的城市区域蔓延,从东北到西北,从华北到中部以及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严重的阴霾天。灰霾的持续停留和PM2.5数值居高不下的空气污染现状,引发了社会一波又一波的舆论潮。随着公众对“雾霾”的持续热议,话题中心也由“霾”本身转移到空气污染的治理问题,进一步则延及到环保这一主题。由此可见,雾霾天气只是引起公众环境情绪的一次集体爆发,而公众涌现出的高涨的环保诉求和对环境的忧虑,也是近年来频发的环境污染事件蓄积的结果(表1)。社会公众强烈的环境情绪映射出了其深刻的环境焦虑。

一系列的环境污染事件,尤其是对生命之源“水”的污染,在民众生活的最基层留下深刻的体验,出于对自身健康的担忧,公众对于环境污染也逐渐变得敏感起来,环境意识不断觉醒。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蓄积的环境情绪越多,一旦有事件触发,宣泄的能量就越多,近年来环境项目落地的公众参与事件就是很好的例证。一时舆论热议的有:2007年厦门市海沧区PX项目,引发了市民集体的抗争行动;2010年广州番禺要建垃圾焚烧发电厂,遭到周围居民的反对,民意与政府随即展开博弈;2012年四川什邡发生了反对钼铜项目落地事件,同年7月,江苏启东市出现了群众抗议王子纸业海域排污工程事件。值得注意的是,一地的抗争事件会对另一地的类似事件客观上产生“示范效应”,地方环境项目正面临着难以落地的尴尬处境。且不论其中的是与非,从中可以体认的事实是,公众环境反对的广度在扩大、强度在增强,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生态管理正面临着路径转型。

由于我们置身的公共环境资源具有典型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因此,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公民个人应然地都有保护它的责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环境保护却面临着一种无责任化的境况。首先,为了更高的经济绩效和政绩,减少失业等目标,政府的监管责任出现了主动或被动缺位;其次,在强势的市场逻辑下,企业以利润效益为本位也导致了企业责任的失落;再次,随着消费主义的盛行,对于公民而言,无度的消费和浪费,加深了环境系统面临崩溃的风险。且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寄希望于他人能够切实履行一份责任,终而形成了一个环保责任离散的现状。此外,尽管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环境抗争行动,但“大都围绕着特定的事件,倾向于‘就事论事,因而是事件性的,而非连续的、习惯性的行为,且人们通常热衷于争取眼前的具体利益,而忽略了环境问题背后的公共政策和文化价值问题”。[2]因此,这种环境抗争多半还是停留于以个体权益为导向的环保抗争。

三、环境抗争的图谱:动员、策略演绎及其政治机会结构

环境抗争运动的生成并产生实效,尽管需要有环境事件的触发,但也有其自身的抗争话语图谱(图1)。它在第一个层次上表现为组织动员,“环境主义者面临着一个艰难的困境,那就是不断升级的生态环境危机与严格受限的政治系统之间产生了不可通约性,环保人士和学者意识到,抗争策略的有效性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所能动员的资源及其质量。”[3]因此,环境动员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其社会资本网络和恰当的话语策略运用。且通常这种关系动员是按照一个差序格局扩散开来,首先是当事者的血缘关系群体,进而会扩及到泛血缘化的群体,再就是事件当中的权益受损群体,最后是媒体传播后的广大受众。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动员得以开展需要借助动员媒介。移动通讯终端(手机、Ipad等)的广泛运用,使得信息的流动与沟通更为迅速便利,它能以最快的速度与家人、朋友等取得联系,这就构成了一个以“己”为中心的内群体动员圈。然而,仅仅依靠手机,其动员范围和影响力是有限的,要使局域性议题过渡到公众议题,就需要借助于大众传媒。现代社会中,“互联网多人互动性使得人能够迅速地聚集在一起,超越时空性降低了日常动员的成本,而匿名性则降低了动员的风险,这些促使网上的串联更容易发生,并转化为现实中的串联。”[4]新兴的互联网技术也“使得社会运动得以潜化,表现为一种看不见的动员力量,它影响到环境诉求表达的可见性,且能无障碍地被政治系统所捕获,并作出回应。”[5]尤其是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既能保证传播的精度,又能形成一定的传播广度,生成强大的信息宣泄势能。随着网络媒介的热议,会引起传统媒体的跟进调查和报道,这反过来又会进一步推动网络舆论,对政治系统形成“输入”压力,从而创造进入政策议题的政治机会。

