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班主任成功教育的基石
2013-04-29李丽娟
李丽娟
摘要:如何帮助中职学生圆自己的梦,进而实现中国梦,是当前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和难点,也是班主任老师一直在探索的一大课题。本人就自己的一点感受与同仁共享,旨在抛砖引玉,本人认为爱是班主任成功教育的基石。
关键词:班主任教育爱学生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每个人的成长经历,都在证明着这样一个道理:教师爱学生是实施教育的基石,没有师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只有充满爱的教育,才能显示出无与伦比的神奇而伟大的力量,强烈地震撼学生的心灵,促使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无法改变的认同感并诚心诚意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否则,再崇高的教育也只能是隔靴挠痒,根本触及不到学生的心灵。
1.建立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是爱学生、尊重学生的前提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无条件的尊重是自尊产生的基础,只有别人对自己有好感(尊重),自己才会对自己有好感(自尊)。建立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有益于学生健康成长。在充满尊重与温馨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他的主体能动性。同时,教师尊重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高尚的表现,它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教师不能总是居高临下的对待学生,而应该放下架子,深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与学生谈就业、谈理想、谈人生。这样,就可以避免空洞的说教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无形中也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在学生的心海里产生被老师尊重的温暖的涟漪。教师尊重了每个学生,学生就会加倍的尊重教师;教师了解了每一个学生,学生也就理解了教师;教师蹲下身子虚心向学生学习,学生就会更加佩服教师、更加努力地向教师学习。这样,我们的教育才会象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2.宽容学生是爱学生最高境界
我国现代教育的先行者陶行知先生在做校长时,曾经遇到两个学生打架,其中一个正用砖头砸向对方。陶先生在制止了事件继续发展后,让拿砖头的学生到他的办公室去。自己在对事情稍作处理后也回到办公室。这时那个学生已经在办公室等候了。陶先生让学生坐下后,拿出一块水果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我让你来,你反而比我先到”。学生听后一脸困惑。接着,陶先生又拿出第二块水果糖,“这也是奖励你的,因为我让你停下,你马上就停下,表示了你对我的尊重,我应该谢谢你”。学生听后更加不解其意。先生又拿出第三块水果糖,“与你打架的同学是一个经常欺负女同学的学生,我对你的侠义精神表示敬意”。这时那位学生已经泣不成声了,“先生,不管怎么说,我用砖头打人都是不对的……”,陶先生拿出第四块水果糖,“你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咱们的谈话也应该到此结束了……”。从陶先生与学生的谈话过程,我们可以深切地体会到先生宽大的胸襟和高超的教育艺术,虽没有训斥和说教,但给当事者和后人留下的教育意义是极其深刻的。因此,他也就成了宽容教育的成功的典范之作,给我们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象陶先生处理的这样的事情我们可能不会遇到,但是,类似的情景我们却经常遇到:一直成绩很好的学生突然成绩下降,我们是不是也能象先生那样,平心静气地与之交谈,帮他找出其中的原因,而不是批评一通了事;一贯表现不太好的学生又犯错误了,我们能不能不在大庭廣众之下训斥、责怪他,而是象先生那样真诚地帮助他认识错误。我们之所以会产生“现在的学生不好管,对他再好也没用”的认识,主要是缺少与学生真正的沟通,对学生缺少宽容,缺少换位思考。
3.关爱后进生是爱学生的具体体现
后进生因种种原因曾经受到某种不公平对待或伤害,因而更需要格外关心,加倍爱护。如果对后进生讽刺、训斥、歧视,就会使他们永远“差”下去,甚至造成班级乃至学校工作的失败。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提醒我们说话、做事要慎重,决不能信口开河,避免对学生心理上造成伤害。少一点训斥、少一点讥讽与冷眼,多一丝温馨与关爱,可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我们著名的特级教师钱梦龙曾经说过,自己小时候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差生”,在武钟英先生教他之前,每次考试都不及格,已经创造了留级三次的“光荣记录”,凡教过他的老师都断定他是“聪明面孔笨肚肠”,自然不对他报什么希望。武先生教他们不久,就把钱梦龙叫到自己的办公室里,对他说:“老师们都说你笨,现在我教你查字典,希望你能学会,证明自己不笨”。在武先生的指导下,钱梦龙学会了查字典,同时接受了一项任务:自备一本字典,以后先生教新课之前,先由他把课文中的生字的音义查出来,抄在黑板上供同学们学习。“武先生的信任,真使我在受宠若惊之余感到无上的光荣!为了不负先生的信任,我竭尽全力把这项任务完成得无可挑剔。”更让钱梦龙难忘的是,在他小学毕业时,武先生在他的成绩报告单上出人意料地用了“该生天资聪颖”作为第一句话!这使得长期被自卑困扰的钱梦龙开始踏上一条追求知识的道路,并由此改变了他的一生。
相反,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老师的出言不慎,造成了不少悲剧,时常见诸报端等媒体,的确值得我们引以为戒。
4.爱学生,要做到严慈相济,因人而异
爱学生,不是放纵怂恿,也不是袒护溺爱。教师的爱应该是严肃的爱,建立在严格要求基础上的爱。严格要求与爱学生是统一的,只有严格要求才能真正爱学生,才能教好学生。但是,严格要求不等于厉声厉色,不等于大声呵斥。对成绩较差或比较内向的学生,要多表扬少批评,把老师的爱和期望融于表扬中,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的力量;对那些“优秀生”则不要偏袒,不因为平时表现好而放松要求或犯了错误也不批评,而要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他们,让他们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
《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这就是我们熟知的“马太效应”的出处。在我们的身边,马太效应的影子随处可见:好学生因为学习好而一俊遮百丑,三好学生、优秀团员等等荣誉应有尽有;学习差的学生不仅与这些无缘,就连座位也只能是教室的“边角”。这样明显的不同待遇,免不了形成自傲和自卑两种对立的心理,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总之,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做人。教师对学生的教育,绝不仅仅只是批评、训斥或是说教。充满爱的教育,会使教育变得有情有义,充满人情味,这样的教育才能更入心入脑,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更有利于学生成为富有责任心和爱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