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3-04-29钟秀明

新课程·上旬 2013年6期
关键词:重视参与鼓励

钟秀明

摘 要: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中,教法的选择尤为重要。同时,教师应努力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下,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给学生提供创造性学习的机会,教师还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直接参与数学实践,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有创造潜能的人,逐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法;情境;鼓励;重视;参与

培养怎样的人始终是教育要研究解决的核心问题。不同时期对人才的要求会有所不同,面对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今天,人才的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更是当前教育的首肯,而这一任务的完成则依赖课堂教学能否给学生提供创造性学习的机会。

一、教法的选择应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根据实际情况,教师应在教学指导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探讨。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怎样学习,探索获取知识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然而一种好的教法不能离开实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所教的内容和学生的基础认真选择教法,设计教法,改革教法,才能体现“教法”的主导作用。“教无定法,教有定则”的观点不可否定,在教学设计时应遵循几个凡是:凡是学生能提的问题就不能由教师给出;凡是能由学生解决的例题就不要由教师解答;凡是能由学生组织表达的就不要由教师重复表述。同时,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服从于学生,教案要服从于课堂,进度要服从于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力。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好的学习情境是学生搞好学习的前提,而好的学习情境要靠教师抓住恰到好处的时间、地点,不失时机地创造出来。如,在炎热的夏天,学生的注意力往往不容易集中到课堂学习中来,这时教师的一个眼神、一句幽默的话语、一个请求就能把学生的精神提起来。例如,我在教学“合并同类项”时,要突出“同类”的特性,在讲课前对学生说:“今天,我有一件事请同学们帮帮老师,拜托了。”学生听了个个睁大眼睛,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起来了。我拿出里面放有花生米、黄豆、黑豆(数量大概100粒左右)的透明塑料瓶。“由于老师比较匆忙,还没有来得及整理,有谁能帮老师把这些豆类整理整理啊?”在我的引导下,三个学生很快就完成了……“谢了。其实啊,数学知识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平时也会碰到需要我们整理分类的问题。那么,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就是这样的情况,这就是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合并同类项。”通过这个生动的引例使学生马上把注意力集中起来,学习效果良好。再者就是向学生提出恰当的问题,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在这样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才能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中来。

三、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助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由“学会”到“会学”,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创造性地学习,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研究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因此,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可以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比如:“请同学们动手做一做:(1)画△ABC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的△A″B″C″。(2)过点O任画一条直线,画出△ABC关于此直线对称的△A′B′C′。再观察△A′B′C′与△A″B″C″,你发现了什么?”通过操作、观察,每个学生都能发现一个或几个以上的结论,在同学中又进行交流,教师给予表扬鼓励,学生不仅能主动获取知识,学会探索,而且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重视一题多解,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而一题多解的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尤其对学生创造性的训练提出了更多的可能性,所以,在一题多解的教学中,选用的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留有让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充分施展他们聪明才智的余地,其目的在于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直接参与数学实践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学活动中常常遇到的就是定义、性质、定理等知识,教师在考虑怎样教这些知识的同时,又要考虑学生怎样学的问题。是直接教给学生解答的方法,还是让学生自己直接参与来发现规律呢?如,课堂中完成练习时,让一个或几个学生到黑板前板书完成,从学生的板书解答中发現教学效果的情况及学生解题思路、表达方式等。台下的学生也可仔细观察是否跟自己做的一样,开拓了思路,并鼓励学生有不同意见的直接参与改正或指出自己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共同学习、借鉴,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总之,教学中应从学生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出发,鼓励他们敢想敢猜的精神,利用他们的好学心理,激发他们参与创造性的热情,使他们品尝到自己创造时的乐趣,逐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作者单位 广东省博罗县石坝中学)

猜你喜欢

重视参与鼓励
谈如何克服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倦怠现象
公路工程的养护管理分析
试谈大理白族自治州对“教育”思想灌输的重视
沙画活动中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参加篮球训练的特点分析
“参与”北约军演的UFO
关于有效思品课堂的几点思考
试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四要素”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鼓励”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