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纳里·奥康纳短篇小说《河》浅析
2013-04-29张雪韵
摘 要: 弗兰纳里·奥康纳是美国20世纪四五十年代最重要的南方小说家之一。她在疾病缠身的短暂一生中,留下了一批优秀的中短篇小说。本文将奥康纳短篇小说《河》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内容、人物的分析阐明小说主人公小男孩哈里·阿什菲尔德(Harry Ashfiled)即贝弗尔(Bevel)从无知、迷失到逐渐认识、接受信仰,最后走向精神顿悟的成长历程,展现了上帝恩典的转变性力量;然后本文将进一步探讨小说为何以主人公哈里自溺而死作为结尾,笔者将结合《圣经》中的原型说明奥康纳采用暴力这种特殊的救赎方式的目的是为了昭示“上帝的恩典并非凭个人的意愿就可使之显现”,从而更好地理解小说主题“上帝的恩典”(Grace of God)。
关键词: 成长 顿悟 上帝恩典 暴力救赎
弗兰纳里·奥康纳是美国20世纪四五十年代最重要的南方小说家之一,她的作品凭借深刻的宗教意味、怪诞的哥特风格和浓郁的南方气息独树一帜,成为福克纳后南方文学的典范。作为一个信仰天主教的南方作家,宗教、种族、性别等都是其无法回避的主题。在奥康纳令人惊异和迷惑的现实笔触背后,都隐藏着神秘的确定性,隐藏着永远凝视的神的眼睛。
奥康纳的短篇小说如先锋作家马原评价的那样,看上去显得似乎过于“邪恶”:一方面,她塑造的人物往往道德败坏、行为邪恶,例如《好人难寻》(A Good Man Is Hard to Find)中的“不合时宜的人”(Mr. Misfit);另一方面,她笔下的人物的结局往往很糟糕,不是死掉就是被毁灭。她似乎极度冷血,写的故事充满暴力,经常安排弱者惨遭厄运,对笔下的人物没有丝毫同情。短篇小说《河》(The River)正是这样的一部小说,小说中描写了一个三四岁的城里男孩哈里被保姆康宁太太带到城外河边参观布道,还接受了洗礼,次日,哈里只身走进河水,想要亲身实践“在生命的深河里漂流,进入基督之国”(前日牧师所言),最后却被河水无情地吞没。
小说看上去显得过于冷酷,但这仅仅是一个男孩因错误理解牧师的布道导致自沉河底而亡的悲剧吗?小说是否有更深层的含义呢?奥康纳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结合奥康纳的南方身份和信仰天主教的背景,我认为和《好人难寻》一样,《河》这篇小说还是想表现基督教中的上帝的恩典这一基督教思想。
上帝的恩典首先体现在他救赎性的力量上,它能赋予生命一种意义。《河》首先是一部成长小说,是小男孩哈里(贝弗尔)从无知(Innocence)、迷失(Lost)到逐步寻求内在生命,认识、接受信仰,最终精神顿悟,天惠显现完成救赎的成长历程,这一“天路历程”展现了上帝的恩典的转换性力量(Transformative Power)。下面笔者将就此具体展开论述。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哈里·阿什菲尔德(Harry Ashfield )的三四岁小男孩,正如名字暗示的一样,哈里生活在一个灰色、沉闷、冷寂的地方——城市里的一间公寓中。公寓里充满了烟灰,又暗又闷,甚至连“阳光也被玻璃染灰了,惨淡地透了进来”,显得毫无生机。与此对应的是哈里的生活,从小说中具体的细节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哈里的父母十分冷漠,对哈里漠不关心。母亲因为宿醉躺在床上呻吟,父亲给哈里生硬地穿好衣服后便将他塞给了保姆康宁太太,甚至连告别时的招呼都能将哈里吓一大跳,哈里的生活中缺乏温暖和父母的关爱。在环境和父母的影响下,哈里显得闷闷不乐、无精打采,活像一头“老羊”。作为一个小孩,哈里自己并不能形成对世界的看法,父母主要决定了他怎样看待生活。哈里的父母留恋于歌舞酒肆,沉湎于世俗的快乐,缺乏信仰,对宗教信仰持批判态度,关于耶稣生平的读物在他们眼中只是1832年值钱的收藏品而已。这样就导致了哈里的生活缺乏目的性 (Sense of Purpose),他只能盲目跟随别人的指引或在公寓中毫无目的地四处游荡,他陷入了一种迷失的状态。这是基督意义上的迷失,是一种信仰上的无知(Innocence),这种无知不是因为他排斥基督的信仰,而是对基督缺乏了解,正如奥康纳自己所言:“Bevels innocence stems not only from his extreme youth, but also from his complete lack of spiritual training. ”(贝弗尔的无知不仅仅因为他极其年幼,而且也源于他完全与宗教精神生活的隔绝。)这种无知、迷失也直接导致他误解了牧师贝弗尔的话,最后自溺而死。
