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民办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2013-04-29李刚

河南教育·高教 2013年6期
关键词:双师型民办高校问题

李刚

摘 要:“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障,也是民办高校办出特色的关键。只要民办高校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一定能够培养出一支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师德高尚、结构合理、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的、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以满足民办教育培养人才的需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关键词:民办高校;“双师型”教师;问题;对策

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的一种新模式,由于其本身办学的独特性、探索性,要求我们对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必须有全新的认识。师资队伍建设是民办高校办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其地位和作用毋庸置疑。民办高校在近年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其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变得越来越突出。民办高校要在新一轮的发展中实现新的突破,学校知名度的提高、专业建设上档次、教学质量有保障,最终都取决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师资是民办高校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和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民办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认识不清晰

由于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认识不清晰,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就很难把握。一些学校简单地把具有“双证书”“双职称”的教师认定为“双师型”教师,这难免有些片面。

以是否持有“双证书”或“双职称”作为“双师型”教师的判断标准,虽然在形式上强调了“双师型”教师要注重实践这一特点,但是这并不一定能使教师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因为取得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试,是针对已经有一些实践经验但缺少理论知识的人举行的考试,考试内容多以理论为主,所以把是否具备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是不妥的。另外,资格证书与实际能力的等值性也值得怀疑。故以此作为判断“双师型”教师依据的做法值得商榷。

2.“双师型”教师人才引进比较困难,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

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由专职和兼职两部分组成,专职教师主要是来自高校应届毕业生,兼职教师主要是外聘公办高校的在职教师,兼职教师中来自企业一线的高级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则非常少。尽管民办高校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民办高校的社会认同度不高,乃至忽视、轻视、歧视民办高校的现象仍然存在。再加上缺乏稳定的资金支持和社会保障、办学时间短、办学条件差、科研实力弱等问题,民办高校在人才引进,特别是“双师型”教师的引进方面难度较大,这就导致民办高校不得不吸纳大量的高校应届毕业生,而他们大都没有实践经验。从而造成中级职称多、高级职称少,理论课教师偏多、实践课教师短缺,“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的局面,影响了民办高校的实践教学水平。

3.“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投入不足

就目前形势看,民办高校师资培训的力度在逐年加强,但是从整体上看,其投入仍然不足。这表现在经费投入力度不够,只能做一些表面上的工作,很少去知名企业进行培训。精力不足主要表现在,教师每学期都有一定的授课任务,青年教师主要忙于备课、搞科研,很难抽出时间进修、学习,纵然能抽出时间外出培训、学习,时间也不会太长,只能走马观花地观摩一下,很少能深入、系统地进行培训、学习。

4.“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倾斜力度不够

“双师型”教师在职务评定、工资待遇、福利待遇等方面,还没有专门的政策和制度,难以体现“双师型”教师的价值,更难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教师在职称评定中,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在一定意义上影响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在师资队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重学历、轻实践的状况,多数民办高校在提高教师实践能力方面没有像对待教师提高学历那样,从待遇、政策上制定得力的措施予以鼓励和支持,这就导致部分专业教师不太重视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二、对民办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

1.转变思想,正确把握“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在教育部制定的“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标准中,把教师“具备讲师(或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作为必要条件,而其他条件均为充分条件,只要满足其中一条就可以认定为“双师型”教师。但是“双师型”教师作为专业教师成长的方向,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才能保证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所以,应该把教师的专业实践经历作为认定“双师型”教师的必备条件。

民办高校更应转变思想,高度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学校领导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学校领导应该亲自抓好这项工作,大力宣传“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激发教师向“双师”素质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制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长期规划,为学校以后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措施落到实处做好思想上的准备。作为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只有努力向“双师”素质转变,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对民办高校教师的要求,才有立足之地,才能有所发展。

2.采取“外引”“内培”和“聘用”三种方式,建立一支专职和兼职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民办高校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采取“外引”“内培”和“聘用”的方式建立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民办高校要制定引进优秀“双师型”教师的优惠措施,从其他院校或企业引进一部分既有实践经验、又有较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到校任教。这不仅是补充“双师型”教师的有效途径,还有利于改善师资结构。引进高水平“双师型”的专业带头人,通过名师工程带动一个专业建设,造就一批“双师型”的教师队伍以及有专业特色的教学团队。现有的专职教师可通过定期到企业实践锻炼、挂职学习、承担科技项目、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或考取职业证书等多种方式,提高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每个专业还可根据需要聘用企业一线技术人员来学校教授实践课程,以加强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民办高校还可通过聘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来校讲学、交流座谈等形式,培养校内专任教师的“双师”素质,促使他们向“双师型”发展。

3.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专项基金,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民办高校应该从学费收入中,按照一定的比例提取一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基金,统一管理,专款专用,用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提高和补贴等方面,从而为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提供经费上的保障和支持。另外,民办高校还要加强与地方政府或企业的合作,争取建立“政府投入、企业资助和学校负担结合”的多元化经费保障机制,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

民办高校要在时间上对教师外出培训予以支持,给予公假或学习假。由于各专业、行业所需培训内容与时间不同,这就很难在政策上制定统一的时间安排。民办高校可以根据专业以及课堂教学需要,灵活约定外出培训时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完善促进“双师型”教师成长的激励机制

民办高校应出台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宏观政策,鼓励教师向“双师型”发展;要认真研究并制定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和制度,在工资待遇、职务晋升、名师评选、教学团队评选、精品课程建设等方面给予必要的倾斜。特别是要制定“双师型”教师认定、培养、提高、聘用等方面的政策;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性措施,鼓励教师参加实践锻炼,到企业挂职提高;改革现有的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实行职务评聘分离制度,充分发挥职务评聘的导向作用等。此外,民办高校还要努力为教师营造良好的事业发展空间,让教师能从内心深处产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总之,只要各民办高校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一定能够培养出一支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师德高尚、结构合理、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的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以满足民办教育培养人才的需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志勇.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存在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4).

[2]张宝歌.正视问题,打造高职“双师型”教师[J].中国高等教育,2006,(5).责编:志 强

猜你喜欢

双师型民办高校问题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民办高校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