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语文研究性学习
2013-04-29董新文
董新文
【摘要】 现在的语文教学方式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紧跟时代的步伐;现在的教育不仅仅注意学生的成绩,而是要求的是素质化的教育,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而如何才能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呢?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觉得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素质教育;探究性学习;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新课程改革,语文教材也发生了不少的变化,很多陈旧的、索然无味的内容都被删除,加入了很多高品质的、生动、有趣的内容,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活水,带来了生机。新的语文教材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意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创新能力等。教材的改善必然要求新的教学方法的出现,这样才能高质量的进行教学活动。本文就是为了给大家的教学提供一个参考。根据实践结果,我们发现,探究性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那么如何进行好实际的操作呢?
一、改变传统观念
语文学科与其他的学科有着明显的不同,它需要学生进行大量地阅读,那么我们可以在学生进行阅读的时候进行探究性学习,原来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显然不再适合进行新教材的教学的,我们可以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起来,解决所遇见的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自主探索研究的习惯,他们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也会得到锻炼,成为适应经济时代的栋梁之才,满足国际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1.提高学生的素质修养
通过阅读,学生的知识面会得以拓展,视野开阔,而进行探究性学习的阅读更是将这个优势发挥到了最大。学生对书中的知识可以更加熟悉,掌握的更加牢固,而且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训练,通过与名人大家的对话,学生的思想会更加的成熟。这样的探究性学习,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学习,当“要我学”转化成“我要学”的时候,学习效率必然会有极大的提高。而且这样的探究性学习更加适合小组合作完成,这样每个人进行明确的分工,不仅每个人都参与了研究,而且大大节约了时间,完成的质量还更高。学生的合作精神,社会交往能力也会有所提升。
2.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与学生相互学习、一起进行探讨,教师不再是独裁者,统治者,不再高高在上,让学生感到畏惧,有距离感。学生有什么问题的时候,可以随时和教师进行探讨,可以争论,而不是一味地听从教师的言论。教师的思想也不一定是正确的,只有学生和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学生才可以更加畅快地学习,轻松、平等、自在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二、课堂教学实践
单元研究和单篇研究是阅读教学研究性学习的两种形式。
1.单元研究
(1)教材本身的每个单元
语文课文都是一个单元一个单元的编排的,我们可以根据其中的某个单元进行研究,每个单元里的文章都有共同之处,我们不仅仅立足于单篇的文章进行探索,还要立足于整个单元进行研究。例如有个单元的研究性课题主要是培养理清思路、把握文意的能力。一个单元的四篇文章体裁各不相同,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可以很好掌握各种体裁的大意归纳总结,分清层次,掌握关键的字词句等。
(2)与《语文读本》相结合形成的单元
语文课程还有一点与其他的学科不同,那就是教科书方面,语文科目不仅仅有一本语文课本,每册课本都还配备了相应的《语文读本》。课本的每篇文章在语文读本中都会有与之相关联的文章,这些文章的相关性使得研究性学习更加容易的展开,例如在学习《雷雨》时与读本中的王蒙的《永远的雷雨》相结合,形成一个关于《雷雨》的专题研究,通过研究,可以更加详尽地了解这部在中国话剧史上就有里程碑地位的巨作,对剧本中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有更加深刻的印象。
(3)课本不同单元的文章形成的单元
这样组合而成的单元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或许它们的作者是一个人,通过这样的组合研究,让学生很了解这个作家,了解他的生平、写作特色等。或许是他们所写的内容具有相关性,比如都是写项羽、屈原这些历史名人;或许是写同一种的景色、事物,例如都是写怀念故乡的;或许是同一种题材,例如都是剧本,将曹禺的《雷雨》和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剧本写作手法进行对比。这样的组合单元更加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4)课本中的文章与课外拓展的文章相结合形成的单元
这样的组合,更加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例如我们很熟悉的老舍的《想北平》,那么朴实无华的笔下却丝丝缕缕都是对家乡北平的热爱、想念,那么我们可以从课外找一些老舍的其他作品进行比较,我们就会发现,老舍的字词句都是很朴实无华,确实很有真情实感,让人感同身受,会情不自禁地从他的笔下,联想起自己的经历,感情。这样的重新组合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使得语文课堂更加的生动有趣、富有生机,更有吸引力。
2.單篇研究
单篇研究就是对课本中的某一篇文章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这样的研究可以使课文讲解的更加的详尽、有趣,学生对文章的掌握也会更加的牢固。例如在学习食指的《相信未来》的时候,我们可以探究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化人的生活状态、思想等,通过食指的《相信未来》“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学生可以感受到那顽强不屈的生命,那种蓬勃的生命力,那种对未来无限的希望,这种精神让学生有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苦难,能够一步一步地勇敢走下去,让学生对未来充满渴望,让学生相信未来会是一个没有黑暗的、美好的世界。而诗中的很多意象都是具有深层含义的,这些都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索研究去发现,例如“蜘蛛网”是“黑暗的势力”的象征;“我的炉台”是“产生希望的地方”的象征;“人们的眼睛”是“热情、公平、公正的评定”的象征;“腐烂的皮肉”是“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的象征;“我们的脊骨”是“执着的追求和不懈的坚持”的象征。这样的学习,对学生的诗歌创作会有很大的帮助,会有启发作用。
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要把研究性学习带入到现实的教学中,让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任务,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探索精神、个人的修养都得到提高,教师要让学生的人格得到发展,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钱旭升,项雪梅;语文研究性学习研究综述 [J].现代教育科学,2005(04).
[2]乌兰托亚.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探索 [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04).
[3]周景璠.语文研究性学习实施中的困惑与思考 [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05.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