康宁太太将他带出了公寓,带离了那种迷失的状态,就像自己获得新的名字一样,哈里开始觉醒,开始寻找生活的意义。“绣着红蓝小花的手帕”、“康宁太太打鼾像奏乐的骷髅”……这一切都让他认识到与沉闷、冷漠的公寓的差别;最重要的是康宁太太让他了解了耶稣基督,让他知道他是由木匠耶稣基督所创造的而非那个胖医生,基督并不是他之前想象的“哦”或“他妈的”的同义词。他认识到了猪并不是书上画的肥嘟嘟的粉色小动物,而是“浑身灰不溜秋的,看一眼就能闻到一股酸味的动物”,猪很像帕勒戴斯先生(Mr. Paradise),耶稣曾经将一群猪从一个人身边赶开。
后来,康宁太太将他带到了河边,一路上他“犹如做梦一般神色安详”。在河边,一个牧师站在河里唱赞美诗布道。和公寓中的毫无生机相反,河边的一切都富有生命气息:鸟儿在牧师头顶飞翔,河面上泛着红光,甚至连牧师布道的声音都像音乐似的。牧师贝弗尔的布道最后引发了哈里精神上的顿悟。牧师的布道词中传递给哈里一种和父母完全相反的观念——接受耶稣、信仰基督,生活就会获得意义。他告诉哈里从痛苦中解脱的方法——基督的信仰。
“你们要是有信仰,你们就可以把痛苦抛入那条河,从而摆脱痛苦……”,“把苦难抛在血之河里,抛在痛苦之河里,看着河水流向基督之国吧”,“如果我给你施洗的话,你就可以进入基督之国。”
在给哈里施洗时,牧师贝弗尔告诉他 “You won't be the same again…you'll count.”{1}(你不会再跟以前一样,你的生命有了价值)他暗示哈里,没有接受基督和洗礼,是无意义的。只有受洗,接受基督的信仰后才能“count”,“did even count before”(以前生命完全没有价值)。但在当时哈里却没理解这层意思,尽管他十分想去“基督之国”,他并没有完全理解他受洗的意义,他仅仅认为受洗只是意味着“沉到河底”。一直到后来回家后,彻底意识到父母对他的忽视、冷漠,顿悟的一刹那,他才离“理解洗礼的真正意义”更近了一步。Ralph C. Wood(拉尔夫·伍德)在其“The scandalous Baptism of Harry Ashfield: Flannery OConnors‘The River”一文中指出:“因而,以孩子自己的方式,哈里决定去寻求真正的意义,即成为某人……他想让生命有价值,这种价值并非短暂的一瞬,而是完全永恒的存在。”{2}
正如伍德暗示的那样,哈里可能没有完全理解洗礼的意义,但是他理解基督之国和父母的生活方式并不一样,基督能真正满足自己内心对意义的渴望。哈里是在意识到父母的冷漠中获得了精神顿悟。在沉闷死寂的公寓里,父母因为昨天舞会上玩得太累继续沉睡,而自己只能找到仅存的几块饼干和几片干面包充饥,他自娱自乐,把烟灰抹进地毯。就在这一刻,他研究起了自己的双脚,然后他想起了牧师讲道的那条河。他顿时领悟到他想干什么,他渴望获得一种意义,而这个只有那条河能让他满足,只有基督之国才能给予。
哈里的顿悟(Epiphany)是一种上帝的恩典,他从迷失的状态到逐渐认识信仰,获得精神顿悟,接受信仰的过程很好地印证了这种恩典(Grace)的转换性力量。与之前的四处游荡、被动接受完全相反,哈里获得精神顿悟后,生活首次出现了目标(Sense of Purpose),他再次踏上了去河边的旅途,去寻找基督之国,他两次尝试着沉入水底,不停拍打河水,直到河水接受他,他才停止这种尝试。
至此,我们可能还有一个疑问,那就是既然哈里已经接受了基督,渴望获得生命的意义,并且努力地想要进入基督之国,那为什么小说还要以哈里自沉河底而死作为结尾呢?这仅仅是因为哈里未能全面理解牧师布道和施洗的意义吗?还是哈里的这种死亡另有深意,奥康纳想启示我们什么?