政治机会结构理论简单地说就是影响政治系统的可能性,其关注点是社会民众获得博弈议价能力的源流及其采取的策略所能开启的机会结构。可分为“‘结构性机会,即政体为民众环境抗争所提供的制度空间和行动路径,和‘象征性机会,即政府在环境问题上表现出来的姿态,这种姿态会影响民众的主观感知、心态和策略选择。”[6]美国学者艾辛杰(Eisinger)把“政治机会结构看成是民众对当地政府的影响力函数,并认为抗议发生的频率与机会结构之间有一个曲线关系:政治机会结构非常开放或非常封闭,抗议不太可能发生;当某个政体兼有开放和封闭的特征时,抗议则最容易发生”。[7]大众媒体的报道会增强环境抗争运动的政治机会,使区域性的环境议题上升为公众议题,这有助于打开制度化的机会结构,并在政治系统的政策领域上有所表现。因此,“媒介所传递出的民意和沟通实践,对于社会运动的影响,不仅仅是象征性的话语机会,而对于其实现既定的目标也是具有工具性和实效性。抗议者们意识到这一点,并学着适应主流的媒介技术,从而为自己拓展商议的机会空间。”[8]此外,成功的环境抗争运动在话语策略的选择上,往往会采取风险回避、情绪共鸣、争取意见领袖以及商议一致的原则。其中起着关键的“催化剂”作用的是情绪共鸣的原则,布鲁默认为“聚众是人与人之间通过符号互动的过程,他把这一过程称为循环反应,即集体磨合(miling)、集体兴奋(excitement)和社会感染(contagion)”。[9]通常“弱势群体的抗争,话语策略往往采用了情感诉求为先的方式,用道义和情感的旗帜来号召更多的人‘卷入运动当中。”[10]因为更多人的卷入意味着有意或无意的事件参与,这一方面能扩大话语声势,另一方面,也会扩散并影响到一些握有话语资源的群体,从而加快事件演变的速率。

环境抗争运动会衍生出其自身的图谱,为更清晰地诠释这种抗争路径(图2),以下选取近年来发生的典型环境抗争事件进行剖析。厦门PX项目事件是一个起点,也是中国环境群体性事件的一个分水岭,整个事件从博弈到妥协,再到充分合作,留下了政府和民众互动的经典范例;广州市番禺区的垃圾焚烧发电厂事件突出的特征是其形成了一个开放的政治机会结构,因而是公众与政府商议治理的典型;而启东市民反对制纸企业排海工程一事,虽引发了群体性抗议活动,但事后回顾,当地政府在事件中的克制态度获得了媒体和公众的认同。

