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原道》篇臆论
2013-04-29侯金山
摘 要: 《原道》篇是《文心雕龙》的首篇,也是“文之枢纽”中的核心篇章,可以称之为刘勰文章思想的逻辑起点。通过对文本的考察,我们不难发现,《原道》篇主要论述了两个问题:一是“文”的合法性问题,一是为文的准则问题。而《原道》篇中“文之为德”的内涵也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本文试图从语法结构的角度对“文之为德”进行解读。
关键词: 《原道》 文之为德 道
《原道》篇是《文心雕龙》的首篇,也是“文之枢纽”中的核心篇章,可以称之为刘勰文章思想的逻辑起点。正因如此,《原道》篇成为龙学研究中首先要面对的、也是不可绕过的一篇。而《原道》篇信息繁杂,所指模糊,“其说汗漫,不可审理”①,这使得我们在研习的过程中遭遇一个又一个的难题,包括“文之为德”的内涵、“道”的所指,甚至是《原道》篇之于刘勰整个思想体系的意义。对于这几个问题,多数学者善于从刘勰的人生遭际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中来考察。笔者认为,若能立足文本,分条析缕,沿波而讨源,也未尝不能窥其原貌。
一
如果说《原道》篇是打开《文心雕龙》大门的钥匙,那么“文之为德”则是解读《原道》篇的一组密码,译码不正确,就会导致对全篇的误读。纵观学界对“文之为德也”的译释,其中既有着明显的一致性,也有着严重的区别。一致之处即是以“德”字的阐释为焦点,区别则在于对“德”有着不同的理解。笔者窃以为,若要全面理解“文之为德”的内涵、“文之为德”的语法结构也应是我们重点考察的对象,而这一问题的讨论在龙学研究中一直处于隐性状态。对“文之为德”语法结构的理解,学界大致有两种观点:其一,将“文之为德”理解为“文之德”。如周振甫先生在《文心雕龙今译》中译为“文章的属性是极其普遍的”②,陆侃如先生和牟世金先生在《文心雕龙译注》中译为“文的意义是很重大的”③,钱锺书先生在《管锥编》中讲:“《文心雕龙·原道》:‘文之为德也大矣,亦言‘文之德,而‘德如马融赋‘琴德、刘伶颂‘酒德、《韩诗外传》举‘鸡有五德之‘德,指成章后之性能功用。”④ 笔者认为这是不符合刘勰原意的。“文之德”是一个偏正短语,以“德”为中心语,“文”为定语,起修饰、限制作用。《原道篇》云:“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壁,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出“与天地并生者”乃是“日月”、“山川”,是天之“文”、地之“文”,也即“文”才是“文之为德也,大矣”中的主语,而并非“德”。其二,将“文之为德”译为“文,作为一种德”。如寇效信先生在《文心雕龙美学范畴研究》中讲:“‘文之为德也大矣,这句话的意思是:‘文,作为天地、万物和人类的一种属性是很广大的。”⑤林杉先生在《文心雕龙批评论新诠》中释:“‘文作为万物皆有的属性和形式表现,其渊源是多么深广啊。”⑥这种译法虽符合“文”与天地并生的文义,但仍不够精准。
“文之为德也,大矣”这种句式在古汉语中是十分常见的,并且存在着同形异构的现象。就是说,几个外表形似的句子,其中语法结构并不相同。我们来举例说明:(1) 固哉,高叟之为诗也。(《孟子·告子下》)(2) 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论语·雍也》)(3) 大哉,尧之为君。(《论语·泰伯》)例(1)中,“高叟之为诗”是“主之谓宾”的结构,关于这种“之”字结构,有学者认为是名词性的偏正结构,有学者认为是谓词性的主谓结构,但无可否认的是,“高叟之为诗”在句子中做的是主语成分,译作现代汉语,即“高叟讲诗太过机械了”。例(2)中,“中庸之为德”同样是“主之谓宾”的结构,不同的是,在句中主语是“其”,而“其”代指“中庸”,而非“中庸之为德”,译作现代汉语,即“中庸作为一种道德,它是最高的”。例(3)中,“尧之为君”的结构比较特殊,这里“尧之为君”作主语,但中心语是“尧”,“君”做“尧”的复指成分,译作现代汉语,即“尧这种君主是很伟大的”。我们不难发现,林杉先生和寇效信先生明显是以例(2)的语法结构,来译“文之为德”的。实际上,“文之为德”的语法结构是与例(3)相同的,应译为“文这种德”。而“德”作为“文”的复指,做何解并不影响我们对原文的解读。《原道》篇所论在“文”不在“德”,“文”才是我们所要认识的关键。
二
刘纲纪先生讲:“刘勰《原道》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话提出了两个问题,一个是‘文的功能问题,一个是‘文的产生问题。”⑦这“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话”就是指“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我们上文已经交代清楚,“德”并非功能之意,而虽有“与天地并生”之语,实际上这句话导向的并非是“文”的产生问题。笔者认为,《原道》篇的第一句话所引出的问题,即是“文”之“大”,实质上是为了确立“文”,特别是语言文章之“文”的合法地位。下面我们分别来考察“文”和“大”的含义。
《文心雕龙》中,“文”是一个复杂的语义系统,大致有四个层面。第一,作为文类的一种,指有韵的书面文章。《总术》篇云:“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第二,指包含“文”“笔”的文章。第三,是指所有人工产生的、有审美价值的对象,《情采》篇云:“故立文之道,其理有三:一曰形文,五色是也;二曰声文,五音是也;三曰情文,五性是也。”第四层面,也是最广泛的层面,即“文之为德”的“文”,指一切具有审美特质的外在形式,包括自然之“文”和人工之“文”。有学者认为“他把自然之文和人文混淆了”⑧,笔者窃以为这种“混淆”虽不合乎理,但却合乎“情”,目的在于以自然之文来论人文。“大”则表现在历史性和广泛性两个方面。刘勰在阐述这两个方面的同时,也巧妙地完成了由自然之文向人工之文的切换。首先,刘勰指天地有“文”,为日月、山川,也即从开天辟地起,“文”就已经存在了。而人与天地并为三才,且“人文之元,肇自太极”,人“文”的历史自然同样悠长。其次,表明自然界中“动植皆文”, “文”存在于自然万物之中,或体现为形,或体现为声,或体现为色彩,“龙凤”、“虎豹”、“云霞”、“草木”、“林籁”、“泉石”等“无识之物”都有各自的“文”,人为“有心之器”,岂能无“文”。这样一来,人们对“文”的追求就变得无可厚非。《序志》篇云:“古来文章,以雕缛成体。”《情采》篇云:“圣人书辞,总称‘文章,非采而何。”这些都标明着文章之采的合法性。