对于死亡,奥康纳曾说过:“我是个天生的天主教徒,而死亡一直是我想象的兄弟,一个故事不在死亡或其先兆中结束,我是不能理解的。”死亡在奥康纳看来并不是一种肉体的消亡、生命的结束,而是精神层面具有启示意义的符号。小说中小男孩的死亡并非是要引起人们的惋惜,而是灵魂在死亡之时的获救,是天惠时刻、上帝的恩典的到来,而上帝的恩典是并非凭个人的意愿就可轻易使之显现的。
小说中,尽管哈里在河中努力尝试拍打河水想要到达基督之国,但是哈里有意地配合对他自己的救赎是没有必要的。小说中,当哈里三次浸没在河水中时,河水三次抗拒他。“牧师把他摁下去的时候也是这样——有什么东西将他的脸向上推。”河水对哈里的三次否定不经让人想起圣经中彼得对耶稣基督的三次否定(即彼得三次不认主的故事):
耶稣说:“彼得,我告诉你,今日鸡还没有叫,你要三次不认我。”(《圣经·路加福音》,31:34)
他们拿住耶稣,把他带到大祭司的宅里。彼得远远地跟着……有一个使女看见彼得坐在火光里,就定睛看他,说:“这个人素来也是同那人一伙的。”彼得却不承认,说:“女子,我不认得他。”过了不多的时候,有一个人看见他,说:“你也是他们一党的。”彼得说:“你这个人!我不是。”约过了一个小时,又有一个人极力地说:“他实在是同那人一伙的,因为他也是加利利人。”彼得说:“你这个人,我不晓得你说的是什么。”正说话间,鸡就叫了……(《圣经·路加福音》,31:54-62)
哈里和彼得的相似并非仅止于此。和彼得受耶稣召唤,离开家人成为耶稣门徒相似,哈里也是受牧师贝弗尔的启示后离开家,沿着“由耶稣的血流淌而成的生命之河”,一直走向基督之国;另外,两人都表现出了对基督的热情,但也显示出他们一定的无知,对基督耶稣的理解出现偏差。就在耶稣预言彼得不认主之前,耶稣告诉他:“我所去的地方,你现在不能跟我去,后来却要跟着我去。”(《圣经·约翰福音》,13:36)而彼得却急匆匆地回答说:“主啊,我为什么现在不能跟你去?我愿意为你舍命。”(《圣经·约翰福音》,13:37)像彼得一样,哈里也热情地到河边努力去寻找基督的王国,准备好了让自己沉到河底,然而,他却没明白待在河底直到他找到基督之国,他将会迎来死亡。
哈里和彼得之间的相似之处有助于我们理解哈里的暴力式死亡(Violent Death)是怎样阐明“个人的有意配合对他的救赎是不必要的”。在预言彼得不认他之前,耶稣告诉彼得:“西门,西门!撒旦想要得着你们,好筛你们像筛麦子一样。但我已经为你祈求,叫你不至失了信心,你回头以后,要坚固你的弟兄。” (《圣经·路加福音》,22:31-32)与此相似的是在小说中小男孩哈里也受到帕勒戴斯先生(Mr. Paradise)的威胁。颇有反讽意味的是,帕勒戴斯先生并不像他的名字暗示的那样是天堂的象征,他像画中被耶稣从人身上驱逐出来的猪一样,在小说中其实是一个撒旦式的魔鬼形象,是为诱骗哈里的。当他看见哈里走向河边的时候,他决定追上前去,并从“糖果架上取下了一根一英尺长两英寸厚的红白条纹的薄荷糖”。就像撒旦想要残害彼得一样,帕勒戴斯先生追上哈里想诱惑他使之堕落。然而,直到哈里最后浸入水中时他才看见帕勒戴斯先生,“一只肥猪模样的东西向他蹦跳而来,一手挥舞着手里红白色的棍子,一边咆哮”。两次尝试沉入水底都不成功,就在他认为基督之国可能又只是一个玩笑后,在信念的支撑下,他再次将自己浸入水底。这次他成功了,然而这并非是他的意愿的力量,而是这一刹那间天惠时刻的到来、上帝的恩典的显现,就像耶稣为彼得祈祷一样,“河水像一只细长而又温柔的手抓住了他,飞快地将他向前拉去向下拖去”,这一刻他不但将他从帕勒戴斯先生的威胁中救了出来,也让他摆脱了冷漠的父母和毫无意义的生活。正如Thelma J. Shinn在其“Flannery O'Connor and The Violent of Grace”一文中指出的那样 “这种暴力的死亡方式有效地阻止了哈里退回到顿悟前的自我,让其一直保持一种远离骚动和恐惧,接受奇异恩典的优雅姿态。”{3}
