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2013-04-29郑翠艳
郑翠艳
摘 要: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有助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乐于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
关键词:质疑;兴趣;情境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有助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自主探究性学习,是围绕具体问题展开积极主动的学习,是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乐于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
一、创设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在轻松、自由、民主、和谐的环境中学习,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因此,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开放的问题情境,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有利于保证课堂教学目标顺利达成。教师要努力地挖掘出教材中的矛盾因素,创设一种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创设引起兴趣的问题情境
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首要任务就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当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时,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也会积极主动,学习效率有明显的提高。在教学中要创设寓趣于教的问题情境,这种愉悦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的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能诱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动力,这就要求教师创设的问题一定要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一定要具有开放性和挑战性,呈现方式要多样化。如,教学《自然之道》《尊严》时,教师可以这样来引导:“什么是自然之道?自然之道又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启示呢?”“為什么说年轻人是一个有尊严的人?”看似是教师无意中的小问题,却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动力,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教材,与文本进行对话,与教材编写者进行对话。
三、创设质疑问难的问题情境
“愚蠢的教师教学生真理,聪明的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真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发现的学习过程。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地讲解或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发动学生让他们自己动手查找资料,并提出不懂的问题,让学生亲身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而不是间接地被动接受知识。如,在教学《墨梅》一文时,第一课时,我会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词典,同学间交流,来扫除读古诗时遇到的不理解的字词,然后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课后让学生同桌查资料,找辅导书来理解文本中的诗句的意思。第二课时,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得到了有关作者的资料。我学会了哪些字词,弄懂了哪些诗句的意思;老师我对……还不明白,您能解释一下吗?……为学生创设主动探究的问题情境,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获得的知识要比通过教师讲解获得的知识更丰富,也更有价值,让学生学会质疑,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一个充满快乐的学习过程,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
四、创设具有语文学科特点的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要立足于语文学科的特点,要体现语文味,充满语文的气息。例如,在教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时,教师可根据这篇课文的内容,在开头播放一小段有关美丽的圆明园的视频资料:圆明园是祖先留给人民的灿烂的文化遗产,但如今这个万园之园已经只剩下残垣断壁,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记载……接下来,引出课题,给学生设下悬念:“圆明园是怎样毁灭的呢?”通过学生各种渠道的理解学习,激发他们的爱国之情,引导学生勿忘国耻,尽显语文的魅力,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的探索性与开放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汲取有益的语文营养,受到良好的情感熏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自主探究式学习,具有开放性,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而这种开放性的教学形式很容易导致课堂结构分散和学习效率低下。因此,如何加强自主探究学习的指导、组织和管理,如何实现自主探究学习的高效,还需我们不断地探索、实践。
(作者单位 辽宁省阜新市阜蒙县旧庙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