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学生数学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2013-04-29彭松
彭松
摘 要: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内容,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在强烈的创新意识作用下在主动探索求知的过程中,重新组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建立具有进步意义的新联系,提出新见解,创造新成果的思维方式。
关键词:思维情境;直觉思维;发散思维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单一的知识传授不是教学的全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方向才是教学的根本。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内容。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在强烈的创新意识作用下在主动探索求知的过程中,重新组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建立具有进步意义的新联系,提出新见解,创造新成果的思维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要挖掘教材,鼓励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思考问题,用自己创造性地“教”去诱发学生创造性地“学”,以一种发现问题的心态去听课,去理解教材,积极地思考问题,独立地解决问题,在策略方法上,应注重指导、提示、点拨、启迪智慧、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
一、创设思维情境,诱发学生的创造欲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和发展,动机的形成,知识的获得,智能的提高,都离不开一定的数学情境。所以,精心设计数学情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思维过程,创设思维情境,使学生在数学问题情境中,新的需要与原有的数学水平发生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数学思维的积极性。
二、启迪直觉思维,培养创造机智
现代社会需要创造性的人才,中国的教材由于长期以来借鉴国外的经验,过多地注重培养逻辑思维,培养的人才大多数习惯于按部就班、墨守成规,缺乏创造能力和开拓精神。直觉思维是基于研究对象整体上的把握,不注意细节的推敲,是思维的大手笔。正是由于思维的无意识性,它的想象才是丰富的、发散的,使人的认知结构向外无限扩展,因而具有反常规律的独创性。
伊恩·斯图加特说:“直觉是真正的数学家赖以生存的东西。”任何创造过程,都要经历由直觉思维得出猜想、假设,再由逻辑思维进行推理、实验,证明猜想、假设是正确的。例如(a+b)2=a2+2ab+b2,即使没有学过完全平方公式,也可以运用对称的观点判断结论的真伪。
三、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发散思维富于联想,思路宽阔,善于分解组合和引申推广,善于采用各种变通方法。
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固然离不开学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师科学的教学方法,但更主要的是靠学生自身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觉地培养发散性思维的习惯和能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首先要从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入手。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求异创新的发散思维,使学生可以多角度、多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解题技巧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独创性。多题归一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收敛性。对那些研究对象不同,但问题的本质相同的习题,若能对这些的问题归类分析,抓住共同的本质特征,掌握解答此类问题的规律,就能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若能适当地进行一题多解的练习、一题多变及多题归一等变式训练,积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思路入手,不依常规,导求变化,探究多种解法,可以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达到灵活多变,促使学生向多层次、多方向发散,这样比解答多道题更有效,并使学生发散思维得到不断的训练和提高。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求教师在教法上有创新
教师应改变讲清楚、讲透彻的传统教学观念。上课时,应在教学重点、难点、学生疑点处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地、主动地思考,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旧知识是获取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是旧知识符合逻辑的发展。在现有的知识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联想、类比,得到新的知识,是通过引导、启发,而不是直接“传授”,更不是“灌输”;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我们所进行的高中数学“由教到导”课堂教学实践,就是通过对教法的创新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若能时时注意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但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也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培养出具有“高创造力”的大批创造性人才。这也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数学教育改革的步子迈得更大、更快、更坚实;数学教学内容又吐故纳新,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学习和教授更有时代气息的数学知识,就能培养出更多、更专、更尖的人才了。
参考文献:
[1]任明中.例说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学数学,1999(08).
[2]朱平.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中学数学,1995(03).
(作者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區石河子市第二十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