由此可以看出奥康纳通过小男孩哈里自沉这种暴力死亡的救赎方式向人们昭示个人的救赎是上帝的意志,上帝的恩典并非凭个人的意愿就可使之显现,个人的有意的配合对于他们的救赎是不需要的。正如《美国文学名著选》(Masterpieces of American Literature)中认为的那样:“这种运用暴力救赎启发世人的方式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奥康纳和她的上帝都是从不妥协的讽世者,她故事中的主角都是任性的人物,他们必须通过谦卑地学习才能认识到上帝的意愿终将盛行。”{4}使用暴力救赎方式是十分必要的,在此,奥康纳想要提醒读者:“除非上帝的恩典降临己身,否则他们并不能理解这种奇异的恩典,不能理解救赎开始的那一刻芸芸众生在上帝眼中都是平等的”{5}。
奥康纳在这篇小说中通过小男孩的成长历程和他自沉而死的暴力救赎方式很好地向我们解释了基督教中上帝的恩典这一思想主题。我们相信哈里被河水吞没的时刻正是奥康纳为他安排的“天惠时刻”,她想让我们相信,这个小男孩得到了启迪,他终于摆脱了以前生活的那个充满铜臭和空虚的世界,真的“漂到了基督之国”。至此我们或许可以肯定,奥康纳并非如我们想象般的“邪恶”,她其实比我们走得更远。■
■
{1} 本文采用的是贺哈定的译文,此处他将"Count"译为“数数”,本人认为翻译有误,应理解为宗教意义上生命有了价值,故此处译为“有价值”。
{2} Wood, Ralph C. The Scandalous Baptism of Harry Ashfield in Flannery O'Connor's 'The River'. Literature and Theology. Nashville: Abingdon Press, 2008, p.199.
{3} Thelma J. Shinn. Flannery O'Connor and the Violent of Grac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Vol. 9, 1968, p.58—73.
{4} Frank N. Magil. (Eds.). Masterpieces of American Literature. New Jersey: Saturn, 1993, p.497.
{5} Frank N. Magil. (Eds.). Masterpieces of American Literature. New Jersey: Saturn, 1993, p.497.
参考文献:
[1] Connie Ann Kirk. Critical Companion to Flannery OConnor[M]. New York: Facts On File, Inc., 2008.
[2] Magil, Frank N. Eds. Masterpieces of American Literature[M].. New Jersey: Saturn, 1993.
[3] OConnor, Flannery. Flannery OConnor -The Complete Stories[M].. New York: Farrar, Straus & Giroux, 1971.
[4] Shinn, Thelma J. Flannery OConnor and the Violent of Grace[J].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Vol. 9, 1968.
