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率市场化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提高盈利能力的对策建议

2013-04-29闫韶明

金融经济 2013年6期
关键词:盈利能力利率市场化

闫韶明

摘要: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市场的一场基础性变革,给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带来新机遇,使其在利率方面具有自主权,可以根据市场确定利率水平;同时也带来了挑战,银行之间的价格竞争更加激烈。本文主要分析利率市场化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如何提高盈利能力以改善经营状况,达到有效发挥利率优化资金配置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功能。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盈利能力

所谓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是指由特定辖区内的农民、农村个体工商户、乡镇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秉承合作制原则,以股份制吸收资金,按照股份合作制运作机制组成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服务机构。按照企业有关盈利的定义,金融机构的盈利是指机构所获得收益或者经济利润。盈利能力则是指获取收益或经济利润的能力,用来衡量该金融机构现实经营状况与未来发展趋势的最重要的指标。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短期盈利能力用来衡量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现有技术约束条件下,运用各种资源获取收益的能力;而长期盈利能力侧重衡量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是否具备将当前盈利的增长能力持续维持下去的能力,反映其盈利能力的增长性和持久性。

一、宏观经济形势

2012年6月,央行颁布了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决议,首次允许各家银行存款利率可以在基准利率和1.1倍的上限之间浮动。根据浮动限制,存款利率最高可至3.575%,甚至高于降息前的3.5%;而贷款利率下限最低可至5.048%,比之前6.56%的贷款基准利率,最多降幅可达到0.856%。央行政策的出台使银行纷纷对存款利率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整,出现差异化的管理模式,非对称降息政策使市场呼唤已久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期而至。

央行发布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2)》全面总结了2010年以来的农村金融服务和改革的最新进展状况,报告内容显示,我国的金融支农质量取得了大幅提升,赢得了“量、质齐升”的新局面。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农村(县及县以下)贷款余额为14.5万亿元,同比增长19.7%,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21.6%,较2007年末增长188.6%,5年间平均年增速为24.4%;农户贷款余额为3.6万亿元,同比增长15.9%,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为5.4%,较2007年末增长170.1%,5年间平均年增速为22.3%。全口径涉农贷款余额为17.6万亿元,同比增长20.7%,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为26.2%,较2007年末增长188.2%,5年间平均年增速为24.3%。

二、利率市场化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盈利状况分析

央行此次基准利率的下调推进了利率市场化的步伐,原有的利率浮动空间正在逐步减小,如今各家银行纷纷开始存款之战的争夺并且进入白炽化阶段。在此背景下,存款利率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会出现上调由3.5%上升到3.575%,而贷款利率尤其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将会出现下调趋势,造成利息差的缩减,同时以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为主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中间业务和其他表外业务开展的并不多,利息差成为其机构总收入的主要来源。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除了面临主要盈利来源的减少,还面临着更大的经营风险和市场风险。国家逐步放开利率管制,今后银行将根据市场资金的供求状况、自身需求等因素,随时调整其存款利率,并且在存款利率出现较大分化的情况下,消费者秉着“货比三家的原则”来选择自己的资金存放位置,可能是银行之间的对存款客户的争夺更是激烈,新一轮的揽储大战使资本储备不丰厚、资金结构简单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面对更大的经营防范风险。

利率市场化后的一定时期内,资产负债结构的变动和盈利能力的改变将使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虽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经历了几年的金融改革,具备自主经营能力,管理能力也有很大的改观,但整体粗放型的经营模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仍然依靠传统的宽利差来维持其盈利和发展。

三、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提升盈利能力的对策建议

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稳步推进,银行业的存贷款利差也会逐步变窄,为此,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应该摒弃原有的传统经营观念,加大金融产品的创新和综合性经营,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在激烈竞争的金融背景下提升其经营盈利能力,实现资本结构的调整,促进其自身的转型发展。

1.摆正市场定位,明确发展战略

眼下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不同金融机构的目标市场既有交叉又有区别,有一定的市场细分但并不清晰。在这种情况下,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只有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办出自己的特色,找准市场定位和目标市场,才能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坚持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按照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要求,不断推进涉农金融机构改革和创新。农村信用社(含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下同)发挥着金融支持“三农”的主力军作用,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服务功能日益增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县域金融服务不断强化,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培育工作取得较大进展。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实现盈利能力的提升,除了准确的市场定位之外,还要改变经营理念和经营机制,改变原有的以扩张经营模式增加盈利的粗放型经营模式,摒弃主要追求发展规模和速度的经营机制转为注重发展质量和经营效益的经营机制,提高金融机构的投入产出效率。为此,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正确处理好总量增长和结构优化的关系、短期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业务发展与风险防范的关系,实现其单纯的“做大做强”向“做精做优”的转变,提升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完善优化的考核机制和良好的奖励导向机制相结合,促使基层金融机构转变其发展理念和经营模式,提高其经营质量。

