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高校宿舍文化建设 积极开展生命关怀教育

2013-04-29晏玉珍

河南教育·高教 2013年6期
关键词:大学生

晏玉珍

摘 要:高校校园宿舍不仅是大学生生活的场所,更是学校开展教育的重要基地,因此,高校宿舍文化要承担起尊重生命和关怀人的使命。当前,高校可以通过发挥学生自主性,重视学生自治;建立专职队伍,健全专业化管理;生命关怀教育,重在“渗透”等方式建立生命关怀教育下的校园宿舍文化培育机制。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关怀;宿舍文化建设

一、高校宿舍文化建设中开展生命关怀教育的必要性

(一)“以人为本”的现实要求

生命关怀是以承认人的个体禀赋、性格和能力的差异为前提,以人的生命活力为基础,以倡导人的生命与自身、他人、自然以及社会的和谐为目标的一种行为方式。生命关怀是对人的生命态度的一种引导,旨在“通过‘最优化的教育方式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开发人的生命潜能,激发人的生命活力,提升人的生命质量”。高校的生命关怀教育不仅是对大学生个体自然生命的关怀,而且是对大学生人生态度与生命价值观的引导和提升,充分点燃大学生的生命激情,促使他们的身心素质全面发展,提高生命质量。高校生命关怀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接班人的关键。

(二)“教育本质”的体现

教育要以人为核心,关心人的生命和发展。因此,生命关怀教育要求高校兼顾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当前,大学教育的目的不仅是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从哲学角度说,生命关怀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大学生不仅掌握“以何为生”的本领,还要明白“为何而生”。当代大学生应该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尊重和善待生命,大学生活也应该是塑造一个充满智慧和力量的生命的过程,这才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

生活是生命之源,关注生活就是关爱生命。高校的生命关怀教育要根植于校园宿舍生活中,才能体现生命关怀的价值。当前,我国高校教育的一大弊病就是教育与生活的分裂。高校容易忽视学生的生活,所以大学生被封闭在生活之外的“象牙塔”内,“知”与“行”二者断裂,大学生活被简化为“学习、学习、再学习”,俨然成为一个知识接受器。教育学者张文质曾指出,“对生命的遗忘是教育最大的悲哀,对生命的漠视是教育最大的失职与不幸”。我国高校教育者应为当代大学生呈现一种真实的生活场景,界定生活的意义,引导大学生热爱生活、探求生活的真谛。

二、高校生命关怀教育下的校园宿舍文化建设要素

(一)目标与载体

大学生集体宿舍不仅是一个生活场所,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基地。集体宿舍应该综合生活服务、文化活动、思想教育等功能,建设成多功能的综合性场所,综合衣食住行、教育、娱乐、商贸、社交等各个方面的功能。宿舍文化建设要增强服务意识,采取科学的管理手段,完善宿舍制度建设,使其真正成为高校生命关怀教育的重要基地。

高校宿舍文化建设要承担起生命关怀教育的使命,要根植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要展现出对人的生命发展的终极关怀。良好的高校宿舍文化能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够磨炼他们的意志,提高他们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认识。丰富的高校宿舍文化,有利于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高校校园文化要让大学生在鲜活的现实生活中实践,获得具体而丰富的知识,积淀自身的道德智慧,从而引领人生。教育是有生命的教育,学校是有生命的学校,宿舍是有生命的宿舍,学生是有生命的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欣赏生命是当代大学生和谐成才的第一要义。

