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入一定要敷出

2013-04-29郑利侠

课外语文·下 2013年6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写作阅读

郑利侠

【摘要】阅读与写作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全面体现,二者相互促进。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入”得深厚,“出”得顺畅,个人的语文素养就会不断提高。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写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阅读与写作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全面体现,二者相互促进。阅读为写作储备材料,通过写作我们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跨越时空与别人进行交流。所以,要想提高写作水平,首先要从阅读抓起。我认为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要入得多,才能厚积薄发,发时才能顺畅达意。我在二十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传统教学以下情况令人担忧。

一、传统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满堂灌,学生欲昏昏。老师透彻地钻研了教材,对文体的时代背景、重难点、写作方法、主题归结都重头出击,学生的笔记也记得很详细,但学生听课效率并不高,打瞌睡者不少。这岂不埋没了老师的心血?这样下去,学生将会成为知识的容器?他们的见解、他们的思考能力会是什么水平?只进少出,甚至不出,知识的运用谈何而来?

(二)教师题海战,学生忙耕耘。教师查阅了近几年来的中考题型,有关本科目的资料摆满案头,补充到教材讲解中。讲完这节课后直喊累,但心中有种踏实感“碰巧考到这个题,学生会取得不错的成绩”。老师的良苦用心、尽职尽责让人不得不佩服,但一篇完整的文章被肢解成一个个问题,其中的审美会大打折扣。

二、如何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新课标要求摒弃刻板化的教学方式,代之以教师的鼓励个性、发展想象力的自由活泼的形式。我从教学实践中探知,一定要发展学生的阅读思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何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尝试:

(一)疑问困惑。“学问”告诉我们,只学不问是呆子。有了“疑”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带着问题去阅读,抽丝剥茧,最终寻得最佳答案时的喜悦是无法言说的。朱桂枝老师在讲法国作家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时,她先在黑板上书写:这是一堂(……)课。接着她提出问题:这一节课与平时有什么不同?学生快速地从文中查找信息,加以对比,有的从气氛方面,有的从学生方面,也有的从老师穿戴方面进行对比,探求“异”处。接着她又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你从哪些段落找到了文章的时代背景?学生最后讨论得知爱国主义是本文的主旋律。括号里该填写什么就胸有成竹了。假使她直接告诉学生答案,结果又会怎样?学生的爱国意识还只是停留在概念层面。

(二)把握情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教育不容忽视。作品中蕴含情,才能产生审美情趣,加上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诵,会让学生细腻地体悟作品中的感情。《春夜喜雨》这首诗,八句不见一“喜”字,但处处含“喜”。这就需要先让学生熟悉每联的意思,继而通过反复诵读领会其中的感情,以情带声,以情感人。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仿佛看到了这样的画面:田野的禾苗经过夜雨的滋润更加翠绿,京城里一片姹紫嫣红,一位瘦弱的诗人捋着胡须,不住地点头。“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这样的朗读,能使文章的意境再现,让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现代文的朗读同样能收到这样的效果,要读出人物的语气,读出人物的心思,读出人物的性格,让文章的主人公如在眼前,为深层次领会文章主旨做准备。

课堂上的阅读为写作储备了不少精华,课外的积累更是写作的资料库。我在“读写天地”中做了以下尝试,收效不错。开展读书读报活动。我班学生积极订阅了新课标推荐的书目:《水浒传》、《昆虫记》、《童年》、《爱的教育》等。走进名著,要比老师在课堂上大讲特讲好得多了。经过半年多的积累,学生的笔记本上存入了20多首诗,50多个中外经典名句,写作时随手拈来。

(三)从书报外寻素材。我鼓励学生走出校园,接触社会。本学期学了朱自清的《春》,我带领学生来到野外,触摸自然,感受春天。“啪的一声,是柳条上的芽儿冒出来了,鹅黄随着柳条舞动,向着我笑。”童趣十足。“田野里一片绿色,远远望去,像蒙了一层薄纱。待我跳跃着跑去要揭开它时,发现是一些小芽芽。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意境是如此美妙。”古诗中的写景妙句,让他们在自然中捕捉到了。“薄冰下的小溪在哀泣,我听到了愤怒与抗争……”看,学生们的眼睛多敏锐,感觉多细微,他们与自然对话,一草一木都成了他们的朋友,向孩子们诉说着自己的梦,或甜,或苦……

这样,课内课外双管齐下,学生的“输入”深厚了,我再指引他们在写作技巧上下功夫。立意统领着材料的取舍、匠心的独运。1.运用发散思维,让人耳目一新。文本中的“我言秋日胜春朝”一反前人悲秋格调,表现了作者的乐观向上情怀。毛泽东也说“寥廓江天万里霜”。秋,也成了他赞赏的对象;“春在溪头荠菜花”,不起眼的荠菜也让辛弃疾欣喜不已!学生被他们的勇气激励着,也大胆抒怀。“我看了‘非你莫属节目,有企业当场要人才,应诺月薪。可有的年轻选手自以为学历高,酬金不能与自己的身价匹配,就一口回绝。这让我痛心,当今的社会不是缺少伯乐,而是‘千里马不愿当普通的马,更谈何做‘孺子牛呢!我提醒这些学子,务实一些,从基础做起,用成绩证明你们的价值。”又如“蛮干不如巧干”,这是从愚公移山故事中得到的新体会。2.写作方法的指导,学生写作水平大大提高。欲扬先抑的写法很受学生欢迎,他们纷纷仿用,于是文章有了波折,情味更浓了。3.鼓励学生积极投稿。向学校广播室投送,班级里的好人好事进入了他们的眼睛。平时严厉的老班为学生“飞针走线”的镜头被他们捕捉到了,在学校“曝光”了。参加多种作文竞赛,名次在这里不足为重,他们迫不及待地书写心中的真善美,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这群花季少年,了解这个青春的时代。文章合为时而做,真正的文章应紧随时代的步伐,为这个时代而歌。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入”得深厚,“出”得顺畅,个人的语文素养就会不断提高。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写作阅读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