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护与发展双重使命下 “二人台”艺术的转型发展

2013-04-29张英民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3年10期
关键词:转型发展保护

摘 要: “二人台”在数百年间经历了萌芽、发展、成熟的不同阶段,目前面临着多种文艺形式的冲击,而“二人台”自身也存在着优秀剧目少、人才匮乏等内部因素,因而显现出凋零的态势。政府的专门保护与民间文艺团体市场化导致的必然转型将是“二人台”能够存续并且逐步扩大影响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二人台” 保护 转型发展

一、概述

“二人台”是流行于山西、陕西、河北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区的一种民间歌舞艺术表演。在清代中期是劳动人民在田间地头使用简单的伴奏乐器、简朴的装扮、古朴的曲调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戏曲性表演的一种艺术,意在除困解乏、增加生活情趣。随着人口的迁徙流动,它在形式上逐渐吸取了更多地区的特点,内容上增加了反映生活的广度,逐渐成为上述地区甚为流行的融歌舞、说唱、戏剧于一体并且人人都能表演的艺术形式。

在角色扮演上,早期只有“一旦一丑”,后来随着剧目发展,人物形象逐渐丰富,出现了小旦、彩旦、老旦、娃娃、小生、老生等,有时一人以转换位置或换帽子为记可以饰演多个不同角色,俗称“摸帽戏”,但绝大多数剧目中,旦和丑仍是主角。在伴奏乐器上,主要有笛子、四胡,后来逐渐加入扬琴、“四块瓦”、锣、鼓、镲、甚至唢呐等。道具主要有霸王鞭①,扇,绢绸。“二人台”的唱腔相当丰富,西部吸收戏曲和蒙族音乐比较多,讲究一句或多句中间真假声结合和高打低唱,既有山西特色又有蒙古情韵;东路受“道情”、“咳嗽腔”的影响比较深。在剧目编排上,多取材于生活,山西、陕西、河北等地的穷苦农民为生计所迫,远赴察哈尔、绥远乃至更遥远的地区打工赚钱,他们对生活困顿的理解、对未来的期待、对爱情的感悟,都化为早期“二人台”取之不尽的创作题材和绵厚苍凉的醉人曲调。

二、“二人台”艺术发展现状分析

曾经风靡晋、陕、冀、蒙几百年的“二人台”艺术,而今已风光不再,虽然政府、“二人台”研究者和爱好者做了多方努力,但却难以挽回其日渐凋零的趋势。“农村人看了嫌没味儿,城市人看了嫌土气。”分析现状,从剧本方面看,近年来,“二人台”艺术在探索自身发展路子的过程中,有一些方向性的偏差。一方面是与群众割裂,一味追求雅。一些体制内的专业性团体借鉴了许多其他艺术种类的形式,排演一些大型的古装剧,看似是要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事实上,其他艺术门类的优点引入“二人台”,变得不伦不类,演员演得不出彩,观众看着也觉得奇怪,又把“二人台”本身“土生土长土里料,土言土语土腔调”的特点丢失了。第二方面是说教气息浓厚。一些作品旨在宣传政策、歌颂社会,刻意拔高生活、剧情程式化严重。观众认为这样的作品离他们的生活甚远,也不符合当下的社会现状,既缺乏艺术性、又缺乏生活感,难以长期认同。以上这两类作品,虽然偶有在国家级的比赛中获得大奖,但是却难以在人民的土壤中生根发芽,成长壮大。第三方面是一些“二人台”演员媚俗现象严重,为博得少数观众的一时喝彩,在一些餐饮娱乐场所或者小剧场里表演荤段子,虽然在短期内看似聚集了人气,但却形不成正确的思想意识导向,也无法与观众情感产生长期共鸣,反而制约了“二人台”艺术的健康成长。

从“二人台”从业人员的角度来分析,尽管歌星、影星已经是很多人崇拜的对象,艺人已经不再低人一等,然而从事“二人台”演出,却绝对不是当地人会首先考虑的出路。这就意味着“二人台”演出队伍中的高素质人才相对是比较少的。更主要的是由于市场前景不宽阔,导致艺人的预期出路远远比不上通俗演出的歌手、演员。这样的现状就意味着“二人台”从业人员的理想不会过于远大,对于自身艺术修养的提高也就不那么迫切。

从外部因素来看,人们的娱乐方式多元化步伐越来越快,电影、电视、网络等媒体以其方便、廉价的优势打击了现场观演。影视大片、戏剧、舞剧等其他形式的艺术表演,又以其精美的制作吸引着观众有限的注意力,“二人台”不知不觉中就由当地群众娱乐的唯一变成了之一,甚至是排名靠后的之一。再加上受到方言局限,受众范围相对封闭,而且“二人台”唱腔相对高亢、节奏快,短时间很难上口,使得流传变得相对缓慢。

三、“二人台”转型发展的对策

那么,“打不完的金钱卖不完的菜,看不厌打樱桃、探病、走口外”,“你拉胡胡我哨枚,咱俩抖上一段二流水”,这些至今广为流传的顺口溜,还能挽留人们对“二人台”的喜爱和追捧吗?