2.调整业务结构,加快转型步伐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稳步推进,金融机构对利率定价有了一定的自主权,并且在利率市场化的前期阶段,常常出现存款利率的逐渐提高和贷款利率的逐步降低,导致存贷利差的空间缩小。为适应金融市场经营环境的变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应实施多元化经营,发掘新的利润增长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逐步从单一的业务模式向多元化业务模式转变,这样不仅能分散金融市场的风险,还能使自身的金融服务差异化,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首先,要加大金融创新力度,不断开发新的业务品种,改变业务结构较为单一的状况,努力实现资产和负债的合理匹配、结构与质量的同步提升;其次,要加快推进收入结构的转型,大力拓展中间业务,努力扩大代理业务范围,积极尝试代理保险、基金、债券等金融产品。

3.加强金融创新,深化金融改革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较有影响的创新产品和服务包括:集体林权抵押贷款、大型农机具抵押贷款、农村特殊群体创业促就业的小额担保贷款、“信贷+保险”产品、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和涉农企业直接债务融资工具等。突出重点,深入推进股份制改革,加快建立健全现代法人治理机制;成立强有力的改制领导小组,加大不良贷款清理清收力度,强化政策扶持,积极吸引战略投资者,力争尽快将全省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改制成农村商业银行;加强分类指导,采取针对性措施,促进不同类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加快发展;加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自身建设,顺应金融发展规律,有序推进标准行(社)和流程银行建设,加强金融产品服务创新,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强化审计稽核和风险防控,加强信息化建设和队伍建设。

各地金融机构应结合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特点,积极创新“量体裁衣”式的金融产品,运用微贷管理等技术,积极扩大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的覆盖面;围绕地方支柱行业、特色产业开发产业链信贷产品;创新适合农村客户需要的结算工具等。在担保方式创新上,在法律允许、财产权益归属清晰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有效扩大抵押担保范围;加强与保险机构合作,鼓励以政府资金为主体设立的各类担保机构为涉农业务提供融资担保。

4. 转变经营观念,建立健全机构建设,提升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定价水平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需要转变经营观念,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机构的建设,努力提升其自身的贷款风险定价能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转变经营观念,定期培训教育业务人员从心理上认识到贷款风险定价的重要性,纠正重规模轻效益的倾向,克服业务拓展过程中的畏惧心理,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将部门经理的收入和金融机构的效益相挂钩。其次,建立健全贷款定价管理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需要建立专门的贷款风险定机制,按照差别化的原则进行分层分级化管理,通过下属机构授权的细分化、动态化管理,完善授权约束机制;建立量化的定价系统,对现有的客户进行信用评级系统化管理的基础上,开展专业化分工,进行利率定价、风险管理和绩效考核的细化,其管理会计制度按照产品、客户和业务经营为单位的成本核算和绩效考核开展,贷款定价作为其基础数据的来源;加强贷款风险定价监测,降低贷款定价事实风险和贷款定价差错率;最后,大力引进和培训定价人才,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原则,对所有从事贷款管理和营销人员进行贷款定价能力的专题性培训,提高风险、效益意识和与客户的定价谈判能力。

制定灵活的利率定价机制,提高利率定价水平。转变成本核算思路和方式,由现行的综合成本核算模式转向单一产品成本核算模式,即要根据某产品的投入成本、风险高低、收益预期来定价,体现收入与产出相平衡、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原则,确保收益能够覆盖风险。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建立以效益为中心,各方面协调的金融产品定价原则。产品定价必须保持在盈利平衡点之上,这是制定利率的指导思想。只有清楚自己的风险成本和风险承受能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守住底线,而不至于用非正常的价格盲目竞争。

参考文献:

[1]周茂清.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其应对[J].当代经济管理.2012(06):39-41

[2]邹锦炜.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利率市场化应对策略浅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2(13):182

[3]姜丽明.当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农村金融.2012(15):8-13

[4]王志华,李婵.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13(04):63-64

猜你喜欢

盈利能力利率市场化
探讨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对中国当前房地产行业的影响
外部治理环境、公司特征与财务信息质量的实证分析
商业银行受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分析
浦发银行盈利能力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转型分析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对策分析
利率市场化对中小银行的影响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