(二)内在动力

学者孙云寿认为,宿舍环境的布局、宿舍成员的生活习惯等都是宿舍文化的具体表现。从整体来看,宿舍文化的内部结构分为三层:第一层是表层文化,比如设计布局、内部设施、卫生环境等;第二层是中层文化,主要表现为各种生活、学习的规章制度和道德行为规范;第三层是深层文化,主要是指宿舍成员的内心思想,比如他们的价值观念、政治信念、精神面貌等。宿舍文化的三个层次为统一的整体,相互影响、互为表里,共同构建完整的宿舍文化体系。宿舍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仅具备文化的一般特征,而且具有自身的独特性。首先,宿舍文化具有指导性。宿舍文化一经形成,就会对宿舍成员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宿舍成员多种思想的汇聚激荡,容易形成一种大多数学生的一致性态度或者思想,逐渐演变成一种群体性的压力,从而占据全体宿舍成员的内心,引导学生的日常生活。其次,宿舍文化具有多样性。宿舍成员的不同性格、兴趣爱好以及价值取向等对整体的宿舍文化产生影响,使其呈现多样化、经常化的特点。再次,宿舍文化具有自主性。宿舍文化的主体是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自主参与。但是,学生本身存在一些弱点,比如鉴别力差、易冲动等,容易在宿舍文化建设过程中引入一些不良文化因素,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学校的积极引导。

(三)外在环境

当前,高校生命关怀教育严重缺失。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课题组的报告显示,超过六成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另外,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对山东10多所高校的6000名大学生开展心理调查,结果显示,约12%的受访大学生有过自杀的念头。尤其是近年,大学生自残、自杀、伤害他人等事件频频见于报端。日益恶化的大学生心理问题,表明高校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健康问题的重点群体。上述情形不得不引起社会、高校和家庭的反思。在大学校园里,大学生虚度光阴、荒废学业的现象日趋增多,“郁闷”“无聊”俨然成为他们的口头禅。他们游戏生命、虚度光阴,甚至轻视和践踏生命。由此可见,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生命观迫在眉睫,大学生生命关怀教育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出来。

三、生命关怀教育背景下的高校宿舍文化培育机制

(一)发挥学生自主性,重视学生自治

作为我国高校校园中典型的学生自治组织,学生会在高校教育活动和管理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我国高校现有的学生会在宿舍文化建设中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学生会仅仅是服从学校领导,并没有太多的自主决定权,没有实质性的自主活动。在西方一些高校里,学生会会把学生组织起来,成立各种合作性的服务性公司,提供住宿、餐饮、洗涤、心理咨询等多种服务。通过这种自主决定、自治活动,学生会能够从实际需要出发,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宿舍管理活动的优化,开源节流,更好地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二)建立专职队伍,健全专业化管理制度

高校宿舍文化建设工作需要一支学历层次较高、训练有素的专职队伍来完成。比如美国的高校学生事务工作者,虽然也有专职、兼职两类,但主要的工作是由专业队伍来承担的。学生住宿管理人员分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初级层次的管理人员是由拥有心理学等专业知识的硕士生或者是有一定经验的本科生担任,如宿舍楼主任一职,负责直接和学生接触工作。中级层次的管理人员需要具备硕士学位,且拥有3~5年的学生工作经验,主要职务是开展一些专门的学生宿舍活动。高级管理人员一般是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的博士毕业生,他们具备丰富的学生事务工作经验,职责便是负责学生宿舍的全面工作。建立专职队伍,健全专业化管理制度,才能把工作做到实处,才能更好地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更好地实现高校生命关怀教育的目的。

(三)生命关怀教育,重在“渗透”

美国的高校并没有专门开设生命关怀教育的机构,生命关怀教育主要是通过“渗透”来完成的。比如利用学生宿舍阵地开展各种心理训练活动,以减少学生的心理疾病,维持他们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因此,我们的高校也应该借助校园文化建设,通过组织开展不同类型的学生活动,加强学生的人际交往,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自信心。通过宿舍文化建设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可以更好地塑造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也是生命关怀教育的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格桑泽仁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

[2]孙云寿,沈广元.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探析[J].扬州大学学报,2002,(4).

[3]原雪辉.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焦作大学学报,2004,(3).

责编:思 源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新大学生之歌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大学生实习“注水”谁之过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