[5] Sparrow, Stephen. The “Innocents”of Flannery O'Connor. Retrieved July 20, 2002, from http://mediaspecialist. org/ssinnocents.html
[6] 陈宏伟.在暴力与死亡中受洗——谈奥康纳作品中的特殊宗教救赎方式[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7] 陈细竹,卢睿蓉.韦尔蒂与奥康纳作品死亡主题之对比[J].江西社会科学,2005(10).
■
作 者:张雪韵,云南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 辑:康慧 E?鄄mail:kanghuixx@sina.com
弗兰纳里·奥康纳是美国20世纪四五十年代最重要的南方小说家之一,她的作品凭借深刻的宗教意味、怪诞的哥特风格和浓郁的南方气息独树一帜,成为福克纳后南方文学的典范。作为一个信仰天主教的南方作家,宗教、种族、性别等都是其无法回避的主题。在奥康纳令人惊异和迷惑的现实笔触背后,都隐藏着神秘的确定性,隐藏着永远凝视的神的眼睛。
奥康纳的短篇小说如先锋作家马原评价的那样,看上去显得似乎过于“邪恶”:一方面,她塑造的人物往往道德败坏、行为邪恶,例如《好人难寻》(A Good Man Is Hard to Find)中的“不合时宜的人”(Mr. Misfit);另一方面,她笔下的人物的结局往往很糟糕,不是死掉就是被毁灭。她似乎极度冷血,写的故事充满暴力,经常安排弱者惨遭厄运,对笔下的人物没有丝毫同情。短篇小说《河》(The River)正是这样的一部小说,小说中描写了一个三四岁的城里男孩哈里被保姆康宁太太带到城外河边参观布道,还接受了洗礼,次日,哈里只身走进河水,想要亲身实践“在生命的深河里漂流,进入基督之国”(前日牧师所言),最后却被河水无情地吞没。
小说看上去显得过于冷酷,但这仅仅是一个男孩因错误理解牧师的布道导致自沉河底而亡的悲剧吗?小说是否有更深层的含义呢?奥康纳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结合奥康纳的南方身份和信仰天主教的背景,我认为和《好人难寻》一样,《河》这篇小说还是想表现基督教中的上帝的恩典这一基督教思想。
上帝的恩典首先体现在他救赎性的力量上,它能赋予生命一种意义。《河》首先是一部成长小说,是小男孩哈里(贝弗尔)从无知(Innocence)、迷失(Lost)到逐步寻求内在生命,认识、接受信仰,最终精神顿悟,天惠显现完成救赎的成长历程,这一“天路历程”展现了上帝的恩典的转换性力量(Transformative Power)。下面笔者将就此具体展开论述。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哈里·阿什菲尔德(Harry Ashfield )的三四岁小男孩,正如名字暗示的一样,哈里生活在一个灰色、沉闷、冷寂的地方——城市里的一间公寓中。公寓里充满了烟灰,又暗又闷,甚至连“阳光也被玻璃染灰了,惨淡地透了进来”,显得毫无生机。与此对应的是哈里的生活,从小说中具体的细节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哈里的父母十分冷漠,对哈里漠不关心。母亲因为宿醉躺在床上呻吟,父亲给哈里生硬地穿好衣服后便将他塞给了保姆康宁太太,甚至连告别时的招呼都能将哈里吓一大跳,哈里的生活中缺乏温暖和父母的关爱。在环境和父母的影响下,哈里显得闷闷不乐、无精打采,活像一头“老羊”。作为一个小孩,哈里自己并不能形成对世界的看法,父母主要决定了他怎样看待生活。哈里的父母留恋于歌舞酒肆,沉湎于世俗的快乐,缺乏信仰,对宗教信仰持批判态度,关于耶稣生平的读物在他们眼中只是1832年值钱的收藏品而已。这样就导致了哈里的生活缺乏目的性 (Sense of Purpose),他只能盲目跟随别人的指引或在公寓中毫无目的地四处游荡,他陷入了一种迷失的状态。这是基督意义上的迷失,是一种信仰上的无知(Innocence),这种无知不是因为他排斥基督的信仰,而是对基督缺乏了解,正如奥康纳自己所言:“Bevels innocence stems not only from his extreme youth, but also from his complete lack of spiritual training. ”(贝弗尔的无知不仅仅因为他极其年幼,而且也源于他完全与宗教精神生活的隔绝。)这种无知、迷失也直接导致他误解了牧师贝弗尔的话,最后自溺而死。