为了保护和发展这一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政府的专门保护与民间文艺团体市场化导致的必然转型将是“二人台”能够持续存续并且逐步扩大影响的必由之路。

2006年,“二人台”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认定和扶持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当地政府部门也在经费资助和政策保障上加大了对“二人台”的支持力度。2010年5月9日,山西日报以“阳高县做足做大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为题,报道了阳高县整合当地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文化,一方面以文化带动旅游,一方面又以旅游市场促进文化繁荣。其中观看“二人台”演出就是特色旅游中的重点项目。2010年5月6日,大同晚报以“晋冀内蒙古名角荟萃阳高,‘二人台下月摆擂”为题报道了“二人台”的艺术盛会。除了举办具体文化活动外,更重要的是,政府应当从文化战略的高度出发,将“二人台”艺术纳入当地整体特色发展当中,建立起协调高效的运作机制,以机制来推动艺术的保护、传承乃至发展。用机制来保护学术界、社会组织、剧团、演员的健康成长。政府还应建立经费持续投入的长效机制,将文化艺术的保护和传承、促进发展作为政府长期持续的目标,确保不因人事变更而导致文化艺术投入的变化。例如,“二人台”博物馆、租金低廉的政策性剧场、政府出访时对“二人台”剧团的带领推荐、固定投入的宣传、定期的赛事举办、科研课题的设立等等。

学术界对于“二人台”文化艺术进行系统研究是其发展繁荣不可缺少的部分,学术界的研究一定不能单单着眼于“二人台”历史资料的整理,赞扬它丰富的表现力和充满着传奇色彩的形成历史,更重要的是要将“二人台”放置于当今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对现状进行分析,从而开展对策性研究,为“二人台”艺术在当代消费社会提供营销策略,深化有关“二人台”艺术现代转型问题的讨论。如果学术界能够对“二人台”艺术转型发展做出积极的建设性理论探讨,就会真正帮助“二人台”重新夺回观众,走上复兴之路。

“二人台”从业人员自身的努力才更是这一艺术形式复兴的真正力量之源。首先是要对“二人台”艺术的发展前景有充分的信心,深信通过努力“二人台”也会像“二人转”一样走向全国。其次是要提升自身素质,不能满足于对传统剧目的重复演绎,要注重对经典传统剧目的深度打造,使经典传统剧目的演出能够充分展示人物的情感,长久地打动人心,从而形成文化品牌。第三是要“捧角”,要打造真正的经得起考验的“二人台”表演艺术家团队,发挥旗帜作用,担当开拓者的角色。第四是要将语言适度普通话, “二人台”表演中,有许多俚语、俗语、俏皮话,这本是“二人台”的一大特色,奈何社会的发展导致许多农村的年轻人和大部分生活在城镇的人难以理解,然而,电视已经把普通话送入千家万户,普通话对于当地人已经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语言,所以,“二人台”语言的适度普通话化是完全可行的,而且是势在必行的。第五是新剧目的开发,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新的适合民众口味的、满足民众已经提高了的文化需求的剧目的开发。只有植根于民众土壤中的艺术之树才能茁壮成长,面向市场需求,以开放的心态开发新的剧目,吸收时代的元素、市场的元素,才能形成“二人台”良好的发展机制,才是实现保护与发展双重使命下“二人台”艺术的转型发展的最好方式。

① 霸王鞭,为一根长约1米左右的竹竿,竿身上均匀挖出4到6个长方孔,内装铜钱,两端裹以彩色布条,击打时铜钱相撞发出清脆的声音,彩条舞动,煞为好看。

参考文献:

[1] 王俊义.论“二人台”艺术的开发和传播[J].新闻爱好者,2010(4):172-173.

[2] 李妮娜.保护与发展“二人台”艺术断想[J].集宁师专学报,2010(3):93-96.

[3] 徐建国.阳高“二人台”的历史与现状[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09(8):40-43.

[4] 李晓红.唱响大同的吉祥三宝[N].大同日报,2010-04-03(002).

[5] 一凡,廷录,利斌.阳高县用文化名片创效益[N].大同日报,2010-3-12(011).

[6] 周丽宁.浅谈山西河曲二人台的源与流[J].黄河之声,2006(8):34-36.

[7] 马春生,李红梅.二人台文化艺术研究[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23-26.

[8]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31-33.

[9] 山西省十二五发展规划实施纲要[R].太原: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2011-01-24.

[10] 钟敬文.钟敬文文集·民俗学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36-38.

[11] 郭水平.我省文化资源优势及文化产业发展状况[N].山西经济日报,2007-11-09(005).

[12] 栗美霞.山西文化艺术事业繁花似锦[N].山西经济日报,2009-09-03(008).

[13] 祁述裕.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8:256-260.

[14] 邢野.中国二人台艺术通典[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360-365.

作 者:张英民,太原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学。

编 辑:康慧 E?鄄mail:kanghuixx@sina.com

猜你喜欢

转型发展保护
转型发展形势下国际市场营销学教学方法
大学本科高年级怠学现象调查与对策研究
浅论地方高师音乐学专业转型发展与改革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煤炭企业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
新常态下钢铁企业的转型发展以及建议
试论“央视新闻”公众号的成功运行对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借鉴意义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反渗透长期停用保护方法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