案例一:厦门市海沧区PX项目,是2006年厦门市引进的一项总投资额108亿元的化工项目。由于该项目区域人口稠密,项目开工后便遭到广泛质疑。2007年3月,赵玉芬院士联合105位全国政协委员递交的一提份案,使这个项目完全布公于众,至此,引发了厦门市民的反对浪潮,也使其成为国内舆论瞩目的焦点。期间市民通过网络新媒体不断地进行民意表达。而6月份市民和平的“集体散步”,让当地政府的执政能力面临着空前的考验。此后,经过一系列市民座谈和环评,12月事件最终以政府迁建的承诺得以平息。反观整个事件,市民通过各种途径进行环境动员,而较为理性温和的“集体散步”的抗议方式是整个事件的高潮阶段。此外,媒体报道期间,不断有公共知识分子和环保人士参与事件的讨论,这一切使事件很快地进入了政府议程。当地政府在与市民后续商议的过程中也表现出了耐心,从而使事件没有升级,是值得肯定的一面。经过数次与群众沟通,最终从规划角度确认项目不再建设——这为化工项目与城市发展的冲突解决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案例二:2010年9月起广州番禺大石街的居民从媒体、网络等渠道得知当地要建垃圾焚烧厂,事件开始酝酿发酵,10月大石街数百名业主发起签名反对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抗议活动,事件出现了第一股波峰,所产生的压力开始向政治系统渗透。而随着媒体的报道和学者、意见领袖的进一步关注,政治机会结构打开,当地政府即时地调整立场,表示市民是选址何处的第一决策人,承诺环评不通过绝不开工,事件由此峰回路转,朝着良性互动的正方向推进。此外,番禺区政府还出台了五条意见,其中包括垃圾焚烧厂选址拟进行重新审视和论证,建立科学、民主的政府决策机制,不排除进行全区群众投票等。该事件从最初的零散抗议活动,到万人签名、抗议车贴、网上发帖,再到居民代表与政府面对面地讨论,并没有演化成一场“群体性事件”。作为经验累积,当地政府积极开明的对话姿态,是事件得以平缓过渡的关键。在此后的3年时间里,当地市民并没有满足于原址被否决的自利目标,而是长期保持与官方互动,参与了进一步决策的论证、评议,并讨论了长期的垃圾分类。

案例三:2012年7月,由于当地民众担心日资王子企业在南通投资兴建的浆纸一体化项目会影响生态和近海渔业养殖,启东市发生较大规模群众聚集活动,当地网民通过手机、微博对现场进行文字、图片直播,各大媒体对此事件也都进行了跟踪报道,舆论升级。事发当天,南通市政府发布消息称,永久取消有关王子制纸排海工程项目,并在政府的官方网站上发布政府的态度声明,事件渐渐平息。此事件中存在着环境项目事件的一些“通病”,如事前冷漠民意、忽略环评的公众参与等,导致抗议的市民出现了过激行为,但当地政府在事件中的克制的态度并及时发表市民讲话的做法,媒体多持赞赏态度,也有助于事件的平息。

四、多元化合作:环境议题治理的路径探索

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生态环境的保护是社会共同体成员的公共责任,从这个应然的角度上说,政府、企业与公众之间不应处于彼此敌对的状态,因为清新的空气,纯净的水源有赖于每一个社会人承担并履行自己的每一份环保责任。而当下中国社会中日益增多的环保抗议事件,一方面说明公众对环境污染变得敏感和焦虑不安起来,另一方面,也是对我们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反思的契机。从社会治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角度看,环境议题的治理只有强烈的环保共识是不够的,重心还在于公众、政府、企业以及社团组织等如何形成多元化的合力,把环保理念落实为具体的环保行动。生态环境的恶化,固然与政府盲目的经济发展冲动、企业过度的利润导向有关,进一步溯源,也与社会公众日益擢升的物质消费欲望和资源浪费行为密切相关。

回归到环境议题治理的各角色分析,政府与公众往往会因为缺乏沟通和理解而互相存有质疑和偏见,并在彼此的角色期待上发生偏差。因此,通过互相沟通、平等对话,进而形成协同治理模式,将会是中国社会处理民众环境抗议事件有效的探索路径。对于政府而言,如何避免刚愎的权力“独白”话语,珍惜并维护好环保的社会共识,增强对于社会民意的回应性,并通过与民众的坦诚沟通,消除隔阂,增进理解,规避信息不对称对于公众信任度的伤害是至关重要的治理步骤。此外,在一些具体的操作细节上,还应做到程序的有效正义,诸如提高环评的质量和可信度,用科学的数据说话,保证科学性和公正性,避免评价结论含糊,模棱两可。在一些涉及面较广的敏感项目上,应进行公众环评调查审核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环境决策的议事日程不能仅限于行政体系内部,要为民意的输入预设出正式的或非正式的表达通道,变“事中公开”为“事前商议”。“官方开放议事渠道、增加民意代表的社会治理模式,能减轻决策的压力,将民众的抗议处理从‘政治化转变为‘例行化处理,进而纳入制度化轨道。”[11]