康宁太太将他带出了公寓,带离了那种迷失的状态,就像自己获得新的名字一样,哈里开始觉醒,开始寻找生活的意义。“绣着红蓝小花的手帕”、“康宁太太打鼾像奏乐的骷髅”……这一切都让他认识到与沉闷、冷漠的公寓的差别;最重要的是康宁太太让他了解了耶稣基督,让他知道他是由木匠耶稣基督所创造的而非那个胖医生,基督并不是他之前想象的“哦”或“他妈的”的同义词。他认识到了猪并不是书上画的肥嘟嘟的粉色小动物,而是“浑身灰不溜秋的,看一眼就能闻到一股酸味的动物”,猪很像帕勒戴斯先生(Mr. Paradise),耶稣曾经将一群猪从一个人身边赶开。
后来,康宁太太将他带到了河边,一路上他“犹如做梦一般神色安详”。在河边,一个牧师站在河里唱赞美诗布道。和公寓中的毫无生机相反,河边的一切都富有生命气息:鸟儿在牧师头顶飞翔,河面上泛着红光,甚至连牧师布道的声音都像音乐似的。牧师贝弗尔的布道最后引发了哈里精神上的顿悟。牧师的布道词中传递给哈里一种和父母完全相反的观念——接受耶稣、信仰基督,生活就会获得意义。他告诉哈里从痛苦中解脱的方法——基督的信仰。
“你们要是有信仰,你们就可以把痛苦抛入那条河,从而摆脱痛苦……”,“把苦难抛在血之河里,抛在痛苦之河里,看着河水流向基督之国吧”,“如果我给你施洗的话,你就可以进入基督之国。”
在给哈里施洗时,牧师贝弗尔告诉他 “You won't be the same again…you'll count.”{1}(你不会再跟以前一样,你的生命有了价值)他暗示哈里,没有接受基督和洗礼,是无意义的。只有受洗,接受基督的信仰后才能“count”,“did even count before”(以前生命完全没有价值)。但在当时哈里却没理解这层意思,尽管他十分想去“基督之国”,他并没有完全理解他受洗的意义,他仅仅认为受洗只是意味着“沉到河底”。一直到后来回家后,彻底意识到父母对他的忽视、冷漠,顿悟的一刹那,他才离“理解洗礼的真正意义”更近了一步。Ralph C. Wood(拉尔夫·伍德)在其“The scandalous Baptism of Harry Ashfield: Flannery OConnors‘The River”一文中指出:“因而,以孩子自己的方式,哈里决定去寻求真正的意义,即成为某人……他想让生命有价值,这种价值并非短暂的一瞬,而是完全永恒的存在。”{2}
正如伍德暗示的那样,哈里可能没有完全理解洗礼的意义,但是他理解基督之国和父母的生活方式并不一样,基督能真正满足自己内心对意义的渴望。哈里是在意识到父母的冷漠中获得了精神顿悟。在沉闷死寂的公寓里,父母因为昨天舞会上玩得太累继续沉睡,而自己只能找到仅存的几块饼干和几片干面包充饥,他自娱自乐,把烟灰抹进地毯。就在这一刻,他研究起了自己的双脚,然后他想起了牧师讲道的那条河。他顿时领悟到他想干什么,他渴望获得一种意义,而这个只有那条河能让他满足,只有基督之国才能给予。
哈里的顿悟(Epiphany)是一种上帝的恩典,他从迷失的状态到逐渐认识信仰,获得精神顿悟,接受信仰的过程很好地印证了这种恩典(Grace)的转换性力量。与之前的四处游荡、被动接受完全相反,哈里获得精神顿悟后,生活首次出现了目标(Sense of Purpose),他再次踏上了去河边的旅途,去寻找基督之国,他两次尝试着沉入水底,不停拍打河水,直到河水接受他,他才停止这种尝试。
至此,我们可能还有一个疑问,那就是既然哈里已经接受了基督,渴望获得生命的意义,并且努力地想要进入基督之国,那为什么小说还要以哈里自沉河底而死作为结尾呢?这仅仅是因为哈里未能全面理解牧师布道和施洗的意义吗?还是哈里的这种死亡另有深意,奥康纳想启示我们什么?