在《文心雕龙》中,刘勰将批判的矛头指向追求辞藻华美、奇异的文风,但与此同时,刘勰仍然表示文章理当有采,这说明刘勰并没有矫枉过正,或者说,虽然刘摘 要: 《原道》篇是《文心雕龙》的首篇,也是“文之枢纽”中的核心篇章,可以称之为刘勰文章思想的逻辑起点。通过对文本的考察,我们不难发现,《原道》篇主要论述了两个问题:一是“文”的合法性问题,一是为文的准则问题。而《原道》篇中“文之为德”的内涵也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本文试图从语法结构的角度对“文之为德”进行解读。
关键词: 《原道》 文之为德 道
勰徘徊在文与质之间,但他还是更倾向于文的一方。
三
刘勰既然“混淆”了自然之“文”和人“文”,那么自然之“文”的产生方式也就是人“文”所依据的法则,从文本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一法则就是“道”,而“文”与“道”的关系也就在此。多数论者认为《原道》篇的题旨在文源于“道”,如毕万枕先生和李淼先生所言:“《文心雕龙·原道》篇,讲的是文与道的关系。刘勰认为文源于道,对于这一点,向无异辞。”⑨对于这一点,笔者并不认同。《淮南子》有《原道训》篇,高诱注:“原,本也。”⑩“原道”即为“本道”。《序志》“盖《文心》之作,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也可为证。而“本乎道”的含义并非是“道生文”,而是“依道而作文”。
关于“道”的内涵,学界的意见也并不统一,或曰佛道,或曰《易》道,或曰儒道,或曰自然之道,见仁见智,莫衷一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刘勰的思想来源这一不确定的因素对研究者的困扰。刘勰所处的时代玄风盛行,又“依沙门僧,与之居处积十余年,遂博通经论”{11},从《文心雕龙》全书来看,其尊儒尊孔之意也昭然若揭。循三者中任何一脉探究下去,收获的也只能是一个一厢情愿的猜想。针对这种情况,牟世金先生讲:“只要遵循刘勰所论原旨来理解,既无须探究某个词语的微言大义,也不劳借助任何内经外典,其论旨却是‘甚为平易的。若至大量原文于不顾,只图抓住少数词的出典以证其为儒佛之道,则虽古人无言,也会遭到无言的抗拒。”{12}牟世金先生为龙学研究中的巨擘,其言真知灼见。只要对《原道》篇的文本进行简单的推演,“道”的含义是甚为明晰的。“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壁,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意为玄黄、方圆、日月、山川等都是“道之文”。所谓“道之文”,即是依据“道”而产生的“文”。“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夫岂外饰,盖自然耳”,意为云霞之色、草木之华并非外力所雕饰,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文”。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依据“道”而产生的“文”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文”,那么“道”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规律。《定势》篇云:“如机发矢直,涧曲湍回,自然之趣也。”《明诗》篇云:“感物吟志,莫非自然。”《丽辞》篇云:“高下相须,自然成对。”这其中的“自然”皆是自然而然之意。
自然而然的为文原则和文章有采的理念是《文心雕龙》思想体系的基础部分,刘勰的宗经思想和通变思想也都以此为前提。《原道》篇为“文之枢纽”的意义也就在此。
{1}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4页。
②{8} 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0页,第9页。
③ 陆侃如、牟世金:《文心雕龙译注》,齐鲁书社1995年版,第97页。注:本文所引《文心雕龙》原文皆出此书,下文不一一注明。
④ 钱锺书:《管锥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343页。
⑤ 寇效信:《文心雕龙美学范畴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
⑥ 林杉:《文心雕龙批评论新诠》,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9页。
⑦ 刘纲纪:《中国文学精神》,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版,第38页。
⑨ 毕万枕、李淼:《文心雕龙论稿》,齐鲁书社1985年版,第1页。
⑩ (汉)高诱:《淮南子注》,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版,第1页。
{11} (唐)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710页。
{12} 牟世金:《文心雕龙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60页。
作 者:侯金山,西藏民族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学。
编 辑:张晴 E?鄄mail:zqmz0601@163.com