对于社会公众而言,应该认识到当前中国已步入产业升级转型的历史通道,能源结构、生产结构的转型将经历一个较长的调控周期。因此,现阶段我们不仅应成为这一进程的推动力量,在更为重要的生活层面,我们也应进行自我反思,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践行负责而有节制的绿色生活形态,诸如厉行节俭,拒绝浪费,回归自然,以更为低碳的方式生活。在环境事件的抗争方面,做到“有理、有利、有节”,学会用智识与理性争取自己的权利,促使环境维权进入法治化轨道,推动社会的制度化进程。此外,公众还应在公共环境事件的参与中,避免局限于自利式维权,而应认识到责任共同体的存在,从而推动一系列问题的解决。

五、结语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人们解决了基本生存需求的时候,他们的安全需求会相对突显出来。当下环境抗争事件的多发,反映了公众对于自身安全和健康的焦虑,“中国社会也正进入一个环保的敏感期,‘发展中这一国情还绕不开产业的梯度转移,而环境利益冲突也是发展转型的一种折射。”[12]在主导范式仍为资本积累的工业社会中,“环保主义者时常会面临着这样的阶段尴尬,环保抗争之于社会赖以维系的利益秩序更像是个挑战者,因此他们实际上很难获得当局的实质性支持。”[13]现代理性经济学的理念也认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已经不可能倒退到原始状态,因此无法杜绝污染,但却能通过经济杠杆的激励,激发人们更多地选择有利于环境的行为,使环境污染达致一个相对均衡的状态。不管怎么说,负责任的政府应从具体的利益纠葛中独立出来,成为公共利益的执行者、平衡者和捍卫者,并确立公开透明的决策机制,拓宽公共论辩的空间,营造包容性舆论环境。而社会公众也应该在公共议题的参与中学会理性的表达,环境保护不能仅仅停留于运动式抗争行动,而应在更为广阔的私人生活场域,把它落实为点滴的负责行动。引用网络广为转载的一段微博(许广文):“你是否一边乱扔垃圾,一边抱怨污浊的环境;一边闯红灯,一边对追尾痛心疾首;一边琢磨着缺斤短两,一边却对豆腐渣工程大声痛斥;一边对关系户送红包,一边对腐败愤怒谴责,就像今天严重污染的空气,我们每个人呼吸着它,许多人也在制造着它,要想明天中国更好,不妨从今天的自己开始。”

参考文献:

[1]Inglehart,Ronald.The Silent Revolution: Changing Values and Political Styles among Western Publics[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7.

[2]冯仕政.沉默的大多数:差序格局与环境抗争[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1).

[3]Michael Dreiling and Brian Wolf. Environmental Movement Organizations and Political Strategy: Tactical Conflicts Over NAFTA[J].Organization & Environment, 2001,(3).

[4]童志锋.动员结构与农村集体行动的生成[J].理论月刊,2012,(5).

[5]Libby Lester and Brett Hutchins .The power of the unseen: environmental conflict, the media and invisi bility[J].Media, Culture & Society, 2012,(10) .

[6]朱海忠.政治机会结构与农民环境抗争[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

[7]Eisinger, P. K., The Conditions of Protest Behavior in American Cities[J].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1973,(1).

[8]Bart Cammaerts.Protest logics and the mediation opportunity structure[J].European Journal of Com munication, 2012,(6).

[9]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2006:63.

[10]张加春.网络运动: 社会运动的网络转向[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11]新浪新闻中心.什邡钼铜项目事件全解构[EB/OL].新观察,http://news.sina.com.cn/z/sfsj/.

[12]郝洪.“环境敏感期”的新考题[N].人民日报,2012-07-30.

[13]Russell J. Dalton, Steve Recchia, and Robert Rohrschn eider . The Environmental Movement and the Modes of Political Action [J].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 ies, 2003,(9).

[责任编辑:张亚茹]

展开全文▼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环境保护类作文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环境保护税如何实现立法宗旨
环境保护税立法应解决好三大问题
环境保护税之国际比较与借鉴
国内外环境保护的经验、做法以及给我国的启示
新形势下环境保护工作探讨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