对于死亡,奥康纳曾说过:“我是个天生的天主教徒,而死亡一直是我想象的兄弟,一个故事不在死亡或其先兆中结束,我是不能理解的。”死亡在奥康纳看来并不是一种肉体的消亡、生命的结束,而是精神层面具有启示意义的符号。小说中小男孩的死亡并非是要引起人们的惋惜,而是灵魂在死亡之时的获救,是天惠时刻、上帝的恩典的到来,而上帝的恩典是并非凭个人的意愿就可轻易使之显现的。
小说中,尽管哈里在河中努力尝试拍打河水想要到达基督之国,但是哈里有意地配合对他自己的救赎是没有必要的。小说中,当哈里三次浸没在河水中时,河水三次抗拒他。“牧师把他摁下去的时候也是这样——有什么东西将他的脸向上推。”河水对哈里的三次否定不经让人想起圣经中彼得对耶稣基督的三次否定(即彼得三次不认主的故事):
耶稣说:“彼得,我告诉你,今日鸡还没有叫,你要三次不认我。”(《圣经·路加福音》,31:34)
他们拿住耶稣,把他带到大祭司的宅里。彼得远远地跟着……有一个使女看见彼得坐在火光里,就定睛看他,说:“这个人素来也是同那人一伙的。”彼得却不承认,说:“女子,我不认得他。”过了不多的时候,有一个人看见他,说:“你也是他们一党的。”彼得说:“你这个人!我不是。”约过了一个小时,又有一个人极力地说:“他实在是同那人一伙的,因为他也是加利利人。”彼得说:“你这个人,我不晓得你说的是什么。”正说话间,鸡就叫了……(《圣经·路加福音》,31:54-62)
哈里和彼得的相似并非仅止于此。和彼得受耶稣召唤,离开家人成为耶稣门徒相似,哈里也是受牧师贝弗尔的启示后离开家,沿着“由耶稣的血流淌而成的生命之河”,一直走向基督之国;另外,两人都表现出了对基督的热情,但也显示出他们一定的无知,对基督耶稣的理解出现偏差。就在耶稣预言彼得不认主之前,耶稣告诉他:“我所去的地方,你现在不能跟我去,后来却要跟着我去。”(《圣经·约翰福音》,13:36)而彼得却急匆匆地回答说:“主啊,我为什么现在不能跟你去?我愿意为你舍命。”(《圣经·约翰福音》,13:37)像彼得一样,哈里也热情地到河边努力去寻找基督的王国,准备好了让自己沉到河底,然而,他却没明白待在河底直到他找到基督之国,他将会迎来死亡。
哈里和彼得之间的相似之处有助于我们理解哈里的暴力式死亡(Violent Death)是怎样阐明“个人的有意配合对他的救赎是不必要的”。在预言彼得不认他之前,耶稣告诉彼得:“西门,西门!撒旦想要得着你们,好筛你们像筛麦子一样。但我已经为你祈求,叫你不至失了信心,你回头以后,要坚固你的弟兄。” (《圣经·路加福音》,22:31-32)与此相似的是在小说中小男孩哈里也受到帕勒戴斯先生(Mr. Paradise)的威胁。颇有反讽意味的是,帕勒戴斯先生并不像他的名字暗示的那样是天堂的象征,他像画中被耶稣从人身上驱逐出来的猪一样,在小说中其实是一个撒旦式的魔鬼形象,是为诱骗哈里的。当他看见哈里走向河边的时候,他决定追上前去,并从“糖果架上取下了一根一英尺长两英寸厚的红白条纹的薄荷糖”。就像撒旦想要残害彼得一样,帕勒戴斯先生追上哈里想诱惑他使之堕落。然而,直到哈里最后浸入水中时他才看见帕勒戴斯先生,“一只肥猪模样的东西向他蹦跳而来,一手挥舞着手里红白色的棍子,一边咆哮”。两次尝试沉入水底都不成功,就在他认为基督之国可能又只是一个玩笑后,在信念的支撑下,他再次将自己浸入水底。这次他成功了,然而这并非是他的意愿的力量,而是这一刹那间天惠时刻的到来、上帝的恩典的显现,就像耶稣为彼得祈祷一样,“河水像一只细长而又温柔的手抓住了他,飞快地将他向前拉去向下拖去”,这一刻他不但将他从帕勒戴斯先生的威胁中救了出来,也让他摆脱了冷漠的父母和毫无意义的生活。正如Thelma J. Shinn在其“Flannery O'Connor and The Violent of Grace”一文中指出的那样 “这种暴力的死亡方式有效地阻止了哈里退回到顿悟前的自我,让其一直保持一种远离骚动和恐惧,接受奇异恩典的优雅姿态。”{3}
由此可以看出奥康纳通过小男孩哈里自沉这种暴力死亡的救赎方式向人们昭示个人的救赎是上帝的意志,上帝的恩典并非凭个人的意愿就可使之显现,个人的有意的配合对于他们的救赎是不需要的。正如《美国文学名著选》(Masterpieces of American Literature)中认为的那样:“这种运用暴力救赎启发世人的方式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奥康纳和她的上帝都是从不妥协的讽世者,她故事中的主角都是任性的人物,他们必须通过谦卑地学习才能认识到上帝的意愿终将盛行。”{4}使用暴力救赎方式是十分必要的,在此,奥康纳想要提醒读者:“除非上帝的恩典降临己身,否则他们并不能理解这种奇异的恩典,不能理解救赎开始的那一刻芸芸众生在上帝眼中都是平等的”{5}。
奥康纳在这篇小说中通过小男孩的成长历程和他自沉而死的暴力救赎方式很好地向我们解释了基督教中上帝的恩典这一思想主题。我们相信哈里被河水吞没的时刻正是奥康纳为他安排的“天惠时刻”,她想让我们相信,这个小男孩得到了启迪,他终于摆脱了以前生活的那个充满铜臭和空虚的世界,真的“漂到了基督之国”。至此我们或许可以肯定,奥康纳并非如我们想象般的“邪恶”,她其实比我们走得更远。
{1} 本文采用的是贺哈定的译文,此处他将"Count"译为“数数”,本人认为翻译有误,应理解为宗教意义上生命有了价值,故此处译为“有价值”。
{2} Wood, Ralph C. The Scandalous Baptism of Harry Ashfield in Flannery O'Connor's 'The River'. Literature and Theology. Nashville: Abingdon Press, 2008, p.199.
{3} Thelma J. Shinn. Flannery O'Connor and the Violent of Grac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Vol. 9, 1968, p.58—73.
{4} Frank N. Magil. (Eds.). Masterpieces of American Literature. New Jersey: Saturn, 1993, p.497.
{5} Frank N. Magil. (Eds.). Masterpieces of American Literature. New Jersey: Saturn, 1993, p.497.
参考文献:
[1] Connie Ann Kirk. Critical Companion to Flannery OConnor[M]. New York: Facts On File, Inc., 2008.
[2] Magil, Frank N. Eds. Masterpieces of American Literature[M].. New Jersey: Saturn, 1993.
[3] OConnor, Flannery. Flannery OConnor -The Complete Stories[M].. New York: Farrar, Straus & Giroux, 1971.
[4] Shinn, Thelma J. Flannery OConnor and the Violent of Grace[J].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Vol. 9, 1968.
[5] Sparrow, Stephen. The “Innocents”of Flannery O'Connor. Retrieved July 20, 2002, from http://mediaspecialist. org/ssinnocents.html
[6] 陈宏伟.在暴力与死亡中受洗——谈奥康纳作品中的特殊宗教救赎方式[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7] 陈细竹,卢睿蓉.韦尔蒂与奥康纳作品死亡主题之对比[J].江西社会科学,2005(10).
作 者:张雪韵,云南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 辑:康慧 E?鄄mail:kanghuix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